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公益于我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一种诉求,公益之心人人都有。我们做公益的人很幸福,能够把内心最深的诉求、终极的关怀变成此生的一种行动,甚至于一种职业,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诉求
  我们的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有17年了,我自己做公益也有22年了。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有一些感受,同时对目前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想法。我们毕竟是在底下做事儿的人,没有时间把理论提炼得那么精细,就是从感性层面的分享。
  我觉得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一种诉求,公益之心人人都有。我们做公益的人很幸福,能够把内心最深的诉求、终极的关怀变成此生的一种行动,甚至于一种职业,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理解的公益,首先它不是奉献,而是收获。我曾经是一个西方文明狂热的追随者,但是后来真正意识到西方现代化出现了问题,又对他们的环保产生怀疑。我觉得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是,人的无限发展欲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我们无法再造地球,只能调整自己的欲望。把人的欲望导向,对自己生命和身体的关注。蓄心能、增体能、吸物能,给人带来饱满的愉悦,这是中国式环保的基本理念。城市文明太脆弱、太短暂了,只有天地万物才是永恒的,这是我们基本的信念和信仰。
  中国式公益的五千年传统
  公益于我是一个回家的历程。我们一直以为“公益”这个概念是从西方输入的舶来品,但就我本人的经历来说, 我最早发现“公益”这个词,是在我祖父的爷爷的墓碑上。上面记载,他做生意挣了些小钱,于是就回乡做“公益”,修桥、铺路,整篇碑文还在。公益组织又怎么来的呢?我妈的老家亲戚,最早创办了亲民会,每个人家里捐点物品,主要是有块公田,大家轮流耕作,收获的钱就作为亲民会活动的经费来源,财物公开、公正、公平,一分钱怎么花都写得清清楚楚。为什么?那是熟人社会。所以当我们在现代的一个陌生人社会中,就丢掉了熟人社会公益的天然土壤。有次在一个公益论坛上,当听到那么多人说我们有多少年能够赶上美国的公益的时候,我拍案而起:“如果中国没有五千年的公益传统,绝不可能一脉相承到今天!”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另外一个场合,他说中国人你们很幸运,你们有这么多年的公益传统,儒家、道家都宣扬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这就是最好的公益传统。那么,从我们公益的传统里,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公益概念和系统,我称之为中国式公益。我们把它叫做“深绿”,深到身体,深到心里,顺应自然,系统地解决环境问题。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行业,都可以搞环保,其实环保是让你生命重新复苏的,修道的特别好的法器。过去以为中国的公益应该由精英来做,2008年汶川地震彻底改变了我,鼓舞了我,这么多人迸发出来的热情,真的什么都化得掉的。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有很多的机遇,如果你真要做,别说条件不成熟,关键你做了没有。
  中国熟人社会有什么好处啊,我如果不用乡音和他们说话,乡民肯定不会喊我“廖娘”,我们也调动了一些熟人社会资源来做些发动和监督。我一点不夸张的说,我经常处于一种如沐天恩的状态,觉得幸福得不得了。今年我的生日,重庆杨桥村密密麻麻来了那么多人,留守儿童上百个孩子一起给我唱生日歌,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这样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你是那方水土走出来的,在一种实际的回报中间去体会万物共生的大道。
  没有公益,真实的生命不可能生长
  中国式公益还有个特点,我觉得她是地里长出来的公益。中国人说孝爱,爱给你生命的人,你能体会那个爱是什么。再造乡村社会时,要去发掘田里和社区长出来的公益。我们相信国学在乡土,通过生态伦理的教化实行社会的荒漠化治理,把如沙子一样分散的乡民变成土壤。
  公益对于社会的意义,它一定不是一个社会的点缀,而是空气,空气似乎看不见,但你要没有它,你将窒息。对于个人,它像粮食,没有它你真实的生命不可能生长。
  很多人认为,只有参加了一个组织,你才是公益人。非也,每个人利他、做好事,就是公益,存好心,做好人,办好人,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我们职业公益人的任务就是培育非职业公益的土壤,然后在土壤中再生发职业公益的苗子,形成良性循环。
  公益最本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为公”,天下为公,公益反过来就是益公。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都是一个利益、生态、文化、经济的共同体,这才是真正公益的方向。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公益要促成这种共生。
其他文献
事件背景  新书《看见》的出版使柴静走进了大众视野,完成了从央视新闻人到热点公众人物的转身。伴随其在各地签售活动所引发的轰动效应,网民开始了对其私生活的围观。一时间,柴静及其《看见》成为一种现象,“柴徽因”“拆姐”等贬义性称呼在舆论场当中颇有市场。  2013年1月20日,间丘露薇在她的博客上发表了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以不点名的方式,批评了“某记者”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关注
期刊
杨雨:传奇,是一路本色地走过来  李清照那个时代女人中的一个传奇,一生的奔波流徙、博览群书,才情满天下。但杨雨却认为,“所有的传奇,其实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个传奇是外界附加的,没有真正哪一个伟人会认为自己是传奇。因为他们一路走过来,都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  9月14日,杨雨新书《多少事欲说还休》签售。面对热情的读者,她说,“让每个人了解到,其实做自己就很好了,李清照也就是做了她自己。” 
期刊
仁者乐山,智者爱水。麓山脚下,一座会馆悠然端立,张开着怀抱迎接着一个个说故事的人。青山绿树间,身心变得安宁。特别是那个被称为“三棵树小院”的平台,环境清幽,曲调悠长。在吸纳了麓山灵气之地,坐在生长了280年的大樟树下,耳边传来的那些颇具摇滚风格的调子,时常让人产生现场弹奏的错觉。当然,这里偶尔也会有技痒的乐手来显一显自己的情怀。全然地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恐怕也只能在这满眼清新之地感受得到。  绿色掩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能够有效缩短城乡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进程中,媒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舆论引导金融改革的极佳例证。  本文以宜昌市夷陵区的小额担保贷款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调查,本人认为,加强政策宣传、利用舆论进行积极引导,是解决小额贷款发展瓶颈的良药。  小额担保贷款对地方经济意义重大  
期刊
报道什么、何时和如何报道,这是新闻活动的根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反思。一是抱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纯粹态度,将媒体视为追求新闻理想的“梦工厂”,试图以“妙手文章”成全“铁肩道义”的公共担当;一是偏信新闻无学的一家之言,将报道等同于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以“打酱油”、“做交易”等消极腐败的方式耽误我赤县神州的“经国之大业”。  事实上,无论是以“无冕之王”
期刊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电视文献纪录片正是把历史事件中的“百闻”史料碎片加以梳理、整合,然后将与历史关联的现实景物有机的结合,构成真实呈现历史重大事件的“一见”,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文献纪录片《深圳解放》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进行创作及后期制作的。但是,创作之初就如何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如何把事件、时间与现实景物贯通起来统一成像,是我们思考创意的首要问题。  《深圳解放》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一个献
期刊
技术,一直是媒介形态聚合、分离的始作俑者。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的出现,广播电视媒体“一体三变”,形成三股支流: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和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这其中,又以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观看行为最为特殊。一方面,相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收看时间更加随机,打破了传统收视“黄金时间”概念。据一份调查显示,手机电视用户的收视时间、空间、频率都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
期刊
湖南卫视推出的《中国最强音》,将“真人秀”概念引入了音乐类综艺节目。节目还原嘉宾和参赛选手的即时面貌,当时事件发生所产生的逻辑线索加上戏剧化的剪辑手法,呈现出一种未知性和悬念感。这一创新不仅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也使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随着观众口味的不断变化,单凭选秀节目已不能满足求新求变的收看需求。为此,各大电视台绞尽脑汁,新的节目形式层出不穷。《我爱记歌词》不比歌
期刊
近几年来流行“家丁”一词,其中典型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公职人员从服务公众到服务私人异化的愤怒。现在《人民日报》使用“家奴”一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稍作思考也并不难揣摩作者之心理:一方面,“家丁现象”遭遇舆论的大张挞伐仍然不见式微,理当有一个更激烈的语词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与一般公职人员不同,当他面对公民举报时的表态与其职责定位存在着太大的反差。  所谓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它是从政务公开
期刊
回归质朴的路  这个叫榔梨的小县城,与乡村无别,初秋的光景,早上比城里要清凉得多,需得穿上件外套。一大早起来,毛新建、贺小江夫妇,喜欢到自家的林子里散散步。林子不大,鸟却多,喜鹊、斑鸠、八哥、鹩哥,叽叽喳喳地落在头顶摇曳的树干上。苦楝子树、花椒,还有几棵茶籽树,鸟吃了种子拉在这,就又长出几棵棕榈来。地上是人踩出的一条窄窄的路,在树林里绕过一圈,通向屋后的池塘。毛新建爬梯子翻过围墙,到自家菜地上去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