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是中国最早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其最早提出建党思想,并且为建党做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从其生平出发去探究其缘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走上马克思主义布道者的道路,从而揭示其对中共建立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李汉俊;马克思主义;建党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66-02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又名人杰,号汉俊,湖北潜江人。1890年4月,李汉俊出生在湖北潜江一个贫穷的教书先生家里。其二哥李书城是中国追随孙中山和黄兴闹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之一,后成为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其兄李书城1902年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4年,14岁的李汉俊在其兄朋友吴禄贞的资助下去了日本,其后于1915年7月顺利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学科。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共一大十三个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带入我国的先驱者之一,有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之称,也被称为马克思在中国的十三门徒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华极其出众,董必武曾经多次回忆说:“五四运动时,各种思潮都表现出来”,“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他通晓四国语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会址被暴露后,果断从容地留下同巡捕用法语周旋,保存了党的既得成果,对中共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李汉俊的评价也是积极且崇高的。董必武常说“李汉俊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马林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赞李汉俊是“中共中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①1921年4月,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访问上海,4月25日在上海与李汉俊会晤,芥川龙之介对李汉俊的整体印象是李人杰才华出众[1]。经他介绍入党的著名作家茅盾曾感慨地回忆说,现在的年轻一代乃至中年一代大概不知道李汉俊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在1921至1922年,同他有较多的工作关系,我很钦佩他的品德和学问[2]。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社会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凸显,正读大学的李汉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伴随着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来袭,李汉俊毅然放弃本就兴趣乏然的专业转而与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结缘,并追随其研究马克思主义,其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且结识了一些日本的社会主义者,这些都为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打下了牢固的理论根基。1918年旅日归国后,李汉俊主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直到1927年12月17日,被武汉卫戍区司令胡宗铎以“赤色分子”的罪名逮捕,与詹大悲同时牺牲,结束了其虽短却也轰轰烈烈的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第一批追认为革命烈士。
概括而言,李汉俊对于建党的有益尝试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受众
1. 勤勉工作启蒙开智
李汉俊创办《劳动界》,参加编辑《新青年》、上海《星期评论》,这些刊物深刻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在内的整整一代有志于改变旧中国的革命青年,并为他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9年6月8日,李汉俊与戴季陶和沈玄庐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该文刊被瞿秋白称之为“共产党的细胞”。至该《星期评论》停刊为止,李汉俊在《星期评论》上共发表了各类文章共计40余篇,其中的思潮谈话等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1920年8月15日,在李汉俊与陈独秀等人创办的《劳动界》的发刊词《为什么要印这个报》中,李汉俊说:“工人在世界上已然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却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甚么道理呢?就是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晓得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劳动界》虽说影响力在当时有限,但是对于无产阶级的启蒙开智还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李汉俊在《劳动界》上发表文章,其中《金钱和劳动》一文最有影响,在文中,李汉俊指出:“所以钱是有了工人和农夫的劳力,才会尊贵,才会有用处,换一句话来说,钱的尊贵用处是工人和农夫的劳力生出来的”[3]。
2.辛勤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
李汉俊是中共早期成员中屈指可数的几位留学归国人员,其通晓日、德、英、法四国语言,也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当中为数不多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他集中精力从事翻译及撰写工作,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陈望道译出的《共产党宣言》就是“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后校对”的[3]。
1919年8月,在他翻译的日本社会主义学者山川菊荣著的《世界潮流之方向》中,热情讴歌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指出:“俄国革命发生以来,世界形势日日变化。社会主义、劳工运动已成为世界潮流之方向。”在文章的结尾李汉俊自问自答说:“我们中国怎么样?中国决不在世界外,也不能在世界外。”[4]
1920年,李汉俊翻译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书中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介绍给了广大中国的读者,引起了当时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讨论。
1921年初李达在翻译荷兰郭泰所著的《唯物史观》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李汉俊也鼎力相助。李达在“译者附言”里写道:“我有一句话要声明的,译者现在德文程度不高,上面所说的那些补遗的地方,大都得了我的朋友李汉俊君的帮助。”[5]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汉俊对于引进马克思学说也起到了积极重要且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首次公开提出建党思想
党史学界对于提出建党的思想上一直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说,也就是说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的。1919年6月11日,因散发革命传单被反动当局逮捕的陈独秀,被释放后,为了避免反动当局的迫害,陈独秀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李大钊决定亲自送陈独秀到天津。1920年2月,他们扮成商人,路上“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6]。关于这一点,在电影《建党伟业》中有清晰的述及。 然而,李汉俊在翻译山川菊荣的《世界思潮之方向》一文时,因为有感于文章的精义,在翻译完之后在文章后特意写了“译后附志”,指出我国应仿效俄国建立民党、革命党,这表明其正式提出了其建立政党的思想。此文发表在1919年9月5日至7日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译者署名是“金刚、汉俊”,此署名是李汉俊以前曾经用过的笔名之一。恐此可为有文献可循的最早关于党建的论述了,于此之前对于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大胆设想尚未“见诸报端”。由此可见,李汉俊的建党思想是在1919年9月之前即有了,在1919年正式公之于众,比起李陈二人1920提出的恐怕早了不止4个月。
三、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并筹备中共一大
1.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且帮助成立其他共产主义小组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担负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重任,在陈独秀的寓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并推举陈独秀为书记,李汉俊就是该组的第二号人物。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李汉俊同董必武、刘伯垂、包惠僧、陈潭秋等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不久,李汉俊又介绍共产国际远东局的维金斯基的助手马迈耶夫夫妇到武汉,协助湖北党组织开展工作。他又通过对董必武与湖南的关系,支持毛泽东等人组建长沙党组织。山东的王尽美,也是通过对李汉俊文章的学习,在李汉俊支持下成立了济南的党支部。
2.筹备组织中共一大
从“一大”的会议安排,到“一大”召开时组织、保卫、文件起草等工作,均是李汉俊安排和一手操作。李汉俊是“一大”实际的组织者和召集人。各地代表来上海开会,是李汉俊一一暗中通知,又一一从《星期评论》刊物中拿出费用,寄给代表做路费[7]。而大家熟悉的位于上海中共一大的会址正是其兄李书城在上海的寓所,由于有了李书城显赫的身份及其必不可少的支持,会议起初开得还算顺利,其后由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被人跟踪而有所暴露,会址遭到了特务的搜查,但此时各代表早已在马林的将功补过之下安然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
总之,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有益尝试对于中共的建立是有重大贡献的,没有李汉俊及先辈人的积极呼吁,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今天。人们不可能忘记他,也不应该忘记他。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之一,武汉代表包惠僧也肯定了李汉俊对中共成立的重大贡献,并指出“中共成立之初,李汉俊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现在想来,对于李汉俊死后是否承认其为共产党员一事竟争论了几十年之久,让人不禁唏嘘,烈士也难以九泉含笑,但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此盖棺定论,在烈士证上并特别写到“李汉俊同志在大革命中牺牲,其丰功伟绩永垂不朽”,这也是对李汉俊烈士倾其一生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功勋的肯定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全集:第5集[M].东京:岩波书店,1977.
[2]任武雄.历史的悲剧:李汉俊——中共在创建时期与李汉俊的思想分歧[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1).
[3]别国庆.李汉俊在建党前夕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湖北档案,2007,(6).
[4]徐云根.建党时期李汉俊思想述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2).
[5]赵奎浩.李汉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2).
[6]窦春芳.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特殊贡献[J].广西社会科学,2008,(5).
[7]赵慧芬.李汉俊研究综述[J].传承,2011,(2).
关键词:李汉俊;马克思主义;建党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66-02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又名人杰,号汉俊,湖北潜江人。1890年4月,李汉俊出生在湖北潜江一个贫穷的教书先生家里。其二哥李书城是中国追随孙中山和黄兴闹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之一,后成为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其兄李书城1902年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4年,14岁的李汉俊在其兄朋友吴禄贞的资助下去了日本,其后于1915年7月顺利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学科。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共一大十三个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带入我国的先驱者之一,有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之称,也被称为马克思在中国的十三门徒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华极其出众,董必武曾经多次回忆说:“五四运动时,各种思潮都表现出来”,“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他通晓四国语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会址被暴露后,果断从容地留下同巡捕用法语周旋,保存了党的既得成果,对中共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李汉俊的评价也是积极且崇高的。董必武常说“李汉俊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马林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赞李汉俊是“中共中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①1921年4月,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访问上海,4月25日在上海与李汉俊会晤,芥川龙之介对李汉俊的整体印象是李人杰才华出众[1]。经他介绍入党的著名作家茅盾曾感慨地回忆说,现在的年轻一代乃至中年一代大概不知道李汉俊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在1921至1922年,同他有较多的工作关系,我很钦佩他的品德和学问[2]。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社会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凸显,正读大学的李汉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伴随着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来袭,李汉俊毅然放弃本就兴趣乏然的专业转而与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结缘,并追随其研究马克思主义,其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且结识了一些日本的社会主义者,这些都为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打下了牢固的理论根基。1918年旅日归国后,李汉俊主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直到1927年12月17日,被武汉卫戍区司令胡宗铎以“赤色分子”的罪名逮捕,与詹大悲同时牺牲,结束了其虽短却也轰轰烈烈的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第一批追认为革命烈士。
概括而言,李汉俊对于建党的有益尝试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受众
1. 勤勉工作启蒙开智
李汉俊创办《劳动界》,参加编辑《新青年》、上海《星期评论》,这些刊物深刻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在内的整整一代有志于改变旧中国的革命青年,并为他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9年6月8日,李汉俊与戴季陶和沈玄庐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该文刊被瞿秋白称之为“共产党的细胞”。至该《星期评论》停刊为止,李汉俊在《星期评论》上共发表了各类文章共计40余篇,其中的思潮谈话等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1920年8月15日,在李汉俊与陈独秀等人创办的《劳动界》的发刊词《为什么要印这个报》中,李汉俊说:“工人在世界上已然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却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甚么道理呢?就是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晓得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劳动界》虽说影响力在当时有限,但是对于无产阶级的启蒙开智还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李汉俊在《劳动界》上发表文章,其中《金钱和劳动》一文最有影响,在文中,李汉俊指出:“所以钱是有了工人和农夫的劳力,才会尊贵,才会有用处,换一句话来说,钱的尊贵用处是工人和农夫的劳力生出来的”[3]。
2.辛勤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
李汉俊是中共早期成员中屈指可数的几位留学归国人员,其通晓日、德、英、法四国语言,也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当中为数不多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他集中精力从事翻译及撰写工作,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陈望道译出的《共产党宣言》就是“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后校对”的[3]。
1919年8月,在他翻译的日本社会主义学者山川菊荣著的《世界潮流之方向》中,热情讴歌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指出:“俄国革命发生以来,世界形势日日变化。社会主义、劳工运动已成为世界潮流之方向。”在文章的结尾李汉俊自问自答说:“我们中国怎么样?中国决不在世界外,也不能在世界外。”[4]
1920年,李汉俊翻译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书中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介绍给了广大中国的读者,引起了当时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讨论。
1921年初李达在翻译荷兰郭泰所著的《唯物史观》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李汉俊也鼎力相助。李达在“译者附言”里写道:“我有一句话要声明的,译者现在德文程度不高,上面所说的那些补遗的地方,大都得了我的朋友李汉俊君的帮助。”[5]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汉俊对于引进马克思学说也起到了积极重要且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首次公开提出建党思想
党史学界对于提出建党的思想上一直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说,也就是说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的。1919年6月11日,因散发革命传单被反动当局逮捕的陈独秀,被释放后,为了避免反动当局的迫害,陈独秀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李大钊决定亲自送陈独秀到天津。1920年2月,他们扮成商人,路上“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6]。关于这一点,在电影《建党伟业》中有清晰的述及。 然而,李汉俊在翻译山川菊荣的《世界思潮之方向》一文时,因为有感于文章的精义,在翻译完之后在文章后特意写了“译后附志”,指出我国应仿效俄国建立民党、革命党,这表明其正式提出了其建立政党的思想。此文发表在1919年9月5日至7日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译者署名是“金刚、汉俊”,此署名是李汉俊以前曾经用过的笔名之一。恐此可为有文献可循的最早关于党建的论述了,于此之前对于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大胆设想尚未“见诸报端”。由此可见,李汉俊的建党思想是在1919年9月之前即有了,在1919年正式公之于众,比起李陈二人1920提出的恐怕早了不止4个月。
三、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并筹备中共一大
1.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且帮助成立其他共产主义小组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担负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重任,在陈独秀的寓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并推举陈独秀为书记,李汉俊就是该组的第二号人物。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李汉俊同董必武、刘伯垂、包惠僧、陈潭秋等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不久,李汉俊又介绍共产国际远东局的维金斯基的助手马迈耶夫夫妇到武汉,协助湖北党组织开展工作。他又通过对董必武与湖南的关系,支持毛泽东等人组建长沙党组织。山东的王尽美,也是通过对李汉俊文章的学习,在李汉俊支持下成立了济南的党支部。
2.筹备组织中共一大
从“一大”的会议安排,到“一大”召开时组织、保卫、文件起草等工作,均是李汉俊安排和一手操作。李汉俊是“一大”实际的组织者和召集人。各地代表来上海开会,是李汉俊一一暗中通知,又一一从《星期评论》刊物中拿出费用,寄给代表做路费[7]。而大家熟悉的位于上海中共一大的会址正是其兄李书城在上海的寓所,由于有了李书城显赫的身份及其必不可少的支持,会议起初开得还算顺利,其后由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被人跟踪而有所暴露,会址遭到了特务的搜查,但此时各代表早已在马林的将功补过之下安然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
总之,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有益尝试对于中共的建立是有重大贡献的,没有李汉俊及先辈人的积极呼吁,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今天。人们不可能忘记他,也不应该忘记他。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之一,武汉代表包惠僧也肯定了李汉俊对中共成立的重大贡献,并指出“中共成立之初,李汉俊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现在想来,对于李汉俊死后是否承认其为共产党员一事竟争论了几十年之久,让人不禁唏嘘,烈士也难以九泉含笑,但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此盖棺定论,在烈士证上并特别写到“李汉俊同志在大革命中牺牲,其丰功伟绩永垂不朽”,这也是对李汉俊烈士倾其一生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功勋的肯定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全集:第5集[M].东京:岩波书店,1977.
[2]任武雄.历史的悲剧:李汉俊——中共在创建时期与李汉俊的思想分歧[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1).
[3]别国庆.李汉俊在建党前夕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湖北档案,2007,(6).
[4]徐云根.建党时期李汉俊思想述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2).
[5]赵奎浩.李汉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2).
[6]窦春芳.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特殊贡献[J].广西社会科学,2008,(5).
[7]赵慧芬.李汉俊研究综述[J].传承,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