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经济现状及当前滞胀的潜在因素
滞涨隐患的存在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经济增长的阻碍和通货膨胀的并存。
(一)我国经济增长阻碍的因素
(1)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三驾马车之一外贸遭受到重创。高盛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需求,将会导致中国下降6.2个百分点的出口增长率。欧美市场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出口市场,欧美市场萎缩很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欧美国家抬头,目前各国纷纷表示要扩大出口来促使经济增长,中国这几年都会处于“摩擦压力”之下。资料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这毫无疑问给我国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样也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3)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内需难以增长,同样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不足与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在既定财富规模条件下,分配越均等,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越大。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消费需求不可能保持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正是内需不足的关键原因之所在。
(4)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产能过剩, 例如,风力发电业、炼钢业、水泥业、化工业、炼油业等,然而,庞大的额外产能仍在建设中。产能过剩将会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比如,水泥行业2008年就有125万人就业,43%的亏损面意味着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出现问题,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②我国出口产品低端化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缺乏竞争力,难以维持经济的增长。
(5)被称之为中国经济生力军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税收负担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低等诸多困境使得中小企业发展举步艰难。我国中小企业总量占企业总数的98%,进出口占企业进出口总量60%,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总就业人数的75%。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严重的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发生通胀的潜在因素
过去国内投资的过热和当前欧美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美联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中国输入性通胀隐忧,次贷危机过后美国为挽救衰退的经济,美国政府采用了多项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在7 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之后,美联储又一次重磅救市措施: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之间不变,并同时向市场一次性投放1.05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其中7 500亿美元用于增持房利美、房地美两家公司债券;3 000亿美元用于购买长期美国国债。 “印钞票”产生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并在未来世界性通胀给埋下了祸根。
(2)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给国内企业成本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引发通货膨胀。由于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国际社会存在石油供给不足的担忧,近期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下游以石油衍生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将会加大。而企业为了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将会采取涨价等措施将部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目前,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而涨价的行业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扩大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3)过去国内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埋下通胀隐患。
①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信贷需求,将提升物价水平。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广义货币M2增速领先CPI12个月,狭义货币M1领先CPI6个月。当局为保持经济增长,鼓励银行放松信贷,2009年信贷额度大幅高于往年,可以预期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可能已经见底。经济数据也表明信贷额度和货币供给都在增长,CPI等物价指数开始由负转正。
②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拉动物价上涨。2009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在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占有相当比重。巨额资金投在大规模基建上,这恰恰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两次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而在信贷方面,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规避政策的行为,信贷资金还是基本流进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而这些大企业本身并不太缺资金,当这些企业拿到贷款后,必然会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性投资,并利用资金和规模优势抢占市场。大量中小企业却在国外的经济不景气和国内的竞争不对称双重压力之下加快倒闭,造成更高的失业率。这又将进一步加剧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缺乏竞争的市场更容易出现物价高企。而现在的大量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动最终也会导致整体价格水平的提高,为通货膨胀埋下隐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内部既存在发展瓶颈,又面临通胀压力,不乐观地说发生经济滞涨并非杞人忧天。而发现隐患,有利于及早治理。由于各项政策要产生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货币政策存在很强的效果滞后的特征,当经济问题真正出现后再决定调控,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也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难度。因此,调控当局应未雨绸缪,及时做好政策调整。如适当收紧过松的银根,做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是当前应重视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失业与通胀并发已成为中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并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出现的“滞胀”极具中国特色,因此,任何照搬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用于整治“滞胀并存”的对策都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深入研究。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一)在宏观调节方法上要将宏观总量调节为主转为中观分量调节为主,即以结构调整为主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工业国家自6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由“过剩型”转为“滞胀型”以后,凯恩斯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失灵,西方不少经济学家越来越注意和引入中观分量(结构)的分析方法。传统计划调节是以宏观总量为主的调节,传统市场调节是对微观个量有效性的调节,而我国体制转型期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应是以中观结构分量为主的调节。随着我国经济生活中“滞胀”失衡的出现,我国无论经济分析还是调节方法,都应及时地转向以结构分析和调节为主了。
(二)在宏观管理方法上要将短期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中期的供给管理为主
克服“滞胀”不是短期的,对“滞胀”的调整是一个中期过程,要容忍出现一个相对的低速度。既然要立足于中期调整,那么仅仅将需求由短期的总量管理转为结构管理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将重点转换到中期供给结构的管理上,特别要加强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等瓶颈产业的供给,因为这些产业在调整中最容易受到损害。可考虑减税,较大幅度降低边际所得税率,以增强生产和储蓄的激励,使人们多投资和更加勤奋地工作,从而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三)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在量上找出增长速度、 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合理均衡点
不可否认,导致我国失业和通胀“双高并存”有经济总量上的原因,因此在中期的总量调整中,总体上仍需采用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力度适当,力争达到“软着陆”。在目标实现中,将治理失业和通胀的期限不宜限定得过短,对其降幅也不宜定得过大,必须在量上确定速度、失业和通胀之间的合理组合,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发展阶段,市场化进程和社会基本稳定等角度考虑,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应以不超过4%为宜;从我国现阶段就业弹性系数0.1的实际出发,经济增长速度宜保持在8—10%以内;从社会承受力以及支撑上述速度考虑,通胀率应以3—6%为合适。如果我们能达到以上低失业、低通胀和高速度的“两低一高”发展目标,不仅能走出“滞胀”阴影,也能在世纪之交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政策手段的合理搭配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认为,如果调控对象仅仅是总量矛盾下的单一目标,应采用双松或双紧的政策;如果调控失业和通胀两个目标有先后序列、应分阶段治理的话,应采取松松紧紧或紧紧松松的政策;如果在某一时点上要兼顾充分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这两个目标,并同时治理的话,那么以松紧搭配为中心的政策群运用则提供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可能性。
(五)政府把握好调控力度,避免两种倾向
经济发展不怕偏慢,最忌的是忽热忽冷,大起大落。在克服“滞胀”的操作中,政府要特别注意避免两种偏差:1)经济大起过热之后, 最忌大落过冷,在短期内急于抹平财政赤字。2)在紧缩政策过度后,又急于过早过快放松银根,致使总需求重新膨胀,物价反弹,“滞胀”转化为总量上全面的供小于求,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在力度强弱和时间上把握得当,并要求各种调节政策合理搭配的艺术。
(六)加大民间直接投资
在经济发展中,要克服高失业,就需要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性需求。同时也可增加就业率,保证国民的收入,促进国内消费。
(七)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众多,这一群体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盲目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不利于吸收就业,造成很高的失业率;另外资本集约型的大企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这又会触发高通胀。鉴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的国情,在现阶段仍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有利于克服“滞胀”。因此,在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慎重,既要避免在历史上形成的支柱产业上停滞不前,阻碍结构升级,又要防止犯盲目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的错误。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滞涨隐患的存在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经济增长的阻碍和通货膨胀的并存。
(一)我国经济增长阻碍的因素
(1)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三驾马车之一外贸遭受到重创。高盛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需求,将会导致中国下降6.2个百分点的出口增长率。欧美市场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出口市场,欧美市场萎缩很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欧美国家抬头,目前各国纷纷表示要扩大出口来促使经济增长,中国这几年都会处于“摩擦压力”之下。资料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这毫无疑问给我国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样也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3)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内需难以增长,同样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不足与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在既定财富规模条件下,分配越均等,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越大。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消费需求不可能保持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正是内需不足的关键原因之所在。
(4)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产能过剩, 例如,风力发电业、炼钢业、水泥业、化工业、炼油业等,然而,庞大的额外产能仍在建设中。产能过剩将会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比如,水泥行业2008年就有125万人就业,43%的亏损面意味着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出现问题,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②我国出口产品低端化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缺乏竞争力,难以维持经济的增长。
(5)被称之为中国经济生力军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税收负担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低等诸多困境使得中小企业发展举步艰难。我国中小企业总量占企业总数的98%,进出口占企业进出口总量60%,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总就业人数的75%。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严重的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发生通胀的潜在因素
过去国内投资的过热和当前欧美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美联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中国输入性通胀隐忧,次贷危机过后美国为挽救衰退的经济,美国政府采用了多项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在7 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之后,美联储又一次重磅救市措施: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之间不变,并同时向市场一次性投放1.05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其中7 500亿美元用于增持房利美、房地美两家公司债券;3 000亿美元用于购买长期美国国债。 “印钞票”产生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并在未来世界性通胀给埋下了祸根。
(2)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给国内企业成本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引发通货膨胀。由于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国际社会存在石油供给不足的担忧,近期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下游以石油衍生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将会加大。而企业为了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将会采取涨价等措施将部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目前,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而涨价的行业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扩大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3)过去国内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埋下通胀隐患。
①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信贷需求,将提升物价水平。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广义货币M2增速领先CPI12个月,狭义货币M1领先CPI6个月。当局为保持经济增长,鼓励银行放松信贷,2009年信贷额度大幅高于往年,可以预期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可能已经见底。经济数据也表明信贷额度和货币供给都在增长,CPI等物价指数开始由负转正。
②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拉动物价上涨。2009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在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占有相当比重。巨额资金投在大规模基建上,这恰恰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两次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而在信贷方面,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规避政策的行为,信贷资金还是基本流进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而这些大企业本身并不太缺资金,当这些企业拿到贷款后,必然会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性投资,并利用资金和规模优势抢占市场。大量中小企业却在国外的经济不景气和国内的竞争不对称双重压力之下加快倒闭,造成更高的失业率。这又将进一步加剧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缺乏竞争的市场更容易出现物价高企。而现在的大量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动最终也会导致整体价格水平的提高,为通货膨胀埋下隐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内部既存在发展瓶颈,又面临通胀压力,不乐观地说发生经济滞涨并非杞人忧天。而发现隐患,有利于及早治理。由于各项政策要产生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货币政策存在很强的效果滞后的特征,当经济问题真正出现后再决定调控,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也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难度。因此,调控当局应未雨绸缪,及时做好政策调整。如适当收紧过松的银根,做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是当前应重视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失业与通胀并发已成为中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并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出现的“滞胀”极具中国特色,因此,任何照搬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用于整治“滞胀并存”的对策都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深入研究。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一)在宏观调节方法上要将宏观总量调节为主转为中观分量调节为主,即以结构调整为主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工业国家自6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由“过剩型”转为“滞胀型”以后,凯恩斯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失灵,西方不少经济学家越来越注意和引入中观分量(结构)的分析方法。传统计划调节是以宏观总量为主的调节,传统市场调节是对微观个量有效性的调节,而我国体制转型期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应是以中观结构分量为主的调节。随着我国经济生活中“滞胀”失衡的出现,我国无论经济分析还是调节方法,都应及时地转向以结构分析和调节为主了。
(二)在宏观管理方法上要将短期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中期的供给管理为主
克服“滞胀”不是短期的,对“滞胀”的调整是一个中期过程,要容忍出现一个相对的低速度。既然要立足于中期调整,那么仅仅将需求由短期的总量管理转为结构管理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将重点转换到中期供给结构的管理上,特别要加强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等瓶颈产业的供给,因为这些产业在调整中最容易受到损害。可考虑减税,较大幅度降低边际所得税率,以增强生产和储蓄的激励,使人们多投资和更加勤奋地工作,从而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三)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在量上找出增长速度、 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合理均衡点
不可否认,导致我国失业和通胀“双高并存”有经济总量上的原因,因此在中期的总量调整中,总体上仍需采用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力度适当,力争达到“软着陆”。在目标实现中,将治理失业和通胀的期限不宜限定得过短,对其降幅也不宜定得过大,必须在量上确定速度、失业和通胀之间的合理组合,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发展阶段,市场化进程和社会基本稳定等角度考虑,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应以不超过4%为宜;从我国现阶段就业弹性系数0.1的实际出发,经济增长速度宜保持在8—10%以内;从社会承受力以及支撑上述速度考虑,通胀率应以3—6%为合适。如果我们能达到以上低失业、低通胀和高速度的“两低一高”发展目标,不仅能走出“滞胀”阴影,也能在世纪之交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政策手段的合理搭配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认为,如果调控对象仅仅是总量矛盾下的单一目标,应采用双松或双紧的政策;如果调控失业和通胀两个目标有先后序列、应分阶段治理的话,应采取松松紧紧或紧紧松松的政策;如果在某一时点上要兼顾充分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这两个目标,并同时治理的话,那么以松紧搭配为中心的政策群运用则提供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可能性。
(五)政府把握好调控力度,避免两种倾向
经济发展不怕偏慢,最忌的是忽热忽冷,大起大落。在克服“滞胀”的操作中,政府要特别注意避免两种偏差:1)经济大起过热之后, 最忌大落过冷,在短期内急于抹平财政赤字。2)在紧缩政策过度后,又急于过早过快放松银根,致使总需求重新膨胀,物价反弹,“滞胀”转化为总量上全面的供小于求,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在力度强弱和时间上把握得当,并要求各种调节政策合理搭配的艺术。
(六)加大民间直接投资
在经济发展中,要克服高失业,就需要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性需求。同时也可增加就业率,保证国民的收入,促进国内消费。
(七)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众多,这一群体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盲目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不利于吸收就业,造成很高的失业率;另外资本集约型的大企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这又会触发高通胀。鉴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的国情,在现阶段仍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有利于克服“滞胀”。因此,在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慎重,既要避免在历史上形成的支柱产业上停滞不前,阻碍结构升级,又要防止犯盲目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的错误。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