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的和谐之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孙犁的《荷花淀》时,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只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来解读《荷花淀》的局限,提出应在文化视野的观照下,去关注和解读小说,去体会其中的中国文化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之间的和谐之美,理解小说的情感和主题,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荷花淀》及其他文化色彩和民族色彩浓郁的小说的能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当今中学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时代的隔膜,读不大懂饱含中国文化的小说,甚至不喜欢读孙犁的《荷花淀》。而《荷花淀》中所饱含的中和精神和中和之美正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和新的方法来读《荷花淀》,来读其它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浓郁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和谐之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孙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影响非常大,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饱含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位很高,写得异常雅致。其灵秀而不失素朴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坛享有盛誉,很多文学青年都很喜欢他的作品。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没有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没有很多悬念,但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一个作品,它是2000年《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我们以前常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来读孙犁的《荷花淀》,很难感知其中的中和精神和中和之美。如果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即在文化视野的关照之下,来读孙犁的《荷花淀》,我们将不难发现其中的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和中和之美。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和谐”在中国古典哲学里面叫“天人合一”,“天”就是自然,“合一”就是融合、渗透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融合、渗透关系,一种是对抗关系。像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与乌云之间就是对抗关系,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体现得最明显。这种对抗,在孙犁的小说中是找不到的。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当中,典型的中国意境当中,大都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渗透关系。孙犁的《荷花淀》,民族色彩、文化色彩浓郁,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渗透,充分體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荷花淀》首先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来突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小说对抗战军民热爱的大自然给予了细致的描写和赞美,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小说开头描写自然风光的部分是非常有名的,它没有华丽的词藻,纯粹的白描手法,像铅笔画的素描,但内在的诗情和韵味却很丰富。如: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一片银白的世界,一层透明的薄雾,阵阵荷叶荷花的清香;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银白的荷花淀……清新淡雅的描绘中把整个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性美融为一体。“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简洁的几笔勾勒,就把一个温馨、和谐、兴旺的农家小院和盘托出了。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凉爽的小院,银白的荷花淀,圣洁的女人。在这里没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没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这几段情景相生的自然风光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水生嫂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珍惜和平劳动的生活,渴望幸福美好的爱情的愿望,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怎能容许日本侵略者破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要保卫家乡的这种和谐之美,这也应该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
  《荷花淀》还通过对芦苇等意象的刻画来突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芦苇在古代叫蒹葭,《诗经》中有一首爱情诗叫《蒹葭》,芦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典型的意象,它象征着爱情。小说中,孙犁通过飘落、跳动在女人怀中的洁白的苇眉子,飘落在发际之间的芦花,构建了一幅和谐合融的温馨甜蜜的爱情画面,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的劳动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战火中的爱情之歌,并且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荷花淀》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有夫妻之间的和谐,有战友之间的和谐,有姐妹之间的和谐,有父子之间的和谐,有军民之间的和谐。而这每一种和谐构成了和谐的大环境,组成了一首和谐的交响曲,是荷花淀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正是这种和谐,使抗日军民能互相帮助,互相支援,互相体贴,情深意长,为了党的事业,他们对敌人恨,对自己和,形成无穷的战斗力,而在战斗中又焕发出抗日军民的极致的人性人情的和谐之美。
  《荷花淀》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突出夫妻之间的和谐之美。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亲切、温柔中带有急切的关心。
  “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没有哭”,这是忍,这是坚强。这里的水生嫂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但她对丈夫的行为是支持的。水生表明自己知道她的“难处”(实际是她对丈夫的依恋),她“鼻子里有些酸”,对丈夫体贴自己的心意感到宽慰。强忍哀伤,哀而不伤。《诗经》中有句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乐而不过度,哀伤的时候也不过度。在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主要是表现觉悟了的中华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状态。
  “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女人忍了大半夜的眼泪终于在这一刻再也忍不住了,夫妻内心有一种默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共同反抗强暴,支持抗战,保卫祖国的尊严。这一对恩爱夫妻在经历了感情的狂风暴雨之后,为了民族的尊严,他们选择了与敌人“拼命”。“拼命”,就是要忠贞,忠贞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   这些对话描写,表现了水生嫂夫妻之间深沉质朴的感情,尽显夫妻之间的和谐无间。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小女人的缠绵悱恻,也看不到怨女旷夫的儿女情长。她把对丈夫的亲情融进了抗击敌人保卫家园的民族大义之中,她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其次是战友之间的和谐。战友之间配合默契,当女人们把敌人引入荷花淀里,战友们一起从荷叶荷花下面冒出来,冲向敌人,一阵厮杀之后,没有家属的战士自觉离开,队长也让女人的丈夫们和女人话别,拿女人们带来的衣服,给刚离别的夫妻一点话别的时间。
  这些描写中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爱情、民族情、家国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三、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之美
  内心和谐,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名、利、权、势、色等各种欲望的平和,對待困难、挫折、荣誉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社会、自然等的融洽关系。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不怨天,不尤人”的观点,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内心和谐的表现。在称赞学生颜回时,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思想高尚,内心和谐,所以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有痛苦,有孤独,有彷徨,有空虚,有寂寞。中国人在对待自己内心的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消解。
  《荷花淀》中写妻子送丈夫上前线一段,这一去,不知是死是活,回来的时候,不知是缺只胳臂,还是断条腿,这本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出他们内心的痛苦,我们看到的是虽有不舍,但很乐观。这种乐观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人与自我之间和谐之美。
  从小说写女人们去找她们的丈夫时的对话来看,大多比较含蓄忸怩。这种含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适中、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大智慧,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它强调要注意调节,心理平和,不要大喜大悲,体现出的是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和谐之美。
  丁建春,重庆万州国本中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很多中老年人,特别是大妈们锻炼身体的方式。然而,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才跳的广场舞却给有些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困扰。不少人跳广场舞跳出了骨科疾病:膝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脚跟、脚背疼痛等。在此提醒,每天跳广场舞的时间要适度,地点最好选择在有弹性的塑胶地板上,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病案回顾】  今年57岁的曹阿姨因为有高血压,人也比较肥胖,因此两年前一退休就开始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近
10G以太网技术正在领跑当今的网络界,2002年7月份IEEE通过了基于光纤的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年底又成立了基于铜缆传输的10Base-T工作组.一切迹象表明,虽然网络速度从100Mb
大学时期总是从一些老教授口中听到“西南联大”四个字,对我而言,这个高频词似乎有些遥远。当我真正翻看这本浸润了张曼菱女士十多年成果的书籍时,我从纪实性的描述中看到了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迅速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但是在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过
鲁迅《祝福》里祥林嫂的人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度,她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祥林嫂的悲剧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重新品读《祝福》,从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中再获思想启迪,再悟社会人生。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她也的确是一个年轻而又“安分耐劳”的人,像她这样的劳动妇女一寡再寡,两次到鲁四爷家帮工,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
期刊
迢迢路途之中,我们一直在遥想多年前的小渔村,琢磨伟人画下的那一个圈,脑海里来回闪现的是,它和香港切换之时的恢宏气势走出地铁站,置身于人流之中,却有些茫然,但见人潮汹涌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德政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潞安集团五阳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劲,抓超前、超前抓,打破了以往的旧框框、老套路,全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违背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阻碍着青少年儿童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是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期刊
就目前生源质量看,大多数技校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差,“再”“在”不分,“己”“已”不辨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作文病句连篇,错别字一堆,条理不清晰,中心不明确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技校以技能为导向,在课程安排上大都突出专业课和技能课,不少技校语文课每周大多只安排二至四节,这些都似乎在暗示着学生:语文不重要,可有可无。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认真、敷衍了事;基础差、认
期刊
国家专利配方产品居民睡眠健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隐藏着庞大的亚健康失眠群体,其中以都市人群比例居多。失眠如同头上的“紧箍咒”困扰着他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