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外照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剂量-体积-时间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中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与直肠受照剂量、体积以及受照时间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IMRT照射的51例宫颈癌病例,根据RTOG/EORTC毒性分级标准分为1~4级。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标准计划下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组的患者直肠受照剂量体积。分析直肠DmaxDmeanD1 cm3D2 cm3D40V40和出现症状时直肠受照剂量。

结果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放疗后(23.06±12.01) d。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相比,放射性直肠炎2级组的直肠Dmax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8,P<0.05);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相比,放射性直肠炎1级、2级组的直肠D1 cm3D2 cm3值均低于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F=4.893、4.406,P<0.05),而直肠D40V40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患者IMRT放疗20 d左右较易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且较多发生轻度到中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低。在宫颈癌IMRT放疗时,尽量减小直肠DmaxD1 cm3D2 cm3的值,对降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遗传工作站,探讨建立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生物剂量估算。方法使用60Co放射源对3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进行离体照射,常规培养、制片。使用遗传工作站进行染色体中期分裂相采集及双着丝粒自动分析,并人工确认,拟合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使用另一组不同剂量照射的离体外周血样本对拟合的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拟合的双着丝粒染
目的探讨pN0期胸段食管鳞癌(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失败原因,并据此讨论患者术后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47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术后治疗的失败模式及其原因,探讨pN0期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辅助性放疗的可行性及意义。结果全组患者出现胸腔内-区域性复发57例(12.1%),其中多数出现在
通过总结不同国际准则的一些建议,结合国内外多家临床机构及科研单位起搏器植入肿瘤患者放疗的具体病例和最新研究进展,分析放疗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探讨及总结植入心脏起搏器肿瘤患者放疗的临床经验。科学合理地设计治疗方案,制定放疗计划,降低风险等级,将影响起搏器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恶性肿瘤患者,是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放疗的。
目的通过重组人内皮抑素(商品名:恩度)联合照射对小鼠胃癌移植瘤生长抑制情况及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5,RGS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uth factor, VEGF)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 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照射协
目的从测量一种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机的剂量面积乘积(DAP),使用一个转换系数估算有效剂量。方法使用DAP测量方法对一台柯达(KODAK)9500扫描机使用2个视野:16 cm×15 cm和12 cm×8 cm。将一台瑞典RTI产DAP(Doseguard 100)仪器配套透射电离室贴在机器X射线管出线口处测量每种曝光方案的DAP值(mGy·cm2),所有测量重复3次取平均。引用文献中一
目的探索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对贫铀(depleted uranium, DU)致人肾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DU染毒HK-2细胞3~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表达水平以观察DU诱导HK-2细胞的损伤,免疫荧光法检测β-连环蛋白核转位,Western blot法检测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简称粒子植入)肿瘤属于近距离范畴,它具有局部剂量高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粒子植入借助超声、CT、MRI影像引导将放射性粒子送入到肿瘤靶区,因此,放射性粒子治疗兼具外科和介入治疗的特点。而粒子植入治疗的剂量学评估、危及器官剂量控制又隶属放射治疗范畴,因此,粒子治疗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建立一支多学科合作团队,才有可能实现精准的
目的比较4野和6野断层定野照射(TomoDirect)及断层螺旋照射(TomoHelical)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作为回顾性研究,本文选取16例已行调强(IMRT)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4野和6野的TomoDirect及TomoHelical 3种技术的模拟计划,比较3种技术设计的计划靶区和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调强放疗后患者骨盆衰竭骨折(PIF)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盆腔调强放疗的104例宫颈癌患者,回顾性分析随访过程中骨盆衰竭骨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16例(31个部位)患者发生了骨盆衰竭骨折,发生率为15.4%;其中多发骨折患者10例(62.5%)。有症状的患者5例(31%),经休息或止痛治疗后症状可缓解。骨折发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SAFIRE)算法在双源CT三低方案(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低流速注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18.6~24.9 kg/m 2和心率<65次/min的患者,均使用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其中包括滤波反投影技术(FBP)组和SAFIRE组,每组60例。FBP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9 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