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综合性学习是知识之间的综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获取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综合,所以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综合性学习 小组合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50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新课程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综合性学习是知识之间的综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获取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综合,所以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此项研究上已研究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如今,国内已总结出了许多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实践层面上的具体研究还不够完善,通过调查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学习形式单一。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培养。5.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所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一、小组构建要具备“合理性”“科学性”
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组建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注意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了解,才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学习能力均匀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结构化的小组合作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二、小组成员分工合理、明确,并注重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让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同时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机会扮演更多角色,丰富角色体验,不断强化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为了增强学生沟通理解和合作等社交技能,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形成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必须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成员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能力”,就是让所有学生都知道,假如每一个小组都要作出好成绩的话,小组里面每一个人不但要做好本职的工作,还必须关心小组里面其他人的工作。“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是分阶段的。
1.正确、合理把握“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即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深入课堂的同时,不要出现“合作学习呑并独立学習”的现象,学生的学习遵循着“独立学习——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获得结论”的过程。认识到“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学习”的深化。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观点,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只有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呈螺旋上升。
2.教学中有机组织学生合作。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应与有效的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学生只有能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合作学习”即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并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负责,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必须承担的责任,即在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规则。1.学会表达。2.学会倾听。3.学会思考。4.学会辩论。5.学会互助。6.学会宽容。7.学会欣赏。8.学会相处。组员之间要大胆思考,积极创新,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走向成功。
四、小组合作评价要多元化
小组合作评价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是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组评价评价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所以做好合作过程的多元评定教师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1.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互评。2.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3.重视口头评价与形象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掌握好课堂评价的杠杆,如用一句真诚的话表扬,用一个赞许的目光赞许,用一个亲切的动作,用一个真诚的微笑等,还可用等级和评分等多种方式对合作小组进行鼓励。
总之,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去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合作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
[2]向园园、李经天《缄默知识视域下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期刊《教学与管理》2016(6):94-97.
[3]赫东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期刊《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
[4]马美红《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思路探讨》.期刊《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48-148.
【关键词】小学综合性学习 小组合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50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新课程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综合性学习是知识之间的综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获取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综合,所以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此项研究上已研究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如今,国内已总结出了许多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实践层面上的具体研究还不够完善,通过调查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学习形式单一。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培养。5.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所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一、小组构建要具备“合理性”“科学性”
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组建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注意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了解,才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学习能力均匀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结构化的小组合作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二、小组成员分工合理、明确,并注重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让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同时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机会扮演更多角色,丰富角色体验,不断强化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为了增强学生沟通理解和合作等社交技能,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形成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必须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成员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能力”,就是让所有学生都知道,假如每一个小组都要作出好成绩的话,小组里面每一个人不但要做好本职的工作,还必须关心小组里面其他人的工作。“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是分阶段的。
1.正确、合理把握“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即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深入课堂的同时,不要出现“合作学习呑并独立学習”的现象,学生的学习遵循着“独立学习——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获得结论”的过程。认识到“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学习”的深化。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观点,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只有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呈螺旋上升。
2.教学中有机组织学生合作。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应与有效的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学生只有能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合作学习”即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并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负责,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必须承担的责任,即在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规则。1.学会表达。2.学会倾听。3.学会思考。4.学会辩论。5.学会互助。6.学会宽容。7.学会欣赏。8.学会相处。组员之间要大胆思考,积极创新,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走向成功。
四、小组合作评价要多元化
小组合作评价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是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组评价评价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所以做好合作过程的多元评定教师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1.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互评。2.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3.重视口头评价与形象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掌握好课堂评价的杠杆,如用一句真诚的话表扬,用一个赞许的目光赞许,用一个亲切的动作,用一个真诚的微笑等,还可用等级和评分等多种方式对合作小组进行鼓励。
总之,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去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合作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
[2]向园园、李经天《缄默知识视域下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期刊《教学与管理》2016(6):94-97.
[3]赫东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期刊《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
[4]马美红《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思路探讨》.期刊《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