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沉十年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美国洛杉矶传来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消息: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个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中国人从未摘取。王澍的得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世界建筑殿堂上,在理查德·迈耶、贝聿铭、丹下健三三个熠熠闪光的建筑大师姓名之后,将镌刻上一位中国人的姓名。
  王澎的横空出世,一方面令人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发人深思,为什么在欧美处于绝对权威的建筑界,王澎能够异军突起,赢得广泛赞许呢?业内专家评价王澎说:“他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种中国特色,反而令世界眼前一亮。如今,王澎在国际舞台上可谓意气风发,鲜有人知的是,他曾一度沉寂十年。
  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生时代的王澎,颇富才华却桀骜不驯。有一次,他在街上摆了两个油桶,自称“装置艺术”。而这一惊人之举,招致了行人的不安,还惊动了警察。警察当然不理会他的所谓“艺术”,责令其迅速拿掉,后来还是导师齐康教授及时赶到,才化干戈为玉帛。毕业论文答辩时,他将论文题目贴满墙壁,齐教授劝他:“你这样贴出来,小心论文通不过啊。”他不听,反而口出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这句话得罪了不少评委,所幸齐教授背后力挺,答辩才得以顺利通过。齐教授之所以特别器重王澎,关键在于欣赏他身上的两种特性:一是不注重利益,对专业热爱;二是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齐教授认为,王澎天赋异禀,假以时日,应该是有大成就的人。因此,在毕业前夕,师生二人进行了促膝长谈,齐教授特别叮嘱他:“切忌急功近利,要守得住寂寞,多思索、多体验,厚积而薄发。”
  能够恪守师训其实并不容易。王澎毕业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研究所,从事建筑、环境的研究工作。当时,改革开放大潮汹涌,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筑师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很多同学抓住机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王澎却远离热闹,日复一日地与图案和文字为伴。这期间,他把主要精力用来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他熟读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默背《世说新语》,从白居易、李渔等传统诗词中获取营养,去感知那已远去的中国的美,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设计理念中。他时常感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去承袭与发展华夏建筑的独特韵味。那段日子,不断有朋友劝他:“现在有很多项目特别赚钱,你竟然还闲在西湖观风景。”王澎思想挣扎过,但想到导师的教诲,想到自己的志向,他坚守了下来。“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很多时间来反省。”王澍后来回忆说。在心性的滋养中,王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转眼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西方建筑思潮和模式让很多国内建筑师顶礼膜拜,一味的“崇拜外国、排斥民族”浮躁之风盛行,传统建筑的精华与美学尽遭遗弃。对此,王澎颇有微词:“在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城市,然而他们把一切都破坏了。他们建造起宽阔的道路系统,每一个街区都给开发公司建造高层住宅,把纽约、洛杉矶、拉斯韦加斯融合在一起,那就是上海。”王澎希望能有所作为,摩拳擦掌地想出山,但齐教授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他暗暗咬牙坚持,既然火候还不够,那就再沉几年。就这样,在他毕业后的整整10年里,他没有建一座房子,放弃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而是一直扎根于文化的吸收与探求中,扎根于最基本的实践与探求里。这期间,他常常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这些积累,终于成就了《瓦园》的惊艳出世。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他用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经推出,立刻引得啧啧称奇、阵阵喝彩。《瓦园》的成功,令王澎声誉鹊起,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的建筑理念:扎根本土,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元素融入现代建筑。
  此后,王澎一发不可收拾,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系列经典建筑相继问世。真金不怕火炼,这些作品,渐渐拉开了世界的眼帘,让西方的建筑权威毫不吝啬地将“建筑奥斯卡”破天荒地颁给了中国人。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我突然意识到那沉寂的十年是多么重要,看来真诚的工作和弥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当今中国,无论创业或者学术领域,无数人都在追求速成,寻找成功的捷径,处处充满浮躁。王澎的成功或许提示我们,真正的成功要学会沉下去,沉得越久,将来才能飞得越高。
  编辑 邱文瑾
  【张弘图】
其他文献
幸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善良  43年前的那个正月十八,在湖北省松滋县宛市镇,是农民王心莲的儿子郑祖绪新婚定下的日子。可就在正月十六,郑祖绪突发心脏病匆匆离开了人世。  郑祖绪的未婚妻张中风和“婆婆”真有天塌地陷的感觉,这对快要成为婆媳的女人抱头痛哭。哭过后,张中凤认真地说:“妈,祖绪走了,我依然是您儿媳……”王心莲听了这话蓦地抬起头,傻呆呆地看了张中凤半天,连声说使不得。但张中凤和郑祖绪太
她是一位90后美少女,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上海某大学读书。2010年,她大学毕业,被上海一家银行录用。  当时,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推广信用卡业务。信用卡是一种借记式的信贷存储业务卡,即使卡内没有一分钱,持卡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刷卡消费。她的工作就是信用卡的宣传推广。经过分析,她选定上海各大企业的白领作为发展对象。由于她形象好,气质佳,再加之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儿,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她旗开得胜,成绩斐
艾柯在《别想摆脱书》中说:“书就如勺子、斧头、轮子或剪刀,一经造出,就不可能有进一步改善。你不能把一把勺子做得更像勺子。”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一开始就臻于完美,没有改进的可能。”这些年,我还没有从哪本书里读到过对书如此深情、智慧,又如此鼓舞读书人的话。这些话让我激动,同时交给我一份沉甸甸的信心,对书的信心。  很早就有人预言:“书会消失,阅读的人会越来越少。”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这种预言似乎得到了印
问:   每次和男友爱爱前,他都会做足前戏让我心甘情愿和他大战一场。可是之后却判若两人,一般都是呼呼大睡。这让我有点失望,我想和他说说话、亲昵一下都不行。这是因为他太疲倦了吗?怎么办呢?  答:   有人认为,男性在性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力消耗大、十分疲倦。其实经过研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男性房事达到高峰是一个主动的能量消耗过程,从前戏、躯体运动和附属性腺分泌、射精
顾颉刚有口吃。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主动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位年轻人身上。他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  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头。一时间,的谈话因为一
我们会不会终有一天在不断地假装里忘记自己。  大师和学生在郊外散步,一位农民正赤脚在地里干活,鞋子放在田埂上。  学生不怀好意地说:“我捉弄一下那个农民,把他的鞋藏起来,看看他会怎样?”  大师说:“不用猜,他一定万分着急,说不定还会大哭一场。你看他的鞋子已经很破旧了,但还是端端正正地放在一起,说明他的家境不富裕。”学生很失落。大师说:“要不,我们把硬币放在鞋里,看看他会如何?”  学生在鞋子里分
清代名臣张廷玉有言:“做人不要占便宜,占便宜是祸。”做人就要在便宜面前莫伸手。  有一天,司马迁正在家里读书,大将军李广命人给他送来一包礼物。司马迁打开一看,是一对罕见的玉璧。司马迁在女儿面前叹道:“此璧‘白璧无瑕’, 多么珍贵啊!玉如此,人也一样。老父是一介平庸小官,从不敢以白璧自居,如若收下此物,我身上的污点就会又增添一分。”于是,司马迁吩咐女儿把这一对玉璧包好,交退来人。司马迁深知固守自身清
传统婚礼上,司仪常会问新郎一个问题:“结婚了钱交给谁?”新郎多半会在宾客的起哄声中回答:“给老婆!”有的新郎为了表忠心,甚至当场就把存折、银行卡、房产证什么的交给妻子。这种习俗代表了长久以来的一种婚姻传统:钱要交给老婆管。  你家里谁管钱?管得如何?因为这个问题起过争执吗?  代表观点:老婆钱管得太紧,看看你们的忠诚和信任还剩多少?  代表人物:钟毅,26岁,企业销售人员  陈东权,42岁,投资理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获得通讯类一等奖,说的是河南南阳四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在被老板拖欠5000多元工资而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却坚持看管老板仓皇出走后遗留在厂内价值几万元的物资。文章赞美了在“以德报怨”的做人原则下。农民工还在极力维护恶意欠薪者利益的做法。而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简单赞美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做法是要求法院把老板留下的部
一位美国人来到裁缝店,要求小裁缝按照他的尺寸做一条西裤。眼看学徒期满,小裁缝正迫不急待要出师门,另谋出路,根本没有心思精工细做。结果。最后一条西裤被他做得粗糙不堪。  美国人摇着头走出店门后,师傅才惋惜地告诉徒弟,那美国人是到中国招聘一批缝纫技术工的,为了把他推荐出去,好不容易才把人家请到店里来考核。令他想不到的是,他那么精巧的手艺却做出一条那么粗糙的裤子。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心态:起初对工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