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的发展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迫切地要求提高诊断水平。目前,血液学诊断还不是所有医师都很熟悉的。有些人还存有过于依赖化验的想法,认为没有化验条件就难以诊断血液病,因而一些不具备专科实验室条件的医院和医生就缺乏诊断和处理血液病的信心,这是不对的。诚然,化验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处理有重要意义;某些血液病的确诊,以及不同类型血液病之间的鉴别,往往须借助化验检查。从发展来看,随着血液病理生理学的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程中出现疱疹,多数学者认为是预后良好的体征或并发症之一。疱疹一般出现于唇或唇周,但其他部位亦可发现。
本文报道51例腹水和血清蛋白电泳(以下简称腹水电泳和血清电泳)的测定结果,其中门脉性肝硬变14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变20例,原发性肝癌7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和腹膜癌3例。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前多为制止发作的措施,很少见到远期效果的报道,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内分泌因素问题,亦众说纷纭,未见一致意见。我们通过异病同治的方法进行祖国医学“肾”的研究中(科学通报(10∶51,1961),同时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疗愈机制,作了一些研究。
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的甚至增长了几十倍,例如英国从1920到1954年增长了38倍,成为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虽无历年的资料可查,但估计情况亦相似。据中华医学会总会病理学会的调查,在1,979例恶性肿瘤的尸检中,肺癌为17.8%,仅次于肝癌而占第二位。目前的临床情况恐不止于此。一般收住的肺癌绝大多数是晚期的,真正的早期肺癌占绝少数。
目前,国内以心电图中电压正常的尖峰形P波与R波电压的比例关系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诊断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确诊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39例心电图进行分析,以便对上述问题略加探讨。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都认为丝虫病淋巴管(结)炎的发病机制,基本上是寄生虫性过敏炎症(1,2),我们也有此想法。根据这一认识,在1959年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了3例急性丝虫病淋巴管炎,获得明显的疗效。继之,于1962~1963年又试用保泰松治疗本病25例,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鑑于丝虫病淋巴管炎是我国农村常见疾病,保泰松治疗简便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特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