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提问也许比答案更重要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力,或是利用大数据获取更大商业价值,技术的实现深刻地改變了人们生活、娱乐、社交、工作的方式,科技的发展依旧方兴未艾,许多想象变为现实,技术的未来和人类生活将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
  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2019 0CT-LOFT创意节于2019年12月7日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开幕,此次创意节由奇异的果担任策划团队,丁博作为策展人,展览以“欢乐宫殿”为题,内容聚焦于我们当下的技术生活及其与社会、身份、地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FA:你曾供职于新媒体艺术机构,也一直关注这一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此次项目与你之前接触的项目和参与的工作相比,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丁:“欢乐宫殿”这个项目大致可以被归为“艺术与技术”的范畴,而依据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不同,这一领域在实践中又可能被称作“数字艺术”、“科技艺术”以及国内最常用的“新媒体艺术”等。对国内不少的新媒体艺术家来说,技术可能只是一种新的媒介,和画家的颜料、雕塑家的青铜一样,是用来创造(新的)形式的。但其实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还有更多可能,而技术本身作为一个研究与实践的领域,其丰富性与批判性也远不止于此。
  当然,在这一方向上的探索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而我在“欢乐宫殿”这个项目里比较关注的是伦理问题。保罗·古德曼就曾经说过,“无论技术是否利用新近的科学研究,它总是道德哲学的分支,而不是科学的分支。”伦理学是一门讨论好坏善恶的学问,它关注的是价值。通过伦理的视角,我们也许更容易去分析、评价技术与人的关系以及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同时,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自己的心智也部分地与计算机的“心智”融合到了一起。因此。机器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自己。而这也是讨论技术伦理的另一个有趣之处。
  FA:“欢乐宫殿”是你第一次作为独立策展人完成的项目,除了展览之外还有大量的公共项目板块,可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内容。
  丁:我一直觉得公共项目很多时候要比展览更加有机、也更能展开一些展览难以去表达的内容,所以我希望公共项目能产生更多直接的交流。这次的公共项目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在展览里开辟了一块阅览区,供感兴趣的观众去阅读我们准备的一些与这次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献。同时,我还特别联系了互联网上一些优秀的科普视频作者,并把获得授权的视频放在平板电脑上,供观众观看。对我来说,它们是另一种作品。第二个是邀请了不同的实践者来分享技术背后的思考,或者教授一些参与者可以自己操作的技术。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可以让技术变得没有那么深不可测,让大家可以更舒服地去关注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问题。我把第三个部分叫做“无定游乐场”,这是一个开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免费使用我们在展览里的一块空间,用来展示他们的项目。我们对申请者的背景或者项目形式没有任何要求,但是希望呈现的项目是以交流为主要目的,最好能引入一些新的视角,并激发一定范围的对话。
  FA:听说这次你是以中标的方式被主办方选中的,这在深圳之外还挺难遇到。过程复杂吗?相比较而言,这种操作方法是否会更公平?尤其对于年轻一代策展人而言。
  丁:过程并不复杂,也就是一般提案、评标、最后定标的过程。近年来,针对青年策展人的公开选拔其实也越来越多,只是我们常常关注到的都是一些美术馆组织的选拔。但现在很多传统上属于商业领域的组织也开始做展览等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了,虽然他们的工作模式和思路与美术馆有比较大的区别,会有新的挑战,但也能带来新的机会。这次的经验让我想去进一步实践的是,如何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找到自己工作的空间与独立性,同时去体谅和关照所有相关方的诉求。
  FA:这次展览从日常大家都会说的或会听到的大白话开始引入关于技术伦理的讨论,什么“你睡觉怎么可以关手机”,“扫脸支付专享半价优惠”等等,将这些问题带入语境唤醒观众面对这些被忽略的现实情境,从微观处入手引发对技术伦理的思考,这与你积攒的大量戏剧工作经验及社会参与实践有关吗?
  丁:之所以从这些日常可见的问题开始,是因为我知道展览所涉及话题离大家的生活并不遥远,它们就出现在你的枕头边、手头上、社区里。虽然我们有时会被所谓的“知识”所累,但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常常更来自对生活的敏感与思维的逻辑。我想,把问题具体化也许更能唤起切身的经验,而共识与共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不知道这和我之前的剧场与社会实践经验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背后的理念确实是相通的。
  FA:请谈谈在你与艺术家的合作交流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关于艺术家创作,我们看到了16件的作品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你觉得新媒体艺术家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丁:接着上面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不把技术仅仅当作另一种创造形式的媒介,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作品中展开关于技术及其所带来的问题的讨论呢?艺术如何转化这些内容,又该如何呈现?如果我们把艺术家的作品视作关于上述问题的一种评述和表达的话,它如何生效?我们期待这种表达既区别于一篇文章,又能不云山雾罩。我们该如何解决那种“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却不知道怎么在作品里说”的困境?
  这些都是我和艺术家们经常聊到的问题,但我不认为这是从事技术相关的艺术家所特有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也会在许多社会参与式艺术中出现。在展览的语境中,我们如何可以不过分依赖档案文献与背景资料,而以作品本身去回应关注的社会议题呢?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总是期待通过议题本身来为作品提供合理性。一个关于“中国农村的跨性别男同性恋逃难到欧洲”的作品并不应该天然地成为一件“好”作品,这对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弱智之处”的作品来说也是一样。
  FA:那你在展览中想实现的是什么?
  丁:“技术乐观主义者”常常喜欢强调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却忽视了技术本身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此,我一直存疑。因此从很多意义上讲,这个项目要做的就是提出这些问题:它希望去提问技术可能造成的“外部性”影响,并后退一步,从伦理学的角度为这种讨论提供框架、从技术背后的运行逻辑入手为这种提问铺设基础。   学者秦晖曾在谈到真假问题的时候,引用了“皇帝的新衣”作為例子:如果我们不先辨明皇帝是否穿着衣服,那么关于皇帝之衣如何华美的讨论,便注定会是假问题。类似地,如果我们不先对技术的伦理进行辨析,那么关于技术如何进步的颂赞便是没有意义的。但目前的挑战在于,如果我们不深入技术的基底、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概念体系与语境,就很难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所以我会觉得,先学习、尝试提问似乎在当下比提供一个无法展开、似是而非的答案要更有意义。
  FA:在“欢乐宫殿”中,你是否有意想要传达一种技术观,可以展开说说么?
  丁:我也许可以简单地谈谈有关技术的两个现实。一是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这种发展一直是不平均、不平衡的。根本不存在那种百舸争流、齐头并进的场景,我们总是疯狂地涌向那些时髦的技术概念,并在资本、学术与大众合力下,投入大量资源,而把那些同样(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冷门”领域束之高阁。我们可能会以为在登月成功5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太空的探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没有了冷战的刺激、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太空事业的发展其实极度缓慢。而当2003年SARS疫情过后,如果我们能够继续积极推动针对冠状病毒(特别是相应疫苗)的研究(即使它们不如石墨烯那么“性感”),那么也许当我们再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时候就不至于如此狼狈。
  二是技术并不会天然地向前进步。从金字塔到山文甲,人类已经遗忘了太多杰出的技术,而这在当代也并不鲜见。就拿我们现在最熟悉的软件技术来说,虽然编程语言已经变得越来越高级和抽象(也因此更加“聪明”和“高效”),但越是这样,人们就越容易失去理解底层框架的能力。许多年轻的程序员已经不会再去学习、更不会懂得更底层的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了。可底层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是崩盘式的。再比如,机器学习似乎在这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像Wekinator、MindsBD这样的工具让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应用机器学习,但如果我们沉迷于换脸和人工秘书,而不去理解机器学习背后的逻辑,那么我们能得到的其实只是故事,而不是能力。我们是在赌博,而系统性的崩溃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觉得这两点对我去理解技术是挺有帮助的。
  FA:让我们回到展览,有好几件作品直接涉及了关于技术生产背后的道德讨论,比如Rizaldi的作品《锡石》,从AI娜塔莎的身世展开进而追踪了锡的物质性的一系列变化,以及这种矿产这块土地与劳动力变迁及当今科技的复杂纠葛这件作品的展陈也挺有意思,好像是还原了一个露天影院?
  丁:对,这件作品是Rizaldi到印度尼西亚邦卡岛实拍的,那里锡产量占到了世界锡供应的三分之一。你提到的展陈,其灵感来自于邦卡岛上矿工们平时的公共娱乐场所——露天电影院。在展映区域的角落,还放置了两台iphone,其中循环播放着两条时长不一的录像,这一时长也有其现实意义:它们分别对应了机器与矿工开采出生产一台iphone所需的锡的劳动时间。
  FA: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今天如此热衷并迷恋技术?
  丁:我总觉得,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与当下的现实是分不开的。在这个短视、碎片化、反智、成瘾的社会里,我们几乎不需要挣扎,便可以舒服地陷入技术的神话之中。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它既让我们兴奋,又让我们赢弱。而我们迷恋技术,正如我们迷恋伟大,因为它是疼痛的快感、令人窒息的高潮。
  FA:这类讨论让我想到最新一届Beazley年度设计大奖得主Kate Crawford与VladanJoler运用信息图表讨论技术生产伦理的作品《Anatomy of an Al System》(解剖一套AI系统)。最后,让我们聊聊展览的名字吧:欢乐宫殿,是因为要和华侨城的欢乐海岸、欢乐谷形成系列吗哈哈哈?
  丁:哈哈,当然是没有关系啦。“欢乐宫殿”是对“Fun Palace”的翻译,也是先锋建筑师Cedric Price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一个从未实现的项目。这里的“欢乐”不单纯是一种情绪,而是提示了一种关系,一种新的自由。我想借用他在当时就提出的技术反思视角: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我希望能有一个像欢乐宫殿这样的框架或空间,来容纳这些问题。技术的未来,也许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以及一种人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它既让我们兴奋,又让我们赢弱。而我们迷恋技术,正如我们迷恋伟大,因为它是疼痛的快感、令人窒息的高潮。
  无处安放一中国共享单车坟场奇观photograph 2018-2019@吴国勇
  2019 OCT-LOFT创意节开幕式现场表演
其他文献
对腾讯副总裁兼易迅CEO卜广齐来说,刚刚在“8·15”价格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趁着“双11”网购狂欢节还尚未到来,是应当稍微休息一下了。不过,这几天他一直奔波于各大供应商之间,不停地和各级分管开会交流,部署下一步计划,甚至把主管售后的分团队专门从深圳拉到了上海,待上一段时间。  下午1点50分,《东方企业家》记者到易迅的时候,他刚刚和分管开完会,议题是在“金九银十”的电商旺季如何做足功课。两点
期刊
作为一家在传统出版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型出版社,中信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尝试早在近十年前就已开始,但经过多种尝试后,为电子出版平台做内容供应商重新被提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与中信传统强势的内容不同,它的目的是与视频、微博、微信等所有能够占领用户移动终端时间的应用竞争。  对用户的需求判断,很大程度会影响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中信数字出版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便是,未来,用户的注意力会从“切水果”和“愤怒的小鸟”回
期刊
提起在大桥上捂脸尖叫的经典画作,很容易想到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这幅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大师代表作,极致地表现了对人类存在的忧虑及恐惧——去年以1.07亿美元价格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但如果把这个可怜人放在一片吐司上:涂上奶油做底,站在芹菜茎上,捂起奶酪圆脸,在红黄甜椒的照映下尖叫呢?  同属挪威的一名美食艺术家Ida Frosk这样做了,这副作品属于她的一个吐司艺术作品系列,也同时参加
期刊
与刘建华约在深圳见面采访,他的最新个展“1342℃——刘建华作品”正在此展出。作为OCAT深圳馆“艺术家个案研究”项目中重要的一次尝试,展览从2019年末横跨2020年上半年,集中展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陶瓷材料為主的当代艺术创作。我们用普通话访谈,又间或以景德镇的乡音聊些家常。在这种熟悉又奇特的气氛下,我们共同追溯了他逐渐远离陶瓷又潜回陶瓷皮相之下的当代艺术之路。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者中极其独特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2019年12月4日至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建筑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在这次堪比建筑界“奥斯卡”的大会上,吸引了多个优秀建筑事务所参与,以下是获奖作品:  2019年度建筑奖  LOCHAL公共图书馆  地址:荷兰蒂尔堡  建筑设计:CIVIC ARCHITECTS (LEAD ARCHITECT),BRAAKSMA&ROOSARCHITECTENBUREAU, I
期刊
我确实相信我还会继续工作五十年。  QA:你今年才三十六岁,便获选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这一荣誉其实也是对你融合复杂文化背景的能力的一种认可。你在印度长大,父亲是印度教徒,母亲是从巴格达移民的犹太人。接着你移居英格兰,在艺术学校毕业后便一直生活在伦敦。再后来,你很快便因色彩明快的雕塑而展露锋芒,同时这些闪烁着红蓝黄颜色的形状,也总会让人联想到葫芦、山峰与胸脯等意象。  最近,你的作品越来越多
期刊
表面上看,李安导演就是个儒雅绅士,但其实他就是个骨子里一直流着不服输的铁血的硬汉子——当新片《双子杀手》再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技术卷土重来,换来的却是全面口碑复辟。即使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李安依然倔强地撂下了狠话:只要还有人愿投高精技术电影,我还会拍下去!那你说,如今痴迷电影技术的斗士李安这几年的艰辛坚持,到底值不值?  “技术控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吗?  李安早期画风并不
期刊
生与死,to be or not to be,对于任何人或物,都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但对于电影这样一种日渐位居主流的文化产业来说,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况味。电影之生,在电影史上似乎从未真正成为一个问题,但“电影之死”,却自电影的诞生之初就一遍遍地被反复谈起,或轻描淡写,或郑重其事。最晚近的一次当属著名导演格林纳威的宣判:当第一个人拿着遥控器走进客厅之时,电影就已经开始死亡。为什么呢?因为这不只是一个
期刊
对我来说,《中毒》这件作品已经稍有些久远了。近两三年精力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回头看以前的东西,觉得自己很难像在创作这件作品的当中那样,有大量的思考、感情、词汇和语句在那等着:一部分融入进作品里变成等待解读的密码,一部分成为类似写作中的幽灵文本,化为无形。一个已经失去探讨自己作品之热切愿望的作者,和一个想找回遗失记忆的读者是差不多的。  我回忆起是在美国生活那几年后,才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原来远在中国的
期刊
1849年,德国歌剧作家瓦格纳(RichardWagner)在《未来的艺术》一文中提到:“艺术创作已迈入‘总体艺术品’时代,只有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歌曲、诗、写作、编剧以及表演相结合,才能产生一种全面涵盖人类感官系统的艺术经验,也只有打破艺术领域间的界线,才有机会创作出最完整的艺术作品。”  瓦格纳所梦想建立的“整体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的综合,是为塑造“整体的人”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时至今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