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化”出发,拨开“朦胧”之雾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识“陌生”
  师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因其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给人以新鲜之感,从而生发出朦胧的意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星星变奏曲》来感受一下它的味道。现在请自由读诗,找出诗中陌生而新鲜的言语并将它勾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
  生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的“柔软”很新鲜,“柔软”是一种触感,晚上又不能触摸,怎么会感到“柔软”?后文“僵硬得像一片土地”也如此,夜晚怎么会“僵硬”呢?
  生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这个比喻太新鲜了,我第一次读到。
  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星星怎么会“疲倦”呢?
  生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声音怎么会是“闪闪烁烁”的呢?应该是“断断续续”才对。
  ……
  生 “寻找遥远的安慰” 与一般人的想法不同,为何不寻找近处的安慰?
  二、寻访“遥远”
  师 “遥远”是文章的一个关键词语。正如你所问,“咫尺的安慰”不是更好吗?
  生 因为在黑暗和没有光亮的处境下,“咫尺的安慰”难以找到,可诗人又想极力拥有“安慰”,所以说“寻找遥远的安慰”,“有”总聊胜于“无”。
  师 真好!寻找“遥远”,是因为“黑暗和没有光亮的处境”,诗歌是如何体现“遥远”一词的呢?请从文字入手。
  生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说明这个社会上的每个角落都没有光明。“光明”很遥远,诗人很悲愤。换个句子就是“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黑暗,谁不渴望星星?”
  师 你从句式入手,深入了情感通道。这种思维方式很好,但似乎与诗句本意有出入,你的意思是“大地上的每个角落不都是充满了光明”对吗?请你用声音传递这份情感。
  [学生读。]
  生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星星点点的希望”点出了希望很渺茫,四周被“寒冷”包裹,一片“寂寞”。可见当时环境的黑暗,希望的“遥远”。
  师 “星星点点”应该读出什么感觉?
  生 渺茫。
  师 虽然渺茫,但诗人却要极力追寻,这说明——
  生 他对光明充满了渴望!
  师 请读出“渴望”感。
  生 (用情读)“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生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也能看出“遥远”。如果很近,它就不是闪闪烁烁的,而是清清楚楚。
  师 可否说“声音从远方传来”?
  生 “传”字有点重,体现不出渺茫感,而“飘”不仅写出了声音的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还写出了它的轻盈、曼妙。
  师 请读出你的感觉。
  [学生读。]
  师 如闻仙乐耳暂明。这个声音作者听到了吗?
  生 没有。
  师 请强调“闪闪烁烁”一词再读诗句。
  [学生读。]
  师 现在听到了吗?
  生 不仅听到,而且看到了声音的“闪闪烁烁”。
  师 以视觉写恍惚的听觉,这转换中你读出了文字背后藏着——
  生 诗人对悠扬之声的痴迷与向往!对遥远的安慰的极力寻找,对光明与温暖的向往。
  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的星象征着星星点点的希望,可是连星星点点的希望都给吹落了,连渺茫的希望都没了。“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柔软”的夜晚被“冻僵”,说明现实的残酷,黑暗的紧逼,只能在梦里寻找“安慰”,说明“安慰”更“遥远”了。
  生 “谁不喜欢……的星星”,那就表示所有的人都喜欢飘动的旗子、火和星星,而这一切都象征光明,表明每个人都在追求和向往光明,可见“遥远”至极。
  生 “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又”和“总”体现了当时社会黑暗至极,“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都”和“颤抖”传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对光明的渴望!
  师 上文说“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这里却用了“颤抖”。两个词能互换吗?
  生 蜜蜂给人甜蜜的味道,我们常说“甜蜜的颤动”。但此时诗人追寻光明而遥不可及,心中满是悲哀、痛苦甚至因不知漫漫长夜何时到天明而生的害怕、恐惧,所以用“颤抖”更合适。
  师 让我们饱含情感地读读这些展现了“遥远”的句子吧。
  [学生读。]
  三、走近“安慰”
  师 光明虽如此“遥远”,但诗人依然执着地寻找“安慰”。诗中哪些文字给人以“安慰”呢?
  生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这里有着安详、自在、安逸的舒适感,像一幅画。
  师 有诗情画意之美。
  师 能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景象吗?
  生 晚上的湖水很静,很清,萤火虫在湖上飘来飘去,闪着点点荧光,给平静的湖面嵌上了无数只移动的眼睛,它们有的停歇在睡莲上,吮吸着莲花的淡淡香味;有的在水中游动着。天空的星星眨着亮晶晶的双眸,倒映在宁静的湖面上,与萤火虫嬉戏。没有声音,却充满了快乐的味道。那是一种静的热闹,柔软的热闹。
  师 “游动”改用“晃动”如何?
  生 不可以。因为“游动”表示速度很慢,一丝丝地游行,很稳,从而体现出湖水的静,“晃动”的幅度大很多,难以达到这个效果。
  师 “游动”一词可以看出萤火虫和星星的生活是——
  生 它们的生活是愉悦的、自由的、悠闲的。
  师 刚才有同学说用“柔软”形容夜晚很陌生,现在能否有了一点理解?
  生 愉悦、自由、悠闲等词是一种心里的感觉,是抽象的,而“柔软”就将这些感觉变得具体、形象化了,似乎可以触摸到,就像双手摸着丝绸一般舒适。   师 从心里的感觉到现实的触摸,这背后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 表明诗人对“柔软”之夜的渴望,正如《关雎》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以致“钟鼓乐之”“琴瑟友之”一般。那是梦中的期盼。
  师 哈哈,诗人在心梦中触摸到了夜晚的“柔软”。请你们自由地带着一份“柔软”的深情,读一读描写夜晚的几个句子。
  师 除了夜晚有“安慰”,诗人觉得每天都是——
  生 一首诗,而且这首诗的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师 那一首诗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 充满光明的世界!
  师 诗人似乎已经看到了光明,所以感到安慰,一起读一下。
  [学生读。]
  师 这个光明的世界正是诗人所渴求的,所以当其出现的时候,诗人觉得像喝了蜜一样甜,所以说“像蜜蜂在心头颤动”。除了白天、夜晚,还写到了春天!
  [请学生读有关春天的文字。]
  师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春天呢?
  生 感觉很静谧。
  师 从哪里看出?
  生 “鸟落满枝头”。
  师 “鸟落满枝头”好在哪里?
  [学生沉思。]
  师 人闲——
  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个“落”字写出了春天的宁静与安详。
  师 这是唐代的诗佛王维带给我们的。这还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
  生 这还是一个漂亮的春天,因为“鸟落满枝头”。
  师 能描绘一下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吗?
  生 一只只鸟儿停在树枝上,不,是轻盈地落在树枝上。它们静静地欣赏着这个春天的美景,没有叽叽喳喳地议论,一切都在彼此的眼神里流露着,生怕每一声啼叫,惊扰了一树春梦。
  生 还有亮晶晶的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之美和一团团朦朦胧胧的白丁香,也足以见出这个春天的漂亮。
  师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白丁香如同一位——
  生 如同一位女子,罩着一层纱,神秘而朦胧。
  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见诗人对它的追求是强烈的,迫切的!诗人看到这一切了吗?
  生 没有!
  师 心里看到了吗?
  生 看到了!
  四、领悟诗情
  师 那是如梦般的“遥远的安慰”。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新鲜而陌生的词句在诗中产生了哪些效果?
  生 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与触觉上的刺激,从而引发我们深思。
  师 这是站在读者的立场。
  生 诗人用反常的方式更强烈地表明了他对光明的强烈向往与追求。
  师 这是作者的情感立场。诗人在第二节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 否定寒冷残酷的现实和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师 第一节呢?
  生 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诗一般生活的美好追求!
  师 这一天,这一夜,这个春天,在诗人的想象里都是光明的、宁静的、温馨的,但在诗歌的第二节却是寒冷的、残酷的。
  师 诗人用了“冻僵”“僵硬”来表达。诗歌前后的情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星星变奏曲”实际是“____变奏曲”呢?
  生 情感变奏曲。
  师 是星星在变奏,更是诗人的情感在变奏!诗人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在诗歌的第二节不惜打破诗歌简练、避免重复的常规,反复地运用了——
  生 “如果”“谁”。
  师 诗人在问谁呢?
  生 问自己。
  生 问朋友和他人。
  生 更在问作者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
  师 我们来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和社会!
  [教师用PPT出示有关“文革”期间一些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材料。]
  师 生命就这样被摧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惨遭迫害,经济与文化遭到了重创。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但那样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繁荣了。我们要感谢那一个个为那个反常社会而献身的诗人以及像诗人一样的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师 这是一个有担当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我们走进了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师 这是一个苦苦探索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 这是一个凛然浩然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在天上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 这是一个以身殉道的诗人。
  师 大厦将倾之时,正因为有了如江河这样一个个肩挑着时代使命的人的出现,才支撑起了国家的精神之梁!孩子们!让我们读点诗吧,读诗,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走向宁静;读诗,会净化我们迷失的灵魂!让它找到回家的路!让我们再次高歌江河的诗句:在天上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鉴赏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诗歌鉴赏教学可从三个层次展开:品尝诗境,提高鉴赏水平;体悟诗心,提升鉴赏品质;洞悉诗魂,承继诗人生命。  关键词:诗歌;鉴赏;核心素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诗歌文化对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铸造民族精神具有其他文学样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诗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
期刊
【名师档案】庄平悌,浙江省泰顺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温州市名教师,泰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出版语文教学专著《同义手段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担任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基地专家组成员,温州市教育局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温州市深化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研究指
期刊
好的语文课,必定是语文课,而非政治、历史、文化或伦理课。亦即必须守住语文的体性[1],再来谈好。  如何守住?指向形式秘妙的揭示!体悟言语表现的智慧!  语文的内容实在庞杂,真的像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可真能体现语文体性的唯有形式知识。夏丏尊先生早就说过:“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2]着眼形式,并非传授陈旧、僵化的形式知识,而是玩绎、体悟作者个性化的形式创造智慧
期刊
摘 要:好课应具备三个特点——真实、创新、个性。真实体现在对学情真实把握后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体现在真实地开展与文本、作者、教师、学生自我有效深入的对话上;创新体现在对教材的独到解读和独创性处理上,还体现在与时俱进将现代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上;个性体现在课堂风格上,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有关。  关键词:好课;真实;创新;个性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理想。一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据形”方法追根溯源,探究文言字词的本义。  2.学会运用“建图”方法梳理词义,探究文言字词词义演变过程中的相关性与相似性,了解词义的动态发展过程。  3.通过运用“据形析义”“建图索义”方法释解文言字词,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多义”文言字词及其相关例句并释义。  2.运用汉典网查找本文言字词的金文(或甲骨文或繁体字)。  【教学设计】  一、
期刊
鲁迅在《呐喊(自序)》的开篇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社戏》作于1922年10月,是《呐喊》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自序则写于同年12月,属于鲁迅诗意童年的《社戏》也一定是
期刊
摘 要:不少教师以“考试大纲没有将对比纳入要求掌握的9种修辞手法”为据,认为对比不是修辞手法,反对将对比修辞纳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不让学生了解。这种以考试大纲决定教学内容,唯考纲是从,“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的做法是不正常的,应该改变,从而恢复正常的教考关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对比修辞;教学内容  对比是不是修辞?如果是,该不该将对比修辞纳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
期刊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以单篇课文的解读为基本点。在复习课文时,如何上出新意并提高复习的实效是困扰很多教师的一个难点。选好复习要点,进而温故知新、温故知深,并着眼于学生解题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单篇课文复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单篇课文;复习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语文阅读教学以单篇课文的解读为基本点。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是,在复习课文时,如何把这个“旧例
期刊
摘 要:学生写作时存在两种心理状态:一为沉浸状态,一为反思状态。成熟的写作者都是沉浸状态与反思状态这样两种状态交替出现的。了解两种心理状态对写作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启学情分析的新视角;二是加强过程指导的针对性;三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  关键词:写作教学;心理状态;沉浸状态;反思状态  一、案例呈现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世间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