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希望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疫情;希望感;心理活动课;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41-03
  【活动背景】
  2020年春节假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疫情的实时动态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全国上下紧张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区域封锁、口罩紧缺、人员隔离、信息刷屏等现象,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消极情绪,如烦躁、焦虑、惊慌、恐惧等。我们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艰难“战疫”,而战胜各种负面情绪的不二法宝是“心怀希望”。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人活着需要希望。近日,美国休斯敦大学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有“希望感”的人心理韧性更强,从焦虑障碍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也更强。也有研究表明:充满希望感的人,睡眠更好,运动更多,饮食更健康,倾向于以更安全的方式做出相应行为。
  上海最早的逆行者、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一直工作在防控一线,他指出:心怀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因此,本课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减轻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望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希望感的两种思维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希望感测试,了解自己的希望感;通过智慧锦囊,获得和提升希望感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与态度: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通过获得希望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充满希望。
  【活动过程】
  一、案例导入:发现希望感
  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史蒂芬在40岁那年被诊断出胃癌,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八个月。得知这一消息后,这位教授是怎么做的呢?他搜集了大量资料,根据自己的年龄、生活方式、医疗状况等因素对自身病情进行了评估,他认为自己相对年轻,生活方式比较健康,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服务也比较优质,而且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自己安排科学的保养和健身计划,所以他认为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些。最终的结果是,他继续生活了20年。
  教师:案例中的这位教授延长自己生命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可能的回答:通过创造希望感,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引出话题——希望感。
  教师:希望感竟然拥有如此神秘的力量,那么何为希望感?我们应如何理解希望感?
  二、头脑风暴:理解希望感
  步骤1:教师给每人发三张贴纸,请学生在每张贴纸上写下对“希望感”的理解;
  步骤2:收集大家的贴纸,明确分类的标准,并把它们按照类别贴到一张大纸上;
  步骤3:小组分享,概括共识,强化观点。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概括出核心词汇——目标、动力、路径。
  教师总结“希望感”的内涵:拥有积极的目标,认为自己能够找到达成目标的路径,并拥有强烈的动机去使用这些路径达到目的。
  点睛:希望感包括两种思维特点:
  一是路径思维。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很多条路径来达成目标,有一种“我会找到方法来完成它”的信念。
  二是动力思维。认为自己能够有效掌控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我的表现很好。”“我认为我过往所做的事对我的将来有帮助。”
  三、心理测验:觉察希望感
  教师:同学们,史蒂芬教授在胃癌面前拥有如此强烈的希望感,那么,正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我们,希望感水平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觉察自己的希望感。
  希望感量表
  The Hope Scale
  1.我能想出很多方法走出困境;
  2.我热切追求自己的目标;
  3.我经常觉得疲倦;
  4.任何问题都有很多解决办法;
  5.在争论中我很容易会输;
  6.我能想出很多方法去获得生命中对我重要的东西。
  7.我担心自己的健康;
  8.即使别人都已经失望,我仍然相信自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9.我过去的经历有助于我面对未来;
  10.我的人生是颇成功的;
  11.我常发现自己忧虑着某事;
  12.我能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
  注:此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Snyder编制,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何敏贤博士翻译并通过效度验证。1分=十分不似我……8=十分似我。
  教师解读量表:该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题目1、4、6、9测试路径思维;题目2、8、10、12测试动力思维;题目3、5、7、11测试负性情绪。采用8分制评分方式,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分值越高,表明该维度感越强;情绪分越低,表明情绪越积极。
  学生做测试。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积极的情绪、高的完成目标的信念(路径思维)和高自我效能感(动力思维)是高希望感的必要条件 。
  四、智慧锦囊:提升希望感
  教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來获得希望感。以下几个锦囊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一)情绪锦囊
  1.请大家在一张白纸上记录下自己昨天和今天的快乐指数(1~10分),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各记一次(今天的记录到现在为止),看看积极情绪变化情况。(见图1)
  2.列一张“快乐清单”,记录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人、事、物,不少于三项,越多越好。
  请2~3名学生分享个人“快乐清单”。
  (二)认知锦囊
  教师:再来回顾史蒂芬教授的案例。面对医生只能活八个月的诊断,他通过理性分析,认为医生对他的个人情况不够了解,仅仅是根据普通人的情况作出一般性的判断,和他的真实情况有一定偏差,然后为自己创造了希望感。可见,要拥有希望感,我们首先要坚持合理的信念。接下来,让我们为一位烦恼者出谋划策。   情景描述:我隔壁一家被居家隔离了,我觉得自己真倒霉。我该如何调整心态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主人公的不合理信念,给出解决困难的路径。
  分析案例: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自己排队总是在最慢的一队,开车总在最堵的路上。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其实不然,是我们自己在无意识中骗了自己,人类的认知偏差实在太多。
  解决困难的路径就是调整不合理认知。例如,邻居被隔离,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很糟糕的影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以此督促自己做好防护措施,切不可心存侥幸,盲目乐观。
  教师小结:面对困难,我们要树立“我能行”“我会找到方法来解决它”的信念,并能够坚持积极的想法和感觉。
  (三)行动锦囊
  教师:“希望感并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伊利诺伊大学John Murphy教授说,“你必须坚持,不断为其努力。”当陷入绝望的时候,仅仅保持乐观心态是不够的。下面,我推荐给大家一个行动指南:建立希望感的四步骤。
  第一,找到能够让自己兴奋的事情作为目标;
  第二,明确为了实现目标,有哪些可行的步骤;
  第三,进一步思考,在这些路径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第四,思考如何做才能够绕过(或克服)这些困难。
  学生练习使用四步骤。
  教师小结:总之,希望感的获得,最终要基于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应对,而不是被动接受。
  五、凡人金句:再唤希望感
  教师: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了很多走心的话,如“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90后,轮到我们担当了”“妈妈要去打怪兽,去救小朋友……”“心怀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等。
  非常时刻,请写下你最走心的一句话。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也有一句话送给大家 :希望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并且也许是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幸福。
  六、心灵盛宴:守护希望
  播放战疫情MV:《守护希望》。
  【活动反思】
  1.有理論支撑,说服力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希望感的人心理韧性更强,从焦虑等情绪障碍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也更强。在艰难“战疫”中,增强学生的希望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笔者根据希望感的内涵和两维度特点,设计了本堂课。“行动锦囊”中提出的获得希望感的四步骤是基于圣塔克拉拉大学的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具有说服力。
  2.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晰
  案例导入:发现希望感—头脑风暴:理解希望感—心理测验:觉察希望感—智慧锦囊:提升希望感—凡人金句:再唤希望感—心灵盛宴:守护希望。
  3.结合现实需求,引发学生共鸣
  时至今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了关键时期,学生每天要接触大量信息,难辨真假;还有一些学生正经历着隔离或亲友隔离,甚至被传染处在治疗中。本课旨在让学生摒弃“灾难化”“过度概括”的错误认知,调整好心态,为自己创造希望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中学,杭州,311400)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生涯教育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性格探索时,设计了“西游新编之师徒竞聘”这个活动环节。在活动中,学生从性格的角度讨论了唐僧师徒四人适合的职业,同时也思考了给定的五种职业角色对性格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心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将其作为教学素材,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有意通过问题引发建设性冲突,促进学生思考。  〔关键词〕生涯教育;性格探索;西游新编  2020年,我
摘要: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而且要求从素质上全面培养学生。音乐实践的全过程,就是通过音乐形象本身和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修养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教学就是善于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培养学习听觉想象力,激发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为旋律配制弹奏则是培养创造素质的重要途径,从中教会他们创造性地配制弹奏本领,最终成为知识经济的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即兴弹奏;创
摘要: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
[摘要]学校心理咨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现今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基本由学校心理教师承担,心理教师是一名学校教师,又承担着心理咨询师角色,这中间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不同身份的要求,开展好学校心理咨询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学生家长心理咨询个案,对学校心理咨询实践运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学校教育;实践运用;案例分析  
〔关键词〕记忆;复述策略;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认知策略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调节、监控和管理认知加工过程的心智活动,其主要形式是恰当的、合乎规则的活动程序。它的作用是促进认知活动的效率。认知策略有多种,如复述策略、精心加工策略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
〔关键词〕史记;解读;生命意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79-02  连续两个星期我一直在读《报任安书》,内心被一种情绪萦绕,久久不能散去。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关于太史公的这封书信。这封书信带给我的思考太多了。写什么呢?我看见书架上那本《活着》,顿时想到了一个特别普通而又贴切的标题——“幽于粪土之中,‘我’为什么还要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防护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发挥了有效的教育功能。在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引领下,中山市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力量,在实践中形成了影响广泛、良性循环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使教师的教研与学习者的学习同步发展,为疫情心理防护乃至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防护体系创建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具有较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围绕《新课标》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像我这样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对于有机会去观摩这样的教学公开课都甘之如饴,因为这些往往是我们落实新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策略的指南针。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公开课成了好课的标准:目标达成面面俱到、教学构思新颖别致、教学手段出奇制胜、教学流程行云如水、教学效果尽如人意。然而,在听了一堂堂“出彩”的公
〔关键词〕异性交往;青春期;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8-0057-03  【活动理念】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身心的变化,开始渴望与异性的交往。然而目前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友谊界限模糊,交往方式不當,拒绝异性交往或异性交往困难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一定年龄段内,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刻板印象呈抛物线状,在
摘要:绘画治疗使用艺术媒材实现对情绪的表达、自我的探索和行为的调控,而隐喻治疗则通过打比方在来访者的内心植入积极的暗示和信念,从而促进心理反思和建设能力的提升。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隐喻中的比方,不仅能带动来访者思维的运作,也能给来访者提供更加立体的感官体验,让这个“比方”更加真实和有效力。本文结合咨询实务经验,探讨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的几个结构化方法,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提供方法上的实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