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起居篇
《礼记》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小暑从7月7日或8日开始,天气转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气温陡然升高的6、7月,“温”养生要从哪些地方多加注意呢?
心静自然凉
《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夏季应“心”,也就是说夏季心火最旺,所以“暑易伤心”“暑易入心”。 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神的保养。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容易感觉浑身不适,无缘无故地烦躁易怒、失眠、困倦、乏力、口腔溃疡、心慌胸闷、坐立不安……想刻意进行调整,却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此时应静心涤虑,使志无怒。嵇康曾提出:“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针对夏季养心,平时可多闭目养神、打坐、站桩等,都是很好的养心静心方法。
防寒也防湿
入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此时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另外,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容易发生腹痛、腹泻等肠胃症状。
谚云:“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天气虽暖但湿气较重,公园内的木质椅凳经露打雨淋吸附水分较多,外表看似干燥,其实不然,日出后太阳一晒,气温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就可能受潮诱发痔疮、风湿关节炎等症。此外,切忌贪凉到室外露宿,以免造成头痛、偏头痛、腹痛、关节疼痛等病症。
增加子午觉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一般是晚上10~11点就寝,早上5点半~6点半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白天要适当地接受阳光温煦,但要避免长时间太阳直射,以顺应阳气的增长。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饮食养生
立夏小暑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便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及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穴位养生篇
夏至
夏季过食寒凉容易伤及脾胃,因此最容易引起的一种疾病就是腹泻。夏季出现的腹泻多以寒湿泄泻为主。寒湿泄泻的典型症状有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身寒喜温、口不渴等,其要点为“便质清稀”,此时当在基础止泻方上加灸中脘、气海,以温中散寒、调气除湿。
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中医一寸相当于自身一个大拇指横宽,下同),当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为六腑精气汇聚之处,又为胃之募穴,穴下应胃;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穴下应肠。寒湿证当用补法,艾灸有祛寒温阳之效,故用灸法以补益脾阳、祛寒利湿而止泻。
如果腹泻出现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便是脾虚泄泻的表现。这时可在脐上即神阙穴加硬币大小、约1 cm厚的生姜片(上用针扎若干针眼儿,以助热力渗透),再于姜上加灸,称为“隔姜灸”,借助生姜温中散寒入脾胃之性,加强温补脾阳的作用。如遇脾肾阳虚之五更泻,则可在脐中撒满粗盐粒,称为“隔盐灸”,盐味儿咸入肾,借盐性加强温补肾阳之功。
此外还可艾灸脾俞和肾俞,加强健脾温肾作用。脾俞、肾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脊正中线旁开1.5寸。脾俞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肾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两穴分别是脾和肾的背俞穴,是脾和肾的脏腑之气输注的特殊穴位,艾灸两穴可振奋脾阳,温补肾阳,可根据情况配合用之。
小暑
小暑是皮肤病的高发期,例如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痱子等,而痤疮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中医认为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造成肺胃湿热,又感风邪而发病。
痘痘长在不同的部位,其发病的原理各异。鼻及鼻周属脾胃大肠,代表胃热肠热,有积滞痰热,说明吃得太好;前额属心,火性炎上,是心火旺的表现,焦虑多梦烦躁,说明想得太多;左颊属肝,肝主疏泄,说明脾气太大;右颊属肺,肺主气,说明说话太多;下颏属肾,肾主生殖,说明月经不调。
痘在前额
前额属心,因心为君主之官,火性炎上,当居高位,又因心主神志,此处长痘,多因思虑过度、烦躁失眠使心火过旺所致(注:两眉与前发际之间都叫前额,但此处前额,特指两眉间处,因足阳明胃经上额交督脉于前发际正中,故眉上至发际实属阳明,当细辨之)。
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位于中指末端最高点,少冲为手少阴心经井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刺血此二穴可清泄心火,治疗长在前额的痘。
痘长满脸
多为五脏失衡,脏腑蕴热的表现,因肺主皮毛,故不论标本主次,先从肺热论治。肺俞为肺之背俞穴,位于第三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主皮毛,刺血肺俞、少商可清泄肺热治疗满脸痘痘。此外如果前胸后背起痘痘多为心肺上焦功能失常,也可肺俞加膈俞刺血,痒、湿热明显加刺委中。
痘在鼻周
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爪甲角的根部。内庭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刺血商阳并掐内庭可清泄胃火,治疗鼻周的痘痘。
痘在下颏
照海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位于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取穴时握拳,中指尖下是穴。点按此二穴可滋阴清热,治疗长在下颏的痘痘。
《礼记》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小暑从7月7日或8日开始,天气转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气温陡然升高的6、7月,“温”养生要从哪些地方多加注意呢?
心静自然凉
《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夏季应“心”,也就是说夏季心火最旺,所以“暑易伤心”“暑易入心”。 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神的保养。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容易感觉浑身不适,无缘无故地烦躁易怒、失眠、困倦、乏力、口腔溃疡、心慌胸闷、坐立不安……想刻意进行调整,却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此时应静心涤虑,使志无怒。嵇康曾提出:“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针对夏季养心,平时可多闭目养神、打坐、站桩等,都是很好的养心静心方法。
防寒也防湿
入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此时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另外,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容易发生腹痛、腹泻等肠胃症状。
谚云:“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天气虽暖但湿气较重,公园内的木质椅凳经露打雨淋吸附水分较多,外表看似干燥,其实不然,日出后太阳一晒,气温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就可能受潮诱发痔疮、风湿关节炎等症。此外,切忌贪凉到室外露宿,以免造成头痛、偏头痛、腹痛、关节疼痛等病症。
增加子午觉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一般是晚上10~11点就寝,早上5点半~6点半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白天要适当地接受阳光温煦,但要避免长时间太阳直射,以顺应阳气的增长。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饮食养生
立夏小暑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便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及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穴位养生篇
夏至
夏季过食寒凉容易伤及脾胃,因此最容易引起的一种疾病就是腹泻。夏季出现的腹泻多以寒湿泄泻为主。寒湿泄泻的典型症状有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身寒喜温、口不渴等,其要点为“便质清稀”,此时当在基础止泻方上加灸中脘、气海,以温中散寒、调气除湿。
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中医一寸相当于自身一个大拇指横宽,下同),当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为六腑精气汇聚之处,又为胃之募穴,穴下应胃;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穴下应肠。寒湿证当用补法,艾灸有祛寒温阳之效,故用灸法以补益脾阳、祛寒利湿而止泻。
如果腹泻出现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便是脾虚泄泻的表现。这时可在脐上即神阙穴加硬币大小、约1 cm厚的生姜片(上用针扎若干针眼儿,以助热力渗透),再于姜上加灸,称为“隔姜灸”,借助生姜温中散寒入脾胃之性,加强温补脾阳的作用。如遇脾肾阳虚之五更泻,则可在脐中撒满粗盐粒,称为“隔盐灸”,盐味儿咸入肾,借盐性加强温补肾阳之功。
此外还可艾灸脾俞和肾俞,加强健脾温肾作用。脾俞、肾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脊正中线旁开1.5寸。脾俞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肾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两穴分别是脾和肾的背俞穴,是脾和肾的脏腑之气输注的特殊穴位,艾灸两穴可振奋脾阳,温补肾阳,可根据情况配合用之。
小暑
小暑是皮肤病的高发期,例如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痱子等,而痤疮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中医认为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造成肺胃湿热,又感风邪而发病。
痘痘长在不同的部位,其发病的原理各异。鼻及鼻周属脾胃大肠,代表胃热肠热,有积滞痰热,说明吃得太好;前额属心,火性炎上,是心火旺的表现,焦虑多梦烦躁,说明想得太多;左颊属肝,肝主疏泄,说明脾气太大;右颊属肺,肺主气,说明说话太多;下颏属肾,肾主生殖,说明月经不调。
痘在前额
前额属心,因心为君主之官,火性炎上,当居高位,又因心主神志,此处长痘,多因思虑过度、烦躁失眠使心火过旺所致(注:两眉与前发际之间都叫前额,但此处前额,特指两眉间处,因足阳明胃经上额交督脉于前发际正中,故眉上至发际实属阳明,当细辨之)。
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位于中指末端最高点,少冲为手少阴心经井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刺血此二穴可清泄心火,治疗长在前额的痘。
痘长满脸
多为五脏失衡,脏腑蕴热的表现,因肺主皮毛,故不论标本主次,先从肺热论治。肺俞为肺之背俞穴,位于第三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主皮毛,刺血肺俞、少商可清泄肺热治疗满脸痘痘。此外如果前胸后背起痘痘多为心肺上焦功能失常,也可肺俞加膈俞刺血,痒、湿热明显加刺委中。
痘在鼻周
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爪甲角的根部。内庭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刺血商阳并掐内庭可清泄胃火,治疗鼻周的痘痘。
痘在下颏
照海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位于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取穴时握拳,中指尖下是穴。点按此二穴可滋阴清热,治疗长在下颏的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