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晨间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确保幼儿每日两小时户外活动的基本途径。在晨间活动中为让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性、自主性;掌握不同的体育技能、锻炼意志坚强的品质、敢于尝试在挑战的勇气等,需要我们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体现趣味和灵活性,做到活动形式灵活丰富,活动内容精彩常新,活动指导正确巧妙,活动评价科学客观及注意孩子在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在自我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去游戏、去探索、去创造;从中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纲要》中因人施教的原则,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使幼儿的个性、品质、智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正是提高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意义所在,让孩子在健康、快乐、自主的晨间锻炼快乐成长。
【关键词】自主;成长;晨间锻炼策略
一、“创新”材料,一物多玩,材料多样性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喜欢选择该类的游戏材料,前期需要考虑游戏材料的“多样性”若材料功能单一,品种少,则难以激发幼儿兴趣。因此,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在材料投放时要注意层次性,让每一个孩子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和满足感,激发幼儿挑战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游戏材料多样化
家长协助自制的“高跷”是孩子们锻炼身体平衡能力的活动器材之一,在刚开始家长自制的游戏材料选择大旺仔牛奶罐制作,统一的材料在孩子游戏时就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孩子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同发展的需求等,材料的投放就较为单一,考虑到上述孩子们的表现,在材料的投放中采用高矮、宽面的罐子(喜多多、大旺仔牛奶罐、奶粉罐等);再根据孩子的个子高矮,提供长短不同的绳子,让幼儿选择高矮、宽窄面不同的高跷走,也可选择绳子长短不同的高跷走等;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在循序渐进的自我尝试、挑战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性。其次,利用上述的罐子原材料制作的梅花桩器械也从自制“高跷”的得到启发。利用高矮、宽窄不同的罐子(喜多多、大旺仔牛奶罐、椰子罐、奶粉罐等)制作梅花桩。让孩子挑战不同高度、大小的材料练习平衡能力,游戏的进行不单单是单一的材料,在活动中加大小、高低的材料进行组合游戏,在游戏中设置相应“障碍”:从设置的长条小路逐渐加大难度,两个梅花桩为一个单位,每个单位空出一定的距离;在了解幼儿发展的需求投放不同层次材料进行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低结构材料的运用
结构简单,功能多元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的材料;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利用报纸玩多种游戏:叠报纸游戏、感受风向、合作游戏(小鸡出壳)、纸球大战等等;在简单又多元化的低结构材料中锻炼孩子的平衡、奔跑、合作、跳跃和投掷的技能;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体能和不同大动作发展的技能。
二、“介入”指导,互动游戏,师幼探究性
晨间活动的自主开放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伙伴,自主进行游戏,在自主中快乐成长;但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并不等于“放纵式”的旁观活动,或者是“高控式”的指挥。教师所要关注的是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安全;关注幼儿游戏即:幼儿在游戏中的技能掌握和游戏的情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的互动和自主的选择材料;关注幼儿安全即:幼儿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等等;《纲要》中强调“教师要学会关注幼儿发展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正如“支架学习”理论所提供的,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环境的参与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能力发展的支持者。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关注善于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做活动的“调节者”。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先做好观察,尽量先不介入。如:在玩竹梯和轮胎组合中,用轮胎做支架,竹梯放于轮胎上体验攀爬的游戏,在体验中因为起点和终点的重量关系,在爬行中出现竹梯一头倾斜的现象,当时担心孩子会摔倒,但还是想看看孩子怎么解决,眼睛紧盯着孩子,只见后面一个孩子马上做到另一头的竹梯上,这样中心以平衡就不会倾斜了!我惊喜的发现,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会去找平衡点,并且在一次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就知道要让梯子保持平衡的“支架”,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孩子们也获得了快乐。在孩子活动中,教师尽量不去打扰孩子,孩子们会获得更加直接的经验,也能尽兴的去玩耍。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何时介入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地介入。
三、“跟进”观察,适时评价,激发欲望性
户外游戏的评价有助于孩子掌握游戏的规则、玩法及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特別是一些微小进步的孩子,每一次的成功就会铸就大的收获,因为孩子的成长往往只是一瞬间的,如:胆小的孩子在走梅花桩时总是需要借助老师的手臂走过去,但突然有一天发现,不再靠别人的力量,也能走过了;会行进拍球了、扔沙包能够扔的更远了、拍球的个数多了、会助跑跨跳了等,这都是他们成长的经历,教师的评价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份惊喜,使得他们会在以后的活动做的更好。因此教师对于幼儿当天的活动情况要给予及时评价,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活动情况 。但是在日常的活动组织中因为时间的局限性、幼儿入园的时差间隔性、户外活动场地的空旷等问题,部分的集体性评价不易于“执行”;对于这局限性的评价则可以采取晨间谈话进行适宜的评价。有时,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自主评价,在引导幼儿评价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户外活动兴趣的经验。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快乐的运动,源于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而幼儿的晨间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保证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开发出幼儿更多的内在潜能,幼儿在其中无疑是主体,而教师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只有将幼儿按发展需求进行分层投放游戏材料,及时调整,支持每个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运动智能自主发展,细化晨间户外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管理,才能有效体现《纲要》中“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幼儿园也要根据户外环境,合理建构每个运动区块,创设一个生活、生态、生动的支持性晨间活动环境,使每个幼儿都能拥抱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快乐的游戏,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Cte初中教师网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Cte初中教师网
【关键词】自主;成长;晨间锻炼策略
一、“创新”材料,一物多玩,材料多样性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喜欢选择该类的游戏材料,前期需要考虑游戏材料的“多样性”若材料功能单一,品种少,则难以激发幼儿兴趣。因此,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在材料投放时要注意层次性,让每一个孩子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和满足感,激发幼儿挑战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游戏材料多样化
家长协助自制的“高跷”是孩子们锻炼身体平衡能力的活动器材之一,在刚开始家长自制的游戏材料选择大旺仔牛奶罐制作,统一的材料在孩子游戏时就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孩子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同发展的需求等,材料的投放就较为单一,考虑到上述孩子们的表现,在材料的投放中采用高矮、宽面的罐子(喜多多、大旺仔牛奶罐、奶粉罐等);再根据孩子的个子高矮,提供长短不同的绳子,让幼儿选择高矮、宽窄面不同的高跷走,也可选择绳子长短不同的高跷走等;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在循序渐进的自我尝试、挑战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性。其次,利用上述的罐子原材料制作的梅花桩器械也从自制“高跷”的得到启发。利用高矮、宽窄不同的罐子(喜多多、大旺仔牛奶罐、椰子罐、奶粉罐等)制作梅花桩。让孩子挑战不同高度、大小的材料练习平衡能力,游戏的进行不单单是单一的材料,在活动中加大小、高低的材料进行组合游戏,在游戏中设置相应“障碍”:从设置的长条小路逐渐加大难度,两个梅花桩为一个单位,每个单位空出一定的距离;在了解幼儿发展的需求投放不同层次材料进行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低结构材料的运用
结构简单,功能多元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的材料;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利用报纸玩多种游戏:叠报纸游戏、感受风向、合作游戏(小鸡出壳)、纸球大战等等;在简单又多元化的低结构材料中锻炼孩子的平衡、奔跑、合作、跳跃和投掷的技能;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体能和不同大动作发展的技能。
二、“介入”指导,互动游戏,师幼探究性
晨间活动的自主开放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伙伴,自主进行游戏,在自主中快乐成长;但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并不等于“放纵式”的旁观活动,或者是“高控式”的指挥。教师所要关注的是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安全;关注幼儿游戏即:幼儿在游戏中的技能掌握和游戏的情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的互动和自主的选择材料;关注幼儿安全即:幼儿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等等;《纲要》中强调“教师要学会关注幼儿发展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正如“支架学习”理论所提供的,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环境的参与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能力发展的支持者。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关注善于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做活动的“调节者”。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先做好观察,尽量先不介入。如:在玩竹梯和轮胎组合中,用轮胎做支架,竹梯放于轮胎上体验攀爬的游戏,在体验中因为起点和终点的重量关系,在爬行中出现竹梯一头倾斜的现象,当时担心孩子会摔倒,但还是想看看孩子怎么解决,眼睛紧盯着孩子,只见后面一个孩子马上做到另一头的竹梯上,这样中心以平衡就不会倾斜了!我惊喜的发现,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会去找平衡点,并且在一次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就知道要让梯子保持平衡的“支架”,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孩子们也获得了快乐。在孩子活动中,教师尽量不去打扰孩子,孩子们会获得更加直接的经验,也能尽兴的去玩耍。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何时介入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地介入。
三、“跟进”观察,适时评价,激发欲望性
户外游戏的评价有助于孩子掌握游戏的规则、玩法及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特別是一些微小进步的孩子,每一次的成功就会铸就大的收获,因为孩子的成长往往只是一瞬间的,如:胆小的孩子在走梅花桩时总是需要借助老师的手臂走过去,但突然有一天发现,不再靠别人的力量,也能走过了;会行进拍球了、扔沙包能够扔的更远了、拍球的个数多了、会助跑跨跳了等,这都是他们成长的经历,教师的评价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份惊喜,使得他们会在以后的活动做的更好。因此教师对于幼儿当天的活动情况要给予及时评价,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活动情况 。但是在日常的活动组织中因为时间的局限性、幼儿入园的时差间隔性、户外活动场地的空旷等问题,部分的集体性评价不易于“执行”;对于这局限性的评价则可以采取晨间谈话进行适宜的评价。有时,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自主评价,在引导幼儿评价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户外活动兴趣的经验。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快乐的运动,源于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而幼儿的晨间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保证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开发出幼儿更多的内在潜能,幼儿在其中无疑是主体,而教师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只有将幼儿按发展需求进行分层投放游戏材料,及时调整,支持每个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运动智能自主发展,细化晨间户外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管理,才能有效体现《纲要》中“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幼儿园也要根据户外环境,合理建构每个运动区块,创设一个生活、生态、生动的支持性晨间活动环境,使每个幼儿都能拥抱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快乐的游戏,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Cte初中教师网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Cte初中教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