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App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科普类App作为工具运用于科学教学,能够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科普类App,探索运用有效的路径和策略,引导学生思维从低阶迈向高阶,最终让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关键词】科普类App 最佳路径 思维进阶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App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当选用App来辅助教学也成为一种趋势。
  笔者尝试选用科普类App,如“形色”“星图”“人体探秘”等,以平板电脑为载体,把科普类App运用于教学之中,辅助学生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寻找合适的科普类App
  1.立足教材,甄选科普类App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不仅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梳理教材是运用科普类App的第一步,笔者整理教材,寻找对应的科普类App,结果如下:
  笔者在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后,发现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领域的科学学习都适合运用科普類App进行辅助教学。如地球与宇宙方面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许多实验不能还原真实的宇宙状态,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科普类App却能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宇宙星象变化,探寻科学的本质。
  笔者在寻找适合教材的科普类App过程中,发现各种App功能不同,教师在选择时要多方面对比分析,才能把科普类App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在操作使用不同的鱼类App识别、了解鱼类知识时,笔者对比发现“鱼类百科”只能搜索一些鱼类的科普知识,不能拍照识别鱼类;“问鱼”只能拍照识别鱼类,不能搜索鱼类的相关知识;“鱼类笔记”功能比较综合,既能拍照识别鱼类,又能搜索关于鱼类的相关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功能合适的App,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基于学生,甄选科普类App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师将科普类App运用于科学课堂的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科普类App直观展示星空、植物等图像,让低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
  中年级的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熟练地操作科普类App,并能在课后与父母共同合作、深入研究。
  高年级的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都相对较强,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复杂的任务。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星空App”坚持观察与记录一个月的完整月相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天空中的星座,比较不同星座之间的不同点,探索其中的科学知识。
  二、运用科普类App的基本路径
  1.科普类App导入,触发深层动机
  深层动机是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是触及学习者深层兴趣、情感和思维的动机。学生在深层动机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教师可以借助科普类App精巧导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笔者在教学《消失了的恐龙》一课时,巧妙运用相关App,通过图片和视频将恐龙“带”到教室,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层动机也被激发,情不自禁地开始思考恐龙是如何被还原的。
  适当借助科普类App导入教学,是精彩别致的开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2.科普类App探究,让研究更加深入
  科普类App集趣味性、自主性于一身,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辅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笔者在教学《人的呼吸》一课时,一方面将“人体探秘App”与课本教材、视频教材形成学习资源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关于人体呼吸器官的知识;另一方面将“人体探秘App”作为一种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使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呼吸的流程是什么”,聚焦思考“呼吸器官肺是怎样工作的”。在不断操作“人体探秘App”的过程中,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入。
  3.科普类App创新,培养高阶思维
  实践创新是高阶思维的一种显性表征,也是对科学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解。在科学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借助科普类App进行创新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对事物或知识本质的理解。同时,借助科普类App拓展学习能够打破内容和时空的局限,让学生探索的范围更为广阔。
  笔者在进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形色App”寻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分析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课后,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对不同植物特征的分析,结合校园的环境特点,向学校提出一些关于校园绿化的建议。笔者还让学生观察各自所居住小区的环境,分析绿化情况,向物业公司提出合理的建议。学生运用科普类App对植物进行充分研究,从而形成微报告、微调查、微论文,并将成果发布在朋友圈。
  这若干个课后创新研究,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借助App,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整合到其他知识之中,使他们的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实施科普类App的教学建议
  1.提高水平是基础
  信息智能时代,App在教育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科学课堂中运用科普类App辅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科普类App不再是传统科学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而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寻求创新性的科学教学,使小学科学教学与科普类App的融合更加深入。
  2.课堂统筹是关键
  恰当地在科学课堂引入科普类App,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遵循适度原则,将科普类App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使课堂节奏合理而紧凑。同时,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小程序的操作训练,尤其关注实验小组的组长对科普类App的正确运用,使实验小组的组长发挥引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App之间、学生与App之间的高效互动。
  3.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核心
  科学课堂不管运用什么科普类App,教师都不能忘记:一是学生在使用App,二是借用App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使用科普类App的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具有好感,对有挑战性的任务更加兴奋,对新鲜有趣的东西会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协商、讨论、交流的对象,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综上所述,将科普类App适当、精准地运用于科学教学,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新的要求。教师要精心甄选,将科普类App运用于合适的科学学习之中,使儿童的科学思维从低阶迈向高阶,让儿童的科学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寓言故事中,潜藏着丰富的情境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把握时机,化文字为情境,可以提升识字能力;化文本为情境,可以提升讲述能力;化留白为情境,可以提升想象能力;化文理为情境,可以提升思辨能力;化文体为情境,可以提升交际能力。以文“化”境,这些情境就成了儿童阅读素养生长的有机土壤。  【关键词】情境 识字能力 讲述能力 想象能力 思辨能力 交际能力  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注重在阅读过程中,
期刊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这首歌,是今天故事主人公很喜欢的一首歌。静心思索,他说,书——就是他隐形的翅膀。故事主人公名叫黄海军。  黄海军,苏北平原农村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其人,简单、质朴,如冬日旷野边的一棵小树,细细端详,自有独特风姿。面对记者,聊起乡村小学的阅读推广工作,他眼神坚定而自信,言谈中,谈
期刊
有人说:“什么样的教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一个好教师就是人格和智慧的象征。教师的思想、行为、言语、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正所谓“树人者必先树己”,在新时代,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像树一样努力向下扎根,汲取营养;竭力向上生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向下扎根,是每个教师应然的选择。再幼弱的树,根须一着地,就都知道拼命往下扎,它们知道,土壤深处才有滋养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用好统编版教材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精准解读教材,把握学生的学情,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 略读课文 非连续性文本 对比阅读  统编版教材有其内在的编排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依托教材特点组织教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
期刊
【摘要】有效的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而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本文从调动阅读积极性、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阅读是对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探知、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全过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的多维预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教师需要进行多层次的“先学”,明确教学内容的系统定位、来源演变,明确语文能力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所有教学目标”的预习。教师根据灵活的“前测”,对教学目标与策略进行“调焦”,并以精彩预告、成果召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期待,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主动建构和迁移应用作充分准备。  【关键词】多维预构 “先学” 预习 期待  语文课堂的
期刊
【摘要】多声部歌唱是一项技能性极强的活动,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意识,到了中高年段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教材中的各类合唱作品。本文通过建立音高意识、多声部节奏意识和多声部歌唱意识三个方面,来阐述在一年级音乐课堂中培养多声部意识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多声部 歌唱 意识  多声部歌唱是多声部音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是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主体。如何在小学低年段
期刊
子曰,吾欲无言。犹记二十余年前初入师范选修《教育史话》课程始诵《学记》,与人侃侃而辩不觉长短,谁人不知“教学相长”?而数日前翻检《学记新讲汇注辨证并译解》《学记评注》《学记解读》,以及高时良的《学记研究》等,竟日沉默。往日之高谈阔论实在粗鄙浅薄,可谓离经而辨志,汗出如浆……忽然隐隐约约明白,当年教授教育学的恩师反反复复提及并强调的“大学之道”,印证之下,愈加战战兢兢。读书想要追求至善之境,何其之难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  2.能借助标题和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将漫画内容写清楚,写丰满。  2.联系生活,写出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写清内容  1.欣赏导入:同学们,喜欢看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图片),看懂的同学向我微笑示意,说说看,好笑在哪里?(学生交流)下面再交流的时候
期刊
“我开窍啦!”  “我会写了!”  小孩儿葛逸凡自信满满,把作文本递到我面前。我与他圆圆的小眼镜后面的圆圆的小眼睛对视着,揉揉他的头发,好欣慰。  他是三年级下学期被同学带来的,他妈妈和我说,这孩子作文写得不太好。我说,过来试试吧。  他第一次上课就遇到写作文。当同学们开始动笔时,他皱着眉头;我给他一些提示,他托着腮帮;同学们都交作文了,他还皱着眉头托着腮帮。我再次走到他面前问:怎么样?他看看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