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卞云飞,江苏扬州人。九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在 《诗刊》 《飞天》 《广西文学》 《星星》 《椰城》 《扬子江》 《天津文学》 《雨花》 《西部》 等纯文学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出版诗集 《一瞬间的照彻》 《云的翅膀》两部。
1. 第一次离家
头一天,村里的乡亲们敲锣打鼓把我送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第二天,天还没亮,有些寒冷,有些慌乱,只在县委党校的食堂胡乱啃了几嘴滚烫的包子,一口气被噎着还没喘过来,就被吆喝上了去往那个地方的接兵大巴车。近一天的路程,我看见一片橄榄绿和一行令人畏怯的大字——快如闪电,厉如钢刀。三毛曾说过:“出发总是好的,它象征着一种出离,更是必须面对的另一个开始。”那一刻,家乡的一切悄然远去,心灵的梦在一个向往、一些胆怯、几分失落中开始了。
2. 难忘稻草铺
没料到90年代的新兵连队里,条件差得只有一半人睡高低床,另一半人只能睡地鋪。两百多号新兵到部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搬红砖、铺稻草,为各自垒窝。一个新兵班10 个人,晚上睡觉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挤在一起特开心,因为这是大家这辈子第一次如此接近地睡在一起——温馨、暖和,暂时忘记了远方牵挂的爹娘。
稻草铺睡着暖和,却不易整理。铺上床单后,总有高有低,好不容易叠好的“豆腐块”,放到上面就立马变了形。内务评比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动红旗被那些“高低床班”夺去。为此,各地铺班班长曾多次向上级提出抗议,可答复只有一个:自己解决。班长召开特别班务会,让大家想点子。结果会开了个把小时,切实可行的办法却没有一个。那天半夜,我忽生一念:如果把全班人的床单缝在一起,做成一张大床单,再用砖头压牢四个角,然后看床单上哪儿凸就踩哪儿,哪儿凹就填哪儿……这么简单的办法,咋就没想到呢?好不容易挨到了起床号响,我就立即钻出被窝,从地铺这头越过战友,到了班长那头……
果然,此方法效果特好。就在那个星期,我们班在所有的地铺班中率先挂上了向往已久的“内务优胜”流动红旗。于是其他地铺班纷纷效仿。因此,我在新兵大会上受到了教导员的表扬。
转眼,新兵连训练即将结束。我们只能将那缝在一起的大床单一一拆开,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因为拆开的不只是一张张床单,更是我们这个班相处了三个月的战友情!正是这张张雪白的床单把我们整个班凝聚在了一起,在新兵连的各项训练和评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那些训练的日子
队列课,大家有些不适应班长的口令,一个动作总是有人做不好,分不清向左向右,于是大家忍不住笑,哪知惹火了班长。班长去炊事班的垃圾桶里捡来大白菜梗,谁笑就插谁嘴里,训练场顿时安静了。班长说:“我这样做是要告诉你们,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要想到还有别人比你更痛苦。”器械课,我的基础比较好,每个动作都能按标准做完。可有的人就惨了,被班长用背包带吊在了单杠上,并在脚下挖了一个坑,即便个子再高、腿再长也不着地,一个个被吊得手上的老茧发疼,泪水直流。跳木马既需要弹跳力,更需要胆大心细,有的同志一节课下来,助跑和踏板弹跳一样不过关,直到炊事班的饭菜飘香,值日班长把木马抬到食堂门口,谁按要求跳过去了谁就进去吃饭,可怜了个别过了吃饭时间还没跳过去的同志。
擒敌基本功的训练最苦,其中一个动作叫“前倒”,要求像门板一样倒下去,只许用小臂平衡着地,不许用手支撑,受伤率很高,刚练习时极其痛苦。至今记得每一次倒下去就不想再起来,痛得手指往泥土里抠。下课时手腕肿得戴不上手表,中午吃饭手臂疼得拿不起筷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训练,没有一样是付出没有回报的。单兵战术从卧倒开始,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姿匍匐、跃进、前滚翻等都需要经过几百遍、上千遍的磨砺才能娴熟。而我在练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卧倒”时就被难住了。发力方向不对,身体舒展不开,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挑战了班长的极限。结果,班长说:“你不要练了,去绕着四百米跑道“前倒”一圈回来再说吧。”后来才知道那不叫训练,叫变相体罚。但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笨,不争气。别人课间休息坐在操场上谈笑风生,我找个偏僻的地方使劲练,一次次、一遍遍,直到手肘肿起来,磨破皮,渗出血。直到后来班长一次次、一遍遍表扬我动作做得好、进步大……
在实弹射击前的一段时间,每天都有瞄靶训练。有时像一根木桩站在操场上练习端枪,枪头挂上水壶或者砖头,每次练得汗水如注、浑身颤抖;有时像一片糖纸贴在草地上屏息凝视,练习准星、缺口与瞄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几次在太阳底下瞄着瞄着,闻着泥草的芬芳,脸颊贴在枪托上就昏昏欲睡,甚至脑海会浮现出上学时暗恋的那位家乡姑娘……直到实弹射击那天才猛然紧张起来。可愈紧张偏偏就遇上了子弹卡壳,又不敢向指挥员报告,急得使劲一拉枪栓,子弹跳了出来。结果五发子弹两发上靶,两发跑靶,一发蹦在眼前不敢捡。时隔好久,那粒尖尖的红铜色子弹成了心里忘不掉的一个梗。
其实,所有的训练科目中四百米障碍最累人。它要求集爆发力、耐力、弹跳力、技巧,以及胆大心细于一体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每道障碍。走木桩、跨壕沟、跳高台、过独木桥……每一趟下来都瘫软在地。
而最为刺激的训练科目属武器分解结合。开展竞赛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拆卸步枪(手枪等)零部件,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组装完毕。开始由于动作陌生,手指僵硬,指头常被划破多处,只能裹上创口贴继续练。可创口贴影响手指与武器的敏感度啊,只好又将它们都撕掉。时间久了,一个个流血的小伤口变成了结疤,也忘记了钻心的疼。练到后来,直接用黑布条蒙住眼睛,速度居然比睁着眼时分解结合的还要快。
4. 两次猝不及防的晕倒
都以为新兵连最苦,我那时却相反。新兵连出色的训练成绩把我送到了机动部队,一个以处置社会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全训单位。如今讲究科学训练,而那时的科学就是“野蛮”,几乎每天都在强化训练,个个被训得脸色发黄,全身肌肉疼得发抖,以至于大家上厕所都要带板凳,因为蹲下去如果没人搀扶就会起不来。那天有点热,我站在单杠下面有点打晃,当仰头准备上杠时,却发现单杠由一根变成了两根、三根……我说了声:“班长,我不行了。”便一头栽倒在沙坑里。醒来后听见战友在议论:“难怪这家伙这么壮实也会晕倒,原来已经三十九度半了。”
还有一次是在军事大比武集训队。所有人的体能都被压榨到了极点,那天午餐每人加餐一瓶啤酒,我一饮而尽,没吃饭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午休了。大约睡了半个多钟头,我迷迷糊糊起来上厕所,解完小便回到营房门口,忽然一阵眩晕,来不及扶门就撞了上去……大约几分钟后大脑才有了意识,但眼睛还是迷迷糊糊的睁不开。我知道可能是酒精引起的低血糖发作,于是双手扶着墙壁摸索到了床上。直到下午的训练哨声响起,被战友叫醒,发现半边额头上全是血渍。
5. 去师范学院军训
没读过大学,第一次去某师范学院参加军训,面对阶梯教室里满座的学生,显得紧张而局促。讲台前一段语无伦次的自我介绍算是在一阵笑声、一段掌声中开始了。
站在学生队列面前很认真,用心去教每个动作,越怕出错,越老出错,时常引起哄堂大笑。而他们却因此喜欢上了我,他们说我口令好听,没有其他班的教官严厉,害羞得都不敢用手指去纠正女生的动作。
整理内务课,把叠被子的要领一一讲解示范后,就是学生们自己练习了。等到检查成果时,我发现其中一位女生的被子摊在床上什么也没做。一番询问后得知因集体讲解时人多、声杂,女生没有听清。于是我为她开小灶,将叠“豆腐块”的程序又做了一次讲解示范。看见我满头大汗,女生很感动,要答谢。我说你就给大家唱首最拿手的歌吧!“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歌声极为优美,我有点怀疑眼前的女孩是不是从音乐系跑过来的。
接下来的训练课上,我发现她特别用功,而且表现欲比其他学生要强,每天傍晚下课时,学生们都要求她唱一首歌。女生恬静的脸上搭着一副眼镜,在夕阳余辉的掩映下显得更为清纯,歌声、草地、斜阳、倩影在那一刻融合成一幅绝美的黄昏图。
军训结束那天,女生轻松拿了个人先进奖。而我自然也就回到了部队。不久后的一天,我忽然收到一封女生寄来的书信,娟秀的字迹,稚嫩、真诚的心语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开始慌张、彷徨,因为从未体验过那样的滋味。那一晚,月光清澈、透明,我梦见她的歌声婉转动听。
6. 第一次当上班长
我不会选择体罚战士。我喜欢一句话叫:“婆婆嘴,妈妈心。”
当新兵连再次分“高低床班”和“地铺班”的时候,我主动要求带新兵睡稻草铺。因为那儿熟悉,有一种温暖的味道,永久不会消散。
1. 第一次离家
头一天,村里的乡亲们敲锣打鼓把我送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第二天,天还没亮,有些寒冷,有些慌乱,只在县委党校的食堂胡乱啃了几嘴滚烫的包子,一口气被噎着还没喘过来,就被吆喝上了去往那个地方的接兵大巴车。近一天的路程,我看见一片橄榄绿和一行令人畏怯的大字——快如闪电,厉如钢刀。三毛曾说过:“出发总是好的,它象征着一种出离,更是必须面对的另一个开始。”那一刻,家乡的一切悄然远去,心灵的梦在一个向往、一些胆怯、几分失落中开始了。
2. 难忘稻草铺
没料到90年代的新兵连队里,条件差得只有一半人睡高低床,另一半人只能睡地鋪。两百多号新兵到部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搬红砖、铺稻草,为各自垒窝。一个新兵班10 个人,晚上睡觉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挤在一起特开心,因为这是大家这辈子第一次如此接近地睡在一起——温馨、暖和,暂时忘记了远方牵挂的爹娘。
稻草铺睡着暖和,却不易整理。铺上床单后,总有高有低,好不容易叠好的“豆腐块”,放到上面就立马变了形。内务评比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动红旗被那些“高低床班”夺去。为此,各地铺班班长曾多次向上级提出抗议,可答复只有一个:自己解决。班长召开特别班务会,让大家想点子。结果会开了个把小时,切实可行的办法却没有一个。那天半夜,我忽生一念:如果把全班人的床单缝在一起,做成一张大床单,再用砖头压牢四个角,然后看床单上哪儿凸就踩哪儿,哪儿凹就填哪儿……这么简单的办法,咋就没想到呢?好不容易挨到了起床号响,我就立即钻出被窝,从地铺这头越过战友,到了班长那头……
果然,此方法效果特好。就在那个星期,我们班在所有的地铺班中率先挂上了向往已久的“内务优胜”流动红旗。于是其他地铺班纷纷效仿。因此,我在新兵大会上受到了教导员的表扬。
转眼,新兵连训练即将结束。我们只能将那缝在一起的大床单一一拆开,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因为拆开的不只是一张张床单,更是我们这个班相处了三个月的战友情!正是这张张雪白的床单把我们整个班凝聚在了一起,在新兵连的各项训练和评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那些训练的日子
队列课,大家有些不适应班长的口令,一个动作总是有人做不好,分不清向左向右,于是大家忍不住笑,哪知惹火了班长。班长去炊事班的垃圾桶里捡来大白菜梗,谁笑就插谁嘴里,训练场顿时安静了。班长说:“我这样做是要告诉你们,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要想到还有别人比你更痛苦。”器械课,我的基础比较好,每个动作都能按标准做完。可有的人就惨了,被班长用背包带吊在了单杠上,并在脚下挖了一个坑,即便个子再高、腿再长也不着地,一个个被吊得手上的老茧发疼,泪水直流。跳木马既需要弹跳力,更需要胆大心细,有的同志一节课下来,助跑和踏板弹跳一样不过关,直到炊事班的饭菜飘香,值日班长把木马抬到食堂门口,谁按要求跳过去了谁就进去吃饭,可怜了个别过了吃饭时间还没跳过去的同志。
擒敌基本功的训练最苦,其中一个动作叫“前倒”,要求像门板一样倒下去,只许用小臂平衡着地,不许用手支撑,受伤率很高,刚练习时极其痛苦。至今记得每一次倒下去就不想再起来,痛得手指往泥土里抠。下课时手腕肿得戴不上手表,中午吃饭手臂疼得拿不起筷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训练,没有一样是付出没有回报的。单兵战术从卧倒开始,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姿匍匐、跃进、前滚翻等都需要经过几百遍、上千遍的磨砺才能娴熟。而我在练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卧倒”时就被难住了。发力方向不对,身体舒展不开,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挑战了班长的极限。结果,班长说:“你不要练了,去绕着四百米跑道“前倒”一圈回来再说吧。”后来才知道那不叫训练,叫变相体罚。但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笨,不争气。别人课间休息坐在操场上谈笑风生,我找个偏僻的地方使劲练,一次次、一遍遍,直到手肘肿起来,磨破皮,渗出血。直到后来班长一次次、一遍遍表扬我动作做得好、进步大……
在实弹射击前的一段时间,每天都有瞄靶训练。有时像一根木桩站在操场上练习端枪,枪头挂上水壶或者砖头,每次练得汗水如注、浑身颤抖;有时像一片糖纸贴在草地上屏息凝视,练习准星、缺口与瞄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几次在太阳底下瞄着瞄着,闻着泥草的芬芳,脸颊贴在枪托上就昏昏欲睡,甚至脑海会浮现出上学时暗恋的那位家乡姑娘……直到实弹射击那天才猛然紧张起来。可愈紧张偏偏就遇上了子弹卡壳,又不敢向指挥员报告,急得使劲一拉枪栓,子弹跳了出来。结果五发子弹两发上靶,两发跑靶,一发蹦在眼前不敢捡。时隔好久,那粒尖尖的红铜色子弹成了心里忘不掉的一个梗。
其实,所有的训练科目中四百米障碍最累人。它要求集爆发力、耐力、弹跳力、技巧,以及胆大心细于一体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每道障碍。走木桩、跨壕沟、跳高台、过独木桥……每一趟下来都瘫软在地。
而最为刺激的训练科目属武器分解结合。开展竞赛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拆卸步枪(手枪等)零部件,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组装完毕。开始由于动作陌生,手指僵硬,指头常被划破多处,只能裹上创口贴继续练。可创口贴影响手指与武器的敏感度啊,只好又将它们都撕掉。时间久了,一个个流血的小伤口变成了结疤,也忘记了钻心的疼。练到后来,直接用黑布条蒙住眼睛,速度居然比睁着眼时分解结合的还要快。
4. 两次猝不及防的晕倒
都以为新兵连最苦,我那时却相反。新兵连出色的训练成绩把我送到了机动部队,一个以处置社会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全训单位。如今讲究科学训练,而那时的科学就是“野蛮”,几乎每天都在强化训练,个个被训得脸色发黄,全身肌肉疼得发抖,以至于大家上厕所都要带板凳,因为蹲下去如果没人搀扶就会起不来。那天有点热,我站在单杠下面有点打晃,当仰头准备上杠时,却发现单杠由一根变成了两根、三根……我说了声:“班长,我不行了。”便一头栽倒在沙坑里。醒来后听见战友在议论:“难怪这家伙这么壮实也会晕倒,原来已经三十九度半了。”
还有一次是在军事大比武集训队。所有人的体能都被压榨到了极点,那天午餐每人加餐一瓶啤酒,我一饮而尽,没吃饭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午休了。大约睡了半个多钟头,我迷迷糊糊起来上厕所,解完小便回到营房门口,忽然一阵眩晕,来不及扶门就撞了上去……大约几分钟后大脑才有了意识,但眼睛还是迷迷糊糊的睁不开。我知道可能是酒精引起的低血糖发作,于是双手扶着墙壁摸索到了床上。直到下午的训练哨声响起,被战友叫醒,发现半边额头上全是血渍。
5. 去师范学院军训
没读过大学,第一次去某师范学院参加军训,面对阶梯教室里满座的学生,显得紧张而局促。讲台前一段语无伦次的自我介绍算是在一阵笑声、一段掌声中开始了。
站在学生队列面前很认真,用心去教每个动作,越怕出错,越老出错,时常引起哄堂大笑。而他们却因此喜欢上了我,他们说我口令好听,没有其他班的教官严厉,害羞得都不敢用手指去纠正女生的动作。
整理内务课,把叠被子的要领一一讲解示范后,就是学生们自己练习了。等到检查成果时,我发现其中一位女生的被子摊在床上什么也没做。一番询问后得知因集体讲解时人多、声杂,女生没有听清。于是我为她开小灶,将叠“豆腐块”的程序又做了一次讲解示范。看见我满头大汗,女生很感动,要答谢。我说你就给大家唱首最拿手的歌吧!“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歌声极为优美,我有点怀疑眼前的女孩是不是从音乐系跑过来的。
接下来的训练课上,我发现她特别用功,而且表现欲比其他学生要强,每天傍晚下课时,学生们都要求她唱一首歌。女生恬静的脸上搭着一副眼镜,在夕阳余辉的掩映下显得更为清纯,歌声、草地、斜阳、倩影在那一刻融合成一幅绝美的黄昏图。
军训结束那天,女生轻松拿了个人先进奖。而我自然也就回到了部队。不久后的一天,我忽然收到一封女生寄来的书信,娟秀的字迹,稚嫩、真诚的心语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开始慌张、彷徨,因为从未体验过那样的滋味。那一晚,月光清澈、透明,我梦见她的歌声婉转动听。
6. 第一次当上班长
我不会选择体罚战士。我喜欢一句话叫:“婆婆嘴,妈妈心。”
当新兵连再次分“高低床班”和“地铺班”的时候,我主动要求带新兵睡稻草铺。因为那儿熟悉,有一种温暖的味道,永久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