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链促进思维品质的飞跃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教师可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下面以译林版九(A)Unit3 Teenage problems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飞跃。
  一、教学设计
  1.读前阶段。
  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和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问题:“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学生回答如下:“My problem is about schoolwork.”“I have few friends, so sometimes I feel lonely.”“I don’t think my parents understand me.Sometimes we argue with each other.” 接着,教师出示文本标题“What should I do?”,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提出预测:“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学生思考做出回答:“Maybe the passage is about asking for advice.”
  2.读中阶段。
  在处理Millie’s teenage problem时,教师设计如下问题链:
  ①What is Millie’s main problem?
  ②What are Millie’s problems in detail?
  ③How does Millie feel?And why?
  ④Is too much homework the real reason for staying up late?Why?
  在处理Simon’s teenage problem时,教师设计如下问题链:
  ①What is Simon’s main problem?
  ②How does Simon feel?And why?
  ③Simon is crazy about football.Is Simon’s time spent on his hobbies reasonable?
  分析了Millie和Simon的teenage problems之后,教师设计如下问题:“Would you like to offer your advice to them and supporting reasons?”(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3.读后阶段。
  在分析了Millie和Simon的teenage problems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After helping Millie and Simon solve their problems, can you think of some ways to solve your own problems?”在读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正视自己遇到的青少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分析
  1.读前阶段,激活思维灵感。
  在读前阶段,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设置问题,激活学生与阅读话题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续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青少年问题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本课话题。通过头脑风暴式的问题设计,学生已有的知识被激活,思维得到充分激发。
  2.读中阶段,训练思维深度。
  读中阶段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对文本信息进行理解、分析以及挖掘文本内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思维能力和挖掘思维深度的重要环节。但是,有些教师提供的活动多数来自精读教学方法:对课文中的事实进行提问,让学生重复课文中的句子来作答,讲解词汇以及其他一些注重课文细节的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学生忙忙碌碌,有时却根本达不到真正理解课文意义的目的。
  在读中阶段,教师应采用由低阶认知问题过渡到高阶认知问题的提问模式。教师可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对文本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性、批判性思维水平,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本课的阅读板块有两篇短文,分别是Millie和Simon遇到的青少年问题。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链处理文本材料。
  一开始的两个问题都是基于对文本浅层信息处理而设置的,培养了学生梳理文本信息、分析归纳文本内容等逻辑性思维能力。随后提出的问题属于高阶认知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提升学生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旨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激发更多真实的课堂交流,启发学生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深层次思维。问题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难度层层递增,引导学生从信息提取的层面走向文本评价、思维提升的层面,不断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福建教育学院卢健教授认为,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孤立的几个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效果有限,此时需要用问题链来继续追问,追根溯源,纵深挖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增加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读后阶段,拓宽思维广度。
  读后阶段是学生与文本深入互动,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阶段。教师应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对话题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出具有深度和開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价值,对话题进行拓展和延伸,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抓住了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契机,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表达不同的看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有效提问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佳手段。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读前、读中和读后的不同阶段特点,基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设计一系列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问,巧用问题链,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其他文献
连云港市乡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尹好培育站由连云港市名师尹好主持,现有成员30人,都是市、县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  培育站導师组对本地区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教学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深,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新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因此,培育站确定了“初中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研修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能
期刊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融入信息化技术、多学科知识等的融合课堂,能让学生在多元的思维组合中构建学习网络,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形成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项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数字化学习 融合探究  数字化时代,为数学课堂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更多
期刊
摘要  区域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认识和教学行为、教研态度和成果、教师视角的教研问题及期许等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问卷调查对于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服务区域初中英语教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区域教研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
期刊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赵怀巧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取材于学生的期中考试作文,学生印象深刻,有话可讲。  我们知道,平时的课堂作文和考场作文有所不同。考场作文是学生经过细致构思后创作的,往往能够反映他们真实的写作水平。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大多局限在父母之爱上,因而本次作文中,表达父母之爱的文章较多,但
期刊
针对本地区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对教材体系理解不透”“对编者意图领会不深”两大问题,培育站最终确定了“初中語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研修主题。下面,笔者分享自己在研修过程中,利用助读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思考,并重点谈谈自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几种视角。  视角一:借助单元说明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是编者意图的集中表达,教师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究单元说明。统编教材的单元说明,由两
期刊
摘要  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教学,需要对目标、活动、素材和评价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确定目标需要关注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设计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选取素材需要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设定评价需要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目标确定 活动设计 素材选取 评价设计  如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組织教学的难点问题。实践中,
期刊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对八年级学生来说,传记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体。熟悉,是因为传记和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有相似之处;陌生,是由于传记文体具有“半诗半史”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感受传主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感知、发现、明确传记文体“半诗半史”的特点,这是教师在进行传记文体教学时必须完成的任务。  为此,笔者对七、八年
期刊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记事状物来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写人写事背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作者的感情往往隐藏在特意设置的一些细节里。因此,品读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对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读,在细微之处感受人物生动的形象,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本节课教者选取了朱自清的《背影》《匆匆》《冬天》三篇文章,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对散文的“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一
期刊
编者按  今年5月,江苏省200余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相聚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参加“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专家主题讲座以及对话沙龙等方式,与会教师共同探寻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本期节选部分名师示范课及教学反思,敬请关注。  随着统编教材的实施,“1+X”的群文阅读引发一线教师极大的探究兴趣。笔者试图把群文教学与诗词的特质有效融合,力求上出一节既有群文阅读特征,又具诗词味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种种不当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准确剖析病因,有针对性地寻求优化对策,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阅读 教学 对话 优化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行为,审视目前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由于认识的偏差、思想的忽视、操作的失误等,课堂对话的失范行为并不鲜见,这无疑降低了课堂的效益。以下分析了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