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考核方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作者综合分析了传统考核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经实践验证,该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 考核方式 创新性人才 改革措施
1.引言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仅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创新,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在很多环节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课程考核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是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期末统一考试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现阶段考核方式的效果
从教学的整体架构看,随着教学的硬件设备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以我校为例,多媒体教学模式已覆盖全校所有教室;板书加多媒体课件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教学演示更直观;网络教学的普及,为教学相长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在考试的方式和方法上,仍沿用传统的期末统一考试的方式,且考试方法多为笔试。这就使得整个教学模式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为了取得好的成绩,部分老师考前勾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只要在考前突击掌握考点重点,一般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预期的分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这种考核模式最直接的后果是“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极大地桎梏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革新的意志、勇气和智慧。
3.拟采取的改革措施
通过在本省几所高校的调研走访,并深入用人单位与之交流座谈。学生普遍反映,对所学的课程应用到什么领域比较茫然,不能把所学课程与相应的生产环节对应上。因此,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不讲的,学生不会主动学,因此学习兴趣不浓。用人单位的反馈是,更需要应用型人才,一些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尴尬的局面,那就是理论水平不及研究生、动手能力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小组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改革办法,使考试成为教和学的正反馈,通过考核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3.1考核内容多元化
考核内容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广泛阅读除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以外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科学研究能力是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研究内容;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能独立承担学校组织的SRT项目、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竞赛项目。
3.2考核方式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设定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允许学生在设定的考核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考核模式包含:课堂问答或课后设计,口试或答辩,大作业或小论文,开卷或闭卷考试。
3.2.1课堂问答或课后设计
课堂随机提问能使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提高学生听课的关注度,同时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按比例计入考核成绩。对课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不一棒子打死,而应给出课后设计,下次课时提交给老师。这样,学生会主动地查阅资料,一方面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弥补对相应环节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不足。
3.2.2口试或答辩
采用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方式,由老师给出口试题目,学生作答;题目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是本学科前沿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某一工程问题的实际解决。答辩方式是由老师给出辩论题目,学生可选择一种观点辩论,主要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人云亦云的创新精神。
3.2.3大作业或小论文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又快又好地按设计要求完成电路板的制作,但理论深度方面可能有所欠缺;有的学生在理论方面研究较深入,撰写的论文有独到的见解,但动手能力方面可能稍有不足。因此,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把每个学生的强项最大化,不统一用一把尺子衡量人才。
3.2.4开卷或闭卷考试
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一棒子打死,课程中一些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定理或计算推导过程等,仍需采用闭卷的方法作为考核手段。对于某些课程,可采用开卷的方法进行考核,这样学生把教材当做工具书查询,不用死记硬背一些参数的取值,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解决实际问题上。
4.总结与展望
通过在本校的实践,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看,绝大部分学生对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主动性。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对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因理论性较强,不能一味摒弃笔试的方法,但可采用教考分离,也就是出题老师不是上课老师,试题均来自于题库,且题库每年进行循环更新,从而避免老师考前划范围,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只有依据每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才能真正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真正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对策[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69-73.
[2]徐利谋.借鉴国外考试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考核方式[J].职教通讯,2011(24),总第259期,74-77.
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3133
关键词: 考核方式 创新性人才 改革措施
1.引言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仅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创新,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在很多环节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课程考核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是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期末统一考试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现阶段考核方式的效果
从教学的整体架构看,随着教学的硬件设备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以我校为例,多媒体教学模式已覆盖全校所有教室;板书加多媒体课件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教学演示更直观;网络教学的普及,为教学相长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在考试的方式和方法上,仍沿用传统的期末统一考试的方式,且考试方法多为笔试。这就使得整个教学模式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为了取得好的成绩,部分老师考前勾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只要在考前突击掌握考点重点,一般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预期的分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这种考核模式最直接的后果是“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极大地桎梏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革新的意志、勇气和智慧。
3.拟采取的改革措施
通过在本省几所高校的调研走访,并深入用人单位与之交流座谈。学生普遍反映,对所学的课程应用到什么领域比较茫然,不能把所学课程与相应的生产环节对应上。因此,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不讲的,学生不会主动学,因此学习兴趣不浓。用人单位的反馈是,更需要应用型人才,一些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尴尬的局面,那就是理论水平不及研究生、动手能力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小组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改革办法,使考试成为教和学的正反馈,通过考核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3.1考核内容多元化
考核内容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广泛阅读除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以外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科学研究能力是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研究内容;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能独立承担学校组织的SRT项目、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竞赛项目。
3.2考核方式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设定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允许学生在设定的考核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考核模式包含:课堂问答或课后设计,口试或答辩,大作业或小论文,开卷或闭卷考试。
3.2.1课堂问答或课后设计
课堂随机提问能使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提高学生听课的关注度,同时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按比例计入考核成绩。对课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不一棒子打死,而应给出课后设计,下次课时提交给老师。这样,学生会主动地查阅资料,一方面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弥补对相应环节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不足。
3.2.2口试或答辩
采用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方式,由老师给出口试题目,学生作答;题目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是本学科前沿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某一工程问题的实际解决。答辩方式是由老师给出辩论题目,学生可选择一种观点辩论,主要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人云亦云的创新精神。
3.2.3大作业或小论文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又快又好地按设计要求完成电路板的制作,但理论深度方面可能有所欠缺;有的学生在理论方面研究较深入,撰写的论文有独到的见解,但动手能力方面可能稍有不足。因此,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把每个学生的强项最大化,不统一用一把尺子衡量人才。
3.2.4开卷或闭卷考试
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一棒子打死,课程中一些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定理或计算推导过程等,仍需采用闭卷的方法作为考核手段。对于某些课程,可采用开卷的方法进行考核,这样学生把教材当做工具书查询,不用死记硬背一些参数的取值,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解决实际问题上。
4.总结与展望
通过在本校的实践,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看,绝大部分学生对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主动性。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对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因理论性较强,不能一味摒弃笔试的方法,但可采用教考分离,也就是出题老师不是上课老师,试题均来自于题库,且题库每年进行循环更新,从而避免老师考前划范围,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只有依据每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才能真正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真正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对策[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69-73.
[2]徐利谋.借鉴国外考试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考核方式[J].职教通讯,2011(24),总第259期,74-77.
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