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运用课堂语言创设情境的探索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到渠成。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再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颇为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如二年级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的练唱和处理环节,设置了语言情境,收到很好的效果。
  (1)置“山”中练唱,简单枯燥的练唱很有必要,如“下面大家一起唱……”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够。我是这样激发的,“让我们在天山下,牛羊草地旁,放声自豪的歌唱吧!”女生当歌手,男生扮演山峰、牛羊等造型,身临其境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的练唱。
  (2)喊山、爬山中乐唱,力度、速度变化是本课难点,用来丰富歌曲表现力。以“喊山”为情境,启发学生用慢速、悠长的声音唱歌;以“爬山”为情境,体会“上山、下山”没有力气用弱力度,站在高山上很自豪用强力度。这样的比喻让表演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印象深刻。
  3.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如:在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宝宝的疼爱之情时,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轻柔地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此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也启发了学生的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眼睛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项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公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
  如在学习歌曲《法国号》时,为让学生了解法国号演奏的姿势,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化的演奏动作,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欢快活泼的情境中,并抱以热烈的掌声,敬佩之情溢于而生,自己模仿演奏姿势时也兴致勃勃。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动作不应该过于夸张或不准确,而导致适得其反。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它有直接的关系。而创设情境的老师实际上就是一名演员,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如在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当唱到“跳跳、呱呱”小青蛙迷路的情景时,这时除运用着急、害怕、激动的情绪外,老师适时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和小青蛙一起经历找不到妈妈害怕、着急的心情,即入情景。
  教学手段、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代,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投影、CAI课件,而忽视了运用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这两样自身的法宝来创设情境。殊不知这两样法宝才是人类交流情感的最重要而直接的方式。
  由上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景上除了运用一些现代的教学媒体以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使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甚至强烈反感,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极为不利、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从实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自我形成“学好英语”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却总是事与愿违,大量无序的
期刊
2011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将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直接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一更改立即引起教育技术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与争论。高等教育的更改之势波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  从2001年起,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正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政治、教育状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
期刊
一、开放的课堂秩序,让师生距离“近”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个个正襟危坐,没有得到老师的“批准”,不得“乱说乱动”。久而久之,也在学生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恐惧、丧失学习动机、对学校产生厌恶等等。  将心比心,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讲,要他“坐禅”似地坐上一天又一天,而且“苦海无边”,能不难受吗?美国一位发明家曾回忆说:“一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课,
期刊
一、影响科学学困生学习的认知困难分析  中学生思维品质不够成熟、基础知识缺乏以及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认识和理解,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等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困难。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强大冲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
期刊
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
期刊
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坐在教室里还不如不坐在教室里。每次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难道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坐在教室里吗?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学到知识,有所发展与收获,让教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房呢?惟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新世纪的教育才能在教改的涅磐中获得重生,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那么,该
期刊
国家兴旺,民族振兴,国民健康是基础;青少年体质是关键;体育教学是驱动力。为此,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如何让学生热爱体育、增强体质、享受快乐,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索。我认为应在两个字上做文章,一是“玩”,教学生玩,使学生会玩,而且要玩得有文化、有创意;二是“乐”,乐学才能使学生有积极性,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钟爱体育,崇尚运动,享受快乐。  一、“严、放、活、实”的
期刊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适应新课程关系密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角色转型的过程。新课程实施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和角色的有效转型。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教育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境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期待中学数学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