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结合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基础,总结了其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视角总结了吉林省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为其下一阶段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 城市化 发展路径
一、引言
城市化是当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区域性特点明显,不同城市受不同时期政策导向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东北地区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导向和改革开放的体制冲击之后,城市化进程发展特征和途径略显不同。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别从吉林省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状特征入手,试图探索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提出个人对于下一阶段发展路径的思考。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基础及阶段特征
(一)吉林省推进城市化的历史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日伪统治为吉林省积累了大量的城市化基础。
日伪统治建都新京(今吉林省长春市),利用东北大量资源进行工业扩张,1932-1944年,日本输入东北的资本约有90亿满元,重工业部门占69亿元。1943年,东北钢产量在全国中占94.2%,煤占49.5%,发电能力占78.2%,水泥占66%。新京的重工业区均设置在交通便利的伊通河东岸,为吉林省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同时,日伪统治为保证资源的运输便利性,修建了从北至南贯穿哈尔滨、长春、营口、沈阳、大连的哈大线。解放以前,东北铁路总长度占全国43%,居全国第1位。这些铁路线担负着以煤、钢铁、木材为主的运输任务。由于交通便利,资源流动方便,此干线的修建带动了沿线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如下表所示。
新中国成立前哈大线沿线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纵观上表,不难发现,东北地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年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资源运输贸易而产生的人口聚集现象明显,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1949年以后,伴随工业化的展开,城市化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的进程。纵观60年来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根据其发展走向趋势,将此进程归纳成四个阶段。
1.短暂发展时期(1949-1957年)。建国初期,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时期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国家战略决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设立了156个工业项目。东北地区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较为闭塞的地区地理位置,率先承接了58个大型工业项目,获得重点项目较多的城市大多成为我国发展较快或新兴的工业城市。据统计,在156个工业项目中,仅吉林市就有7项重点工业项目。由于省内自然资源丰富,政策导向使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相关资源型产业,辽源就是因煤兴市的典型例证。这一时期,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骤然增加。
2.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年)。由于“一五”计划的相对顺利执行,以追求更高发展速度为根本目标,“大跃进”运动背景下,我国工业发展依赖“人海战术”,全国范围内大炼钢铁,在这期间,农村人口爆发性地进入城市。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农村粮食消费失控现象,为减缓城市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政府动员大批城镇人口返回农村,造成“反城市化”现象;同时加强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强。由于前一时期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国内动荡形势影响下,城市化水平下降较快。
3.停滞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革,经济短期波动十分频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干部迁往农村等,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反城市化”运动。这一运动发生在城市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受“极左思潮”影响形成了大规模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的现象,原有的城市居民身份变成了农村人口。此后尽管随着“五小工业”发展,城镇企事业单位恢复招收职工,下放的知青陆续返城,但由于经济基础破坏严重,城市化水平仍徘徊不前。
4.过渡时期(1977-1991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农业和农村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一直鼓励各地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吉林省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因此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与原有小城镇基础较好,且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为主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农村相比,吉林省城市化水平逐渐显现出滞后发展的迹象。
5.缓慢增长时期(1992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的国际资本需要寻求新的投资空间,传统产业面临转型趋势。沿海地带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多种产业发展载体的出现,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沿海地带城市化水平迅速,城市建设规模加大,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然而,东北地区普遍面临着经济滞缓的窘境,出现了“东北现象”。大量因资源兴市的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国有体制企业的固化模式无法应对市场内部新生的变化和挑战,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多,城市化速度下降,城市内部经济动力萎缩。非常明显,这一阶段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发展极度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009年,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推进是公认的发展动力机制,具体体现为城乡各方面制度完善、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动力机制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角度对于城市化发展进行阐述。基于此思路,分别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作出评价,得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吉林省的城市化为自上而下型,缺乏内生动力
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通过透视吉林省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其演进过程受政策引导现象明显。基于新中国成立前日伪统治时期的工业基础与交通优势,建国之后国家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普遍侧重于对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加之吉林省资源丰富,共同构成了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固化的政策导向显然不再适应灵活的市场经济。
(二)吉林省城市化产业空间依托载体缺乏合理性
城市化的空间载体为完整的城镇体系。产业能否在城市—县域—乡村内部合理布局,产业间能否形成恰当的整合与完善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有很大关系。
城市体系中的金字塔理论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城市规模体系中,中等规模城市作为特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吉林省的城镇体系存在缺失,中等城市数量过少,这样的城镇体系结构导致相邻等级城市之间的信息、产业、技术不能顺畅流动,小城市因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有限,资金信息技术缺乏,不能直接接受特大城市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有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三)吉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城市之所以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是因为粮食的剩余刺激人口劳动结构发生分化,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而这部分人口最初全部是由农业部门提供的。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源泉。
吉林省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只能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单位进行转移,不能向资本密集型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然而,吉林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多为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阶段的企业单位,因此农村劳动力很难向贡献率最高的重工业单位转移,从而无法以较快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
四、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路径思考
针对吉林省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宏观层面上,应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快民间投资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产业扶持、政府服务等配套措施,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打好坚实基础;中观产业层面,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经济体制创新;微观层面,要素流动层面,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发展现代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并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企业,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侯力,陈亚光.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东北亚论
坛,2005(11).
[2]黄晓军等.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及地域差
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3]那伟,刘继生.吉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J].人文
地理,2007(5).
[4]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D].博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
[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著.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吉林省 城市化 发展路径
一、引言
城市化是当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区域性特点明显,不同城市受不同时期政策导向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东北地区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导向和改革开放的体制冲击之后,城市化进程发展特征和途径略显不同。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别从吉林省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状特征入手,试图探索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提出个人对于下一阶段发展路径的思考。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基础及阶段特征
(一)吉林省推进城市化的历史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日伪统治为吉林省积累了大量的城市化基础。
日伪统治建都新京(今吉林省长春市),利用东北大量资源进行工业扩张,1932-1944年,日本输入东北的资本约有90亿满元,重工业部门占69亿元。1943年,东北钢产量在全国中占94.2%,煤占49.5%,发电能力占78.2%,水泥占66%。新京的重工业区均设置在交通便利的伊通河东岸,为吉林省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同时,日伪统治为保证资源的运输便利性,修建了从北至南贯穿哈尔滨、长春、营口、沈阳、大连的哈大线。解放以前,东北铁路总长度占全国43%,居全国第1位。这些铁路线担负着以煤、钢铁、木材为主的运输任务。由于交通便利,资源流动方便,此干线的修建带动了沿线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如下表所示。
新中国成立前哈大线沿线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纵观上表,不难发现,东北地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年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资源运输贸易而产生的人口聚集现象明显,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1949年以后,伴随工业化的展开,城市化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的进程。纵观60年来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根据其发展走向趋势,将此进程归纳成四个阶段。
1.短暂发展时期(1949-1957年)。建国初期,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时期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国家战略决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设立了156个工业项目。东北地区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较为闭塞的地区地理位置,率先承接了58个大型工业项目,获得重点项目较多的城市大多成为我国发展较快或新兴的工业城市。据统计,在156个工业项目中,仅吉林市就有7项重点工业项目。由于省内自然资源丰富,政策导向使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相关资源型产业,辽源就是因煤兴市的典型例证。这一时期,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骤然增加。
2.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年)。由于“一五”计划的相对顺利执行,以追求更高发展速度为根本目标,“大跃进”运动背景下,我国工业发展依赖“人海战术”,全国范围内大炼钢铁,在这期间,农村人口爆发性地进入城市。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农村粮食消费失控现象,为减缓城市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政府动员大批城镇人口返回农村,造成“反城市化”现象;同时加强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强。由于前一时期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国内动荡形势影响下,城市化水平下降较快。
3.停滞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革,经济短期波动十分频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干部迁往农村等,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反城市化”运动。这一运动发生在城市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受“极左思潮”影响形成了大规模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的现象,原有的城市居民身份变成了农村人口。此后尽管随着“五小工业”发展,城镇企事业单位恢复招收职工,下放的知青陆续返城,但由于经济基础破坏严重,城市化水平仍徘徊不前。
4.过渡时期(1977-1991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农业和农村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一直鼓励各地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吉林省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因此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与原有小城镇基础较好,且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为主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农村相比,吉林省城市化水平逐渐显现出滞后发展的迹象。
5.缓慢增长时期(1992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的国际资本需要寻求新的投资空间,传统产业面临转型趋势。沿海地带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多种产业发展载体的出现,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沿海地带城市化水平迅速,城市建设规模加大,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然而,东北地区普遍面临着经济滞缓的窘境,出现了“东北现象”。大量因资源兴市的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国有体制企业的固化模式无法应对市场内部新生的变化和挑战,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多,城市化速度下降,城市内部经济动力萎缩。非常明显,这一阶段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发展极度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009年,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推进是公认的发展动力机制,具体体现为城乡各方面制度完善、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动力机制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角度对于城市化发展进行阐述。基于此思路,分别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作出评价,得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吉林省的城市化为自上而下型,缺乏内生动力
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通过透视吉林省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其演进过程受政策引导现象明显。基于新中国成立前日伪统治时期的工业基础与交通优势,建国之后国家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普遍侧重于对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加之吉林省资源丰富,共同构成了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固化的政策导向显然不再适应灵活的市场经济。
(二)吉林省城市化产业空间依托载体缺乏合理性
城市化的空间载体为完整的城镇体系。产业能否在城市—县域—乡村内部合理布局,产业间能否形成恰当的整合与完善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有很大关系。
城市体系中的金字塔理论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城市规模体系中,中等规模城市作为特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吉林省的城镇体系存在缺失,中等城市数量过少,这样的城镇体系结构导致相邻等级城市之间的信息、产业、技术不能顺畅流动,小城市因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有限,资金信息技术缺乏,不能直接接受特大城市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有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三)吉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城市之所以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是因为粮食的剩余刺激人口劳动结构发生分化,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而这部分人口最初全部是由农业部门提供的。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源泉。
吉林省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只能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单位进行转移,不能向资本密集型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然而,吉林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多为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阶段的企业单位,因此农村劳动力很难向贡献率最高的重工业单位转移,从而无法以较快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
四、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路径思考
针对吉林省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宏观层面上,应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快民间投资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产业扶持、政府服务等配套措施,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打好坚实基础;中观产业层面,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经济体制创新;微观层面,要素流动层面,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发展现代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并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企业,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侯力,陈亚光.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东北亚论
坛,2005(11).
[2]黄晓军等.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及地域差
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3]那伟,刘继生.吉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J].人文
地理,2007(5).
[4]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D].博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
[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著.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