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氯胺酮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近年来,突触可塑性机制成为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热点,其机制涉及多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盛京医院 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04;深圳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胺酮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近年来,突触可塑性机制成为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热点,其机制涉及多种兴奋性神经递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eEF2K)等相关信号通路.本文旨在对氯胺酮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发挥抗抑郁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6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及发热,最高体温达39.6℃,伴头昏、干咳、心悸、流涕,皮疹初发左侧腹部,表现为红色斑片、丘疹、结节,后逐渐增多并发展至躯干及四肢,皮疹及周围皮肤伴压痛,无瘙痒,可自行破溃,有红色粘稠物流出,期间未就诊、未行特殊处理后上述皮疹自行愈合并留下色素斑。2个多月前因再次出现发热及皮疹增多情况就诊于当地医院,经诊治(具体不详)后患者仍反复发热,皮疹不消退,遂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和结节性红斑收住我院全科病房住院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
本文介绍了药物使用中稳定性研究的概念、重要意义及适用对象.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对药物使用中稳定性研究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关注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基于药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进
目的 探讨鼻吸入消旋(Rac)、左旋(L)和右旋(D)特布他林(Ter)对哮喘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A组、对照B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用卵白
中医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未来中医四诊发展、延伸的关键所在,此二者的结合是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即以中医理论指导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医领域,从而拓展四诊的范围,增加获取疾病信息的方式,为今后中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方法。中医有精妙而有效的理论与技术,现代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记录疾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医的不足。中医四诊的延伸丰富了中医内容,增加了中医的时代特色,彰显了中医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促进了中医更好更快的发展。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A)对三聚氰胺(Mel)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混悬液)联合染毒小鼠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按照体重将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
目的 了解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情况和相关超敏反应发生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借助“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我院200
目的:探讨人类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rs5882多态性和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紊乱(PN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岁及以上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124例(观察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术后7 d、术后3月或对应时间分别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通过采用“Z值法”诊断PND。术前采集手术患者静脉血样,使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技术,分析rs5882多态性与PND的相关性。结果:术后7 d和3月PND发病率分别为29.3%和18.2%。术后7 d、3月时,PND组A等位基因
营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二者保持着和谐的“权衡”关系。“营卫倾移”肇启《黄帝内经》,是营卫的一种病理表现。该文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发病机制,发现“营卫倾移,卫强营弱”是导致痹证发生的核心机制,其中风邪是启动因素,卫气亢盛是痹证慢性发展的主导环节。
疫苗因来源于活生物体、组成复杂,比常规试验用药品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本文基于近期本院开展的1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Ⅰ期临床试验中积累的试验用疫苗管理经验,
目的 探讨羌活醇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无菌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利用ISO(30 mol·L-1,48 h)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