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创新教学设计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依据
  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十、巩固练习
  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湾同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历史悠久的闽剧、歌仔剧、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喜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
  思考: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简单阐述,从事跆拳道练习过程中的两个基本阶段、教学是对跆拳道从不知到知道阶段,训练则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阶段,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密切不可分割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训练实战,而在练习过程中,仍要有新的知识学习。  【关键词】跆拳道 技术教学 训练  一、跆拳道的特点  跆拳道在历史上有过手搏、跆肩、唐手、空手等不少名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
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在对创意产业进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钻石模型分
第一次听到“临终医院”这个词,我心里多少有一点怕。那年,我刚考到市二中当老师,到临终医院做义工,是学校历来的传统,是必定要去的。  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进病房的情景。一个护工正戴着手套,给一位排便困难的老人掏大便。我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可是满屋子的人都坦然自若,我连忙又尴尬地把手放下来。有人碰了碰我的胳膊:“第一次来吧。”  这个人,就是七叔,72岁了,坐着轮椅。论年龄,任谁都要叫他一声爷爷,可是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揭示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法律的三种模式。有的人将法律视为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领域,而将自己视为法律面前的求助者;有的人将法律视为一种实现
简要介绍贾汪农村环境现状,分析污染原因,论述农村环境治理思路及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治理技术、强化环境管理、发展生态农
20年前,美国著名的学者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书中以精辟的论证指出,在未来的人类发展进程上将展现出一种崭新的
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创新意味着作文要思想境界高、观点鲜明、构思新颖,独辟蹊径等。但作文构思易出现趋同现象,是作文教学存在的难点。  阅改中学生作文,相当数量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许多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把作文视为一种负担,应付交差。因此,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培养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既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作文教学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作文出现趋同现象,一方面说明作文教学存在着同
期刊
国际关系学中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始终伴随着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使得学派之间的交流大多以理论争论的形式出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国际关系学者们
摘 要 公益诉讼在我国自1996年发端以来,逐渐被视为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承担损失者的代言人,其作为维护社会公益和弱势群体的有效工具,日益得到理论界和司法机关的重视。2013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新创了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上巨大的突破,但该规定对于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定位相对模糊,成为其实施的主要障碍。本文重点探讨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希望能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