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混合储能容量优化,以光储联合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策略.该策略采用VMD对光伏输出功率进行处理,利用欧氏距离方法将相关模态和非相关模态进行区分,利用滑动平均法提取非相关模态中的持续分量信号,将其与相关模态进行重构作为满足国家标准的并网功率,并利用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非相关模态中的波动分量信号.建立以储能系统年均配置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满足系统要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
【机 构】
: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混合储能容量优化,以光储联合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策略.该策略采用VMD对光伏输出功率进行处理,利用欧氏距离方法将相关模态和非相关模态进行区分,利用滑动平均法提取非相关模态中的持续分量信号,将其与相关模态进行重构作为满足国家标准的并网功率,并利用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非相关模态中的波动分量信号.建立以储能系统年均配置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满足系统要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其他文献
采用浸渍法制备Ni/CaO、Fe/CaO、Ni-Fe/CaO催化剂,用于生物油模化物乙酸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BET、H2-TPR、CO2-TPD、XRD等表征.通过比较3种催化剂重整反应性能得出Ni/CaO催化剂具有最佳性能.进一步研究在Ni/CaO催化剂参与下反应温度、水碳比(S/C)、液时空速(LHSV)等因素对气体组分相对含量变化以及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0℃、S/C=5、LHSV=1.54 h-1时,Ni/CaO催化重整反应性能最佳,氢气收率维持在约85%.结
采用KOH、K2CO3和ZnCl2为活化剂,椰壳、竹子、杨木和棉秆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研究不同活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活化产物及活性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OH活化时,生物质的固液气三相比例均衡,CO体积产量最高,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稳定性最好,骨架破碎,微孔结构发达,微孔面积可达749.90 m2/g.K2CO3活化时,生物质活化气体产率最高,可达68.96%,活性炭介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总孔体积最大,分别可达1449.53 m2/g和0.93 cm3/g.ZnCl2活化时,H2体积产量大于40%,活性
在最优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条件(180℃,40 min,固液比1:20,饱和蒸汽压)下,比较3种不同能源草作物的表现,其中杂交狼尾草Ⅰ号、Ⅱ号和柳枝稷的木糖收率分别为88.46%、98.09%、83.65%.3种能源草经高温液态水水解后酶解率增大,最高能接近100%,总糖收率约为90%.3种能源草后续酶解表现也有差异,柳枝稷预处理前后酶解率增加约50%,狼尾草Ⅱ号和Ⅰ号分别约为40%和20%.通过组分分析,酶解率增大可能源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和纤维素的裸露导致纤维素酶更易与底物接触,木质素的脱除程度的差异
采用常规热处理法、微波烘焙法和化学处理(碱、酸)结合微波烘焙法对棉秆在200℃下进行烘焙预处理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预处理样品进行结构上的表征,然后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预处理改性过后样品的热解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证明预处理方案都可改良棉秆结构、优化棉秆热解特性,微波烘焙效果优于常规烘焙,且在微波烘焙的基础上结合碱、酸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其热解特性.
采用经气化炉烧结的生物质结渣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油脂转化合成生物柴油.对固体碱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结渣固体碱催化剂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为SiO2(40%~60%)、CaO(10%~20%)、K2O(10%~15%)、MgO(≤10%)、Al2O3(≤8%)、FeO(≤4%)等,碱性位浓度为0.3974 mmol/g,催化剂比表面积为1.266 m2/g,孔径主要集中于5~10 nm.固体碱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表现优异,在
以水-1,4-二氧六环为双相体系,催化果糖制取5-羟甲基糠醛,研究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相体积、原料与催化剂比例、催化剂循环使用等不同因素对果糖制取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NaHSO4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 h时,5-羟甲基糠醛产率达到最高值,为83%.进一步探究以葡萄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产率,分别为50%和30%.催化剂经4次重复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
岩土热物理性质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营的关键因素,对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2口不同深度的同轴地埋管换热孔分别进行48 h的热响应试验,并对同轴地埋管换热器内外管之间环形空间中的平均流体温度进行测试.根据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的几何特性,以简便实用的方式测量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环状空间传热流体的平均温度,结合同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热阻的解析解和无限长线热源理论,提出一种利用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现场热响应试验获取岩土热物理性质的方法.将该方法获得的岩土热物理性质与室内试验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好,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该文旨在确定影响油松固体燃料物理性能的因素,并优化优质油松固体燃料对应的参数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颗粒度、温度、含水率、压力对油松固体燃料物理特性,如密度、耐久性、抗跌碎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满意度函数法对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结果进行多响应优化.结果表明,当颗粒度为0.16~1.25 mm、温度为90~130℃、含水率为4%~9%、压力为70~110 MPa时,可成型质量优良的油松固体燃料.对于颗粒度为0.16~0.63 mm的油松原料,三响应优化结果为:温度130℃、含水率5.15%、压力96.88 MP
为了研究转子密实度对导流罩水轮机的影响,建立导流罩水轮机的三维数值模型,利用CFD方法考察多组不同实度叶片下的导流罩水轮机性能参数和流场流速及压力分布.结果显示,额定流速下叶片实度的改变对导流罩式水轮机的水动力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实度增加,最大功率系数下降,且导流罩对涵道内流体的增速作用减弱.
通过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求解Cummins方程,计算摆式波能发电装置在不规则波中的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同时考虑线性和非线性动力摄取系统的影响.线性假设下的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目前数值模型的精度.进一步使用摆板-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研究液压式转换装置中不同影响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发现液压系统中活塞面积存在最优值使得装置在给定海况下的发电量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