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VP得NP”结构考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近代汉语的典型文献《水浒传》入手,对其中的“VP得NP”结构作了系统的考察,简单地勾勒“VP得NP”结构的发展轨迹,并试图找到与现代汉语“VP的NP”结构相关的信息。
  关键词:《水浒传》;“VP得NP”;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的发展是循序的、渐变的,我们不能忽略不同时期语言结构之间的承袭关系。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在近代汉语中产生并不断成熟完善,直至形成今天的基本面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在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会找到有必然联系的结构形式,仔细考察,便能够理清其发展脉络。从源流上分析某些语法现象,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这里打算从近代汉语的典型文献《水浒传》中的“VP得NP”结构入手,简单地勾勒“VP得NP”结构的发展轨迹,并试图找到与现代汉语“VP的NP”结构相关的信息。我们对《水浒传》中“VP得NP”结构(《水浒传》中的这种结构,“得”前往往是动词,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仍用VP表示)作了穷尽式考察,并将考察出的1578个用例作以简单梳理。
  一 “得”表示能够
  “得”表示能够类的“VP得NP”,在《水浒传》中共计326例,如:
  (1)那妇人道:“只要他医治得病,管甚么难吃?”(25)
  (2)这厮却有武艺,挑得三二百斤担子,打得三五十人。(72)
  其相应的否定形式便是“VP不得”,如:
  (3)若还端的有这事,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15)
  这样的“不得”有时还可以置于NP后,如:
  (4)原是小番子闲汉出身,吹得双铁笛,使得好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41)
  很明显,这里的“得”是个动词,“VP(不)得”为述补结构,其中的“得”独立性很强。王力先生说,“得”的这种意义往往使“得”字成为倒装的“能”,这样“得”就开始虚化了。意思是说,“得”用于非已然的条件下,其“获取”义减弱了,便产生了能够之义。而实际上“得”单独表能够义早有用例,如:
  (5)不能勤苦,焉得行此?(《韩诗外传》)
  (6)三辅太常郡得以叔(菽)粟当赋。(《汉书昭帝纪》)
  “VP得NP”结构中表能够的“得”是源于获取义的“得”,而这种意义的“得”也正是现代汉语表可能的“V得C”述补结构中结构助词“得”的来源。在现代汉语中,《水浒传》中的“VP得NP”的肯定式多已演变成“V得CNP”结构,如:
  (7)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医得好病就是好药。
  《水浒传》有的这样的“VP得”到现代汉语中已经凝固成词或固定短语,有的在《水浒传》时期就已经凝固,如:
  (8)弟兄两个看着何涛骂道:“老爷弟兄三个,从来只爱杀人放火。量你这厮,直(值)得甚么!你如何大胆,特地引着官兵来捉我们!”(19)
  (9)宋江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35)
  其中的“得”能够义很强。
  可见,从来源上说,这里讨论的近代汉语中的“VP得NP”结构,与现代汉语中“VP的NP”结构没有必然联系,却与现代汉语中带“得”的述补结构有一定的渊源。
  二 “得”表示获得
  “得”表获取类的“VP得NP”,其中的“得”动词性强,在《水浒传》中共检得354例,如:
  (1)满县人见说拿得宋江,谁不爱惜他。(36)
  (2)刚抢得两个奔走还阵,张清又一石子打来。(70)
  这里的“VP得NP”表示的是通过一定的动作行为而获得某种结果,“得”为动词,“得”前的VP往往具有取得义。除以上所举外,常见的V还有“救”“提”“买”“夺”“博”“拾”等。有时V尽管没有明显的取得义,“得”仍有获得义,如:
  (3)臣适才接得潞城守将池方申文,说乔国师已被宋兵围困,昭德危在旦夕。(97)
  可见,“得”是否具有获得义,并不完全取决于前面的动词。《水浒传》中,这种“得”处于动宾之间的情况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据曹广顺调查,从先秦开始,动词“得”就有用于有取得之义的动词后,构成连动结构,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行为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例子,如:
  (4)孟孙猎得 ,使秦西巴持之归。(《韩非子·说林上》)
  而汉以后用例逐渐增多,与“得”连用的动词,基本上仍为与取得义相关的动词。魏晋以后,没有取得义的动词与“得”连用的例子,逐渐出现了一些。可见,从先秦至魏晋“V得NP”中的“得”的获得义是在逐渐减弱的,“V得”也由一个连动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述补结构。《水浒传》中这种“VP得NP”中的“得”有明显的获得义之痕迹,一方面与前面动词V的意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语境有关,“V得”肯定是个述补结构了,而且结果义很强。现代汉语中保留下来的“V得NP”中的“V得”已多是凝固成词或处于词汇化过程中的,表获得的“得”一般只作为语素而存在了,如:
  (5)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32)
  (6)于路庄户人家又夺得三五匹好马,一行星夜奔上梁山泊去。(49)
  三 “得”表示结果
  “得”表示结果是《水浒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V得NP”,是动词“得”虚化的重要阶段,如:
  (1)我听得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2)
  (2)宋江道:“我也曾闻得史进大名。”(58)
  表结果的“得”多与“听”“问”“知”等少数动词组成述补结构,相当于“到”,表示的是动作行为实现某种结果。这里的“得”的获取义已基本消失。实际上,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表义上来说,这里的“VP得NP”与“得”表示获得类中的“VP得NP”都没有质的差别。(从形式上看,二者都处于VP后;从功能上来说,二者都充当补语成分;从表义上来说,整个“VP得NP”结构都表示动作行为实现的某种结果)我们之所以分开讨论,一方面是为了能清晰地勾勒出“VP得NP”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是因为语境中的“得”的意义确实有些不同。这样的具有共同表义功能的“VP得NP”,在《水浒传》中已经占了绝对多数,“得”表示获得类中的用例共计354个,“得”表示结果类中的用例共计685个,总计1039个,占《水浒传》中全部“VP得NP”结构的65%以上。可见,《水浒传》中“VP得NP”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表示动作行为实现后的某种结果。   在现代汉语中,上述的“VP得NP”结构已基本消失,其表义功能已为“VP到NP”等结构所承担。即使像“听得”等惯用结构,也没能保留下来,这可能与汉语述补结构的日益发达有关。述补结构本身就有结果义,而且可以表示丰富的结果义。“VP得”在近代汉语中本身也是个述补结构,而随着“得”的动作义的逐渐虚化,“VP得”的结果义也在不断削弱,为其它强势的形式所取代是很正常的。
  另外,《水浒传》中下面的“VP得NP”中的“得”很值得关注。如:
  (3)出得衙门,叹口气道:“俺的性命,今番难保了。”(2)
  (4)且说张顺与同安道全上得北岸,背了药囊,移身便走。(65)
  以上例句中的“得”,结果义进一步减弱,完成义则增强了。“得”前面的动词一般为“出”“入”“到”“上”“进”等,这些动词非但不具有获取义,甚至缺乏积极的影响义,于是便不易形成某种结果,其后的“得”更接近于动态助词“了”。这种“VP得NP”在《水浒传》中使用也很普遍,共出现213例,其中的“得”与表示结果的“得”相比,又虚化了一步。当然,这也不足为奇,结果本身就包含着实现,结果义的削弱,必然完成义增强。于是,《水浒传》中的“VP得NP”又有了一个新的走向,在现代汉语中与“VP了NP”合流。
  看来,近代汉语中的“VP得NP”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使用,但也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其中“得”表能够的“VP得NP”为“V得CNP”所取代,“得”语法化为结构助词;“得”表获取、结果的“VP得NP”多为“V到NP”等述补结构所取代,“得”结果义不断减弱;“得”表完成的“VP得NP”则与“VP了NP”结构合流。然而,下面的“VP得NP”,我们似乎无法归入以上的“走向”之列,如:
  (5)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却先问高俅道:“你原来会踢气 !你唤做甚么?”高俅叉手跪复道:“小的叫做高俅,胡乱踢得几脚。”(2)
  (6)当下二人云雨才罢,正欲各整衣襟,只见王婆推开房门入来,说道:“你两个做得好事!”(24)
  (7)只有这个女儿,小字玉莲,他爹自教得他几个曲儿,胡乱叫他来这琵琶亭上卖唱养口。(39)
  上面的“VP得NP”结构,我们暂归入获取类和结果类,但我们不能忽略它的一些特点:
  其一,整个结构表达的是结果义;
  其二,所在句中有时间、地点、方式、人物等表达的焦点,如“走至晚”“才”“城外”“胡乱”“你两个”“自”等。而表示获得类和表示结果类中表达的焦点,是通常状况下的“VP”后的成分所表达的内容,如:
  (8)收得梁山泊没头帖子数十张,不敢隐瞒,只得呈上。(63)
  其三,“得”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基本上丧失了补语功能。这些都与表达有密切关系。在语境中,“VP得”后面的NP,甚至整个结构所承载的内容已不再是新信息,NP自然不是焦点。如“踢得几脚”分明已经踢过了;“做得好事”也做完了;“教得小曲”也有结果,现在已经唱上了;“到得云安属下开州地方”也是到达了。说话者要表达的是:怎样踢得几脚,谁做得好事,谁教得小曲,什么时候到得开州。其中的“得”无论是否有获得义的痕迹,在这种语境下,都不是强调“得了什么”,而是“怎么得”“哪儿得”等。这在问句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如:
  (9)多样时,只见两个小头目上关来问道:“你等何处人?来我这里做甚么?那里捉得这个和尚来?”(17)
  (10)徐宁问道:“此人是谁?”汤隆答道:“我去年在泰安州烧香,结识得这个兄弟,姓李,名荣,是个有义气的人。”(56)
  例(9)中在发问时,两个小头目已经看到了面前绑着个和尚,其疑问点是“哪儿”;例(10)中的“这个兄弟”即是问句中的“此人”,答语回答的正是此人的来历,这也是“谁”中隐含的疑问点。以上用例都不是要表达动作行为实现某种结果,而是这个结果曾经是如何实现的。其中的“得”也仅仅成为表结果的语法标识,补语功能已不明显。
  《水浒传》中下面的用例似乎可以作为“得”虚化为表结果的语法标识的旁证:
  (11)栾廷玉那厮,和我是一个师父教的武艺。(49)
  (12)李逵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候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75)
  吕叔湘说:“‘的’字现在读轻声,想来‘底’和‘地’写成‘的’,都已是变轻声以后的事。”可见,“得”写作“的”,也该是在“得”读轻声以后,而“得”读轻声的条件,主要就是意义的虚化、焦点的前移;在活的语言表达中,对焦点的重读,正是“得”意义进一步虚化和轻读的重要因素。从而“得”对前面动词粘附性增强,成为一般所说的动词词尾。例(11)与例(7)实无大差别,不同的是有焦点标识“是”,使焦点更明显了。在有些条件下,“VP得(的)NP”甚至可以省略“NP”,如:
  (13)宋江道:“忘了在你脚后小栏杆上。这里又没人来,只是你收得。”(21)
  (14)张管营的舅爷庞大郎,前日也在这里取膏药,帖治右手腕。他说在邙东镇上跌坏的,看他手腕象个打坏的。(103)
  “来得”指“来得这儿”,“收得”是“收得鸾带”,“跌坏的”是“跌坏的右手腕”。这里的“的(得)”与现代汉语的“VP的NP”中的“的”已经很相似了,倘把以上各例中的“得”都换成“的”,再与现代汉语中的“VP的NP”比较,无论从结构上、内容上和表达条件上,都找不出大差别了。
  参考文献:
  [1]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2]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
  [3]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5] 吕叔湘:《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由来》,《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作者简介:冯雪冬,男,1978—,辽宁彰武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近代汉语,工作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