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是不容忽视,正因为如此,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创业存在着融资难、留住人才难等各种各样的阻碍因素,致使中小企业在大的市场背景下诞生、发展步履维艰,所以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国家都要朝着有利于中小企业如何创业、如何创好业的方向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人才;政府
一、中小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难
1、自身因素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管理机制,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欠佳,透明度底,资信度不高。而且,中小企业规模小,其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贷款有“少、频、急”的特点导致借款手续复杂,交易和监控成本高,风险大。
2、金融体系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规避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面向大企业、大城市,主要对大城市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愿意将款贷给极为不稳定的中小企业。何况是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贷款。
3、外部环境难以满足要求
目前,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得到一次性的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而这些一次性资金支持对于刚开始进步的中小企业来说还远不够。
(二)人才的两难
1、觅人难
我们知道人才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紧缺的因素便是人才。有人调查过中小型民营企业总结了一个“三九现象”:90%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90%的家族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管理问题,90%的受困饶的家族企业面临人力资源贫乏而缺乏发展后劲。
2、留人难
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各方面规章制度都还不完善,企业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发展潜力不明显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留人难。
(三)污染问题严重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数量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因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墟镇化进程中的关键,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底,在生产增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据中国环保局的调查,从1997年到2001年,COD排放比重从47%上升到52%,烟尘排放比重从29 2%上升到35 2%,固体废弃物排放比重从41,6%升到61,9%。
二、解决的对策
(一)融资方面
1、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需要中小企业自身不懈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新经营观念,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使用效率,为提高融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加强自己的信任责任,增强信任度中小企业普遍管理不规范,信用等级不高。
2、强化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者,应加大力度协调企业与各部门的关系。首先,建立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是担保的基础,通过加强信用咨询和评估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设施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信用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优化信用担保环境。其次,完善、壮大中小担保公司。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政府要针对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规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仅如此。政府还要鼓励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人才方面
1、转变两种观念
(1)转变“人才完美”观念
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有一种人才完美的错觉,甚至对人才有一种神秘感,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人才的依赖心理。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为企业所用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观点,企业才能自觉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有助于企业形成系统管理的观念。
(2)转变片面的“人才需求”观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他们不在乎物质需求。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判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已成为社会衡量其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事业,也要生活”成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会观念的偏见和企业财力有限,在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难度本来就很大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适用的人才具特别的意义。
2、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1)运用薪资福利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十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
(2)运用职位
人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不但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创造恰当的非物质条件,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使人才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不但满足了人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使得人才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反过来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企业初创时期,要“因材治宜”,适当给予新人位置,使人才觉得自己有归属感。才会对企业产生情,干好本职业工作。
(三)污染方面
1、选择合适有效的治污融资渠道
中国70%以上的环保投资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投入的,中小企业污染防治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自有资金非常有限;二是由于融资成本高和信贷风险大,很难获得商业信贷资金。
从江浙、河北等地调研归来的周国梅经过比较研究,指出比较有效的融资渠道有三:一是通过政府组织融资,建成污染物处理厂由企业运营并对企业收费。二是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并指导其运营,这一类型的融资模式在浙江的一些中小型印染厂比较常见,而且效果比较好;第三,就是由企业之间联合投资建设和运营。
2、政府要把两只眼都睁开
对于中小企业的污染问题,政府不要只睁一只眼,看到中小型企业带来的短期利益问题,还要从长远目光来看,看到污染与生态问题,所以政府要忍痛割爱、大刀阔斧的开办治污行动,不符合治污标准的企业坚决取缔。或者给予它强大的资金支持,投入治污设备与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下定决心,治理中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
总之,中小企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相信经过中小企业自身与政府双重努力,中小企业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人才;政府
一、中小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难
1、自身因素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管理机制,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欠佳,透明度底,资信度不高。而且,中小企业规模小,其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贷款有“少、频、急”的特点导致借款手续复杂,交易和监控成本高,风险大。
2、金融体系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规避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面向大企业、大城市,主要对大城市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愿意将款贷给极为不稳定的中小企业。何况是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贷款。
3、外部环境难以满足要求
目前,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得到一次性的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而这些一次性资金支持对于刚开始进步的中小企业来说还远不够。
(二)人才的两难
1、觅人难
我们知道人才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紧缺的因素便是人才。有人调查过中小型民营企业总结了一个“三九现象”:90%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90%的家族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管理问题,90%的受困饶的家族企业面临人力资源贫乏而缺乏发展后劲。
2、留人难
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各方面规章制度都还不完善,企业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发展潜力不明显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留人难。
(三)污染问题严重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数量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因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墟镇化进程中的关键,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底,在生产增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据中国环保局的调查,从1997年到2001年,COD排放比重从47%上升到52%,烟尘排放比重从29 2%上升到35 2%,固体废弃物排放比重从41,6%升到61,9%。
二、解决的对策
(一)融资方面
1、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需要中小企业自身不懈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新经营观念,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使用效率,为提高融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加强自己的信任责任,增强信任度中小企业普遍管理不规范,信用等级不高。
2、强化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者,应加大力度协调企业与各部门的关系。首先,建立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是担保的基础,通过加强信用咨询和评估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设施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信用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优化信用担保环境。其次,完善、壮大中小担保公司。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政府要针对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规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仅如此。政府还要鼓励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人才方面
1、转变两种观念
(1)转变“人才完美”观念
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有一种人才完美的错觉,甚至对人才有一种神秘感,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人才的依赖心理。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为企业所用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观点,企业才能自觉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有助于企业形成系统管理的观念。
(2)转变片面的“人才需求”观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他们不在乎物质需求。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判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已成为社会衡量其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事业,也要生活”成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会观念的偏见和企业财力有限,在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难度本来就很大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适用的人才具特别的意义。
2、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1)运用薪资福利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十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
(2)运用职位
人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不但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创造恰当的非物质条件,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使人才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不但满足了人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使得人才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反过来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企业初创时期,要“因材治宜”,适当给予新人位置,使人才觉得自己有归属感。才会对企业产生情,干好本职业工作。
(三)污染方面
1、选择合适有效的治污融资渠道
中国70%以上的环保投资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投入的,中小企业污染防治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自有资金非常有限;二是由于融资成本高和信贷风险大,很难获得商业信贷资金。
从江浙、河北等地调研归来的周国梅经过比较研究,指出比较有效的融资渠道有三:一是通过政府组织融资,建成污染物处理厂由企业运营并对企业收费。二是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并指导其运营,这一类型的融资模式在浙江的一些中小型印染厂比较常见,而且效果比较好;第三,就是由企业之间联合投资建设和运营。
2、政府要把两只眼都睁开
对于中小企业的污染问题,政府不要只睁一只眼,看到中小型企业带来的短期利益问题,还要从长远目光来看,看到污染与生态问题,所以政府要忍痛割爱、大刀阔斧的开办治污行动,不符合治污标准的企业坚决取缔。或者给予它强大的资金支持,投入治污设备与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下定决心,治理中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
总之,中小企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相信经过中小企业自身与政府双重努力,中小企业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