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踢一脚好球
有记者问拉登是不是不喜欢金钱,拉登回答:“我的事业需要金钱,我不需要。”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身材瘦削,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像个文弱书生,平时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讲起话来轻声轻语。”这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米勒笔下描述的一位阿拉伯老人。不过,可别以为他是慈祥的邻家大叔,米勒告诉你,这个人其实是“恐怖大王”本·拉登。
见过拉登的人都会对拉登外貌和他所作所为的强烈反差印象深刻,并会对他如何走上恐怖主义的道路充满好奇。米勒也不例外。
谈到1998年在阿富汗山区采访拉登的场景时,米勒说,拉登对他喋喋不休地谈论美国人的坏处,并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当谈到这里的时候,拉登瘦弱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充满了力量,似乎回到了血气方刚的年轻时代。”
美国媒体曾报道称,拉登年轻时是个积极的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严守宗教信条,并且以助人为乐为好。
1955年,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由于家族与沙特王室沾亲带故,所以拉登出生后一直享受着当地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在吉达,拉登度过了小学和中学的时光,这段日子对拉登今后的人生影响极为重要,因为吉达是穆斯林圣城麦加的门户,当地宗教学研究十分繁盛,拉登就读的就是宗教学校,从小熟稔教义,并树立了复兴阿拉伯王朝的志愿。
由于少年拉登成长的年代正好是石油价格暴涨导致西方经济危机之际,这更加坚定了拉登轻视西方的信仰。同时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社会问题,让拉登也感到社会的不公。
拉登的亲戚曾对美国媒体介绍,少年拉登是一名阿拉伯理想主义者,他和朋友们谈论的话题,不是哥哥姐姐们所喜欢的名车和珠宝,也不是到伦敦和巴黎去度假,而是怎么把金钱用来服务于一个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他小时候,只要见到街上的乞讨者,就会央求着大人给他们施舍;看到有朋友穿着短袖衣服,就会指责他们不穿长袍违反教义。”
虽然拉登从小就表现出了潜在保守的宗教立场,不过西方媒体也曾引述拉登家族朋友的话说:“他虽然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同,不过要是玩起来,也绝不含糊。”
拉登家族的友人卡里德·巴塔费曾说,拉登小时候很喜欢运动,踢球、登山都比较内行,是个活泼的孩子。巴塔费比拉登大几岁,在十几岁的时候,几个人经常一起踢足球,而拉登的球技比他们都好。
巴塔费还对美国媒体透露,拉登年轻的时候甚至喜欢看西方的电影,不过没听见他发表过什么评论,但是会模仿主角的打斗场景比比划划。而且,他去电影院通常都是一个人。
米勒也回忆说,拉登确实比较喜欢安静的独处,而且立场坚定,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一切。他在和拉登交谈的时候,发现拉登周围的陈设非常简单,似乎过着一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他的几个孩子穿的衣服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区别,有些地方还磨出了口子。
当米勒问他,是不是不喜欢金钱。拉登回答:“我的事业需要金钱,但我不需要。”
生而富二代
妻子嫌吃苦想离婚,没想到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是,拉登后来发动的各种袭击背后,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能够足以维持这么大开销的是拉登家族的庞大资产。难怪美军说,拉登家族的荣耀成就了如今的恐怖主义。
拉登出生在一个有权有势,而且子孙众多的家族,和拉登同辈的兄弟姐妹就有高达52人,拉登在其中排名第17。
这个家族产业主要是建筑和工程。在老家吉达、首都利雅得等大中城市,隶属于拉登家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他的父亲老奥萨马是这个家族当然的继承者,但是在1967年,也就是拉登只有10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坠机事件。
美国记者约翰·米勒介绍,拉登人生有三个转折点,其一是10岁时父亲坠机身亡;其二是亲自“拉帮结伙”到阿富汗抗击苏联入侵者;其三是对海湾战争时沙特政府的表现失望。其中父亲坠机身亡,应该是令拉登“早熟”的重要原因。
由于子女众多,老奥萨马或许并没有花特别大的精力在拉登身上,但拉登从小对父亲却十分崇拜。拉登年老的舅舅曾透露,拉登对他讲过,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让他不知所措。“因为在他心目中,父亲是这个家族的纽带。”
没有资料显示父亲去世后,拉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但西方媒体猜测,拉登从小没有了父爱,在这么一个庞大且势利的家族里生活肯定会闷闷不乐。一些美军的心理学家在2001年“9·11”袭击案发生后,还曾以此来推断拉登袭击无辜平民的心理,或许就与其小时候亲情淡漠有关。
拉登的大哥萨利姆在老奥萨马辞世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之后,迅速接手了家族的产业,并将其发扬光大。萨利姆和拉登不同,他比拉登要开放得多,喜欢接受新事物,不拘小节,并且很会和上层维持关系。
在萨利姆接手家族产业的20多年内,他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与沙特国王和美国白宫高层都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为拉登家族兴盛不衰创造了条件。
和很多兄弟姐妹一样,拉登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了大哥掌管的家族企业,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和与王室的特殊关系,拉到了大量合同,并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和哥哥的理念不合,拉登后来离开了企业。
美国军方曾保守估计,拉登的个人财富实际上至少有5亿美元,这成了拉登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资本,即使拉登的所作所为令沙特王室不满,并将其开除国籍后,这笔钱中的一大部分也没有被冻结。
拉登结婚比较早,刚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力主一夫多妻制,并且亲自实践。他一共娶了4位妻子,据媒体报道,拉登对她们的感情都不错。
由于年轻时长相英俊,拉登的4任妻子也都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17岁时迎娶的舅舅家的女儿。不过这位妻子对拉登的后半生的恐怖主义生活却没有多大影响。曾经担任过拉登贴身保镖的阿布·扬德尔在2004年接受一家阿拉伯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在拉登被美军通缉东躲西藏、四处流亡期间,除了第1位妻子外,其他3位妻子都陪在身边。
拉登对待妻子的态度大度得令人吃惊。曾有一位妻子觉得跟着拉登吃苦太多,想要离婚,没想到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据保镖扬德尔介绍,拉登曾对这位妻子说:“我同情和尊重你的决定,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摘自《新京报》2011.5.3
有记者问拉登是不是不喜欢金钱,拉登回答:“我的事业需要金钱,我不需要。”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身材瘦削,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像个文弱书生,平时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讲起话来轻声轻语。”这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米勒笔下描述的一位阿拉伯老人。不过,可别以为他是慈祥的邻家大叔,米勒告诉你,这个人其实是“恐怖大王”本·拉登。
见过拉登的人都会对拉登外貌和他所作所为的强烈反差印象深刻,并会对他如何走上恐怖主义的道路充满好奇。米勒也不例外。
谈到1998年在阿富汗山区采访拉登的场景时,米勒说,拉登对他喋喋不休地谈论美国人的坏处,并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当谈到这里的时候,拉登瘦弱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充满了力量,似乎回到了血气方刚的年轻时代。”
美国媒体曾报道称,拉登年轻时是个积极的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严守宗教信条,并且以助人为乐为好。
1955年,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由于家族与沙特王室沾亲带故,所以拉登出生后一直享受着当地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在吉达,拉登度过了小学和中学的时光,这段日子对拉登今后的人生影响极为重要,因为吉达是穆斯林圣城麦加的门户,当地宗教学研究十分繁盛,拉登就读的就是宗教学校,从小熟稔教义,并树立了复兴阿拉伯王朝的志愿。
由于少年拉登成长的年代正好是石油价格暴涨导致西方经济危机之际,这更加坚定了拉登轻视西方的信仰。同时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社会问题,让拉登也感到社会的不公。
拉登的亲戚曾对美国媒体介绍,少年拉登是一名阿拉伯理想主义者,他和朋友们谈论的话题,不是哥哥姐姐们所喜欢的名车和珠宝,也不是到伦敦和巴黎去度假,而是怎么把金钱用来服务于一个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他小时候,只要见到街上的乞讨者,就会央求着大人给他们施舍;看到有朋友穿着短袖衣服,就会指责他们不穿长袍违反教义。”
虽然拉登从小就表现出了潜在保守的宗教立场,不过西方媒体也曾引述拉登家族朋友的话说:“他虽然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同,不过要是玩起来,也绝不含糊。”
拉登家族的友人卡里德·巴塔费曾说,拉登小时候很喜欢运动,踢球、登山都比较内行,是个活泼的孩子。巴塔费比拉登大几岁,在十几岁的时候,几个人经常一起踢足球,而拉登的球技比他们都好。
巴塔费还对美国媒体透露,拉登年轻的时候甚至喜欢看西方的电影,不过没听见他发表过什么评论,但是会模仿主角的打斗场景比比划划。而且,他去电影院通常都是一个人。
米勒也回忆说,拉登确实比较喜欢安静的独处,而且立场坚定,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一切。他在和拉登交谈的时候,发现拉登周围的陈设非常简单,似乎过着一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他的几个孩子穿的衣服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区别,有些地方还磨出了口子。
当米勒问他,是不是不喜欢金钱。拉登回答:“我的事业需要金钱,但我不需要。”
生而富二代
妻子嫌吃苦想离婚,没想到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是,拉登后来发动的各种袭击背后,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能够足以维持这么大开销的是拉登家族的庞大资产。难怪美军说,拉登家族的荣耀成就了如今的恐怖主义。
拉登出生在一个有权有势,而且子孙众多的家族,和拉登同辈的兄弟姐妹就有高达52人,拉登在其中排名第17。
这个家族产业主要是建筑和工程。在老家吉达、首都利雅得等大中城市,隶属于拉登家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他的父亲老奥萨马是这个家族当然的继承者,但是在1967年,也就是拉登只有10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坠机事件。
美国记者约翰·米勒介绍,拉登人生有三个转折点,其一是10岁时父亲坠机身亡;其二是亲自“拉帮结伙”到阿富汗抗击苏联入侵者;其三是对海湾战争时沙特政府的表现失望。其中父亲坠机身亡,应该是令拉登“早熟”的重要原因。
由于子女众多,老奥萨马或许并没有花特别大的精力在拉登身上,但拉登从小对父亲却十分崇拜。拉登年老的舅舅曾透露,拉登对他讲过,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让他不知所措。“因为在他心目中,父亲是这个家族的纽带。”
没有资料显示父亲去世后,拉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但西方媒体猜测,拉登从小没有了父爱,在这么一个庞大且势利的家族里生活肯定会闷闷不乐。一些美军的心理学家在2001年“9·11”袭击案发生后,还曾以此来推断拉登袭击无辜平民的心理,或许就与其小时候亲情淡漠有关。
拉登的大哥萨利姆在老奥萨马辞世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之后,迅速接手了家族的产业,并将其发扬光大。萨利姆和拉登不同,他比拉登要开放得多,喜欢接受新事物,不拘小节,并且很会和上层维持关系。
在萨利姆接手家族产业的20多年内,他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与沙特国王和美国白宫高层都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为拉登家族兴盛不衰创造了条件。
和很多兄弟姐妹一样,拉登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了大哥掌管的家族企业,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和与王室的特殊关系,拉到了大量合同,并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和哥哥的理念不合,拉登后来离开了企业。
美国军方曾保守估计,拉登的个人财富实际上至少有5亿美元,这成了拉登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资本,即使拉登的所作所为令沙特王室不满,并将其开除国籍后,这笔钱中的一大部分也没有被冻结。
拉登结婚比较早,刚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力主一夫多妻制,并且亲自实践。他一共娶了4位妻子,据媒体报道,拉登对她们的感情都不错。
由于年轻时长相英俊,拉登的4任妻子也都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17岁时迎娶的舅舅家的女儿。不过这位妻子对拉登的后半生的恐怖主义生活却没有多大影响。曾经担任过拉登贴身保镖的阿布·扬德尔在2004年接受一家阿拉伯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在拉登被美军通缉东躲西藏、四处流亡期间,除了第1位妻子外,其他3位妻子都陪在身边。
拉登对待妻子的态度大度得令人吃惊。曾有一位妻子觉得跟着拉登吃苦太多,想要离婚,没想到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据保镖扬德尔介绍,拉登曾对这位妻子说:“我同情和尊重你的决定,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摘自《新京报》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