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萌:中国孤儿在美国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福布赖特·汉弗莱奖学金,前往美国马里兰学习之前,韩萌在北京的《新京报》做过十多年的摄影记者。四川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地震、山东新汶矿难、湖南株洲枪杀法官案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报道摄影师,地理上的位移并没有中断韩萌的创作。
  2014年,韩萌在美国西北部华人稀少的地区生活了4个月。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对女性来说格外强烈,“我很容易和别人交朋友,有各种肤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我们经常一起郊游、聚会、夜聊,但是孤独感也会特别强,经常想家,意识到‘家’是和出生的土地相关,包括相关的血缘、味觉。”
  偶然的机会,韩萌接触到几个和她一样面孔的中国女孩,并了解到她们来自中国,被美国家庭收养,在白人社区长大。韩萌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内造访过的孤儿院,那里有因“重男轻女”而被遗弃的女孩,也有因天生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中国有10万孤儿分布在全国各个福利院,同时,遵循海牙国际公约,中国允许17个国家可以从福利院收养孤儿。因此其中一些孩子有可能会被国外家庭收养,并在海外长大。
  韩萌想知道如今拥有“美好的玩具和家园”的收养儿童在新环境是怎样的感受。他们有被孤立吗?他们感到孤独吗?他们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吗?这些人对“家”的认识是怎样的?又如何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她想用一到两年时间长期跟踪并记录下这个群体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何处是我家》拍摄项目。
  韩萌自述:
  在美学习的第一个月兴奋期之后,巨大的孤独感就一直清晰地印在我心里。我有很多朋友,经常一起爬山郊游聚会,但是孤独感和寂寞感始终特别强烈。我一直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我遇到几个中国面孔的女孩。我对她们很好奇,经过聊天得知,她们是曾经被遗弃在中国的孤儿院或者福利院里,后来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孩子。
  我既兴奋又惊喜。我似乎有点明白,我和她们之间有着某种莫名的联系——虽然她们不懂中文,她们看的动画片我根本看不懂,她们在一群白人孩子中长大,但是,她们的生命始于中国。只是,她们和中国母亲血脉只相通10个月,命运却让她们去往另一处。
  中国政府允许世界上17个国家收养中国儿童,所有国际收养都遵守海牙国际公约。
  我想知道她们的故事,有没有和我一样,在白人社区里生活时常会觉得孤独?远离自己出生地,怎么定义自己?会不会想念中国?
  从记者身份出发,我还想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对中国的福利院还有没有记忆?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做记者10年,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人群在美国的故事。我带着非常多的好奇和疑问开始了调查。
  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各种各样,有的父母分别是白人和黑人,有的由单亲妈妈抚养,也有的是同性恋收养;有自己生孩子后继续收养的,也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只有被收养的中国孩子的;有家庭在白人社区的,也有家庭在多元文化社区的,等等。通过这群孩子,我也想观察美国文化下的多元家庭。
  刚开始时,我和大多数中国读者一样,怀着某种“感激之情”寻找这些美国家庭。这种感情也是这组照片发表之后,90%以上网友的反应。一方面,从中国读者角度来看,感谢外国人的爱心,的确合理,毕竟他们收养中国福利院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教育和更多可能的未来。
  另一方面,对我个人来说,我莫名地感觉到这些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中国读者从表面看到、想象中的那样。
  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们要面对种族歧视,因为亚裔在美国仍然是少数族群,亚裔文化仍然是亚文化。
  他们怎么面对亲生父母抛弃这个事实?远离出生地和家乡,他们认为的家是哪里?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回到中国,寻找亲生父母,但不懂中文怎么和亲生父母交流?很多人找不到父母,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随着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我发现这些孩子背负的问题的确很多。在这个项目中,我想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他们能分享面对自己时的困惑和疑问。同时也想要让中国人了解美国收养儿童的生活,与他们的过去有什么不同。
  在报道中看到,这组作品的体量非常大,从最开始你选出的170张到删减后的100张,再到最后的25张,你拍摄了多少个孩子?
  最开始,我在网络上对这个项目进行宣传,第一个给予回应的人是谢丽尔·吴(Cheryl Wu,音译)的母亲。她是第二代华裔移民,工作是照顾残疾儿童。因此她想要从中国的福利院收养一个孩子。吴小姐收养的中国女儿来自江西省。她还给我介绍了一个收养儿童家庭的网络。在一年内,我拍摄了20个家庭,共35个孩子。
  拍摄这个项目的起因是什么?
  好奇。他们曾经是弃儿,来自中国的孤儿院、福利院。我想知道他们在美国如何长大。在和自己完全不一样面孔的家庭成员们间长大,他们怎么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我关心的。
  有没有哪个孩子或者哪些孩子特别牵动你的心?最感动的部分是哪些?
  我可以叫出每个我遇到的孩子的名字,记得他们和我讲述的故事。每个人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最感动的是,有的孩子们仍然对当时抛弃他们的父母心怀感激。
  项目由哪些部分组成,看到你还收集了这35个孩子在孤儿院时的照片。
  整个项目包括文字(数据、收养流程)、照片、视频三部分。
  这个项目完成用时多久?执行起来,和你以前在新京报做摄影记者时的工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个项目不是连续完成的,是我在访学期间,利用课余和实习时间完成的,边上课、边实习、边工作,同时完成这个项目。就采访来说,从进入第一个家庭到最后一个家庭,一共持续了12个月。与摄影记者工作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个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进行拍摄。
  现在,你回国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正常的生活,和以前一样。
  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吗?2016年有什么新打算?
  会继续。打算多陪父母,和朋友多聚会,少玩手机、多读书。
其他文献
2016年元旦前后,我们通过面对面采访、电子邮件访问和填写手机问卷等方式进行了一个关于报道摄影现状的小调查,参与调查的主要是媒体摄影记者和独立报道摄影师,共收到反馈293份。在此,我们列出通过此次调查得到的一些数据,一起来看看关于目前的报道摄影工作,他们怎么说。  受访者基本信息  从事报道摄影工作,似乎男性一直比女性多(从事图片编辑的女性比例稍高),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也遵循这个趋势,而填写手机
期刊
“用户看图片报道,最重要的心理是猎奇。所以编辑和运营人员要反问,用户为什么要看你发布的图片,你说好看,说‘逼格高’,但是用户不看你也没办法。”今日头条前图片组负责人戈昊怡这样说。  在我们的采访中,今日头条是被采访对象提及最多的资讯聚合平台,它的成长速度在2015年非常惊人,员工数量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不过,今日头条的图片报道内容却没有得到大多专业人士的认可,认为这些图片只能反映一些用户的喜好,而
期刊
500px是一家近几年较火的摄影师社区,2015年11月与视觉中国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的人气涨了不少。不过,500px并不想做纯粹的社区,2014年3月它便开始运营图片库业务(500px Marketplace)。起初,这个图片库给摄影师开出的稿费是30%销售分成,但不久就提高到70%,高于业界平均水平不少,激发了很多摄影师的热情。  2016年3月下旬,500px宣布调低销售分成比例,新办法
期刊
在如今海量影像时代,看到的照片越来越多,但能看得上眼的却越来越少。眼前王瑶的这十来张摩洛哥组照,我认为是属于后一种。要说因她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故有捧场之嫌,这肯定不是冤枉,但人间好的事物就应该被捧场,谁说不是呢?坦而言之,摄影者的身份地位不是我为之叫好的主要动因;如果真是,写这样的文章,也许还轮不上我这个退休老职工吧。依我陋见,这组照片拍得确实好,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以下。  标题上的四个字—“浓
期刊
高尔夫运动自诞生以来,便因其崇尚的自然理念、优雅的运动氛围和其中蕴含的哲学与智慧而受到人们喜爱。从事高球运动,不仅身心得到锻炼,更能享受自然美景带来的视觉满足。为传递高尔夫精神和海南风光而举办的2015海南公开赛高尔夫摄影大赛,于近期评选揭晓。  3月25日,2015海南公开赛高尔夫摄影大赛评选工作在北京顺利开展。由著名摄影家李少白、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吴笛、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谢振
期刊
近年来在西方学界,出现了一些研究展览和展览出版物的著  作,其中也包括作为当代艺术重要媒介的摄影展览与出版物,这  大大丰富了摄影史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摄影这一媒介的认知。  虽然摄影诞生仅有短短不到两百年,但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和展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本书关于摄影术诞生前后的一章中所说,摄影的诞生,除了法国政府关于技术细节的官方发布之外,其实是诞生自摄影的首次展览,即塔尔博特向英国皇家学
期刊
《丹佛邮报》(Denver Post)的摄影记者克雷格·F·沃克尔(Craig F. Walker) 拍摄的一组图片故事《欢迎回家,斯科特·奥斯特罗姆的故事》(Welcome Home, The Story of Scott Ostrom)让他第二次捧起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杯。这组故事的拍摄对象是从战场上回来,深受“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
期刊
澎湃的试验  2015年8月,澎湃新闻发布招聘启事,为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招聘摄影记者,但澎湃表示今后不再招聘传统单一技能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记者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  2015年荷赛获奖摄影师、杭州《都市快报》原摄影记者陈荣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盟了澎湃。年底,以陈荣辉为主力的澎湃新闻年度策划报道《一路向北》出炉,算是给“新摄影部”开了个好头。  《一路向北
期刊
近日看到一本2011年出版的书,名为《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玛丽·华纳·玛瑞恩。书中记载了从19世纪早期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到现如今数字摄影的革命和超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排列了100个观念,涉及观点、创新、社会文化事件、技术和运动等,每个观念都聚焦于摄影某个单一的方面,从暗箱到旅游摄影,再到现代数码摄影甚至手机摄影。受到此书的启发,我开始思考关于“摄影的N种玩法”这个
期刊
“混”在西班牙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每天迷失于紧凑的小城,累瘫在起伏的小路和阶梯上,又在艺术冲击与美食诱惑中满血复活。入乡随俗,渴了就来一杯Sangria(源于西班牙的混合型微酒精桑格利亚汽酒)。也许,生活本该这么“混”着。  无论美食、景观、文化还是艺术,西班牙的风格从来都不单一,历史鲜活的印记在这里堆叠糅合。这片土地曾先后被古罗马人和哥特人(公元200年~714年,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占领,而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