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的意义模式与保障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o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科学普及的载体通常是指实施社会科学普及所借助的形式、手段等物质化、实体化、现实化的事物。在社会进步、民众需求增加、社会科学普及承载越来越多新使命的当今社会,载体的创新被赋予新的内涵,并成为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目的实现程度和效果。因此,认识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的意义,梳理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探讨长效机制建设的着力点,对于在新的高度实现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载体创新——社会科学普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以载体创新为依托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然而就理论本身而言,具有抽象性、思辨性强的特点,普通民众很难把握其中的真谛,更难以直接应用于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转化为生动、具体,由深奥的思辨转化为通俗易懂,由少数研究者、理论工作者把握转化为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所掌握,由在书斋里研究、课堂上学习转化为在现实中领会、在实践中运用,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内化为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只有达到这样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更深的层面、更广的意义上和更大的范围内彰显其引领、指导作用。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推动理论大众化在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般说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理论宣传、宣讲、解释、论述的通俗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视野,探索大众化的多维途径。这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途径”,事实上已经不仅仅表现为民众了解理论的渠道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始终应当以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实践、利益诉求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价值追求。比如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从民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手,采用与群众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方式展开理论分析,从形式到内容所展示的鲜明的民生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理论与百姓的距离。在理论的引领下,推进民众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以及提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载体创新为依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得以实现,才能产生现实效用。
  
  2.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需要在载体创新中充分体现
  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一书问世以来,有关人类行将进入信息社会并要受到信息社会的种种冲击的论断被现实社会发生的无数变化所证实。如今,没有任何人否认人类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信息社会。人们用“信息爆炸”来形容这个社会的特征,而且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富有者、享用者和传播者。信息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信息的纷繁和庞杂。这种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也同时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仅就社会科学知识而言,很多有价值的、影响人的社会认知的重要知识不是在学校或者通过组织系统学到的,而是通过多种传播媒介获得的。传统的处于强势地位的主流传播渠道掌握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了,被分散的、个性化的、公众自发的信息传播行为分解了。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以及由其带动的手机功能的拓展,无论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还是网络论坛、群组、博客、微博,都迅速地、堂而皇之地融人越来越多的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使经典理论的传播面临巨大的挑战,继续沿用传统渠道进行单向度的、统一运作的社会科学普及模式已不合时宜。只有依据信息社会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特点、顺应民众对新媒体的青睐和依赖,不断创新载体,社会科学普及才有生命力,才能产生新亮点。
  
  3.民众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多层次需求需要通过栽体创新得以满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以人为目的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在社会学看来,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动力源的开发就是人们内在需求的开发。人们的需要越是强烈,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人们的需要越是广泛,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任何需要,不管其程度强弱如何,也不管其满足的可能性有多大,都呈现一种不可遏止的、要求满足的态势或趋势。“需要一满足”这种相关不可分割的特性,决定需要本身必然要推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成为个人、组织与集团乃至整个社会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昭示我们,社会科学普及应当以满足民众多层次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从以往的书籍、报刊到广播、电视,再到超越时空的互联网,这些传播载体的发展变化,使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文化、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囿于可见空间的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愿意在虚拟的、无限的网络空间的互动中主动学习;不满足于统一的主流渠道传播,更愿意自主选择、自我展示;不满足于对知识的了解和牢记,更愿意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探索理论的真谛。总之,人们的视野开阔了,选择范围扩大了,个性化需求增强了。这就使得社会科学普及的载体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再新的知识、再正确的理论的普及,如果没有满足民众的多层次需要的载体,不能以此调动起民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就难以为民众所接受,社会科学普及也便成了一句空话。
  
  二、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的发展——功能拓展与优化
  
  社会科学普及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科学普及的发展不断创新,其功能的拓展与优化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的全方位普及;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又为载体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高标准的内涵。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彰显其重要作用。
  近年来,天津市的社会科学普及事业蓬勃发展,从过去单一形式的讲座、咨询,逐渐发展为以每年的社会科学普及周为龙头,举办全市性社科知识有奖竞答、电话热线服务、绘画比赛、文艺演出,以及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各项活动等等,在载 体不断创新中,形成了八大系列、几十种形式,丰富了内容,增强了效果,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社会科学普及质量。回顾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历程,概括载体创新的实践模式有如下方面:
  
  1.文化载体:强化阵地作用
  这里所说的“文化载体”是狭义的,特指物化载体,即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坐落在基层直接为百姓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在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始终注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将图书馆、图书大厦等公共文化机构作为科普基地,长期开展讲座、咨询等活动;开展“万人相约文博”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走进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熏陶;组织专家为市民学校、农家书屋送书等等。借助已有的文化服务设施拓展了社会科学普及形式,为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这些设施的强化注入了丰富内涵。
  
  2.活动载体:突出喜闻乐见
  社会科学普及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进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升,提高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何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公众感兴趣的、能够接受并运用于自身生活工作实践的知识和方法,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不懈探索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社联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科普周活动,专家义务咨询、科普读物展示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开展儿童绘画大赛,以孩子的眼光真实反映身边的荣与辱;针对进城农民工在子女教育中的问题,以亲子游戏的方式宣传儿童应有的权利,加深了他们对儿童家庭保护的认识等等。类似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把社会科学知识通俗化、趣味化,使受众在轻松愉快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3.媒介载体:整合传播资源
  现代传媒作为与大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普遍运用的传播手段,也成为社会科学普及最为重要的载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天津市社联与《渤海早报》共同举办“渤海名家大讲堂”,组织市民社科讲坛、青少年成长讲坛、天津历史文化行等专题科普讲座数十场;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天津电台联合开办“专家观点”、“思想深呼吸”、“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人物专访等专题节目;与出版社合作,围绕天津精神、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社会心理、创新思维、人生规划、婚姻家庭、生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出版了几十种科普读物;借助《今晚报》受众广的优势,利用其公众服务热线开展大型电话咨询活动,涉及市民心理、子女教育、儿童健康、亲子关系等多个主题,并结合平面媒体宣传报道。媒介载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扩大了社会科学普及的受众范围,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4.互动载体:动员民众参与
  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近年来,天津市社科普及工作自觉贴近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际,了解民众所思所想,倾听民众心声,以专家与民众互动方式,动员民众了解科普、参与科普。如2008年进行了天津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状况问卷调查,涉及两千余人。了解了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认知、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状况、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需求以及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决策,组织专家把相关内容转化为引导民众思考的具体问题,以有奖知识竞赛的方式吸引民众参与,如近年来先后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化天津”等6次知识竞赛,约4万群众参与。
  
  5.环境载体:融入百姓生活
  环境的营造具有教育的作用。环境载体主要是指可见的实物载体,包括读报栏、公告栏、公益广告、标语、提示牌、流动展牌等等,提供给民众的是一种客观可感的环境和氛围。如天津市少儿图书馆以设立展牌的方式围绕“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主题,对未成年人权利家庭保护的基本问题作了全面阐释。这组展牌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广大家长在等候接孩子的时间便学到了新知识,受到普遍欢迎。这种方式也弥补了一些家长主动学习不足的缺陷。类似这种文化环境的有意营造,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对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组织载体:促进常态发展
  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效益的事业,有效的组织载体对于保障科普任务的实施至关重要。天津市社联较好地发挥了“联”的优势,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联合社会各界,构建组织机制,为开拓社科普及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成立了社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聘请专家为科普工作出谋划策,并组织、带动全市各学科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工作,形成了一支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专家队伍;二是与社会各界联合,形成了由学会、高校、区县和有关文化单位共同参与的立体工作模式;三是与各类新闻媒体协作,以开办讲座、专栏和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聚集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此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和大学生社团、市民学校等组织中融入社会科学普及元素,推进了社科普及常态化。
  在社会科学普及实践中,载体功能的拓展和优化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的保障——长效机制建设
  
  社会科学普及对公民素质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普及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载体,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予以保障。
  
  1.推进立法:将社会科学普及纳入法制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科学普及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但是,在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始终是“软任务”,国家层面相应的法律、规定、规划等只适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并未纳入其中,与当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需要极不适应。建议国家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改称为《科学普及法》,并推进地方科普条例修订,即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将普及社会科学内容包含其中。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普及相辅相成,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共同发挥作用。
  
  2.巩固队伍:着力提升科普能力
  社会科学普及需要既有研究基础又具备较强传播能力、人格影响力的科普专门人才,这是科普工作 大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的必要前提。就目前社会科学领域而言,研究与科普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强化科普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研究者从事科普工作,以科普课题立项、科普成果评奖、科普能力培训等吸引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参与,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充分调动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搞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遍及各个领域的社科普及人才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科学普及人才库,规范管理和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3.借势发展: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其中对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发展目的的阐述与社会科学任务密切相联。《建议》提出着力发展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同样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载体。社会科学普及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既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科学的、丰富的内涵,也可以为自身的发展获得强有力的载体支撑,借助丰富、生动活泼的表达手段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社会科学普及借势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积极探索、统筹规划。
  
  4.联合作战:在资源共享中形成合力
  社会科学普及从内容到形式涉及诸多领域,靠社会科学工作者“单打独斗”很难达到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站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善于与多领域联合作战。一是与自然科学结合,构建科学普及一体化模式;二是与大众传媒结合,促进信息传播立体化运作;三是与党政机构结合,实现科普网络全覆盖;四是与企业结合,调动经济实体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在资源共享中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形成社会科学普及的合力。
  
  5.服务民生:开拓市场,实现多赢
  社会科学普及是惠及民众的事业,不仅是一些科学知识的灌输、信息的传播,更要导人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进的生活方式,满足民众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求。事实上,有需求就有市场,社会科学普及在整体上坚持公益性的同时,有必要也有可能针对民众的特殊需求开发服务市场。建议统筹规划,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市场化运作的研究,加大实施力度;实行优势互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实现投资多元化;在现有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基础上为社会各界提供“菜单式”有偿服务项目,满足不同需求等等。形成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多方联动、各类服务相配套的运作机制,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健康有序发展。
  
  6.搭建平台:促进民众自我教育
  近年来随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人们对主流渠道信息传播的关注度逐渐减弱,尤其是统一的口径、单一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摒弃。而越来越青睐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由自我掌控的“小众”媒体、自发群体。创建网站、组织论坛、汇集同仁、交流信息、宣泄情绪……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无限的网络空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事。这就对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更需要我们做的是打好根基、搭建平台,激发民众自身的教育潜能,通过不断的自我教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拓展普及渠道;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三是搭建互助平台,鼓励发展各类自组织等等,同时对民众加以引导、提供方便,促进民众自我教育,同样能够达到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
  
  7.技术支持:用现代科技拓展科普形式
  社会科学普及是采取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其传播和推广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行为。尽管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印刷媒介在社会科学普及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媒介传播由读写时代向视听时代的转变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科学普及的手段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面对在现代传媒时代长大的年轻人,借助现代科技运用语言、文字与图画、声像、数字技术等并举的方式实施科普势在必行。就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而言,一是应增强现代意识,顺应时代特征拓展科普形式;二是推进现代技术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运用,为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的科普成果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探索渠道、创造条件;三是善于融合自然科学、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手段为社会科学普及所用,最大限度地用现代科技拓展科普形式,以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8.强化管理:建立有序运行机制
  在前述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功能拓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理,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有序运行机制,是载体创新的必要保障。一是完善组织机制,建立具有统领与协调功能的领导机构、全覆盖的社科普及工作的组织系统;二是巩固活动机制,将社会科学普及的品牌项目做大做强,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将社会科学普及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奖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科普工作表彰办法,变“软指标”为“硬任务”;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社会科学普及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1960-2019年七台河市气象局降水量月值资料,对七台河市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七台河市近60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非布司他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
随着时政类报刊的采编经营两分开,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以及报刊退出机制的正式出台,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除了技术、资本、传播渠道外,如何突破体制性障碍,通过弥补“人力资源管理短板”来寻找内在驱动力,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为真正市场主体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中老年时报》社捋顺人事关系、规范人员管理、重视人才作用等改革实践,论析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内在驱动作用。  一、打破身
与“城市”相对或并举的是“田园”与“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后两者可谓永恒的主题,我们拥有成熟、发达的田园想象或乡土想象的艺术手段。而对于城市的想象则起步较晚且路径曲折。中国文艺中的城市想象出现于20世纪,并且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天津等为数不多的近代发达城市,一直在所谓“乡土中国”的氛围中曲折前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主要的栖息地,21世纪甚至
城市名片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符号,浓缩了一个城市自然、人文的精华,是想象城市最直接、最具体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名片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识别性、一个城市的灵魂。而塑造城市名片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是对城市历史、自然、现实与未来的提炼与想象,是对城市精粹的集成和彰显,其中对城市名片的定位至关重要。一些城市通过精心打造和成功营销,已经塑造出颇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七彩云南
五运六气、四时六气蕴含阴阳五行之道,经络和脏腑是在五运六气、四时六气的影响下,才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形成五行生克制化律。五行生克制化律是脏腑气机运行最普遍和最深刻
以木头城子镇自然地理、农业发展和水文水资源条件为基础,概括区域地下水位埋深的年度和年际变化特征,从自然地质、气象水文、人为生产活动等方面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
处于地理与文化双重边缘的游牧民族在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脱离原来的发展轨道,悄悄地进行着城市化的蜕变。今天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经小于1%,且正在受到更多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游牧社会的生存方式正在被放弃,但游牧文化思想却作为人类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凝聚顽强地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就人类与处所关系进行思考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人类文化发展谱系
【摘 要】“知行不一”是小学阶段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大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行”道德实践场域、活动以及课程的设计,构建“小做大为”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引领儿童在真实的社区情境中自主体验、亲历活动、激发情感、明理导行,将在学校形成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做乐观自信、勇于实践、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的新儿童。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社区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