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8日晚8时整,黄济先生仙逝。
2010年7月我们在英东楼为黄先生过90岁生日,欢快情形似乎还在眼前。总觉得,黄先生还没走,在英东楼里、在校园里,也许还会迎面遇到;也许走着走着,背后传来一声呼唤:“郭华同志,郭华同志。”
黄先生比我年长45岁,94岁高龄。在黄先生病重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黄先生会先我而去;他那么健康,那么开朗,会一直是我们可敬可爱的黄先生;至少在我生活的这一世、这个界,黄先生会一直在;在我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怎么会没有那位谦逊、幽默、博学、友善的黄先生呢?
黄先生的“在”,是我以及如我一样的许多教育学人学术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像大自然的空气、山川、河流,虽无声而有力。虽然,最终黄先生还是先走了,但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先生会一直在,在我们的传诵里、在我们的思想里、在我们心里,在我们与同行的交往中,在我们与学生的互动中,在我们的为人做事中。
2015年1月9日,通过微信朋友圈,我以《中国教师》杂志社主编的名义发布了一条征稿启事,说明“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唯需真情实感”,但要求1月20日之前必须交稿。时间紧迫,不知道能有多少稿件。1月10号,第一篇稿子就已经发来,是顾明远先生的。此后,稿件陆续前来。令人感动的是,自微信圈发出征稿函后,我再没有催过稿,完全凭着自愿。到20号截稿时,稿件容量已经足以支撑我们做一期专刊。
这些稿件,我是第一读者。静静地读着这些稿子,不断地被感动着。这些稿子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回想黄先生的“好”、黄先生的“仁”,回忆自己与黄先生接触时的一些“小事”“琐事”。没人写什么大事情,但正是这样的“琐事”“小事”却能够十几年几十年依然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还在时时感动着亲历者。
黄先生走后,我总在想,一个老师究竟会怎样感染、教育他的学生?人们敬佩黄先生、感念黄先生,是因为他对中国教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吗?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黄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对于这样的贡献,有黄先生的文章在、著作在,有后继者的文章、著作来佐证,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是会记住的。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如果我们想到黄先生时,仅仅只能想到他的这些贡献,便无须花费这样多的笔墨,也难以抒发这样多的情感。写纪念文章的诸位学人,不是把黄先生看作是某部著作的作者来纪念,而是作为自己的亲人、自己生命成长的影响者来怀念的,包括我自己,念到黄先生时,念到最多的不是黄先生有如何大的学术贡献,而是念他对我们的关心、亲切,念他的幽默、可爱,念他如何认真、执着,念他的宽容、宽厚……总之,我们今天念到的、想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亲切的、可敬可爱的一位老者,而不只是那些著作的作者。文章著作可以通过书籍、音像流传,而生活中流淌着的一点一滴,每一件小事,则一定是通过我们活生生的生命来传承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师重要,师承重要,身教比言教重要。这样的传承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而我们每一个正是这样传承的载体。我们从上一辈先生那里传下来,便形成着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文化基因,再自然地流淌出来,薪火相传,代代不绝、生生不息。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大抵是如此吧,这也正是我们这份专刊的意义所在。
1月12日的八宝山告别之后,教育学部的李芒老师在微信圈里说:“每次去八宝山,我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的感受是:真正伟大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播撒着光芒,用生命震撼着学生,直到最后关头的告别仪式,依然生成着无与伦比的教育性。黄老师在天堂看着我们呢!”丛立新老师在纪念文章的最后,写道:“很想很想和先生说,我会好好做人,珍重晚节,因为我要争取日后进天堂,去见您啊,我知道您定然是在那里的,否则,我们要天堂来做什么呢!”因为有黄先生在,我们不敢不做好人。
黄先生90岁生日时,我写过一篇小文《我与黄济先生二三事》,现在再读,仿佛黄先生仍与我并排坐在沙发上,我们讲着什么,先生认真、执着、满脸笑意,我呢,感受着先生的教诲,觉得很温暖。
(作者系本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林静)
2010年7月我们在英东楼为黄先生过90岁生日,欢快情形似乎还在眼前。总觉得,黄先生还没走,在英东楼里、在校园里,也许还会迎面遇到;也许走着走着,背后传来一声呼唤:“郭华同志,郭华同志。”
黄先生比我年长45岁,94岁高龄。在黄先生病重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黄先生会先我而去;他那么健康,那么开朗,会一直是我们可敬可爱的黄先生;至少在我生活的这一世、这个界,黄先生会一直在;在我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怎么会没有那位谦逊、幽默、博学、友善的黄先生呢?
黄先生的“在”,是我以及如我一样的许多教育学人学术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像大自然的空气、山川、河流,虽无声而有力。虽然,最终黄先生还是先走了,但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先生会一直在,在我们的传诵里、在我们的思想里、在我们心里,在我们与同行的交往中,在我们与学生的互动中,在我们的为人做事中。
2015年1月9日,通过微信朋友圈,我以《中国教师》杂志社主编的名义发布了一条征稿启事,说明“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唯需真情实感”,但要求1月20日之前必须交稿。时间紧迫,不知道能有多少稿件。1月10号,第一篇稿子就已经发来,是顾明远先生的。此后,稿件陆续前来。令人感动的是,自微信圈发出征稿函后,我再没有催过稿,完全凭着自愿。到20号截稿时,稿件容量已经足以支撑我们做一期专刊。
这些稿件,我是第一读者。静静地读着这些稿子,不断地被感动着。这些稿子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回想黄先生的“好”、黄先生的“仁”,回忆自己与黄先生接触时的一些“小事”“琐事”。没人写什么大事情,但正是这样的“琐事”“小事”却能够十几年几十年依然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还在时时感动着亲历者。
黄先生走后,我总在想,一个老师究竟会怎样感染、教育他的学生?人们敬佩黄先生、感念黄先生,是因为他对中国教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吗?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黄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对于这样的贡献,有黄先生的文章在、著作在,有后继者的文章、著作来佐证,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是会记住的。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如果我们想到黄先生时,仅仅只能想到他的这些贡献,便无须花费这样多的笔墨,也难以抒发这样多的情感。写纪念文章的诸位学人,不是把黄先生看作是某部著作的作者来纪念,而是作为自己的亲人、自己生命成长的影响者来怀念的,包括我自己,念到黄先生时,念到最多的不是黄先生有如何大的学术贡献,而是念他对我们的关心、亲切,念他的幽默、可爱,念他如何认真、执着,念他的宽容、宽厚……总之,我们今天念到的、想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亲切的、可敬可爱的一位老者,而不只是那些著作的作者。文章著作可以通过书籍、音像流传,而生活中流淌着的一点一滴,每一件小事,则一定是通过我们活生生的生命来传承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师重要,师承重要,身教比言教重要。这样的传承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而我们每一个正是这样传承的载体。我们从上一辈先生那里传下来,便形成着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文化基因,再自然地流淌出来,薪火相传,代代不绝、生生不息。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大抵是如此吧,这也正是我们这份专刊的意义所在。
1月12日的八宝山告别之后,教育学部的李芒老师在微信圈里说:“每次去八宝山,我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的感受是:真正伟大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播撒着光芒,用生命震撼着学生,直到最后关头的告别仪式,依然生成着无与伦比的教育性。黄老师在天堂看着我们呢!”丛立新老师在纪念文章的最后,写道:“很想很想和先生说,我会好好做人,珍重晚节,因为我要争取日后进天堂,去见您啊,我知道您定然是在那里的,否则,我们要天堂来做什么呢!”因为有黄先生在,我们不敢不做好人。
黄先生90岁生日时,我写过一篇小文《我与黄济先生二三事》,现在再读,仿佛黄先生仍与我并排坐在沙发上,我们讲着什么,先生认真、执着、满脸笑意,我呢,感受着先生的教诲,觉得很温暖。
(作者系本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