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些情况。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核心本质入手,深入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学校内外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产生了很多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PBL(基于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等。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等特点,这其中,尤其是翻转课堂,因其具有全新理念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纳。本文对翻转课堂的本质和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形式
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前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学习资料,然后通过网络等手段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到自主学习或者实现课前合作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在得到教师鼓励的同时,发现自己对课堂上即将掌握的知识的未知点,并可以在上课期间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得到知识,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模式。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和核心
翻转课堂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翻转课堂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文献检索、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度学习,并借助课堂教师简单讲解为辅、教师点评答疑和多媒体手段展示作业成果为主的方式掌握知识点,最终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来达到内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落脚点在学生掌握知识上,其核心就是做到知识内化。只有做到了知识内化,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价值。
三、当下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一)课前准备效果不好。在当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硬件的便利,在网络上寻找课程资源是教师的首选方式。虽然教师偶尔也会录制一些视频或课件,但因为硬件设备或个人能力不专业等缺陷或限制,呈现出的视频效果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不具有针对性。由于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当下的教学基本都是大班授课。由于学生的差异化,学生在课前预习后,就会存在知识点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但是,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顾及每一个学生,所以教育的效率就难以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
四、翻转课堂的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生接触知识、吸收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应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包括翻转课堂,前提都是对教学知识的讲解。所以,想要保证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首先保证知识传递的效果。翻转课堂由于是提前将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告知学生,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信息准备,包括重点知识的有效铺垫和补充。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突出重点,并做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的有效协调,才能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
翻转课堂应用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充分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内化知识点的目的。
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人们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其学习认知的潜能,最终实现学习内化的目的。所以,学习中如果想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对象转变为知识探索的主动发起者,就需要教师利用IT技术、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形象生动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真正的乐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多维度的进入教学内容中,投入到教学课堂当中。只要是学生被激发出了兴趣,学生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动力源,成为主要角色,可以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二)充分搜集教學素材,选用学科前沿案例。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当前网络中丰富的资源,使得学生完全可以自行查阅检索相关资料。但是为了让学生高效地预习知识,了解知识重点,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准备上课素材,特别是在素材的选用上尽量采用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充分体现知识的理论性,又能够不落俗套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有效的课下学习机制。建立有效的课下学习机制包括,建立有效的学生间自学机制和学生、教师间的反馈机制。学生间的自学机制可以通过组建水平相当的学生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达到发挥团组中每个学生不同长处,督促学生间相互进步的目的。而学生、教师间的反馈机制是一对一的。通过学生、教师间的一对一交流反馈,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进入课堂后就会有更高的期待,这其中就包括对知识更高层次的解读以及期待老师对自己自学成果的关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力求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续以教学主体的姿态完成整个教学知识点的内化过程。
(五)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学习。翻转课堂本身是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继续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宋蓓.基于慕课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J].才智,2017(06).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
[3]李曼丽.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刘莉君.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
近年来,随着学校内外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产生了很多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PBL(基于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等。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等特点,这其中,尤其是翻转课堂,因其具有全新理念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纳。本文对翻转课堂的本质和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形式
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前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学习资料,然后通过网络等手段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到自主学习或者实现课前合作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在得到教师鼓励的同时,发现自己对课堂上即将掌握的知识的未知点,并可以在上课期间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得到知识,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模式。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和核心
翻转课堂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翻转课堂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文献检索、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度学习,并借助课堂教师简单讲解为辅、教师点评答疑和多媒体手段展示作业成果为主的方式掌握知识点,最终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来达到内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落脚点在学生掌握知识上,其核心就是做到知识内化。只有做到了知识内化,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价值。
三、当下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一)课前准备效果不好。在当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硬件的便利,在网络上寻找课程资源是教师的首选方式。虽然教师偶尔也会录制一些视频或课件,但因为硬件设备或个人能力不专业等缺陷或限制,呈现出的视频效果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不具有针对性。由于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当下的教学基本都是大班授课。由于学生的差异化,学生在课前预习后,就会存在知识点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但是,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顾及每一个学生,所以教育的效率就难以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
四、翻转课堂的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生接触知识、吸收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应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包括翻转课堂,前提都是对教学知识的讲解。所以,想要保证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首先保证知识传递的效果。翻转课堂由于是提前将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告知学生,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信息准备,包括重点知识的有效铺垫和补充。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突出重点,并做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的有效协调,才能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
翻转课堂应用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充分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内化知识点的目的。
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人们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其学习认知的潜能,最终实现学习内化的目的。所以,学习中如果想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对象转变为知识探索的主动发起者,就需要教师利用IT技术、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形象生动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真正的乐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多维度的进入教学内容中,投入到教学课堂当中。只要是学生被激发出了兴趣,学生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动力源,成为主要角色,可以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二)充分搜集教學素材,选用学科前沿案例。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当前网络中丰富的资源,使得学生完全可以自行查阅检索相关资料。但是为了让学生高效地预习知识,了解知识重点,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准备上课素材,特别是在素材的选用上尽量采用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充分体现知识的理论性,又能够不落俗套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有效的课下学习机制。建立有效的课下学习机制包括,建立有效的学生间自学机制和学生、教师间的反馈机制。学生间的自学机制可以通过组建水平相当的学生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达到发挥团组中每个学生不同长处,督促学生间相互进步的目的。而学生、教师间的反馈机制是一对一的。通过学生、教师间的一对一交流反馈,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进入课堂后就会有更高的期待,这其中就包括对知识更高层次的解读以及期待老师对自己自学成果的关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力求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续以教学主体的姿态完成整个教学知识点的内化过程。
(五)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学习。翻转课堂本身是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继续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宋蓓.基于慕课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J].才智,2017(06).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
[3]李曼丽.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刘莉君.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