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宁夏盐池、豫旺(今屬同心)等县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因此这里有丰富的红色文物资源被留存下来。宁夏博物馆收藏了一批陕甘宁边区光华商店代价券,部分品相良好的还被定级为三级文物。
光华商店是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的一家非常重要的公营商业机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在中央国民经济部下设贸易总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贸易总局改成边区合作总社,隶属建设厅。1937年10月1日,在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基础上,边区政府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边区银行成立初期,因资本有限,遂成立光华书店,通过经营书籍和文具等业务活动,为边区银行积累资金。陕甘宁边区贫穷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为发展壮大边区经济,保障军民供给,边区政府实行“对外调剂、对内自由”的贸易政策。为大力发展边区商业体系、进一步扩大边区银行的资本,1938 年4月1日,边区合作总社与光华书店进行合并,组成“光华商店”,隶属于边区银行,余建新任经理,总店设在延安,各地设有分店,截至1942年共有28 家分店。1945年因商业活动发生变化,光华商店被裁撤,退出历史舞台。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及货币发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当时全民抗战的需要,1937年10月初,边区政府宣布法币为边区的流通货币,收回原中华苏维埃国家货币。因国民政府给边区相当数量的军费补助,加之华侨、国内捐款等其他援助,边区的财政基本有保障,此时边区银行的工作重点是维护法币的流通。光华商店代价券是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授权边区银行以光华商店的资产作为保证金,在边区内发行的一批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的小面额代价券,也被称为“光华票”。当时由于法币面值较高,日常小额交易难以找零,故而以这种代价券来辅助法币的流通。当然,发行辅币的数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到1939年年底,仅发行了约合316975元法币的光华商店代价券,这对于辖有20多个县的边区而言数量不大。虽边区物资相对供应紧张,物价增幅略有提高,但在战时经济条件下,通货小幅膨胀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而光华代价券的发行,不仅没对边区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而且信誉良好,商民均乐于使用。
1939年,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公布后,国共两党摩擦开始加剧。特别是1939年冬,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直接向陕甘宁边区进攻,于此同时,国民党也开始在经济上制造麻烦,对边区所需的一些紧缺物资,更是在贸易中加以限制和刁难。加之边区为加强对黄河以东日寇进攻的防卫力量,中共中央将三五九旅调回边区,边区财政困难加大。在这种背景下,边区银行加大了货币发行量。但为了维护统一战线的大局,边区银行也仅仅是多发行了些光华商店代价券,从1940年年初到10月,共发了约合693785元法币的光华商店代价券。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发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为了配合军事进攻,停发了八路军的军费补助,还加强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为保障供给,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时边区政府一面增发光华商店代价券,除了原来的5种外,1941年还增发了一种面值为柒角伍分的代价券,一面考虑正式创建自己的金融体系。
宁夏博物馆收藏的光华商店代价券涵盖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柒角伍分6个种类,年代主要集中在1938年和1940年,大部分为本馆旧藏,一小部分为后来征集,其中38件代价券被定为三级文物。
代价券正面标注名称、金额、时代(当时均采用民国纪年)、券号,背面为发行公告:“一、为便利市面流通特发行代价券;二、凭此券拾张或与其他通用小票凑足十角即兑付法币壹圆;三、此券发行十足准备,准备金全部存放边区银行,由边区银行保证并代理兑换。”落款为延安光华商店,并有光华的汉语拼音。柒角伍分代价券的正面特别标注了“凭券兑付国币”的字样。
(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光华商店是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的一家非常重要的公营商业机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在中央国民经济部下设贸易总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贸易总局改成边区合作总社,隶属建设厅。1937年10月1日,在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基础上,边区政府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边区银行成立初期,因资本有限,遂成立光华书店,通过经营书籍和文具等业务活动,为边区银行积累资金。陕甘宁边区贫穷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为发展壮大边区经济,保障军民供给,边区政府实行“对外调剂、对内自由”的贸易政策。为大力发展边区商业体系、进一步扩大边区银行的资本,1938 年4月1日,边区合作总社与光华书店进行合并,组成“光华商店”,隶属于边区银行,余建新任经理,总店设在延安,各地设有分店,截至1942年共有28 家分店。1945年因商业活动发生变化,光华商店被裁撤,退出历史舞台。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及货币发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当时全民抗战的需要,1937年10月初,边区政府宣布法币为边区的流通货币,收回原中华苏维埃国家货币。因国民政府给边区相当数量的军费补助,加之华侨、国内捐款等其他援助,边区的财政基本有保障,此时边区银行的工作重点是维护法币的流通。光华商店代价券是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授权边区银行以光华商店的资产作为保证金,在边区内发行的一批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的小面额代价券,也被称为“光华票”。当时由于法币面值较高,日常小额交易难以找零,故而以这种代价券来辅助法币的流通。当然,发行辅币的数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到1939年年底,仅发行了约合316975元法币的光华商店代价券,这对于辖有20多个县的边区而言数量不大。虽边区物资相对供应紧张,物价增幅略有提高,但在战时经济条件下,通货小幅膨胀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而光华代价券的发行,不仅没对边区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而且信誉良好,商民均乐于使用。
1939年,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公布后,国共两党摩擦开始加剧。特别是1939年冬,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直接向陕甘宁边区进攻,于此同时,国民党也开始在经济上制造麻烦,对边区所需的一些紧缺物资,更是在贸易中加以限制和刁难。加之边区为加强对黄河以东日寇进攻的防卫力量,中共中央将三五九旅调回边区,边区财政困难加大。在这种背景下,边区银行加大了货币发行量。但为了维护统一战线的大局,边区银行也仅仅是多发行了些光华商店代价券,从1940年年初到10月,共发了约合693785元法币的光华商店代价券。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发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为了配合军事进攻,停发了八路军的军费补助,还加强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为保障供给,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时边区政府一面增发光华商店代价券,除了原来的5种外,1941年还增发了一种面值为柒角伍分的代价券,一面考虑正式创建自己的金融体系。
宁夏博物馆收藏的光华商店代价券涵盖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柒角伍分6个种类,年代主要集中在1938年和1940年,大部分为本馆旧藏,一小部分为后来征集,其中38件代价券被定为三级文物。
代价券正面标注名称、金额、时代(当时均采用民国纪年)、券号,背面为发行公告:“一、为便利市面流通特发行代价券;二、凭此券拾张或与其他通用小票凑足十角即兑付法币壹圆;三、此券发行十足准备,准备金全部存放边区银行,由边区银行保证并代理兑换。”落款为延安光华商店,并有光华的汉语拼音。柒角伍分代价券的正面特别标注了“凭券兑付国币”的字样。
(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