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我在两天时间内集中与李开复、俞永福、周鸿祎、李彦宏,李学凌,杨勃,王小川等互联网业界领袖和精英进行了密集的交流,在已经被公开的访谈和演讲信息之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思考经过沉淀后正在逐渐展开。
实际上,他们都多少谈到了在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演进下,中国互联网的热点的跳动逻辑,特别是在中期维度(18~36个月)上,正在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比如,YY语音CEO李学凌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访谈中提到的“实时互联网”概念——YY语音这个产品通过网游中的团队沟通工具起家,到在娱乐甚至教育上的价值释放,并最终在巨头之间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顺应了“实时”这个新的技术和应用环境潮流。
实际上,互联网人际间的信息传输和沟通能力正在越来越立体——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音频和视频。同时,也正在逐渐完成从“异步到同步”和“一对一到多对多”的演变。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的进化,也有社交网络和用户习惯的这些氛围的形成,很多新的热点将在“实时”这个概念下被引爆。
就在创新大会结束后一周,微信令人瞩目的放出了4.5版本的测试版,其中的实时的聊天室功能引发了很多想象。很显然:实时发生、多人参与、信息不留存等新特性,将进一步把互联网与现实拉近,对内容和服务的形态会有重新的设定,特别是因此一定会诞生新的商业逻辑。我认为,YY的线上演唱会、线上培训,以及微信聊天室必将要演变出的新玩意儿们,将非常值得仔细观察和思考。
沟通环境的变化背后,人的需求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为什么有人会花钱听线上演唱会,花钱听线上的讲课?其实,在互联网上,这些东西在几个小时后可能就会变成可以免费获取的。这就引申出互联网上一个新的变化——对用户的内向价值是否正在成为可行的商业逻辑?
在经典中国互联网商业逻辑上,最有价值的人群一定是“草根人群”;而最有效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个是“抓刚需”,一个是抓贴近人性需求的“外向价值”。前者大多竞争者众多,除了某些灰色需求之外,由于竞争激烈所以往往只能在获取用户后用流量模式变现,不太容易直接通过服务收钱。而后者的典型比如QQ秀的虚拟道具,网游的装备等等,其本质是用户花钱或者付出努力后给别人看,然后收获满足感。
不过,这些年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也在变化,这些经典逻辑虽然因为中国互联网的惯性巨大而依旧是经典,但是一些新的可能性也在出现,比如通过“更好、更快、更便捷”等服务方式获取的直接收入模式,以及面向用户自身感受而形成完全针对个体本身的“内向价值”——并且这两者很可能有着内在的联系。
现在豆瓣的付费阅读和付费音乐服务,视频网站们的付费正版电影,已经开始在其用户群中获得了“个位百分数”的用户认可,这些为了自己的体验而直接买单的到底是“异类用户”还是代表趋势的“先锋”,现在还很难定论。不过,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定会带来用户对“内向价值”的认可度加强。
对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我们很可能正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关键交叉点,经典的理论依旧强大,但是新的逻辑也已经开始浮现。一身绷紧的肌肉和一个开放的心态,是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修炼。
实际上,他们都多少谈到了在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演进下,中国互联网的热点的跳动逻辑,特别是在中期维度(18~36个月)上,正在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比如,YY语音CEO李学凌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访谈中提到的“实时互联网”概念——YY语音这个产品通过网游中的团队沟通工具起家,到在娱乐甚至教育上的价值释放,并最终在巨头之间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顺应了“实时”这个新的技术和应用环境潮流。
实际上,互联网人际间的信息传输和沟通能力正在越来越立体——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音频和视频。同时,也正在逐渐完成从“异步到同步”和“一对一到多对多”的演变。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的进化,也有社交网络和用户习惯的这些氛围的形成,很多新的热点将在“实时”这个概念下被引爆。
就在创新大会结束后一周,微信令人瞩目的放出了4.5版本的测试版,其中的实时的聊天室功能引发了很多想象。很显然:实时发生、多人参与、信息不留存等新特性,将进一步把互联网与现实拉近,对内容和服务的形态会有重新的设定,特别是因此一定会诞生新的商业逻辑。我认为,YY的线上演唱会、线上培训,以及微信聊天室必将要演变出的新玩意儿们,将非常值得仔细观察和思考。
沟通环境的变化背后,人的需求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为什么有人会花钱听线上演唱会,花钱听线上的讲课?其实,在互联网上,这些东西在几个小时后可能就会变成可以免费获取的。这就引申出互联网上一个新的变化——对用户的内向价值是否正在成为可行的商业逻辑?
在经典中国互联网商业逻辑上,最有价值的人群一定是“草根人群”;而最有效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个是“抓刚需”,一个是抓贴近人性需求的“外向价值”。前者大多竞争者众多,除了某些灰色需求之外,由于竞争激烈所以往往只能在获取用户后用流量模式变现,不太容易直接通过服务收钱。而后者的典型比如QQ秀的虚拟道具,网游的装备等等,其本质是用户花钱或者付出努力后给别人看,然后收获满足感。
不过,这些年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也在变化,这些经典逻辑虽然因为中国互联网的惯性巨大而依旧是经典,但是一些新的可能性也在出现,比如通过“更好、更快、更便捷”等服务方式获取的直接收入模式,以及面向用户自身感受而形成完全针对个体本身的“内向价值”——并且这两者很可能有着内在的联系。
现在豆瓣的付费阅读和付费音乐服务,视频网站们的付费正版电影,已经开始在其用户群中获得了“个位百分数”的用户认可,这些为了自己的体验而直接买单的到底是“异类用户”还是代表趋势的“先锋”,现在还很难定论。不过,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定会带来用户对“内向价值”的认可度加强。
对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我们很可能正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关键交叉点,经典的理论依旧强大,但是新的逻辑也已经开始浮现。一身绷紧的肌肉和一个开放的心态,是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