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中的讽刺艺术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讽刺可以说是一种幽默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在鲁迅的作品中,对讽刺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可谓是相当纯熟。文章就以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实例,从真实的反映、矛盾的揭露和技巧的呈现这三个方面对其作品的讽刺艺术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鲁迅;《呐喊》;讽刺艺术;分析
  纵观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对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其中。和传统的讽刺艺术相比较,我们又会发现鲁迅先生作品中对讽刺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又更具创新性和独创性。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鲁迅先生在其创作过程中肯定借鉴和继承了许多传统讽刺艺术的精华,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思考架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改造。在鲁迅先生看来,讽刺的本质就在于能够用一些精炼甚至夸张的笔墨,艺术性地但也必须是自然地将某一面或者某一群人的真实给写出来。如下,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鲁迅先生的《呐喊》的讽刺艺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真实的反映
  出现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讽刺,可以说是针对全体国人国民性而言的。小说集《呐喊》对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最成功的,所以作品本身的战斗性也是最强的。这主要是因为,《呐喊》中所讽刺每个人,甚至是每一件事,都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影子,让当时麻木而不自知的民众们对号入座。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其所讽刺的所有对象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来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呐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那些隱藏在平常现实生活现象中的丑陋本质,用一种艺术性地方式揭示出来了,这也是当时生活真实性的一种十足表现。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讽刺是其敏锐思考的一种独具个人特色的思想结果,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这种颇具深刻性的思考来自于他充满思辨色彩的严禁逻辑。以《狂人日记》为例,它被誉为是彻底反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从这部开山之作中,我们知道了在中国的漫长的封建文明史当中,虽然每一页上都写的是‘仁义道德’这几个字,但是,仔细地琢磨之后你却会发现,从字缝中还能够看出字来,几乎满本所写的都是‘吃人’这俩字。诸如古久先生、赵忠翁和大哥等封建统治者的各种“吃人”行为,我们并不会有特别强烈的奇怪感,反而正是那些被长久压迫在社会底层的、处于“被吃”状态的普通老百姓,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帮助那些残忍的“吃人者”去“吃人”,这听起来多少都会让人有些不寒而栗。鲁迅先生还在其中说到:“小孩子的‘吃人’行为,大多是其娘老子教的!”这样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作品的讽刺意味儿。可以说,使这部小说颇具深刻性的并不仅仅在于它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罪恶行为的批判与讽刺,还在于其勇敢地揭露仁义道德掩盖下封建礼教的“吃人”事实。而这种讽刺能够引起我们思考和回味的原因也在于其源头的真实性,古往今来,也有只最真实的东西才最有力量,才最能够打动人。
  二、矛盾的揭露
  为了能够改变当时社会民众的精神,改造社会,更加集中和有力地批判和暴露整个社会育人的病态,鲁迅先生则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一种幽默的讽刺的艺术手法。而在他的作品当中,幽默与讽刺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对立。在他看来,中国人并不擅长“幽默”,且“幽默”也并非是国产的,更何况当时确实又是一个难以幽默的时代。所以,他不得不改变幽默原有的样子,他所提倡的是要在笑中隐含带刺的幽默,通过这种幽默来寄寓某种深刻的社会讽刺。但是,鲁迅先生并不屑于那种猥亵、轻薄和油滑的“幽默”与某些舒适愉快的“逗乐”,他坚决地反对和鄙视“将屠户凶残化为一笑”的自我麻醉般的陶醉。而这也使我们读者在读阅《呐喊》时,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时不时地就会陷入到某一种矛盾感情境况中去的原因所在。
  悲剧与戏剧这二中相互对立的矛盾在《呐喊》中经常是同时存在的,二者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所以经常让人哭笑不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喜剧表象来表现悲剧本质的。阿Q是他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悲喜交加”的人物典型。对阿Q形象的具体描绘实现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讽刺。其中有一个场景是,阿Q跟王胡比谁的身上虱子更多,然而阿Q却没有比过王胡,面对这样的结果,阿Q最初也只是失望,但是到后来,他反倒有些不平,他不满为何自己看不上眼的王胡身上的虱子比自己多那么多,自己身上的虱子却少成这样,这对他来说,是如何的大失体统啊!每当读到这样的场景,作为读者的我们都会忍不住发笑,阿Q的那种自我陶醉和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让他整个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但是当我们读至小说结局处“阿Q在即将被砍头之前都还颤抖着立志要把圆圈画圆”时,却怎么都笑不出来,这个时候,阿Q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喜剧人物了,因为所有的喜剧都是为了讽刺而设定的。
  三、技巧的呈现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都用其讽刺的语言特性来体现批判目的,《呐喊》的艺术手法非常的多样,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别具一格,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用反语。鲁迅先生的讽刺技巧极为的精妙,在小说中他似乎又是那么的喜欢用反语来加强其讽刺的气息。无论是说赵秀才的“博雅”,还是阿Q的“勇武”、“优胜”,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用反语对人物的深度刻画,让人觉得这样的人更为的可笑可悲。
  第二,活用成语。在小说中,许多成语都是看着严肃实则表达的意思非常幽默。例如,阿Q因为进城参加偷盗,使得他的“威望”突然高了起来,便使用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再如人们对阿Q“敬而远之”以及阿Q对尼姑的“视如草芥”等,都使得小说讽刺的意味更加浓厚。
  第三,巧用文言。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大力提倡白话文的,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依然出现了许多文言。如在《孔乙已》一文中,孔乙己对于“窃书不算偷”的争辩,孔乙己说出“君子固穷”“者乎”这些话,为了表达孔乙己的酸腐之气,运用部分文言,使得语言更加幽默和灵活,更加充满讽刺。
  讽刺手法贯穿了鲁迅的绝大部分作品,可以说是他小说中最具有艺术价值和最能令人玩味的精髓。作为新思想运动的产物,尽管他汲取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的理念,但却并没有刻意的去模仿,而是自成一派,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与憎恨。
  结束语:
  讽刺所写的其实都是一些常见的、公然的事情,在平时,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些事情感到好奇,甚至这些事情都已经自然到了一个让人毫不注意的地步。但是一旦这样刻意地去提一下,大家又会觉得特别动人。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就是日常生活,然而虽然他们一直置身其中,但是却对自己当前的生存困境却丝毫没有反应。鲁迅先生虽然对其精神的麻木感到痛恨,但另一方面,他又对他们的可怜命运感到深切的同情,这样的爱恨交织,使其作品变得更具感染力。与此同时,这既是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体系的一种认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个真实记录。
  参考文献:
  [1]徐文佳.传承与超越:鲁迅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朱爱娴.从《呐喊》看鲁迅的讽刺精神[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7+43.
  [3]靳庆华.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J].学园,2011,02:88-93.
其他文献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00043)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重工业企业,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质量,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合理解决节能减排问题,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指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配网运行安全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愈来愈明显,针对于此,配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可靠、安全、经济运行,应当基于科学化管理。维护单位应当健全配电岗位责任的机制,管理人员只要充分掌握配电线路的维修技术,熟悉有关规程条例,分析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深入优化安全运行措施。本文详细探讨了配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及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运行;防范;措施  前言: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
(林口县林业局宝林林场 黑龙江林口157616)  摘 要:由于长途运输和挖苗方法的不合理,极其容易造成大树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因此,我们应掌握大树移植的基本方法,并且合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成活率。  关键词:大树移植 方法 技术措施  1.大树移植的基本方法  1.1大树裸根移植  大树的修剪作业可分两步进行,在挖掘之前可锯下部分枝条,放倒之后按规范要求细致修剪。  (1)挖掘:下锹范
摘 要:电能计量设备是在电能计量中应用的最多的设备,它不仅仅是一种计量工具,而且担负着增强客户满意度的责任,对于增加企业管理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能计量的工作也是电力企业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计费不准确,引起的电量误差可想而知,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能计量;误差;准确性  引言  随着当前电网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电能质量
(齐翔建工集团大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我国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使得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对相关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建筑施工质量。  關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就意味着社会经济建设得到相应的提升
摘 要:高中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面临比较大的升学压力,同时也会存在紧张的学习压力,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对考试成绩十分重视,致使学生都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体育课程学习。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终身体育培养措施分析,进入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重要性;分析  对于高中体育教育而言,主要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承担着锻炼
摘 要: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又或是能力的发展;不管是品德的形成,还是情感的培养,都是需要学生们积极的思考和长期的探索。所以,作为教师,不能把思想观点和知识内容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只有被教师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这
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汉语语言技巧并结合语境合理运用词句组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最新出台的小学生课程标准,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小学生的写作需格外强调学生内心感情的突出,要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吸收语文课本中的优异语句,以切身的日常实际出发,对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关键词:提高;小学高年级;
摘 要: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向备课要质量,让高质量的备课成为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程;备课技巧  一、从教学程序上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能随心所欲,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前设定好规则,设定好路子,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步
摘 要:地理教师的应对方式,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将学生放在“人”的地位,师生人格平等。满足学生做人的尊严,满足心理渴望受尊重的需求。培养健康、稳定的地理学习情绪。通过积极的学习氛围、科学有序的地理教学、充满活力的地理学习成果展示,培养地理学习的健康的情绪。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教学策略;学习  青春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即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