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我国《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里,就已经闪现着合作学习的智慧与光辉。而置身于21世纪课改的春风呼唤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大胆的扬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一度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话题之一。对于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合作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变
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的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合作中学习,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传统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④。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建立一个接纳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以便和学生平等对话,在协商中建构意义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使用情境和生活情景)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情境认知工具与资源(如笔记本、词典、校园网络、课外读物),搭建“脚手架”,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如能发现问题并知道从哪儿去寻找答案),支持学生的反省,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首先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其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操作策略都应该体现出“学科”的品格和特色:有益的启迪,有趣的引发,有用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就应该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而设计与学习者已有经验同等水平的数学,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来设计略高于学习者水平的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只有二者之间的这种间距与张力才能激活学习者已有经验。
二、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小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在一起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与人相处。在当代社会,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且也是现代生活的生存支点,全球时代和信息社会越来越要求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交往的技巧、策略,甚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小组的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相互依赖并意识到每个成员都成功,整个小组的活动才能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责任性的形成。这种责任性表现在目的、奖励、作用和资源等四个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相互的学习、支持、帮助的不可或缺,树立共同的目标。因此,借助教师的指导,容易激发起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有效地运用个人的经验,把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互支持,彼此配合,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活动的热情,共同努力完成小组活动。
三、在问题中合作,使合作学习充满动感
(一)学生 “问题”:与教师的合作
铃声响起,语文老师开始上课:“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陶渊明诗歌的代表作《归园田居》”。一位同学起立介绍了陶渊明的简单生平,;老师起立,给同学们背诵了《五柳先生传》,补充魏晋时代的社会面貌和陶渊明的官场生涯;一位同学讲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接着,一位同学朗读《归园田居》。同学们指出读音和停顿的错误和不足后又自读,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
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地描绘了所想象的画面。同学们边听边丰富着自己的“田园风光”。
一位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认为现在的农村生活也未必那么美好。老师要他想想,未必好的农村生活,陶渊明为什么喜欢。
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是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
最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
(二)教师的“问题”:与学生合作
鲁讯在《故乡》的末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了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启迪。
(三)教学的“启示”:互动的合作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⑤。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对于语文教学,要坚持摈弃对课文讲透,肢解课文,照搬教参,把教参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行为。要打破以讲为主的课堂格局,尽量使学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
诚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论教学方法有多么丰富多彩,但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功能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教授说得好:“读书拥有‘教养’的两个侧面:‘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所谓‘有教养’者,无非就是在‘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两个侧面有丰富的积累及其应用能力的人。所谓‘内容知识’丰富,就是指知识渊博:了解世界大事,了解历史人物,了解动植物世界,而且语汇丰富。所谓‘方法知识’是指掌握思考与认识的种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知识获得方式具有泛用性、应用性、自在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问题”重在教师的“导”,妙在学生的“思”,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更要教会学生思维和审美,而且是个性化、人格化的认知,创造性、策略的思维,诗意性、浪漫性的审美。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变
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的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合作中学习,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传统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④。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建立一个接纳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以便和学生平等对话,在协商中建构意义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使用情境和生活情景)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情境认知工具与资源(如笔记本、词典、校园网络、课外读物),搭建“脚手架”,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如能发现问题并知道从哪儿去寻找答案),支持学生的反省,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首先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其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操作策略都应该体现出“学科”的品格和特色:有益的启迪,有趣的引发,有用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就应该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而设计与学习者已有经验同等水平的数学,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来设计略高于学习者水平的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只有二者之间的这种间距与张力才能激活学习者已有经验。
二、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小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在一起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与人相处。在当代社会,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且也是现代生活的生存支点,全球时代和信息社会越来越要求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交往的技巧、策略,甚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小组的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相互依赖并意识到每个成员都成功,整个小组的活动才能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责任性的形成。这种责任性表现在目的、奖励、作用和资源等四个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相互的学习、支持、帮助的不可或缺,树立共同的目标。因此,借助教师的指导,容易激发起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有效地运用个人的经验,把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互支持,彼此配合,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活动的热情,共同努力完成小组活动。
三、在问题中合作,使合作学习充满动感
(一)学生 “问题”:与教师的合作
铃声响起,语文老师开始上课:“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陶渊明诗歌的代表作《归园田居》”。一位同学起立介绍了陶渊明的简单生平,;老师起立,给同学们背诵了《五柳先生传》,补充魏晋时代的社会面貌和陶渊明的官场生涯;一位同学讲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接着,一位同学朗读《归园田居》。同学们指出读音和停顿的错误和不足后又自读,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
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地描绘了所想象的画面。同学们边听边丰富着自己的“田园风光”。
一位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认为现在的农村生活也未必那么美好。老师要他想想,未必好的农村生活,陶渊明为什么喜欢。
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是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
最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
(二)教师的“问题”:与学生合作
鲁讯在《故乡》的末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了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启迪。
(三)教学的“启示”:互动的合作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⑤。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对于语文教学,要坚持摈弃对课文讲透,肢解课文,照搬教参,把教参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行为。要打破以讲为主的课堂格局,尽量使学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
诚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论教学方法有多么丰富多彩,但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功能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教授说得好:“读书拥有‘教养’的两个侧面:‘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所谓‘有教养’者,无非就是在‘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两个侧面有丰富的积累及其应用能力的人。所谓‘内容知识’丰富,就是指知识渊博:了解世界大事,了解历史人物,了解动植物世界,而且语汇丰富。所谓‘方法知识’是指掌握思考与认识的种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知识获得方式具有泛用性、应用性、自在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问题”重在教师的“导”,妙在学生的“思”,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更要教会学生思维和审美,而且是个性化、人格化的认知,创造性、策略的思维,诗意性、浪漫性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