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也同其他行业同受沐浴、共披恩泽。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中学生的必备素质,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偏远的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同祖国其他地方一样,迎来了教育信息化革命的高潮。因此,笔者通过各种方式对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信息素养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粗浅地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黔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
一、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改革開放以来,发达地区充分发挥政策、地域和人文优势,开展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贫穷落后地区学生的信息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在部分学校未得到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发展。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信息意识较薄弱,
笔者曾对黔南民族地区部分高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高考科目,其次才是网络知识和科技知识。他们在信息的获取途径上,多数信息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获取,部分信息是通过同学讨论或阅读方式获取。也有及少同学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部分同学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居多)。说明学生的信息需求总体上以学科知识为主,信息需求面不广,信息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比较薄弱。
2.信息能力不强。
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键盘指法及鼠标的4种基本操作的掌握来看,近94%的学生不会使用正确的指法操作键盘,说明他们对键盘指法练习还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有29.5%的学生尚未掌握鼠标的4种基本操作。从学生对电脑的操作来看,认为自己电脑操作水平很好的占10.2%,只会一般操作的占45.3%,不会使用电脑的占44.2%。从学生对一些基础应用软件如word、powerpoint、excel等的掌握程度来看,能够熟练操作的平均占11.3%,会简单操作的占了45.7%,都不太会的占了43%。从学生上网来看,多数学生上网都是聊天、听音乐、打游戏、看电影等。只有及少部分学生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和学生中遇到的问题。
3.信息价值认识偏差,信息道德缺失
该地区学校的许多学生信息道德价值观比较模糊。对黑客技术盲目崇拜,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却不甚感冒。致使出现与信息教学目的不一致的不良行为。
二、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的制约
1、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
就信息技术教学层面上讲,造成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该地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不足,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生机比严重不足,而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仅占8%,学生普遍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受到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教育。
(2)传统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学生处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时间和课堂教学活动都是满负荷运转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应试教育使他们对外界信息缺乏积极的反映,而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落后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大抑制了中小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发展水平,要培养该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尽快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尽快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2、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因素
(1)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化环境相关
调查发现,该地区学校的生机比严重不足,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不够。
(2)学生信息素养与学生自身环境相关
调查发现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爱去网吧的同学以及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同学,他们信息素养相对较高。
3、学生信息素养缺失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制约
学生信息素养缺失制约着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提高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1.以考促学
2011年该地区实行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尽管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但这次考试却向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也使学校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学科,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以赛促学
广泛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的展示评比活动。适时开展编程比赛,将备考学科里的问题,转换成编程大赛题目,在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新思路的同时也展示信息处理技术的强大与快捷。
3.转变师生观念,在意识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要转变观念,教师更要转变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绝对的师生关系,而变成学习交流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学生提出而老师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下寻找答案。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已不只停留在课堂和教科书上,已能自觉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去解决问题。
4.重各学科整合,在课程建构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5.联系生活实际,在问题活动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显出信息技术巨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在参与课程(尤其是地方、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发活动中,与社区、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生的社会生活面临着重新建构,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活动”将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同时,通过信息搜集、比较、概括等方法扩展、增值信息,并在信息扩展与增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在信息文化建构中培养信息素养
教育是一项文化活动,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教育亦应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信息技术教育才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
关键词:黔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
一、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改革開放以来,发达地区充分发挥政策、地域和人文优势,开展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贫穷落后地区学生的信息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在部分学校未得到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发展。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信息意识较薄弱,
笔者曾对黔南民族地区部分高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高考科目,其次才是网络知识和科技知识。他们在信息的获取途径上,多数信息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获取,部分信息是通过同学讨论或阅读方式获取。也有及少同学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部分同学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居多)。说明学生的信息需求总体上以学科知识为主,信息需求面不广,信息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比较薄弱。
2.信息能力不强。
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键盘指法及鼠标的4种基本操作的掌握来看,近94%的学生不会使用正确的指法操作键盘,说明他们对键盘指法练习还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有29.5%的学生尚未掌握鼠标的4种基本操作。从学生对电脑的操作来看,认为自己电脑操作水平很好的占10.2%,只会一般操作的占45.3%,不会使用电脑的占44.2%。从学生对一些基础应用软件如word、powerpoint、excel等的掌握程度来看,能够熟练操作的平均占11.3%,会简单操作的占了45.7%,都不太会的占了43%。从学生上网来看,多数学生上网都是聊天、听音乐、打游戏、看电影等。只有及少部分学生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和学生中遇到的问题。
3.信息价值认识偏差,信息道德缺失
该地区学校的许多学生信息道德价值观比较模糊。对黑客技术盲目崇拜,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却不甚感冒。致使出现与信息教学目的不一致的不良行为。
二、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的制约
1、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
就信息技术教学层面上讲,造成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该地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不足,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生机比严重不足,而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仅占8%,学生普遍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受到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教育。
(2)传统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学生处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时间和课堂教学活动都是满负荷运转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应试教育使他们对外界信息缺乏积极的反映,而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落后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大抑制了中小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发展水平,要培养该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尽快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尽快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2、学生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因素
(1)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化环境相关
调查发现,该地区学校的生机比严重不足,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不够。
(2)学生信息素养与学生自身环境相关
调查发现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爱去网吧的同学以及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同学,他们信息素养相对较高。
3、学生信息素养缺失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制约
学生信息素养缺失制约着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提高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1.以考促学
2011年该地区实行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尽管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但这次考试却向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也使学校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学科,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以赛促学
广泛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的展示评比活动。适时开展编程比赛,将备考学科里的问题,转换成编程大赛题目,在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新思路的同时也展示信息处理技术的强大与快捷。
3.转变师生观念,在意识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要转变观念,教师更要转变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绝对的师生关系,而变成学习交流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学生提出而老师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下寻找答案。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已不只停留在课堂和教科书上,已能自觉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去解决问题。
4.重各学科整合,在课程建构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5.联系生活实际,在问题活动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显出信息技术巨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在参与课程(尤其是地方、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发活动中,与社区、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生的社会生活面临着重新建构,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活动”将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同时,通过信息搜集、比较、概括等方法扩展、增值信息,并在信息扩展与增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在信息文化建构中培养信息素养
教育是一项文化活动,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教育亦应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信息技术教育才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