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家建立和完善了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资金的投入力度,资助资金逐年增加。为此,探究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管理,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问题。
自2007年秋季学期起,南宁市创新推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中职国家助学金”﹚“南宁统发模式”, 减少了资金的核拨周转环节,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并准时、足额将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最大程度规避了学校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发生,实现了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一、“南宁统发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宁统发模式”的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方式是统一管理,银行代发,准时足额,直接到人;第二阶段的方式是制定目标,重抓基础,规范管理,确保成效。
在“南宁统发模式”实施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一阶段的统发模式,资助主管部门做到的仅仅是把各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集中由代发银行统发,没有把规范管理体系融入整个资助项目的工作中。因此,学校领导没有从思想上认识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意义和内涵。学校资助机构不健全,无管理制度,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清。部分学校领导还认为国家助学金是学生受益,学校没有任何好处,这项资助工作给学校增添了很多工作量等等。导致资助工作依据不清,数据错漏;资助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链”断;上报数据不能反映统发动态信息,数据不真;资助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不规范,档案材料丢失,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的统发模式,主要针对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管理目标,重抓基础工作”着手,进一步强化资助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实施第二阶段的统发管理工作时,同样遇到单位领导不是很支持和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意见很大的困局。
一是按照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要求,工作太细,工作量多。学校的资助人员水平低,无法操作或操作难度大,给学校资助人员增加工作量,影响统发工作进度等等。二是推行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国家教育部和广西教育厅还没有统一要求,单位也没有人力管理等等。
正当陷入这种困局时,广西教育厅采用了我编写的“工作流程细则”和设置的 “统一表格”,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地市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广西教育厅的及时给力,为“南宁统发模式”第二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其 “健康成长”进程。
二、“南宁统发模式”的探究与对策
(一)“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探究
1. 制定资助工作管理目标
规范资助基础工作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成效的重要前提。因此,结合中职学校的现状,制定了以下管理目标:
第一个目标:重抓资助基础规范工作,实现中职学校资助工作制度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第二个目标: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中职资助工作信息化。
2. 完善统发资助项目管理体系
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帮助学校提升规范管理“理念”,指导学校资助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各工作流程的资助行为,从而提高资助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统发工作规范管理进程。
(1)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表格”
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的资助套表,让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明确了资助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资助审核依据,明确了各类报表的资助指标和统计口径以及表间的逻辑平衡关系等。
(2)制定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资助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资助业务所形成档案材料的管理,目前全国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档案法和相关规定,编写了资助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规范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和装盒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
3. 设计中职学生资助管理系统
为减轻资助统发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探索资助统发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釆用B/S架构的系统模式,设计资助信息管理模块和各模块功能技术指标。编写了《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得到南宁市教育局和南宁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并设立专项经费,纳入了2010年单位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管理。
(二)“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对策
自2008年11月以来,为实现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探究的对策如下:
1. 积极推行“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
通过以工作布置会、专题培训班、工作研讨会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举办资助业务培训班。解读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统一表格”的各个指标,让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国家资助政策,熟悉统发月报报表和学期台账的指标要素和表间的平衡关系。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推行,改变了学校资助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增强了责任心,促使资助统发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显著。
2. 加强统发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监督
中职国家助学金统发监督工作是由统发工作“动态”特性而决定。“事前” 和“事中” 的监督工作,实际上就是监督学校统发“事前” 和“事中”对受助对象的初审和评定是否符合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规定。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统发工作的质量。因此,强调资助统发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旨在达到从源头防患于未然。实际工作中,我们推行“全员”参与监督工作,把学校资助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采取 “集中分组交叉审核,学校现场核实受助学生”的方式,开展全面统发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这样,既给学校资助人员提供了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又获得了现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确保学校提供的统发受助学生信息准确无误。
“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是规范做好统发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事后”监督工作服务。实际工作中,我们抓住各级部门对我市资助工作进行检查的契机,加强资助统发 “事后”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我市中职学校规范整改资助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好每月增减异动学生情况的审核报批工作和“全国中职信息管理系统”等受助学生的信息维护和填报工作,确保系统受助学生人数和实际受助人数准确无误。
3. 积极推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统发工作
推行《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该系统经2010年春秋学期的试用和调试,解决了与“全国中职信息系统”和“银行发放系统”的衔接问题,确保了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实际发放金额和受助人数的统计数准确无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了手工审核的劳动强度。
从2011年春学期起,南宁市中职学校正式启用信息化系统对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统发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统发工作启用系统管理后,学校和各级资助人员每月手工填报的月报表、汇总表和学期台账以及受助学生增减异动信息的审核工作等,都通过系统完成。也就是说,学校只要每月按时做好受助学生增减异动受助信息的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初审和提交工作,经上级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统发月报和各种学期报表和台账等。
目前,南宁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受助学生,也可通过《南宁市中职学生资助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自己2010年至今的受助情况。学生查询系统启用后,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我们资助工作的进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南宁统发模式”
中职国家助学金 “南宁统发模式”经历了初始阶段和完善阶段两个历程后,正沿着统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推行信息化管理后,成效更为突显,我们将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不断开创中职国家助学金统发工作新局面。
自2007年秋季学期起,南宁市创新推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中职国家助学金”﹚“南宁统发模式”, 减少了资金的核拨周转环节,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并准时、足额将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最大程度规避了学校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发生,实现了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一、“南宁统发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宁统发模式”的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方式是统一管理,银行代发,准时足额,直接到人;第二阶段的方式是制定目标,重抓基础,规范管理,确保成效。
在“南宁统发模式”实施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一阶段的统发模式,资助主管部门做到的仅仅是把各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集中由代发银行统发,没有把规范管理体系融入整个资助项目的工作中。因此,学校领导没有从思想上认识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意义和内涵。学校资助机构不健全,无管理制度,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清。部分学校领导还认为国家助学金是学生受益,学校没有任何好处,这项资助工作给学校增添了很多工作量等等。导致资助工作依据不清,数据错漏;资助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链”断;上报数据不能反映统发动态信息,数据不真;资助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不规范,档案材料丢失,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的统发模式,主要针对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管理目标,重抓基础工作”着手,进一步强化资助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实施第二阶段的统发管理工作时,同样遇到单位领导不是很支持和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意见很大的困局。
一是按照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要求,工作太细,工作量多。学校的资助人员水平低,无法操作或操作难度大,给学校资助人员增加工作量,影响统发工作进度等等。二是推行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国家教育部和广西教育厅还没有统一要求,单位也没有人力管理等等。
正当陷入这种困局时,广西教育厅采用了我编写的“工作流程细则”和设置的 “统一表格”,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地市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广西教育厅的及时给力,为“南宁统发模式”第二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其 “健康成长”进程。
二、“南宁统发模式”的探究与对策
(一)“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探究
1. 制定资助工作管理目标
规范资助基础工作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成效的重要前提。因此,结合中职学校的现状,制定了以下管理目标:
第一个目标:重抓资助基础规范工作,实现中职学校资助工作制度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第二个目标: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中职资助工作信息化。
2. 完善统发资助项目管理体系
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帮助学校提升规范管理“理念”,指导学校资助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各工作流程的资助行为,从而提高资助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统发工作规范管理进程。
(1)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表格”
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的资助套表,让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明确了资助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资助审核依据,明确了各类报表的资助指标和统计口径以及表间的逻辑平衡关系等。
(2)制定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资助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资助业务所形成档案材料的管理,目前全国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档案法和相关规定,编写了资助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规范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和装盒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
3. 设计中职学生资助管理系统
为减轻资助统发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探索资助统发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釆用B/S架构的系统模式,设计资助信息管理模块和各模块功能技术指标。编写了《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得到南宁市教育局和南宁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并设立专项经费,纳入了2010年单位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管理。
(二)“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对策
自2008年11月以来,为实现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探究的对策如下:
1. 积极推行“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
通过以工作布置会、专题培训班、工作研讨会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举办资助业务培训班。解读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统一表格”的各个指标,让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国家资助政策,熟悉统发月报报表和学期台账的指标要素和表间的平衡关系。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推行,改变了学校资助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增强了责任心,促使资助统发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显著。
2. 加强统发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监督
中职国家助学金统发监督工作是由统发工作“动态”特性而决定。“事前” 和“事中” 的监督工作,实际上就是监督学校统发“事前” 和“事中”对受助对象的初审和评定是否符合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规定。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统发工作的质量。因此,强调资助统发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旨在达到从源头防患于未然。实际工作中,我们推行“全员”参与监督工作,把学校资助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采取 “集中分组交叉审核,学校现场核实受助学生”的方式,开展全面统发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这样,既给学校资助人员提供了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又获得了现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确保学校提供的统发受助学生信息准确无误。
“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是规范做好统发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事后”监督工作服务。实际工作中,我们抓住各级部门对我市资助工作进行检查的契机,加强资助统发 “事后”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我市中职学校规范整改资助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好每月增减异动学生情况的审核报批工作和“全国中职信息管理系统”等受助学生的信息维护和填报工作,确保系统受助学生人数和实际受助人数准确无误。
3. 积极推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统发工作
推行《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该系统经2010年春秋学期的试用和调试,解决了与“全国中职信息系统”和“银行发放系统”的衔接问题,确保了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实际发放金额和受助人数的统计数准确无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了手工审核的劳动强度。
从2011年春学期起,南宁市中职学校正式启用信息化系统对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统发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统发工作启用系统管理后,学校和各级资助人员每月手工填报的月报表、汇总表和学期台账以及受助学生增减异动信息的审核工作等,都通过系统完成。也就是说,学校只要每月按时做好受助学生增减异动受助信息的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初审和提交工作,经上级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统发月报和各种学期报表和台账等。
目前,南宁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受助学生,也可通过《南宁市中职学生资助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自己2010年至今的受助情况。学生查询系统启用后,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我们资助工作的进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南宁统发模式”
中职国家助学金 “南宁统发模式”经历了初始阶段和完善阶段两个历程后,正沿着统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推行信息化管理后,成效更为突显,我们将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不断开创中职国家助学金统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