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种菜迷倒老外,不进菜市场却赚200万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挨着陈佩斯的林场种菜
  
  在北京大兴县野猪岭下的一片山谷里,有一个桃花源般的青翠世界。红彤彤的西红柿、顶花带刺的黄瓜、金黄滚圆的“黄河蜜”。这就是张茵一手打造的300多亩有机农场。4年前,张茵还是中关村的一位IT丽人,26岁的她已做到销售主管。
  为排除心中的郁闷,她常到京郊深山里疯玩。无意间发现这里土地多得是,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正愁没人种地。于是便萌生了建农场种菜的想法。随后,她听说笑星陈佩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正带着妻子隐居在离此不远的山里种树(如今陈佩斯夫妻俩已营造出万亩山林)。她的兴趣更农了。
  2008年初,张茵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了100亩地。租金虽然不多,但真要建农场,却需要一笔数目惊人的资金。或许是命中注定有贵人相助,张茵的外籍好友凯特莉女士对这个农场兴趣十足,凯特莉出生在法国北部一个农场主家庭,当过农艺师,对果蔬的种植管理颇有一套。到野猪岭考察时,凯特莉和丈夫一下就被那里近乎原始的美丽风景迷倒了,决定投资20万美元入股。
  
  精确种菜倾倒京城老外
  
  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太太,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姑娘,当地村民纷纷质疑她们能不能种出菜来。哪知不久,村民们就开了眼界。只见先进美观的钢架一体大棚很快就搭建起来,不像传统大棚那样还要砌墙;灌溉设备是外国朋友介绍从以色列引进的,要知道以色列的农业技术是相当牛的,很多国家都去他们那取经;地上还有雨水收集装置,能省不少水钱;当地农民种菜,都离不了尿素、磷肥之类的现代化学肥料,但张茵却回归原始,用的都是经过发酵消毒的人畜粪便及草木灰;禁止使用农药、催熟剂、除草剂……这些是表面容易看到的,而背后看不到的才是张茵的“杀手锏”——对蔬菜生长的精确控制。
  “现在什么产品都开始讲究精确的标准。谁能抢先把精确的方法应用到以往被忽视的的领域,谁就能抓住新的机遇。种菜就是如此。”张茵这些严格按照标准化方式生产的蔬菜,重量误差只有5%左右。以上海青为例,在这里每亩地种植18万株,每株间距5厘米,22天采收,每株重量10克左右。
  因为如此,尽管张菌生产的蔬菜每公斤卖十几到二三十元,是普通蔬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但仍然抢手。销售渠道上,老外朋友提供了很大支持。京城不少大型涉外西餐厅、星级酒店和一些外企高端客户,直接到田头买菜。看着张菌地头上来来往往的宝马、奔驰之类的名车,当地村民都傻了。
  为了保证标准的贯彻,张茵请雇工特意不要熟手。她解释:“熟手都懂些所谓的诀窍,不经意间可能就会变点‘魔法’让蔬菜长得更快。而我的信念就是纯天然种植,绝不违反自然规律。”第一年张茵的农场就盈利60多万元。
  
  农场借来秘密武器
  
  没多久,张茵成为京城“绿领”(环保人士)名人。2009年3月,英国农业部举行蔬菜基地评选活动,张茵应邀前往英国考察。在威尔士一处蔬菜基地,张茵大开眼界。基地从选址到蔬菜的培育管理,以及配送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这些是她以前在国内闻所未闻的。期间的两大收获成为张茵此后迅速壮大的秘密武器。
  其一是一种叫做希格利亚的蔬菜,它已经成为伦敦人餐桌上必备的时尚调味品,而国内根本没有。她看准了其中的商机,立即从英国引进,派种植人员在农场试种。这些在国内堪称独一无二的“洋品”,马上受到了老外们的青睐,一些高档饭店也闻风而动。随后,张茵又从欧洲引进了30多个时尚蔬菜品种,并成为一些外国驻华使馆的供应商。
  其二是一种经营模式。张茵发现在英、美国家开始流行CSA(社区支持农业)农场营销模式。即在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预付给农场主一部分钱,而农场主则保证自己的产品百分之百是有机蔬菜,直接把菜送到订户家中。
  近些年中国的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事实上菜农愿意种植绿色环保蔬菜,可却不知销路在哪里。而真正的消费者又找不到需要的产品,信息不对称,制约了有机农产品的发展。
  2010年春,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的张茵,开始尝试推广CSA模式。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订户相信,你种出的东西是绿色的。为此,张茵找到农产品管理部门,定期检测自己的蔬菜品质,并出具权威的化验报告书。此外她受到网易总裁丁磊养猪的启发,模仿着将种植有机蔬菜的全过程拍摄下来放到网上,提高客户信任。同时,她还邀请客户随时到菜地观察甚至参与劳动。
  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短的时间,网上订户就达到上千人,而且八成以上是外籍人士及国内老板这种中高端客户。现在,客户只要头天下午在网上下单,注明所需蔬菜的种类及数量,第二天早晨,配送车就能将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及瓜果送到客户家里。
  如今张茵已经有了200多万元的家底,她还准备在山里办一家旅游度假村,让有机农场发挥更大的价值。■
其他文献
出奇制胜是商场上竞争格局衍生的经营智慧,许多公司及企业家在面临危机的关头,没有坐以待毙、困守危城,而是以商战奇谋勇敢应对,巧妙布局,从而扭转了企业面临的困境。如下出奇制胜的商战案例。  虚者实之  日本DC公司曾面临破产的威胁,产品滞销严重。如果低价出售,公司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如果销不出去,公司的资金就无法周转。公司经理山本村佑的心里十分矛盾。  这时,美国一家公司要买DC公司的产品,开出最低
期刊
翡翠的种质是翡翠的灵魂所在,因而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神”的说法。这样说不是强调翡翠的绿色不重要,而是因为翡翠的种质差会给人一种干涩的感觉,缺少一种灵性;如果这件翡翠有种,它的质感就会显得饱满、暖流,钟灵毓秀。独特的颜色是锦上添花,那种质就是美丽的锦缎。  “种”的称呼至少是几个世纪以来翡翠商贸过程中形成的,其含义有不够确切之处,不同地区的理解也有差别。“种”是绿色翡翠饰品透明程度、质地的一种特定称
期刊
孙光先生是当今文艺界画、书、文俱佳的大家。他的书画作品集《咸了,加奌盐》,可以说是当代书画家作品集中最具文化气息,最县艺术素养,最厚重的著作。  孙光先生的画作着力表现一种将厚重幻化于轻灵空寂之中的艺术特点。在绘画创作上,他没有把点、线、面三类法截然分开,也没有刻意突出某—点,而是将三者融为一体,讲究意匠、意境、意趣、意会、意味;以大家的神思,将传统功力和现代意识的巧妙融合,同时又揉进了某些西方绘
期刊
万业是我的大学同学。离开校园后,第一次见到万业是在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的高尔夫球场。寒暄中我得知,万业参股了山西的一座煤矿,生产管理一概不用操心,每年坐地分红就日进斗金。我想:你如此暴富不过是撞了大运而已,如果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也照样能一夜发达。  第二次见到万业,是一年以后。那是个风雪天,我进了一家洗车店洗车。忽然,透过窗户,我看到了万业,正在卖力地给一辆车上蜡抛光。他不是有万贯资产吗,怎么会在这
期刊
日前中国烹饪协会在北京发布了“火锅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火锅餐饮网点约20万家,年营业额超过了1400亿元,而在年度百强餐饮企业总营业额中,火锅企业营业额占到了三成。同时火锅业的净利润率达到20%(传统餐饮业的净利润率为12%)。截止2010年6月风险投资机构和火锅业注资近百亿人民币。那么未来火锅业将会向哪些方面发展呢?    模式1直营连锁模
期刊
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画作鉴赏家。2008年10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里面装着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张没有署名的信件。信中写道:“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在临终前曾说,他有一部分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但从未公之于众。这些画作是我无意中从祖父的阁楼上找到的,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不是安德烈的作品,所以请您鉴定一下……”  “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来
期刊
2010年,先是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然后又是南方水灾,这都给国内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部分产业损失巨大,其中最严重的是中草药、调味品和咖啡三个产业。以调味品为例,因天灾造成大面积绝收,同时也因此错过了今年最佳种植时期。其产生影响是市场中调味品供不应求。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种影响至少会持续三年,其意味着未来三年内种植部分短平快的农产品具有不错的商机。    现状:价格飙升,已经动用国家储备 
期刊
1楼顶夜市实在是“高  生意人  张向东、孔霞夫妇,济南市首家楼顶夜市开创者。  创新点  另辟蹊径,把门面放到楼顶,廉价地解决了门面租金高昂的难题。  业绩  2年多获纯利24万元。  2007年,张向东夫妇在济南市区整天推着餐车叫卖,躲避着城管的堵截,每天也就100元左右收入。想租门面,租金又拿不起。一次偶然,他们发现在楼顶休闲的人挺多,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夜市开到楼顶上去呢?租金应该很便宜。 
期刊
【世博表现】世博农家是上海世博局、旅游局继“世博人家”后,利用郊区农村旅游特色开展世博接待工作的探索,目前上海市已经有200多家挂牌“世博农家”,而曹月芳所经营的廊下生态园,就囊括了3家挂牌世博农家。自世博会开幕以来,廊下生态园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在200人以上。  早上8点半开门营业,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像小孩一样玩耍”,带领工作人员,与游客们一起,分别在3户世博农家疯玩:一户是乡村游戏互动人家(游
期刊
迅速地登上“神坛”,转眼又迅速地跌下“神坛”,“中医食疗第一人”张悟本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感觉。头衔造假、虚夸食疗疗效,他被很多人当成了江湖骗子。从生意的角度看,“悟本堂”老板张悟本可称是一个擅长炒作的“大忽悠”。他熟练地运用通俗易懂的原理、神奇的功能、廉价简便的解决方法,把他所谓的食疗吹得神乎其神,把豆子、茄子、萝卜等常见蔬菜推崇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吸引“粉丝”无数。挂一个号要2000元,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