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都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林相建设工程。逐步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形成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绚丽多姿的绿化景观。近两年来,共建成彩色健康林12.7万亩;栽植珍贵树76.9万株;开展四旁植树20.1万株;建设珍贵树基地1500亩,培育大径材1.14万亩,建成珍贵树局长示范林8片,共3108亩;建成珍贵树示范点8个,栽植珍贵树6.22万株;建成珍贵树示范单位8个,栽植珍贵树4.89万株;完成通道沿线林相改造1.62万亩。以优质健康的森林、美丽多彩的林相筑牢了浙西南生态屏障。
抓科学规划 突出“全”字
在具体实施上早介入,调查摸底上全面深入,规划设计上全面合理,为建设美丽林相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林相改造“早”。提早全面部署美丽林相建设,于10年前在山体阔叶化改造项目中,逐步用珍贵彩色树种替代以松木林为代表的单一林相结构,目的在于通过彩色珍贵树种,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色相差异和季相更替等来优化植物的配置,着力构建“多功能、高质量、多色彩、深层次”的森林景观,全面提高森林的景观价值,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森林旅游,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珍贵彩色健康林建设理论不谋而合。
调查摸底“深”。为科学合理开展“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规划”,莲都区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摸底与核实,保证数据翔实可信。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由点到线、线连成片”的原则,于2016年7月完成《丽水市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对全区120万亩森林进行美丽林相建设。
规划设计“全”。《规划》计划总投资15.79亿元,着重开展两美瓯江建设工程、多彩廊道建设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森林廊道建设工程、火车站背后山体美化工程、环城生态彩屏建设工程、白云休闲养生林建设工程、优质森林建设工程、森林村庄建设工程8个重点工程,做到全面合理、重点突出。计划发展珍贵树种11.5万亩,大径材9万亩,彩色森林27万亩,健康森林11.9万亩,一般抚育林60.6万亩;规划分近、中、远三期实施,其中近期40.05万亩,中期36.65万亩,远期43.3万亩。且将近5年的任务逐一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抓任务分解 突出“实”字
通过层层分解责任目标,进行项目对接,切实开展督查检查,确保美丽林相建设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目标分解到位。莲都区主要领导与市政府签订林业工作责任状,成立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专项组,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乡镇部门联动、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把美丽林相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林场,并将美丽林相建设与年终考核挂钩,确保工作落实。同时,强化部门联动,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统筹林业、农办、建设、水利等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确保美丽林相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项目对接到位。项目开工之前,约谈中标单位,召开项目对接会,到实地考察点位,完成项目场地交接工作,做好开工准备,与相关部门及相关村两委保持实时沟通,紧密配合,确保工程进展顺利。项目进展实行每日一小报,每周一大报,确保项目实施进度。
督查监理到位。林业局负责美丽林相建设项目具体工作落实,并安排专业科室专门人员不定期到实地开展督查检查,要求施工單位严格按图施工,确保造林成效。推行造林工程项目监理制,监理单位蹲点驻地,实时跟进项目,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抓管理保障 突出“质”字
从资金、造林队伍、造林技术3方面入手,保证造林的质与量。
抓资金保障。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美丽林相建设。2016年,莲都区财政投入2600多万元,并积极争取和整合上级资金补助,鼓励本地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美丽林相建设。
抓队伍保障。针对林业劳动力少、分散,劳务费高等问题,自2015年开始,为确保营造林工作有人实施、顺利实施,运用市场化手段,动员鼓励部分有组织能力的务林人员,将周边闲散剩余劳动力以专业队伍形式,成立造林绿化公司。截至目前,已成立造林施工丙级资质单位6家,丙级造林设计单位1家。2016年以来,莲都区已经形成珍贵彩色健康林项目建设的工程化、市场化管理,坚持按预算投入、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加快了营造林市场主体培育,实行市场化运作、工程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以施工单位的专业性、管理的规范化保障造林质量。
抓技术保障。为保证建设成效,莲都区每年举办营造林、森林抚育技术培训班,2016年改为珍贵彩色健康林建设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加强对项目规划、作业设计、施工质量、建设要求等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各专业施工队的整体技术水平,确保项目质量。
抓重点工程 突出“靓”字
主要对“一市、一区、一村、两路”,即“市区周边、景区周边、重点村庄、铁路公路两侧”山体进行林相改造,使森林更美,景观更“靓”。
“一市”指美丽市区周边林相。主要围绕市区向东南西北四面开展林相改造,南边主要针对南明湖沿岸山体,北面主要改造白云山森林公园林相,西面即溪口大桥到丽水学院周边山体,东面主要改造火车站周边山体林相。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300余万元,完成南、北、西三面林相改造2万多亩。2017年,莲都区主要对东面,即丽水高铁站沿线山体林相进行改造,提升森林林相,美化市区景观。
“一区”指美丽景区周边林相。莲都区大港头镇是古堰画乡风景名胜区及莲都区特色小镇所在地,2016年,莲都区将大港头镇作为美丽林相重点建设区域,在其周围山体完成彩色珍贵树种补植2939亩。同时,对3条丽水城区通往古堰画乡景区的通景路实施绿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086万元,惠及3个乡镇10个村庄,路段总长18.8公里,总绿化面积约240亩。分别将3条道路定位为“香道”“彩道”“绿道”,“香道”主要栽植丹桂,搭配银杏、杨梅、枇杷等乡土树种;“彩道”栽植红豆树、黄山栾树、香樟、银杏、枫香、无患子等彩色珍贵树种,搭配晚樱、紫薇、木芙蓉、红枫、茶花等;“绿道”主要栽植雷竹2.2万余株,搭配枇杷、香泡等常绿经济树种,打造3条各有特色、风格迥异的生态廊道,有力提升景区颜值。
“一村”指美丽精品民宿村林相。针对六边沿线重点乡镇、村开展美丽林相建设,在市级绿化示范村中,把联城镇港口村作为精品民宿村,充分考虑当地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绿化,坚持以森林生态学、美学理论为指导,重视彩化树种的林学特性、生物(态)学特性和美学特性的有机结合,打造了美丽的绿化景观。
“两路”指美丽铁路、公路两侧山体林相。重点针对铁路、丽龙高速、G25高速、330国道沿线山体进行山体改造,主要通过补植改造、间伐抚育封育等技术措施,栽植木荷、无患子、枫香等彩叶树种,对林相进行阔叶化、珍贵化、彩色化改造。目前,已实施林相改造1.62万亩,栽植彩色珍贵树种26.9万株,打造了美丽通道景观。
抓科学规划 突出“全”字
在具体实施上早介入,调查摸底上全面深入,规划设计上全面合理,为建设美丽林相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林相改造“早”。提早全面部署美丽林相建设,于10年前在山体阔叶化改造项目中,逐步用珍贵彩色树种替代以松木林为代表的单一林相结构,目的在于通过彩色珍贵树种,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色相差异和季相更替等来优化植物的配置,着力构建“多功能、高质量、多色彩、深层次”的森林景观,全面提高森林的景观价值,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森林旅游,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珍贵彩色健康林建设理论不谋而合。
调查摸底“深”。为科学合理开展“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规划”,莲都区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摸底与核实,保证数据翔实可信。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由点到线、线连成片”的原则,于2016年7月完成《丽水市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对全区120万亩森林进行美丽林相建设。
规划设计“全”。《规划》计划总投资15.79亿元,着重开展两美瓯江建设工程、多彩廊道建设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森林廊道建设工程、火车站背后山体美化工程、环城生态彩屏建设工程、白云休闲养生林建设工程、优质森林建设工程、森林村庄建设工程8个重点工程,做到全面合理、重点突出。计划发展珍贵树种11.5万亩,大径材9万亩,彩色森林27万亩,健康森林11.9万亩,一般抚育林60.6万亩;规划分近、中、远三期实施,其中近期40.05万亩,中期36.65万亩,远期43.3万亩。且将近5年的任务逐一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抓任务分解 突出“实”字
通过层层分解责任目标,进行项目对接,切实开展督查检查,确保美丽林相建设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目标分解到位。莲都区主要领导与市政府签订林业工作责任状,成立莲都区美丽林相建设专项组,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乡镇部门联动、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把美丽林相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林场,并将美丽林相建设与年终考核挂钩,确保工作落实。同时,强化部门联动,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统筹林业、农办、建设、水利等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确保美丽林相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项目对接到位。项目开工之前,约谈中标单位,召开项目对接会,到实地考察点位,完成项目场地交接工作,做好开工准备,与相关部门及相关村两委保持实时沟通,紧密配合,确保工程进展顺利。项目进展实行每日一小报,每周一大报,确保项目实施进度。
督查监理到位。林业局负责美丽林相建设项目具体工作落实,并安排专业科室专门人员不定期到实地开展督查检查,要求施工單位严格按图施工,确保造林成效。推行造林工程项目监理制,监理单位蹲点驻地,实时跟进项目,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抓管理保障 突出“质”字
从资金、造林队伍、造林技术3方面入手,保证造林的质与量。
抓资金保障。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美丽林相建设。2016年,莲都区财政投入2600多万元,并积极争取和整合上级资金补助,鼓励本地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美丽林相建设。
抓队伍保障。针对林业劳动力少、分散,劳务费高等问题,自2015年开始,为确保营造林工作有人实施、顺利实施,运用市场化手段,动员鼓励部分有组织能力的务林人员,将周边闲散剩余劳动力以专业队伍形式,成立造林绿化公司。截至目前,已成立造林施工丙级资质单位6家,丙级造林设计单位1家。2016年以来,莲都区已经形成珍贵彩色健康林项目建设的工程化、市场化管理,坚持按预算投入、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加快了营造林市场主体培育,实行市场化运作、工程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以施工单位的专业性、管理的规范化保障造林质量。
抓技术保障。为保证建设成效,莲都区每年举办营造林、森林抚育技术培训班,2016年改为珍贵彩色健康林建设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加强对项目规划、作业设计、施工质量、建设要求等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各专业施工队的整体技术水平,确保项目质量。
抓重点工程 突出“靓”字
主要对“一市、一区、一村、两路”,即“市区周边、景区周边、重点村庄、铁路公路两侧”山体进行林相改造,使森林更美,景观更“靓”。
“一市”指美丽市区周边林相。主要围绕市区向东南西北四面开展林相改造,南边主要针对南明湖沿岸山体,北面主要改造白云山森林公园林相,西面即溪口大桥到丽水学院周边山体,东面主要改造火车站周边山体林相。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300余万元,完成南、北、西三面林相改造2万多亩。2017年,莲都区主要对东面,即丽水高铁站沿线山体林相进行改造,提升森林林相,美化市区景观。
“一区”指美丽景区周边林相。莲都区大港头镇是古堰画乡风景名胜区及莲都区特色小镇所在地,2016年,莲都区将大港头镇作为美丽林相重点建设区域,在其周围山体完成彩色珍贵树种补植2939亩。同时,对3条丽水城区通往古堰画乡景区的通景路实施绿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086万元,惠及3个乡镇10个村庄,路段总长18.8公里,总绿化面积约240亩。分别将3条道路定位为“香道”“彩道”“绿道”,“香道”主要栽植丹桂,搭配银杏、杨梅、枇杷等乡土树种;“彩道”栽植红豆树、黄山栾树、香樟、银杏、枫香、无患子等彩色珍贵树种,搭配晚樱、紫薇、木芙蓉、红枫、茶花等;“绿道”主要栽植雷竹2.2万余株,搭配枇杷、香泡等常绿经济树种,打造3条各有特色、风格迥异的生态廊道,有力提升景区颜值。
“一村”指美丽精品民宿村林相。针对六边沿线重点乡镇、村开展美丽林相建设,在市级绿化示范村中,把联城镇港口村作为精品民宿村,充分考虑当地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绿化,坚持以森林生态学、美学理论为指导,重视彩化树种的林学特性、生物(态)学特性和美学特性的有机结合,打造了美丽的绿化景观。
“两路”指美丽铁路、公路两侧山体林相。重点针对铁路、丽龙高速、G25高速、330国道沿线山体进行山体改造,主要通过补植改造、间伐抚育封育等技术措施,栽植木荷、无患子、枫香等彩叶树种,对林相进行阔叶化、珍贵化、彩色化改造。目前,已实施林相改造1.62万亩,栽植彩色珍贵树种26.9万株,打造了美丽通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