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铺就农民致富路
北京市科委农村处 马金旺
“十五”期间,农业信息化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的热点。2002年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多家涉农单位、研究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启动了“北京农业信息化工程”重大科技项目。
北京农业信息化工程分Ⅰ、Ⅱ、Ⅲ期实施,Ⅰ、Ⅱ期工程已完成,Ⅲ期工程已经启动。Ⅰ、Ⅱ期工程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平台共促现代农业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和数字农业综合集成应用平台是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方面。农业信息化Ⅰ期工程自主研发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并研制了蔬菜、水果、畜禽、花卉等专家系统20个。针对北京市各区县的特色农业要求,在郊区县建立了39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19万亩,增加经济效益5134万元,节约肥水、农药、劳动力、培训等成本1165万元。
在数字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建立了数字农业综合集成应用平台,实现了信息获取、加工、决策和控制的一体化;自主研制了变量喷药机械、变量施肥机械;部分成熟的技术成果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充分展示了高新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加强绿色食品生产监管
构建了“北京市农业局绿色食品管理综合应用系统”,建立了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等26个长期农产品质量监控点,采集、积累基础农情、土壤、药物、施肥、产品质量等监测数据,管理部门可统揽各单位监测结果并加以分析,完成监控点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指导、培训畜禽及水产品生产企业合理用药。此外还建成了基于GIS技术的京郊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一整套保证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方案,强化了北京市安全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信息化管理。各监控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普遍下降了10%~20%,不但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蔬菜水果动态监测中未出现污染物超标的情况。经过动态监测的放心蔬菜水果,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市售价格比普通蔬菜价格高5%~10%。
形成立体信息服务体系
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三农网”为核心,集互联网、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优势互补的立体信息服务体系,可实现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获取、传递与交流。此外还开发了基于GIS的农村旅游管理系统、农村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和农技信息服务呼叫应答系统、便携式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并在怀柔、平谷、通州区的示范点推广应用,其中的呼叫应答系统,实现了与区县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形成了市县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信息进村入户的进程,为农村“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解决方案。
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库
信息化服务不仅要修建信息“高速公路”,还要做到“路上有车”、“车里有货”。具有北京特色的农业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中心,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北京市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构建了数字资源中心框架,全面完成30个数据库、160个子库的选题和建设,以及数据库数据信息的采集、加工、整合、集成,涵盖了12大类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等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科学研究数据、农业技术数据等科学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本信息、政策法规、管理信息等农业社会经济信息。各类数据信息近十万条,链接数据库2个。提供了北京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坚实信息资源,促进城区的科技资源和成果向郊区强力辐射。同时,为解决数据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研发完成“资源中心”的“光盘发布系统”,根据农民的需求和信息资源的特色,定制数据库光盘的界面风格以及数据展现形式,易于农民接受和消化。
通过建立北京农业电子图书馆——密云分馆,使数字化的北京农业信息资源借助分馆网络传递到密云县的18个乡镇,实现了农业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了“数字信息”丰富农民生活、帮助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今后农业数字资源服务将覆盖到京郊其他12个远郊区县。
远程教育覆盖全北京
北京农业信息化Ⅱ期工程加强了农村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经过不断努力,京郊已经建立了346个农村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站,覆盖了京郊所有乡镇及部分重点村、涉农龙头企业,并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200多个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个深入农村最基层的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的现代网络系统平台,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2000多个,真正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乡乡通”;并按照一般农民、核心农民、农村干部等不同对象,建立起初级技术培训、重点农民培训、农村干部培训三个层次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现已传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近千项,直接培训农民达百万人次,辐射200多万人次。
大力建设典型示范区
在平谷、怀柔、丰台、房山和通州5个区县开展了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在台湖镇等5个乡镇开展了示范乡镇建设,在于家务乡西垡村等15个村开展了示范村(其中10个电子政务示范村)建设,并完成了8个农民电子信息室、37个信息服务站、1个县级农村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其中电子信息室已全部接入宽带网。以中国三农网为核心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并实现与区县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面向郊区开展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平谷区利用网络向广东、福建、东北三省销售大桃近1000万公斤。
政策法规:推进依法行政 营造创新环境
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 王金勇
为落实本市依法治市要求,北京市科委结合工作实际,在“十五”期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首都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十五”期间,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科委下大力量制定了促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法规。特别是2000年以来,围绕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相继制定和修订了若干项科技政策法规。其中2000~2004年,调整和新制定的科技法规、政策性措施共30多项,主要包括《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等政策法规。这些科技政策法规基本覆盖了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整个过程,特别着重在研发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上进行了科技政策整体布局,在各个环节上都有政策的着力点。本市科技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已显现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并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度的地方性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全市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极大地促进了首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环境日趋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市孵化器总数达61家,孵化基地总面积8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714家,累计毕业企业1128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同比增长17.7%,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62项,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0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9005项,比上年度增长9.2%,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占全国成交额近1/3;各项政策得到落实,2004年对362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3亿元,为35个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匹配资金1057万元,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14.8亿元,奖励软件高级人才5000多万元,为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不断加强公务员对依法行政的学习培训,还邀请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著名教授讲课,编印《北京市科委依法行政工作手册》。同时,建立培训制度,规范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培训和考核工作。
近年来,市科委特别强化和突出了不论所有制性质、不论行政隶属、不论区域都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
根据形势发展的新需求,及时地修改、清理、完善了一些科技政策。市科委原有审批、审核、核准类事项总计38项,2002年,经清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共22项。同时清理废止和修订了一批与WTO相冲突的不符合国际规范的政策文件,对70个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了40项科技行政措施,并及时地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清理许可事项,确定保留实验动物许可、社会力量设奖、国家秘密技术出口等3项行政许可;统一规范许可实施条件、期限、程序,并在市科委网站开设许可专栏予以公示;制定了《行政许可公示制度》、《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程序性规定》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在市科委网站公开22项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做到公开透明;印制了行政审批办理指南3000余册,放置大厅自由索取,设置政务公开触摸屏,便利群众信息查询;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上审批,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如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下放到区县科委和园区管委会,方便了企业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手续。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市科委非常重视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首先,加强执法培训,强化执法资格管理,2000~2004年,市科委共组织执法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法律、行政法律培训,累计近50期,参加者近3000人次;其次,加强执法责任制度建设,制定了《北京市实验动物执法责任制》、《北京市技术市场执法实施办法》等办法;第三,创新执法机制,聘请专家参加实验动物执法;第四,加强执法检查,主要检查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和《实验动物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这一系列措施,使市科委及相关机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市科委3项行政许可、22项行政审批,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生。
软件产业:打造世界的软件之都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胡青华
2005年,对软件业界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2005年是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5周年,北京市政府4号文发布4周年,《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发布3周年。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软件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居于全国首位,北京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之都”和世界新兴的软件研发中心,并正在努力打造有世界影响的软件之都。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北京软件产业营业收入520亿元,是2000年的2.7倍,年均增长30%。产业规模占全国的34%,“三分天下有其一”。2004年,通过海关的北京软件出口2.38亿美元,是2000年的5.3倍,年均增长52%。软件出口规模占全国的39%。北京软件产业正在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具规模的区域,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同时,软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做出了贡献。例如,在数字奥运领域,支持面向奥运应用的软件研发与推广,通过奥运的示范应用,实现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在电子政务领域,推出应用示范工程,推广适合信息化需求的低成本软件系统,在电子政务改造中嵌套本国办公软件。在通信领域,抓住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IPV6网络等技术发展机遇,积极加强自主技术的研发。在金融领域,重点攻关银行核心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建立行业知识库。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推出“助飞企业E化ASP应用示范工程”,研发和推广适合国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与产品。
骨干企业群体迅速增长
2004年,北京拥有软件和IT服务业企业5500家,是2000年的3.7倍,年均增长38%。从全球看,北京初步成为软件企业聚集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2004年,北京地区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软件企业10家。1~10亿元的软件企业80家。2003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0家。国家火炬计划北京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21家。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26家。国家高新软件出口企业180家。软件和IT服务类上市企业24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实力比较雄厚、发展后劲充足的骨干企业群体。
基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在经历了企业聚集和初级的商务服务等两个阶段后,正在进入产业服务和公共技术支持的高级阶段,并形成了“三三四”的发展格局,即三个软件园、三个孵化器和四个专业化基地,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软件物理园区。三个软件园分别是中关村软件园、北工大软件园、昌平中软软件园,三个孵化器是六所学园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和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四个专业化基地是北京软件出口基地、数码娱乐产业基地、863软件成果转化基地和北京信息安全基地。
软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04年,北京软件企业从业人员数量15万人,是2000年的2.4倍,人员数量年均增长25%,占全国软件从业人员总数的21%。在中关村科技园区14万人的软件从业人员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69%,39岁以下的占总数的89%,反映了北京软件从业人员的高素质、高学历和年轻化趋势。北京已经成为软件从业人员的乐园。
软件产业突破重点领域
在基础软件方面,北京在开源软件领域的发展态势引起了全球关注,正在成为亚洲开源软件研发和推广的中心城市。北京有关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日、韩三国Linux联盟在京成立,形成了北京软件业界多方面参与国际软件社区的合作机制。自主基础软件平台的代表企业取得了快速增长,并以企业为主导,以标准为纽带,成立了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联合平台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自主软件技术的应用,打造自主创新的产业链。
在软件出口方面,通过实施对日人才“双千”计划、Linux出口计划、对日出口加速器计划、现地外包促进计划、出口扶助计划等国际化新措施,软件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对日软件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并向中高端业务拓展,欧美市场的软件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市软件出口企业超过250家,有26家企业参与“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海关软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5家。
在数字内容软件方面,2005年5月北京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北京软件企业推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产品,初步扭转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游戏市场的局面。规划布局了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为数字内容产业的更大发展做好了准备。
深入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到2004年底,北京累计认定软件企业近2300家,占全国认定软件企业总数的22%。累计登记软件产品超过6000个,占全国登记软件产品总数的26%。北京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47亿元,占全国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总额的40%。软件企业双高人才专项奖励总额2.5亿元。180多家高新软件出口企业解决了通关归类问题,享受出口优惠政策。通过CMM二级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得到了政府的专项资助;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摸索新思路,验证了电子政务系统嵌套本国办公套件的正版化新路子,并建立起两级著作权行政监管和执法体系;政府各部门每年投入软件领域的专项资金5亿元左右,有力地扶持了北京软件企业的发展。
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渐深
跨国公司日益将北京作为其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基地,到2004年底,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了120多家ICT研发机构,还将继续扩大研发规模。跨国公司开始以北京为中心,整合在中国的研发资源,逐渐将北京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体系,并开始突破研发本地化的简单模式,加强了与本地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融入北京区域创新体系。
北京正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机构扩大规模;实施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研发的专项促进计划,选择一批本地企业和研发机构,以科技项目为手段,鼓励其与跨国公司建立外协合作和业务分包关系,共同开展合作研发。
创新服务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处 张信
1999年,北京市委八届四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创新服务体系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2001年,市科委制订了《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经市政府同意,正式颁布实施。纲要的实施,对首都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6年的实践,首都创新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该体系覆盖全市18个区县,可以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科技中介体系建设
“十五”期间,北京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现有科技中介机构近6000家,相关行业协会17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6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
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4年,北京地区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50余家,从业人员上千人。全市大部分区县相继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交易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该体系包括四项支撑体系:以中国技术交易网为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化平台”;以各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为核心的“技术交易资源信息工作网络”;为技术转移和技术融投资提供全程化、资本化、国际化的专业咨询服务的“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承担技术交易中介服务的导向、示范作用的核心机构——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为了推动北京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有效促进北京地区技术交易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北京技术市场交易促进中心发起组建了“北京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经达到30余家。
行业协会改革步伐加快。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发展,在市科委的直接领导下,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和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相继进行了改革。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首次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出由民营企业家领衔的新一届理事会,北京发明协会新一届领导都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
为了树立典型科技中介机构,提升科技中介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构建新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今年,市科委设立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作为“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专项从参加项目申报的112家科技中介机构中筛选出68家特色鲜明的机构予以资金支持,并从中提炼出12种典型服务模式进行宣传推广。此外,还与科委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3个中心共建3个专业性的服务网络,与丰台、石景山、昌平3个区县共建区域性的专业服务网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北京具有丰富的科技基础资源,各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科技条件资源众多,但共享程度不够,造成大量科技资源闲置与企业科技条件缺乏并存。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北京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市科委积极探索大学资源开放、行业资源集聚共享、专业孵化器整合创新等不同的资源整合方式。1999年启动建设的全市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2004年提出建设市场化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并启动了平台建设试点。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支撑体系、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海银科生物技术孵化器、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首都农业育种创新公共平台等六个平台对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已经初步改变了科技条件供需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科技条件与创新需求相脱节的状况,有力地支持首都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创业,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优势,最终推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投融资和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关村为重点,积极推进投融资和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了“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工作;设计实施了中关村“种子资金”工作方案,支持园区优质创业企业;启动了“瞪羚计划”,支持以“瞪羚企业”为主体的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按照以资本的国际化带动产业的国际化战略,积极实施“中关村海外融资行动计划”,进一步树立“信用中关村”品牌,制订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行动纲要》。
创新型服务业推进工作
为了推动创新型服务业发展,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科委从2004年开始对利用科技资源推动创新型服务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创新型服务业的研究和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05年3月,经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增加设立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6月,与西城区共建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正式启动,目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有部分国内外著名设计公司准备入驻;8月,市科委将北京应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的理念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市政府,并被市领导初步肯定。
技术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王洪强
“十五”期间,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北京技术市场条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北京技术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大激发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和发挥了北京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并从2002年11月1日施行。这是新形势下北京技术市场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北京技术市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市科委还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与《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配套的《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人员保密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统计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方法规体系。
“十五”期间,由市科委支持建设的北京技术市场网站,经过3年的开发、运行和完善,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实现技术交易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遥居全国首位。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40.29亿元,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进入“十五”以来,合同成交额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态势。2001年为191.01亿元,到2004年已突破400亿元,达到425亿元,4年间翻了一番多。2005年1~10月,合同成交额达到344.26亿元,同比增长45.94%。
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北京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200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3.68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达到50.65%。2004年,成交额达到175.39亿元,同比增长39.99%占合同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达到41.27%。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年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来,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最大的卖方群体。
技术交易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1年电子与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77.04亿元和32.13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额的40.33%和16.82%。2004年,电子与信息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5.61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41.32%,仍居各技术领域之首。
“十五”期间,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生物和医药、先进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现代交通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明显增长。
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显著。2001年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仅有1.44亿元,到2004年达到6.21亿元,4年增长3.31倍。2005年1~10月,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继续大幅度增长,成交额达到17.06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
北京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的能力增强。2004年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209.56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量的49.31%,是2001年1.82倍。2005年1~10月,重大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倍多,达到204.36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额的59.36%。
技术出口大幅度增加,国际技术转移加快发展。2004年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39.06亿元,比2001年增长6.34倍。2005年1~10月,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63.66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是输出技术的主要城区。2001年这4个城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67.99亿元,占成交总额的91.32%。2004年,达到361.06亿元,占84.96%。
北京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十五”期间,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2004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04.81亿元,比2001年的87.34亿元,翻了一番多。北京的技术商品辐射到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材料:新型支柱产业“初长成”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处 巴纪兴
“十五”期间,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注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仅中关村地区销售收入就已突破300亿元。北京各类新材料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被北京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有20多家,上市公司8家;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新材料产业也为化工等传统产业带来了机遇。
在技术方面,北京依托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国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首先,在科技领域,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前列,在北京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新材料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承担了全国40%~5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约占全国总数30%~40%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在电子信息、稀土永磁、新型半导体、人工晶体、超导、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如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攻克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年产20万米超导线材的生产能力;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LBD晶体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北京大学的钕铁氮永磁材料作为原创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星恒电源的锂电池和电解液产量全国第一;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室温激射的氮化镓基蓝色激光器。“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也落户中关村永丰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技计划在新材料领域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纳米技术、超导及应用技术、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000年8月成立的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十五”期间在北京市科委总体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和管理、新材料领域产业咨询研究、新材料领域国际博览会、投融资服务、新材料产业杂志等服务全面促进北京市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
“十五”期间,随着“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不断深化,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30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该项目在2001年10月~2004年12月实施,承担单位是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温超导线材及相关应用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该项目,该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年产能力200km的Bi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高温超导导线产业化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丹麦、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掌握Bi系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7项,获授权4项,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
该项目实现了我国第一组实用超导电缆的并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超导电缆并入电网的国家。该超导电缆在主要性能指标方面优于目前已经投运的美国Southwire公司和丹麦NKT公司的两组电缆系统。这个项目的完成大大地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工业国家在超导电缆技术上的差距,使我国的超导电缆技术水平处于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先进行列。
“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
项目实施期限为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承担。通过项目实施,突破了国外专利技术的限制,实现非晶纳米晶超薄带材的大规模、稳定、连续化生产,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三强。制定了快淬金属的分类和牌号(GB/T 15019-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试方法(GB/T19346-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GB/T 19345-2003)等3个国家标准和非晶纳米晶丝材、非晶纳米晶卷绕铁芯、非晶纳米晶卷绕铁芯磁性能检测方法等3个企业标准,带动行业整体进步。
在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方面,目前国外批量生产的纳米晶带材的厚度通常为20mm左右,可以在100kHz下正常工作。国内批量生产的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厚度一般大于25mm,通常只能在50kHz以下工作。该项目突破了可辊剪的高质量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和高品质纳米晶卷绕铁芯的连续化制造技术,研制出连续生产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和铁芯的成套制造装备,稳定地喷出厚度为20~22mm可辊剪的带材,纳米晶带材的表面质量、韧性和致密性明显提高。目前安泰科技已经形成了纳米晶合金超薄带500吨/年、纳米晶卷绕铁芯150 吨/年的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带材和铁芯的年产值约9000万元,利润将超过2000万元。
医疗卫生: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处 曹葳
为促进首都医疗卫生水平、市民健康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在医疗卫生领域“十五”规划的指导下逐年进行了项目部署,着重解决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如肝炎、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同时,为北京医疗卫生的长远发展,在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在医疗卫生领域共启动项目106 项,科技经费总投入21697.2万元。自2002年开始实施重大项目以来,2002~2005年共启动重大项目12项,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5815万元。
“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原学筛查程序和方法,把不明原因肝炎的确诊率提高60%以上,2004年度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项目组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全国肝炎技术咨询中心和网站,并在网上会诊疑难重症肝病病人达3300人次。
该项目由我国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佑安医院牵头,联合了17家单位,集成了优势,发挥了优势。同时,该项目形成了一个依托单位(佑安医院)、两个管理机构(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三套管理制度与措施(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技术考评制度与措施、财务管理制度与办法)的重大项目管理框架。
“用于肿瘤干预与治疗的新指标研究/几种常见肿瘤分子标志谱建立及在预警、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项目
2002年启动的“用于肿瘤干预与治疗的新指标研究”项目从遗传易感性、免疫评估和分子分类等方面采用大样本、多指标的研究,鉴定出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胶质瘤中多个与易感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初步建立了多种肿瘤初诊病人免疫状态数据库;在胃癌、大肠癌和食管癌中筛出20余个与分期、分类、分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科学基础。目前,该项目的部分内容已滚动进2005年启动的“几种常见肿瘤分子标志谱建立及在预警、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重大项目之中。后者将力图发现可用于临床的肿瘤早期诊断、疾病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谱,促进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防治目前存在的难题。
对口支援:科技辐射促进同步发展
北京市科委办公室 王菲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北京将大量的科技能力、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辐射到全国的各个省市、各个民族地区,促进各地区和民族的快速、同步发展,是北京不容推卸的义务。北京市科委已经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北京市科委主要负责对口支援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湖北巴东县的工作。
对口支援内蒙古自治区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内蒙古自治区的帮助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2005年,北京市科委共支援内蒙古自治区9个项目,总计270万元,涉及能力建设、生物医药、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京蒙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达70万元,通过合作将北京市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快速的推向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内蒙古地区,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等6个盟市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达65万,用于改善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信息化进程。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项目,逐步建设完成能够覆盖全自治区6个盟市试点地区的集卫星传送、视频会议、互联网为一体的农村牧区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体系及相关服务内容。
对口支援拉萨市
2005年,北京市科委援助的“特色藏药材保护与规范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选择大黄、红景天、藏柴胡、云木香等高原特产的药材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基地。同时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和生产实践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严密性的标准操作规程,为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藏药材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2005年,北京市科委援助的“拉萨市生物医药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地区生物医药资源科技开发平台,对西藏高原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多层面、多学科的系统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并利用此平台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区内外企业投资,壮大拉萨市生物医药产业。
以上两个项目,共计援助100万元。
对口支援湖北巴东县
针对巴东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2005年,北京市科委主要支援巴东县科技局完善巴东县科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支持三峡库区巴东县的信息化建设。
针对该地区信息化建设薄弱的特点,近几年北京市科委一直坚持支持巴东县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援其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开发。北京市科委运用最新的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个针对巴东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需求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发布、管理、统计能力的开放式的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同时以这一平台为依托,为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农民提供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收听平台上的信息,或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向平台订阅和提供信息。同时,建设远程教育分站点,定期为巴东县提供农业远程教育培训。
北京市科委农村处 马金旺
“十五”期间,农业信息化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的热点。2002年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多家涉农单位、研究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启动了“北京农业信息化工程”重大科技项目。
北京农业信息化工程分Ⅰ、Ⅱ、Ⅲ期实施,Ⅰ、Ⅱ期工程已完成,Ⅲ期工程已经启动。Ⅰ、Ⅱ期工程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平台共促现代农业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和数字农业综合集成应用平台是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方面。农业信息化Ⅰ期工程自主研发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并研制了蔬菜、水果、畜禽、花卉等专家系统20个。针对北京市各区县的特色农业要求,在郊区县建立了39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19万亩,增加经济效益5134万元,节约肥水、农药、劳动力、培训等成本1165万元。
在数字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建立了数字农业综合集成应用平台,实现了信息获取、加工、决策和控制的一体化;自主研制了变量喷药机械、变量施肥机械;部分成熟的技术成果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充分展示了高新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加强绿色食品生产监管
构建了“北京市农业局绿色食品管理综合应用系统”,建立了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等26个长期农产品质量监控点,采集、积累基础农情、土壤、药物、施肥、产品质量等监测数据,管理部门可统揽各单位监测结果并加以分析,完成监控点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指导、培训畜禽及水产品生产企业合理用药。此外还建成了基于GIS技术的京郊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一整套保证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方案,强化了北京市安全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信息化管理。各监控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普遍下降了10%~20%,不但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蔬菜水果动态监测中未出现污染物超标的情况。经过动态监测的放心蔬菜水果,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市售价格比普通蔬菜价格高5%~10%。
形成立体信息服务体系
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三农网”为核心,集互联网、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优势互补的立体信息服务体系,可实现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获取、传递与交流。此外还开发了基于GIS的农村旅游管理系统、农村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和农技信息服务呼叫应答系统、便携式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并在怀柔、平谷、通州区的示范点推广应用,其中的呼叫应答系统,实现了与区县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形成了市县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信息进村入户的进程,为农村“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解决方案。
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库
信息化服务不仅要修建信息“高速公路”,还要做到“路上有车”、“车里有货”。具有北京特色的农业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中心,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北京市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构建了数字资源中心框架,全面完成30个数据库、160个子库的选题和建设,以及数据库数据信息的采集、加工、整合、集成,涵盖了12大类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等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科学研究数据、农业技术数据等科学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本信息、政策法规、管理信息等农业社会经济信息。各类数据信息近十万条,链接数据库2个。提供了北京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坚实信息资源,促进城区的科技资源和成果向郊区强力辐射。同时,为解决数据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研发完成“资源中心”的“光盘发布系统”,根据农民的需求和信息资源的特色,定制数据库光盘的界面风格以及数据展现形式,易于农民接受和消化。
通过建立北京农业电子图书馆——密云分馆,使数字化的北京农业信息资源借助分馆网络传递到密云县的18个乡镇,实现了农业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了“数字信息”丰富农民生活、帮助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今后农业数字资源服务将覆盖到京郊其他12个远郊区县。
远程教育覆盖全北京
北京农业信息化Ⅱ期工程加强了农村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经过不断努力,京郊已经建立了346个农村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站,覆盖了京郊所有乡镇及部分重点村、涉农龙头企业,并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200多个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个深入农村最基层的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的现代网络系统平台,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2000多个,真正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乡乡通”;并按照一般农民、核心农民、农村干部等不同对象,建立起初级技术培训、重点农民培训、农村干部培训三个层次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现已传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近千项,直接培训农民达百万人次,辐射200多万人次。
大力建设典型示范区
在平谷、怀柔、丰台、房山和通州5个区县开展了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在台湖镇等5个乡镇开展了示范乡镇建设,在于家务乡西垡村等15个村开展了示范村(其中10个电子政务示范村)建设,并完成了8个农民电子信息室、37个信息服务站、1个县级农村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其中电子信息室已全部接入宽带网。以中国三农网为核心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并实现与区县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面向郊区开展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平谷区利用网络向广东、福建、东北三省销售大桃近1000万公斤。
政策法规:推进依法行政 营造创新环境
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 王金勇
为落实本市依法治市要求,北京市科委结合工作实际,在“十五”期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首都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十五”期间,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科委下大力量制定了促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法规。特别是2000年以来,围绕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相继制定和修订了若干项科技政策法规。其中2000~2004年,调整和新制定的科技法规、政策性措施共30多项,主要包括《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等政策法规。这些科技政策法规基本覆盖了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整个过程,特别着重在研发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上进行了科技政策整体布局,在各个环节上都有政策的着力点。本市科技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已显现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并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度的地方性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全市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极大地促进了首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环境日趋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市孵化器总数达61家,孵化基地总面积8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714家,累计毕业企业1128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同比增长17.7%,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62项,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0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9005项,比上年度增长9.2%,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占全国成交额近1/3;各项政策得到落实,2004年对362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3亿元,为35个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匹配资金1057万元,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14.8亿元,奖励软件高级人才5000多万元,为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不断加强公务员对依法行政的学习培训,还邀请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著名教授讲课,编印《北京市科委依法行政工作手册》。同时,建立培训制度,规范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培训和考核工作。
近年来,市科委特别强化和突出了不论所有制性质、不论行政隶属、不论区域都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
根据形势发展的新需求,及时地修改、清理、完善了一些科技政策。市科委原有审批、审核、核准类事项总计38项,2002年,经清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共22项。同时清理废止和修订了一批与WTO相冲突的不符合国际规范的政策文件,对70个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了40项科技行政措施,并及时地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清理许可事项,确定保留实验动物许可、社会力量设奖、国家秘密技术出口等3项行政许可;统一规范许可实施条件、期限、程序,并在市科委网站开设许可专栏予以公示;制定了《行政许可公示制度》、《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程序性规定》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在市科委网站公开22项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做到公开透明;印制了行政审批办理指南3000余册,放置大厅自由索取,设置政务公开触摸屏,便利群众信息查询;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上审批,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如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下放到区县科委和园区管委会,方便了企业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手续。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市科委非常重视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首先,加强执法培训,强化执法资格管理,2000~2004年,市科委共组织执法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法律、行政法律培训,累计近50期,参加者近3000人次;其次,加强执法责任制度建设,制定了《北京市实验动物执法责任制》、《北京市技术市场执法实施办法》等办法;第三,创新执法机制,聘请专家参加实验动物执法;第四,加强执法检查,主要检查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和《实验动物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这一系列措施,使市科委及相关机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市科委3项行政许可、22项行政审批,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生。
软件产业:打造世界的软件之都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胡青华
2005年,对软件业界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2005年是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5周年,北京市政府4号文发布4周年,《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发布3周年。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软件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居于全国首位,北京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之都”和世界新兴的软件研发中心,并正在努力打造有世界影响的软件之都。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北京软件产业营业收入520亿元,是2000年的2.7倍,年均增长30%。产业规模占全国的34%,“三分天下有其一”。2004年,通过海关的北京软件出口2.38亿美元,是2000年的5.3倍,年均增长52%。软件出口规模占全国的39%。北京软件产业正在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具规模的区域,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同时,软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做出了贡献。例如,在数字奥运领域,支持面向奥运应用的软件研发与推广,通过奥运的示范应用,实现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在电子政务领域,推出应用示范工程,推广适合信息化需求的低成本软件系统,在电子政务改造中嵌套本国办公软件。在通信领域,抓住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IPV6网络等技术发展机遇,积极加强自主技术的研发。在金融领域,重点攻关银行核心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建立行业知识库。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推出“助飞企业E化ASP应用示范工程”,研发和推广适合国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与产品。
骨干企业群体迅速增长
2004年,北京拥有软件和IT服务业企业5500家,是2000年的3.7倍,年均增长38%。从全球看,北京初步成为软件企业聚集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2004年,北京地区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软件企业10家。1~10亿元的软件企业80家。2003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0家。国家火炬计划北京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21家。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26家。国家高新软件出口企业180家。软件和IT服务类上市企业24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实力比较雄厚、发展后劲充足的骨干企业群体。
基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在经历了企业聚集和初级的商务服务等两个阶段后,正在进入产业服务和公共技术支持的高级阶段,并形成了“三三四”的发展格局,即三个软件园、三个孵化器和四个专业化基地,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软件物理园区。三个软件园分别是中关村软件园、北工大软件园、昌平中软软件园,三个孵化器是六所学园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和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四个专业化基地是北京软件出口基地、数码娱乐产业基地、863软件成果转化基地和北京信息安全基地。
软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04年,北京软件企业从业人员数量15万人,是2000年的2.4倍,人员数量年均增长25%,占全国软件从业人员总数的21%。在中关村科技园区14万人的软件从业人员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69%,39岁以下的占总数的89%,反映了北京软件从业人员的高素质、高学历和年轻化趋势。北京已经成为软件从业人员的乐园。
软件产业突破重点领域
在基础软件方面,北京在开源软件领域的发展态势引起了全球关注,正在成为亚洲开源软件研发和推广的中心城市。北京有关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日、韩三国Linux联盟在京成立,形成了北京软件业界多方面参与国际软件社区的合作机制。自主基础软件平台的代表企业取得了快速增长,并以企业为主导,以标准为纽带,成立了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联合平台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自主软件技术的应用,打造自主创新的产业链。
在软件出口方面,通过实施对日人才“双千”计划、Linux出口计划、对日出口加速器计划、现地外包促进计划、出口扶助计划等国际化新措施,软件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对日软件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并向中高端业务拓展,欧美市场的软件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市软件出口企业超过250家,有26家企业参与“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海关软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5家。
在数字内容软件方面,2005年5月北京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北京软件企业推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产品,初步扭转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游戏市场的局面。规划布局了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为数字内容产业的更大发展做好了准备。
深入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到2004年底,北京累计认定软件企业近2300家,占全国认定软件企业总数的22%。累计登记软件产品超过6000个,占全国登记软件产品总数的26%。北京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47亿元,占全国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总额的40%。软件企业双高人才专项奖励总额2.5亿元。180多家高新软件出口企业解决了通关归类问题,享受出口优惠政策。通过CMM二级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得到了政府的专项资助;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摸索新思路,验证了电子政务系统嵌套本国办公套件的正版化新路子,并建立起两级著作权行政监管和执法体系;政府各部门每年投入软件领域的专项资金5亿元左右,有力地扶持了北京软件企业的发展。
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渐深
跨国公司日益将北京作为其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基地,到2004年底,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了120多家ICT研发机构,还将继续扩大研发规模。跨国公司开始以北京为中心,整合在中国的研发资源,逐渐将北京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体系,并开始突破研发本地化的简单模式,加强了与本地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融入北京区域创新体系。
北京正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机构扩大规模;实施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研发的专项促进计划,选择一批本地企业和研发机构,以科技项目为手段,鼓励其与跨国公司建立外协合作和业务分包关系,共同开展合作研发。
创新服务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处 张信
1999年,北京市委八届四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创新服务体系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2001年,市科委制订了《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经市政府同意,正式颁布实施。纲要的实施,对首都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6年的实践,首都创新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该体系覆盖全市18个区县,可以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科技中介体系建设
“十五”期间,北京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现有科技中介机构近6000家,相关行业协会17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6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
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4年,北京地区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50余家,从业人员上千人。全市大部分区县相继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交易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该体系包括四项支撑体系:以中国技术交易网为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化平台”;以各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为核心的“技术交易资源信息工作网络”;为技术转移和技术融投资提供全程化、资本化、国际化的专业咨询服务的“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承担技术交易中介服务的导向、示范作用的核心机构——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为了推动北京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有效促进北京地区技术交易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北京技术市场交易促进中心发起组建了“北京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经达到30余家。
行业协会改革步伐加快。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发展,在市科委的直接领导下,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和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相继进行了改革。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首次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出由民营企业家领衔的新一届理事会,北京发明协会新一届领导都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
为了树立典型科技中介机构,提升科技中介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构建新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今年,市科委设立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作为“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专项从参加项目申报的112家科技中介机构中筛选出68家特色鲜明的机构予以资金支持,并从中提炼出12种典型服务模式进行宣传推广。此外,还与科委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3个中心共建3个专业性的服务网络,与丰台、石景山、昌平3个区县共建区域性的专业服务网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北京具有丰富的科技基础资源,各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科技条件资源众多,但共享程度不够,造成大量科技资源闲置与企业科技条件缺乏并存。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北京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市科委积极探索大学资源开放、行业资源集聚共享、专业孵化器整合创新等不同的资源整合方式。1999年启动建设的全市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2004年提出建设市场化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并启动了平台建设试点。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支撑体系、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海银科生物技术孵化器、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首都农业育种创新公共平台等六个平台对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已经初步改变了科技条件供需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科技条件与创新需求相脱节的状况,有力地支持首都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创业,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优势,最终推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投融资和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关村为重点,积极推进投融资和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了“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工作;设计实施了中关村“种子资金”工作方案,支持园区优质创业企业;启动了“瞪羚计划”,支持以“瞪羚企业”为主体的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按照以资本的国际化带动产业的国际化战略,积极实施“中关村海外融资行动计划”,进一步树立“信用中关村”品牌,制订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行动纲要》。
创新型服务业推进工作
为了推动创新型服务业发展,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科委从2004年开始对利用科技资源推动创新型服务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创新型服务业的研究和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05年3月,经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增加设立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6月,与西城区共建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正式启动,目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有部分国内外著名设计公司准备入驻;8月,市科委将北京应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的理念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市政府,并被市领导初步肯定。
技术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王洪强
“十五”期间,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北京技术市场条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北京技术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大激发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和发挥了北京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并从2002年11月1日施行。这是新形势下北京技术市场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北京技术市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市科委还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与《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配套的《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人员保密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统计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方法规体系。
“十五”期间,由市科委支持建设的北京技术市场网站,经过3年的开发、运行和完善,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实现技术交易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遥居全国首位。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40.29亿元,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进入“十五”以来,合同成交额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态势。2001年为191.01亿元,到2004年已突破400亿元,达到425亿元,4年间翻了一番多。2005年1~10月,合同成交额达到344.26亿元,同比增长45.94%。
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北京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200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3.68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达到50.65%。2004年,成交额达到175.39亿元,同比增长39.99%占合同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达到41.27%。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年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来,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最大的卖方群体。
技术交易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1年电子与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77.04亿元和32.13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额的40.33%和16.82%。2004年,电子与信息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5.61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41.32%,仍居各技术领域之首。
“十五”期间,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生物和医药、先进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现代交通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明显增长。
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显著。2001年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仅有1.44亿元,到2004年达到6.21亿元,4年增长3.31倍。2005年1~10月,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继续大幅度增长,成交额达到17.06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
北京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的能力增强。2004年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209.56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量的49.31%,是2001年1.82倍。2005年1~10月,重大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倍多,达到204.36亿元,占合同成交总额的59.36%。
技术出口大幅度增加,国际技术转移加快发展。2004年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39.06亿元,比2001年增长6.34倍。2005年1~10月,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63.66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是输出技术的主要城区。2001年这4个城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67.99亿元,占成交总额的91.32%。2004年,达到361.06亿元,占84.96%。
北京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十五”期间,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2004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04.81亿元,比2001年的87.34亿元,翻了一番多。北京的技术商品辐射到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材料:新型支柱产业“初长成”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处 巴纪兴
“十五”期间,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注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仅中关村地区销售收入就已突破300亿元。北京各类新材料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被北京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有20多家,上市公司8家;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新材料产业也为化工等传统产业带来了机遇。
在技术方面,北京依托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国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首先,在科技领域,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前列,在北京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新材料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承担了全国40%~5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约占全国总数30%~40%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在电子信息、稀土永磁、新型半导体、人工晶体、超导、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如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攻克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年产20万米超导线材的生产能力;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LBD晶体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北京大学的钕铁氮永磁材料作为原创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星恒电源的锂电池和电解液产量全国第一;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室温激射的氮化镓基蓝色激光器。“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也落户中关村永丰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技计划在新材料领域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纳米技术、超导及应用技术、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000年8月成立的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十五”期间在北京市科委总体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和管理、新材料领域产业咨询研究、新材料领域国际博览会、投融资服务、新材料产业杂志等服务全面促进北京市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
“十五”期间,随着“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不断深化,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30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该项目在2001年10月~2004年12月实施,承担单位是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温超导线材及相关应用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该项目,该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年产能力200km的Bi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高温超导导线产业化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丹麦、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掌握Bi系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7项,获授权4项,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
该项目实现了我国第一组实用超导电缆的并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超导电缆并入电网的国家。该超导电缆在主要性能指标方面优于目前已经投运的美国Southwire公司和丹麦NKT公司的两组电缆系统。这个项目的完成大大地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工业国家在超导电缆技术上的差距,使我国的超导电缆技术水平处于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先进行列。
“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
项目实施期限为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承担。通过项目实施,突破了国外专利技术的限制,实现非晶纳米晶超薄带材的大规模、稳定、连续化生产,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三强。制定了快淬金属的分类和牌号(GB/T 15019-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试方法(GB/T19346-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GB/T 19345-2003)等3个国家标准和非晶纳米晶丝材、非晶纳米晶卷绕铁芯、非晶纳米晶卷绕铁芯磁性能检测方法等3个企业标准,带动行业整体进步。
在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方面,目前国外批量生产的纳米晶带材的厚度通常为20mm左右,可以在100kHz下正常工作。国内批量生产的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厚度一般大于25mm,通常只能在50kHz以下工作。该项目突破了可辊剪的高质量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和高品质纳米晶卷绕铁芯的连续化制造技术,研制出连续生产纳米晶软磁合金超薄带和铁芯的成套制造装备,稳定地喷出厚度为20~22mm可辊剪的带材,纳米晶带材的表面质量、韧性和致密性明显提高。目前安泰科技已经形成了纳米晶合金超薄带500吨/年、纳米晶卷绕铁芯150 吨/年的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带材和铁芯的年产值约9000万元,利润将超过2000万元。
医疗卫生: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处 曹葳
为促进首都医疗卫生水平、市民健康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在医疗卫生领域“十五”规划的指导下逐年进行了项目部署,着重解决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如肝炎、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同时,为北京医疗卫生的长远发展,在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北京市科委在医疗卫生领域共启动项目106 项,科技经费总投入21697.2万元。自2002年开始实施重大项目以来,2002~2005年共启动重大项目12项,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5815万元。
“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原学筛查程序和方法,把不明原因肝炎的确诊率提高60%以上,2004年度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项目组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全国肝炎技术咨询中心和网站,并在网上会诊疑难重症肝病病人达3300人次。
该项目由我国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佑安医院牵头,联合了17家单位,集成了优势,发挥了优势。同时,该项目形成了一个依托单位(佑安医院)、两个管理机构(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三套管理制度与措施(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技术考评制度与措施、财务管理制度与办法)的重大项目管理框架。
“用于肿瘤干预与治疗的新指标研究/几种常见肿瘤分子标志谱建立及在预警、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项目
2002年启动的“用于肿瘤干预与治疗的新指标研究”项目从遗传易感性、免疫评估和分子分类等方面采用大样本、多指标的研究,鉴定出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胶质瘤中多个与易感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初步建立了多种肿瘤初诊病人免疫状态数据库;在胃癌、大肠癌和食管癌中筛出20余个与分期、分类、分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科学基础。目前,该项目的部分内容已滚动进2005年启动的“几种常见肿瘤分子标志谱建立及在预警、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重大项目之中。后者将力图发现可用于临床的肿瘤早期诊断、疾病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谱,促进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防治目前存在的难题。
对口支援:科技辐射促进同步发展
北京市科委办公室 王菲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北京将大量的科技能力、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辐射到全国的各个省市、各个民族地区,促进各地区和民族的快速、同步发展,是北京不容推卸的义务。北京市科委已经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北京市科委主要负责对口支援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湖北巴东县的工作。
对口支援内蒙古自治区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内蒙古自治区的帮助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2005年,北京市科委共支援内蒙古自治区9个项目,总计270万元,涉及能力建设、生物医药、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京蒙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达70万元,通过合作将北京市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快速的推向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内蒙古地区,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等6个盟市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达65万,用于改善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信息化进程。
2005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项目,逐步建设完成能够覆盖全自治区6个盟市试点地区的集卫星传送、视频会议、互联网为一体的农村牧区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体系及相关服务内容。
对口支援拉萨市
2005年,北京市科委援助的“特色藏药材保护与规范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选择大黄、红景天、藏柴胡、云木香等高原特产的药材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基地。同时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和生产实践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严密性的标准操作规程,为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藏药材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2005年,北京市科委援助的“拉萨市生物医药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地区生物医药资源科技开发平台,对西藏高原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多层面、多学科的系统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并利用此平台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区内外企业投资,壮大拉萨市生物医药产业。
以上两个项目,共计援助100万元。
对口支援湖北巴东县
针对巴东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2005年,北京市科委主要支援巴东县科技局完善巴东县科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支持三峡库区巴东县的信息化建设。
针对该地区信息化建设薄弱的特点,近几年北京市科委一直坚持支持巴东县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援其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开发。北京市科委运用最新的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个针对巴东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需求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发布、管理、统计能力的开放式的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同时以这一平台为依托,为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农民提供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收听平台上的信息,或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向平台订阅和提供信息。同时,建设远程教育分站点,定期为巴东县提供农业远程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