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疗效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4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手术治疗,评价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乳癌根治术后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40例,对其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并进行4-24个月的随访,通过测量术前术后肢体各位点的周径(测量肘横纹上 10cm),观察肢体消肿率。将手术前后患侧与健侧各位点之差值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分析,观察肢体周径缩小有无显著意义。结果:40例患者中36例术后4周肢体周径缩小明显,近期总有效率为 %。另有2例因术后感染,效果不佳,统计学分析术前术后肢体周径各位点缩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癌术后不能自行恢复的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明确。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上肢水肿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腺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我国乳腺癌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1]。目前,手术治疗仍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也相应的引起一些术后并发症,淋巴水肿是乳癌根治术后引起上肢肿胀的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6%~30%[2]。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最普遍的原因是引流上肢淋巴的腋窝淋巴结外侧群和上臂内侧的淋巴管在手术中遭到了破坏。乳腺癌根治术,包括清扫腋窝淋巴结群,使腋下至上臂内侧的淋巴管不可避免地被破坏,淋巴引流不畅,毫无疑问,这是上肢水肿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治疗上肢水肿主要的方法有患肢按摩,加压包扎预防,烘绑及微波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反复且不能根治[3]。我院通过对40例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证实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2011-6至2013-6月在我院乳腺外二科行乳腺癌切除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71岁,平均49.3岁,从术后3周至术后1年不等,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左侧22例,右侧18例。根据患侧上肢水肿程度分为,轻度水肿组18例,中度水肿组16例,和重度水肿组6例三组。水肿程度的分类标准为:轻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厘米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中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6厘米,水肿的范围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重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较健侧粗6厘米以上,皮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1.2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适用于早期、中期淋巴水肿患者,对于较为晚期的淋巴水肿,因淋巴管破坏程度较大,吻合意义不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可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淋巴结静脉吻合、集合淋巴结吻合以及集束淋巴管吻合,还有淋巴管桥接和静脉移植桥接两侧淋巴管等手术方法。目前淋巴静脉系统吻合术开展相对较多的是淋巴管静脉吻合和集束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其近期疗效肯定。手术成功在于选择正常具有功能的淋巴管以及吻合技术,只有正常淋巴管和多个吻合口通畅才能重建淋巴通道,建立有效引流,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我院采用的手术多为淋巴管静脉吻合、淋巴结静脉吻合、集合淋巴结吻合,加之显微条件下行手术操作,疗效确切。具体为每个肢体作切口3~6个,显微镜下共吻合淋巴管15~20根。术后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日,共1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日、潘生丁75mg/日治疗,连续3月。
  1.3 效果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黄贡康提出的对四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判定的主要依据[4],即测量术前术后的肢体周径,并计算肢体消肿改善率。改善率=(术前患侧周径-健侧周径)-(术后患侧周径-健侧周径)/(术前患侧周径-健侧周径)×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改善:40例患者中36例术后4周肢体周径缩小明显,近期总有效率为90%。另有2例因术后感染,效果不佳,2例未出现感染,但由于不明原因,仅出现轻微的改善。见表1
  2.2 患者吻合术前后患者上肢周径比较
  3 讨论
  手术治疗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自Halsted于1894年实施第一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手术方式日益发展,方法不断改良,对病人的损伤不断减小,外科医生的指导思想也逐步由“破坏患者器官,力求患者生存”,转变为“在保证患者生存的同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但最后治疗效果还取决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相关淋巴结的清扫程度。当多级淋巴结被彻底清扫干净,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复发和原发灶的转移。但术中过度的破坏淋巴组织,又可造成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上肢水肿。乳癌手术后的淋巴水肿,另一常见的原因是放疗的并发症,由于肢体肿胀,术区皮下组织癍痕以致体检不能发现肿物而容易漏诊癌转移[6]。本组40例术后上肢肿胀的患者中,经过日后随访及入院情况,最终经病理诊断6例为乳癌转移占本组资料中的15%,应引起重视。因此,对短期进行性加重的淋巴水肿伴静脉回流障碍或臂丛神经损伤的可疑癌转移病例,要高度重视腋窝锁骨下区乳癌复发转移的可能并予明确的诊断。排除转移因素不谈,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患者精神紧张,轻者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者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研究使用了上臂周径作为一研究指标,较为简便易行,在治疗前后比较患肢周径的变化,直观的描述了治疗效果。Brien 于1977年首先报导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22例继发性淋巴水肿,观察6个月有效率为84%[7]。陈振光报告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10例乳癌术后淋巴水肿,6例经1~3年随访5例有效[8]。本研究中,40例患者中36例术后4周肢体周径缩小明显,近期总有效率为90%。另有2例因術后感染,效果不佳,2例未出现感染,但由于不明原因,仅出现轻微的改善,总体而言,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癌术后不能自行恢复的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明确。   另外,在行顯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中,选择功能良好的淋巴管是淋巴静脉分流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手术技巧是保证吻合通畅的重要因素,淋巴管远近端均作吻合,能增大引流区域。而深淋巴管的吻合其疗效更为理想。拆线后可辅以弹力绷带、弹力套袖、微波烘绑或淋巴压力循环驱动等治疗,对维持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疗效,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Friedenreich CM.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breast cancer etiology[J].Semin Oncol,2010,37(3):297-302.
  [2]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9[J].CA Cancer J Clin,2009,59(4):225-249.
  [3] Norman SA, Localio AR, Potashnik SL,et al.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incidence, degree, time course, treatment, and symptoms[J].J Clin Oncol,2009,27(3):390-397.
  [4] 黄贡康. 关于术后四肢淋巴水肿的探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7,10;197.
  [5] Lawenda BD,Mondry TE,Johnstone PA.Lymphedema:A primer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hronic condition in oncologic treatment.CA Cancer J Clin,2009,59;8-24.
  [6] Lawenda BD, Mondry TE, Johnstone PA.Lymphedema:a primer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management of a chronic condition in oncologic treatment[J].CA Cancer J Clin,2009,59(1):8-24.
  [7] Smoot BJ, Wong JF,Dodd MJ.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linical measures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area under the curv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1,92(4):603-610.
  [8] Starritt EC,Joseph D,McKinnon JG,et al.Lymphedema after complete axillary node dissection for melanoma:assessment using a new,objective definition[J].Ann Surg,2004,240(5):866874.
其他文献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消防的建设,国家消防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人们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因此加强消防建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消防安全责任
【摘 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流产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提供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宫血宁胶囊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5%)比对照组(88.75%)高
起重机械是电力建设生产中必不可缺的工程设备.本文从起重机械的钢丝绳、减速器、制动器、车轮与轨道、滑轮等5个方面,对其故障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科技实力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2012年全社会研发(R&D)支出突破1万亿元(10,240亿),占GDP比重达1.97%,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左右;2012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
<正>问题说到家园联系栏,幼儿园老师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知道它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反映班级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口,是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载体……然而,网络技术飞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保守治疗后清宫与单纯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妊娠患者分成清宫组(20例)和单纯组(20例),清宫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清宫,单纯组患者采用单纯保守方法治疗。结果:清宫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单纯组患者,宫颈包块消失时间较单纯组患者早,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组患者,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
本试验为探究日粮中添加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源消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A、B、C、D、E 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A饲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粮;B、C组在A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0 g/t蛋白酶、150 g/t胰酶;D、E组在A组的基础上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并分别添加150 g/t、300g/t的胰酶。试
【摘 要】 目的:对单孔经脐无疤痕腔镜手术在妇科宫外孕手术中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4例单孔经脐腹腔镜手术资料,以同期28例常规腹腔镜组为对照。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没有中转开腹,单孔经脐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并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单孔经脐腹腔镜手术,患者穿刺皮肤自然掩盖,没有明显瘢痕,美容效果
我国正处于机动化发展的快速时期,机动车保有量保持逐年递增趋势,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及严重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不断上升,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正在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文章对慢
近些年来,投资剑麻行业逐渐热了起来,一批农业种植及工业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作为广西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广西剑麻集团,面对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