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管理”是何许物也,众说纷纭。即使在设计界,大部分人对“设计管理”并不理解,甚至很陌生。将“设计管理”作为管理设计队伍之类的说法是最多的,说“设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人也不少,然而了解“设计管理”真谛的,可谓少之又少。
“设计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二是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三是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
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
谈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不能不提英国,这是一个高度重视设计,重视“设计管理”的国家。
早在1851年,如日中天的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展馆大跨度的钢结构玻璃幕墙震惊全场,被誉为“水晶宫”。电汽车的巨大动力,机械的速度与能力无一不展示出这个工业革命强国的“技术强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与其丈夫阿尔伯特在国会上指出:“英国技术虽强,但企业与暴发户的眼界太低;产品技术虽高,设计却品质低下。”相对法国产品的美感、德国产品的简洁、美国产品的实用,英国看到了自己在产品技术之外的差距。
技术革命会很快普及,但人的品位却无法一下子提升。由于当时的英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英国王室与议会便开始共同运作系统的“设计管理”:一是委任公爵科尔为小学生出书,介绍“什么是设计”,从孩子开始实施品位教育,二是办专业杂志为大众讲解设计的真谛。一时间,室内、时装设计书籍层出不穷,指导人们不断在自己的眼界与品位方面追求提升。英国在一些大城市开设学校,皇家艺术学院、撒马丁、切尔西等如今闻名世界的伦敦七个设计学院都是在当时设立的。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内陈列世博会的产品及资料,并设了一个名为“恐怖馆”的场所,专门陈列那些技术虽然先进,外形却丑陋无比、品位低下的工业产品。
由于政府的倡导,世界第一场现代设计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首先在英国发起。这次运动的主角威廉·莫里斯曾在高中时参观世博会,因为被其中“俗、丑”的产品吓得逃出展览馆,转而投身到这场以提高全民品位为宗旨的运动中。威廉·莫里斯著书、演讲、开公司,亲身实践,以改变设计时风。这场运动影响到美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德国外交官员穆特修斯在英国学习了自上而下、全方位运作的“设计管理”系统,回到德国后组成德意志制造联盟,从而掀起持续二十年之久的“现代设计运动”。
二战之后,众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到六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把产业转移到亚洲,从而有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亚洲四小龙”之说。面对产业的转移,英国政府更加重视“设计”,重视产业战略中的“设计管理”。撒切尔夫人在国会上反复强调,英国相对亚洲来说,劳动力已无优势,而设计创意将是产品开发的龙头。设计创意是英国的生命线,是国家战略中十分重要的大事。撒切尔夫人“产品创造”的阐释振聋发聩。1989年,世界设计大会向撒切尔夫人颁发了世界设计大奖。
进入信息时代后,英国的第二产业不济,全世界以劳动生产力为主的产业基本都转移到中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转型成为英国新的发展战略。英国首相布莱尔成立了国家创新产业领导小组并自己担任组长,从此,以设计等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兴起。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一样,英国的创意经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纷纷效仿。
中国政府也说“创新社会、创新产业”,但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从“设计管理”层面上的规划、改造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提高全民品位,注重企业“设计管理”,提倡原创产品,提高产品品位,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可为借鉴。
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
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源于市场竞争机制,通用汽车公司赶超福特即是最好的例子。20世纪初期,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导致性价比极高的福特T型车雄霸全球,在技术、零部件生产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通用公司邀请好莱坞设计大师哈利·厄尔担任设计总监,并以人的需求为目的完成了新型车型,采用好莱坞常用的新片发布会形式吸引人们前来观看。通用公司将人的需求、吸引人眼球的宣传发布作为创意植入企业战略中,这些“设计管理”措施得到企业整个系统的支持。新产品在技术上与福特汽车大同小异,然而“设计与品位”使之有了质的提升。由此,通用汽车一举超越福特,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军事工业从人体工程学出发,将设计管理纳入企业战略中,使符合流体力学的飞机、轮盘、汽车等军工产品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之最。那个时代,好产品均被戴上“Streaming”流线型的桂冠。
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复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与伯朗公司合作的结晶——“系统设计”理论认为,企业的产品设计不是单个产品设计,而是基于公司战略的设计,即产品设计必须从系统上融合技术、市场、标准、标志、场所、造型等要素。系统设计使德国的西门子、海德堡等大企业走向全球。无独有偶,战后日本也走上了设计创新之路。松下幸之助从美国回国,一下飞机便说:“现在是工业设计的时代。”日本企业家已经觉悟:产品设计不仅要讲究技术、顺应市场,而且还应该原创、有品位。索尼的随身听,技术上是从收录机倒退到单放机,但它创造了个人音乐生活。小型化、品质化的电子产品体现出索尼从战略上重视设计,而且随着设计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证明了“设计管理”的成功。
进入信息社会后苹果公司将“设计管理”发展到了极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没有完成大学学业,也没有过人的“技术”,但此人爱好设计,甚至在大学里蹭过字体排版课程。他从“前苹果时代”就在思考下拉式图形菜单等“人的应用行为”,包括新苹果时代的“人机交互”、“移动生活方式”等公司战略中的设计战略。公司副总裁英国设计师伊夫也始终坚持简洁的外形设计、造型精细的加工以及现代品位。企业的设计管理在此体现为从重视设计规划到集体细部设计的整个系统。
从我在日本千叶大学求学、在松下设计公司工作以及遍访世界知名企业设计部及事务所积累的调研分析看,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设计管理”有很多共同特点:
一、世界许多大型制造企业均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设计一定是这些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主管新产品开发的副总裁一定是设计出身,并为“设计管理”的总管。
二、无论是日本式大企业,个人设立的设计部,还是美国式的大企业外聘设计事务所,无一不设有自己的“设计管理”组织。我亲自访问过著名的以“设计”闻名于世的美国最大办公家具企业米勒和产品最昂贵的视听品牌公司B&O,并有机会与其老总交流。这些公司即便不设设计部,也一定有设计管理部门。公司将设计战略纳入公司战略中,设计管理部门会寻找设计事务所从事设计,协调设计与公司、设计与生产、设计与市场的关系。
三、中小企业会向有名的设计咨询公司咨询。一个小公司去养自己的设计部树立品牌,有时会得不偿失,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公司不是从事单个产品的设计,而是从事产品规划的设计,成为了设计管理的顾问。
四、好的企业一定不是以产品生产、技术为核心,重要的是要重视创意、品位和生活方式设计。
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
第三个层次是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管理专业现在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管理专业的核心是系统,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设计,无一不是这个“系统机器”中的齿轮,缺少“设计管理”这个齿轮的机器能够很好地运转吗?
从管理学的定义来看,企业的计划、战略是通过各个组织部门来执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管理。但今天,懂人力、懂经济的人不少,唯独懂设计的人很少。即使国内有名的商学院,也不开设这些课程。在发达国家的商学院,一定有设计与商业关系的课程,哈佛商学院有,我的两个学生则是就读于剑桥大学“设计管理”专业的博士。
城市规划严格上讲也是一种设计管理,是城市设计方向的设计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经济学家的提议,环境学家的进言,领导者的决策等都是城市规划的依据。然而城市规划是一个职业行为,必须要“职业规划师”来设计,他需要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规划师才能把建议决策综合在一起,并在空间中表达出来,形式化地转译成图纸、模型。经济学家、环境学家、领导者们,一般很难想象出一个城市具体的模样,规划师笔下的城市,才是具体的能供大众讨论的城市雏形。
在一个汽车企业,产品的创新也是如此。结构工程师的改革,材料工艺师的建议,领导者的决策等都会被职业规划师融合进概念车型中,放入高级机密的车库里。未来五年、十年及以后的多种车型都会在那里供专业人员讨论,其中的一两种车型会在车展亮相,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我曾到大众、奥迪、现代、丰田等品牌汽车公司参观,即使在那里有同学和朋友,我也走不进那些机密的地方。一旦新的车型定下来,整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支持保证新车的出品。
“设计管理”受到重视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英国首颁设计管理奖,此后开始有人著书加以论述。1975年,世界设计管理协会成立(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DMI)。设计管理协会主席Earl.N.Powell博士曾到访我国,并应我邀请到同济大学演讲,从此我们有了联系。设计管理协会每年在世界各地大城市不定期举行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大公司负责人地位犹如中国的经济学家。会上,大企业家们提供自己的案例,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设计管理的课题;大家一致认为,设计与企业战略、与创新、与差异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协同关系。
相对国外政府对设计管理的重视,相对国外成功企业对设计管理的依赖,相对国外对设计管理学科的解读,我们还刚刚起步。
“联想”的姚映佳从设计师职位上升到公司总裁,是这个企业与世界的接轨。他们的设计团队承担了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等任务,其产品体现了设计师对品位的追求。只有有品位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有品质的产品。
我的学生黄蔚是我国少有的几个世界设计管理协会会员之一,她的“桥中设计咨询公司”一直承担设计管理业务,还组织了全国的“最成功设计大赛”,旨在提升产品设计的品质。
中国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对学生开展优良产品设计介绍,我们大家都应该对产品的品质有所追求。但愿这不是奢侈的想法。对于目前这个只追求数理化和外语,不重视创新文化、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时代来说,“设计管理”,任重而道远。
殷正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设计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二是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三是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
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
谈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不能不提英国,这是一个高度重视设计,重视“设计管理”的国家。
早在1851年,如日中天的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展馆大跨度的钢结构玻璃幕墙震惊全场,被誉为“水晶宫”。电汽车的巨大动力,机械的速度与能力无一不展示出这个工业革命强国的“技术强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与其丈夫阿尔伯特在国会上指出:“英国技术虽强,但企业与暴发户的眼界太低;产品技术虽高,设计却品质低下。”相对法国产品的美感、德国产品的简洁、美国产品的实用,英国看到了自己在产品技术之外的差距。
技术革命会很快普及,但人的品位却无法一下子提升。由于当时的英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英国王室与议会便开始共同运作系统的“设计管理”:一是委任公爵科尔为小学生出书,介绍“什么是设计”,从孩子开始实施品位教育,二是办专业杂志为大众讲解设计的真谛。一时间,室内、时装设计书籍层出不穷,指导人们不断在自己的眼界与品位方面追求提升。英国在一些大城市开设学校,皇家艺术学院、撒马丁、切尔西等如今闻名世界的伦敦七个设计学院都是在当时设立的。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内陈列世博会的产品及资料,并设了一个名为“恐怖馆”的场所,专门陈列那些技术虽然先进,外形却丑陋无比、品位低下的工业产品。
由于政府的倡导,世界第一场现代设计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首先在英国发起。这次运动的主角威廉·莫里斯曾在高中时参观世博会,因为被其中“俗、丑”的产品吓得逃出展览馆,转而投身到这场以提高全民品位为宗旨的运动中。威廉·莫里斯著书、演讲、开公司,亲身实践,以改变设计时风。这场运动影响到美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德国外交官员穆特修斯在英国学习了自上而下、全方位运作的“设计管理”系统,回到德国后组成德意志制造联盟,从而掀起持续二十年之久的“现代设计运动”。
二战之后,众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到六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把产业转移到亚洲,从而有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亚洲四小龙”之说。面对产业的转移,英国政府更加重视“设计”,重视产业战略中的“设计管理”。撒切尔夫人在国会上反复强调,英国相对亚洲来说,劳动力已无优势,而设计创意将是产品开发的龙头。设计创意是英国的生命线,是国家战略中十分重要的大事。撒切尔夫人“产品创造”的阐释振聋发聩。1989年,世界设计大会向撒切尔夫人颁发了世界设计大奖。
进入信息时代后,英国的第二产业不济,全世界以劳动生产力为主的产业基本都转移到中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转型成为英国新的发展战略。英国首相布莱尔成立了国家创新产业领导小组并自己担任组长,从此,以设计等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兴起。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一样,英国的创意经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纷纷效仿。
中国政府也说“创新社会、创新产业”,但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从“设计管理”层面上的规划、改造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提高全民品位,注重企业“设计管理”,提倡原创产品,提高产品品位,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国家层次的“设计管理”可为借鉴。
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
企业层次的“设计管理”源于市场竞争机制,通用汽车公司赶超福特即是最好的例子。20世纪初期,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导致性价比极高的福特T型车雄霸全球,在技术、零部件生产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通用公司邀请好莱坞设计大师哈利·厄尔担任设计总监,并以人的需求为目的完成了新型车型,采用好莱坞常用的新片发布会形式吸引人们前来观看。通用公司将人的需求、吸引人眼球的宣传发布作为创意植入企业战略中,这些“设计管理”措施得到企业整个系统的支持。新产品在技术上与福特汽车大同小异,然而“设计与品位”使之有了质的提升。由此,通用汽车一举超越福特,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军事工业从人体工程学出发,将设计管理纳入企业战略中,使符合流体力学的飞机、轮盘、汽车等军工产品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之最。那个时代,好产品均被戴上“Streaming”流线型的桂冠。
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复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与伯朗公司合作的结晶——“系统设计”理论认为,企业的产品设计不是单个产品设计,而是基于公司战略的设计,即产品设计必须从系统上融合技术、市场、标准、标志、场所、造型等要素。系统设计使德国的西门子、海德堡等大企业走向全球。无独有偶,战后日本也走上了设计创新之路。松下幸之助从美国回国,一下飞机便说:“现在是工业设计的时代。”日本企业家已经觉悟:产品设计不仅要讲究技术、顺应市场,而且还应该原创、有品位。索尼的随身听,技术上是从收录机倒退到单放机,但它创造了个人音乐生活。小型化、品质化的电子产品体现出索尼从战略上重视设计,而且随着设计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证明了“设计管理”的成功。
进入信息社会后苹果公司将“设计管理”发展到了极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没有完成大学学业,也没有过人的“技术”,但此人爱好设计,甚至在大学里蹭过字体排版课程。他从“前苹果时代”就在思考下拉式图形菜单等“人的应用行为”,包括新苹果时代的“人机交互”、“移动生活方式”等公司战略中的设计战略。公司副总裁英国设计师伊夫也始终坚持简洁的外形设计、造型精细的加工以及现代品位。企业的设计管理在此体现为从重视设计规划到集体细部设计的整个系统。
从我在日本千叶大学求学、在松下设计公司工作以及遍访世界知名企业设计部及事务所积累的调研分析看,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设计管理”有很多共同特点:
一、世界许多大型制造企业均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设计一定是这些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主管新产品开发的副总裁一定是设计出身,并为“设计管理”的总管。
二、无论是日本式大企业,个人设立的设计部,还是美国式的大企业外聘设计事务所,无一不设有自己的“设计管理”组织。我亲自访问过著名的以“设计”闻名于世的美国最大办公家具企业米勒和产品最昂贵的视听品牌公司B&O,并有机会与其老总交流。这些公司即便不设设计部,也一定有设计管理部门。公司将设计战略纳入公司战略中,设计管理部门会寻找设计事务所从事设计,协调设计与公司、设计与生产、设计与市场的关系。
三、中小企业会向有名的设计咨询公司咨询。一个小公司去养自己的设计部树立品牌,有时会得不偿失,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公司不是从事单个产品的设计,而是从事产品规划的设计,成为了设计管理的顾问。
四、好的企业一定不是以产品生产、技术为核心,重要的是要重视创意、品位和生活方式设计。
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
第三个层次是作为管理专业自身层次的设计管理。管理专业现在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管理专业的核心是系统,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设计,无一不是这个“系统机器”中的齿轮,缺少“设计管理”这个齿轮的机器能够很好地运转吗?
从管理学的定义来看,企业的计划、战略是通过各个组织部门来执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管理。但今天,懂人力、懂经济的人不少,唯独懂设计的人很少。即使国内有名的商学院,也不开设这些课程。在发达国家的商学院,一定有设计与商业关系的课程,哈佛商学院有,我的两个学生则是就读于剑桥大学“设计管理”专业的博士。
城市规划严格上讲也是一种设计管理,是城市设计方向的设计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经济学家的提议,环境学家的进言,领导者的决策等都是城市规划的依据。然而城市规划是一个职业行为,必须要“职业规划师”来设计,他需要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规划师才能把建议决策综合在一起,并在空间中表达出来,形式化地转译成图纸、模型。经济学家、环境学家、领导者们,一般很难想象出一个城市具体的模样,规划师笔下的城市,才是具体的能供大众讨论的城市雏形。
在一个汽车企业,产品的创新也是如此。结构工程师的改革,材料工艺师的建议,领导者的决策等都会被职业规划师融合进概念车型中,放入高级机密的车库里。未来五年、十年及以后的多种车型都会在那里供专业人员讨论,其中的一两种车型会在车展亮相,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我曾到大众、奥迪、现代、丰田等品牌汽车公司参观,即使在那里有同学和朋友,我也走不进那些机密的地方。一旦新的车型定下来,整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支持保证新车的出品。
“设计管理”受到重视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英国首颁设计管理奖,此后开始有人著书加以论述。1975年,世界设计管理协会成立(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DMI)。设计管理协会主席Earl.N.Powell博士曾到访我国,并应我邀请到同济大学演讲,从此我们有了联系。设计管理协会每年在世界各地大城市不定期举行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大公司负责人地位犹如中国的经济学家。会上,大企业家们提供自己的案例,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设计管理的课题;大家一致认为,设计与企业战略、与创新、与差异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协同关系。
相对国外政府对设计管理的重视,相对国外成功企业对设计管理的依赖,相对国外对设计管理学科的解读,我们还刚刚起步。
“联想”的姚映佳从设计师职位上升到公司总裁,是这个企业与世界的接轨。他们的设计团队承担了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等任务,其产品体现了设计师对品位的追求。只有有品位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有品质的产品。
我的学生黄蔚是我国少有的几个世界设计管理协会会员之一,她的“桥中设计咨询公司”一直承担设计管理业务,还组织了全国的“最成功设计大赛”,旨在提升产品设计的品质。
中国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对学生开展优良产品设计介绍,我们大家都应该对产品的品质有所追求。但愿这不是奢侈的想法。对于目前这个只追求数理化和外语,不重视创新文化、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时代来说,“设计管理”,任重而道远。
殷正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