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占“时”为王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家在传统出版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型出版社,中信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尝试早在近十年前就已开始,但经过多种尝试后,为电子出版平台做内容供应商重新被提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与中信传统强势的内容不同,它的目的是与视频、微博、微信等所有能够占领用户移动终端时间的应用竞争。
  对用户的需求判断,很大程度会影响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中信数字出版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便是,未来,用户的注意力会从“切水果”和“愤怒的小鸟”回归到阅读。
  但在过去很长时间,在手机上流行的阅读内容,均是以盛大文学为主的网络文学。可是中信出版社数字出版总编辑黄一琨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读网络原创文学,这是会有问题的。”
  随着人成长的阶段不同,比如进入职场,或者建立家庭之后,就会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家庭、理财方面的需求,阅读兴趣就会产生变化”。盛大文学几次上市受挫,多少能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文学的生命力在减弱。
  可是从时点上来讲,由App进入市场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中信有一款名为“中信飞书”的App,在苹果应用商店当中,已经累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可是,想要在全部的100多万个App当中脱颖而出,为中信数字出版的内容做支撑,并不容易。因此,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做适合碎片化阅读,做分众市场。
  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内容,首先将篇幅限制在了一万到五万字的区间。中信数字出版也计划在满足这样条件的同时,建立品牌形象。他们选定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系列,主打非虚构类的作品。
  “中国有大量现实题材的故事,但缺少很好的讲述者。”黄一琨说。从中信出版社的统计数据也可看出,自2009年开始,中信出版社传统强势的商业、经管类书销量趋于平缓,社科类在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可能会持续低迷,人类的微创新不断,集中在科技商业领域,社会领域却太久没有真正革命性的想法。“在社会所处的阶段,该读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是做内容的人考虑的问题。”黄一琨说。
  相对于中信出版社的传统出版而言,“中国故事”系列诞生的整个过程更像媒体的操作过程,首先要确定选题,找到合适的内容,选择的核心原则,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反推,现在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等产品上线之后,再利用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和话题,将前面问题的答案告诉读者。
  “中国故事”的系列当中,有一位来自问答网站知乎的作者。他原来在云南边境做缉毒警察,现在是安徽合肥一个超市的保安。中信数字阅读的编辑发现他在知乎分享的一些做缉毒警察期间有趣的故事,就劝他将那段经历中写成长篇的作品。非虚构的作者来源大多如此,虽然搜寻起来难度不小,但黄一琨觉得还算“取法其内,得乎其中。”
  除了“中国故事”这样规划当中的拳头产品,中信也有其它更有趣的尝试。比如一万字左右,只需要一块钱,就可以读的小专题。这些,大多是相关领域当中的专家贡献出的内容。比如,中国公安大学的教授李玫瑾会解释很多匪夷所思的案件背后的逻辑;来自北京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会讲手术后应该怎样恢复的实用知识。这样的作品大概有上千本。
  这类产品的思路与诸多互联网的自媒体作者不同,建立在“获取信息的成本并不为零”的基础之上。中信数字出版团队认为,虽然普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解决某些问题所需要的零散信息,但是这个过程本身耗费时间,将它整合又需要一个过程。假设用户花十分钟找到的内容是中信数字出版团队整合好、排版好,并且验证过来源的信息,一块钱就相当于是用户买了十分钟的时间。
  “数字阅读这样的做法注定会有一个长尾效应,它的量可能很快会上千、上万,比传统的出版速度快得多。但我们会时刻关注读者的反应,而不是往渠道一扔就结束了。”因此,在中信数字出版部门当中,不少人都来自于传统媒体。
  中信数字阅读团队仍然在探求一切可能的方向。“用户的需求是一座山,我们要找到的是挖掘这座山的路径,而不是盲目地探讨这座山是否存在、或者这座山是不是已经被搬走了。”黄一琨说。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电子阅读仍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中信数字出版团队当前现金上最大的压力仍是版税支出。在新的环境当中,传统出版业的版税制度,他们还无法完全应用于数字出版,因此,内容来源的主流,仍是媒体和博客内容的重新整合、重新包装、重新编辑。与《纽约时报》、《纽约客》等国外知名杂志的合作便就此展开。
  与《人物》杂志的合作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与多看不同,中信会将《人物》杂志中的故事重新拿出来,放在“中国故事”的大类当中,要求作者重新写作。但即便是像豆瓣阅读的平台与作者实行三七分成,只为电子书写作的作者也寥寥无几,如果未来几年市场的成长速度够快,作者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可能会出现专门为电子书写作的作者。
  中信数字出版可以感受到的变化是,单单整个6月,与亚马逊一家的合作,就有超过一万元的进账,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到明年,月收入达到十万元的规模也完全不令人惊奇。
  真正从事数字出版行业刚刚三个月的时间里,对黄一琨触动最大的事,是这一批将数字阅读作为敲门砖的公司,比纸媒对用户的理解深刻得多。他们会尊重人、研究人、苛求内容质量,思考在手机上那么多的App为什么用户要点开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他们对内容的信心和对内容的期待远超过纸媒。
  “大多数的人阅读习惯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很多纸媒和出版商还没意识到阅读是个大市场,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事和投身去做的。只要中国人的阅读时间增加,每个人在这个市场当中都会有机会,”黄一琨说,“做内容也是这样的逻辑,做好标题,写好每个开头,画好每个插话,做好产品,让读者建立起认知,才能发现更大的市场。”
其他文献
与“浪漫冒险家”切·格瓦拉的革命者形象不同,格瓦拉生活网的创始人刘勇看上去更像一个朴实的大男孩。1979年出生的他,头发理得很短,橙色的格瓦拉胸牌不离身,爱听摇滚乐,活脱脱一个大了一岁的80后。  刘勇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时候,虽然念的专业是地理信息系统,但骨子里却是个文艺青年,爱看书,爱看电影,崇拜切·格瓦拉,充满理想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渺小的个体对这个世界都可以有所改变。  有理想的青年刘勇,在大学
期刊
春节期间,我原计划去趟深圳,一为逃避江南阴冷而享受南国温暖,另一是赶赴题为《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的艺术盛宴。世事难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席卷全国,出于对人对己负责,计划泡汤,来一场说停就停的“自我隔离”!  此时此刻,我所在的城市完全变了。无论天气阴沉还是明媚,街道还是那个熟悉的街道,地铁还是那个熟悉的地铁,却因为到处空空荡荡、悄无声息而显得异常陌生。游移于街头、看似“人非人
期刊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是个念旧的人,9月2日这天,中国平安(601318.SH)、凯雷、凯辉基金等3家PE联合投入3亿元,注资美年大健康。俞熔选择的发布会地点,和两年前美年与大健康合并时一模一样,都在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最高的会议厅中,他表示,喜欢这个中国最高的会议室。  对于体检行业来说,2011年是分水岭,这一年,美年与大健康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行业第三名和第四名通过重组跃居第一,这是自爱康
期刊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是全球科技艺术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媒体艺术节。自1979年以来,它密切关注艺术、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者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字革命对塑造未来世界的每一步革新。2008年至今,每年9月邀请超过1000位艺术家、500件以上展品参与展览,吸引十余万访客来到林茨。由其颁发的电子艺术大奖(PrixArs Electronic),则是世界上最重要
期刊
FA:能给我们读者先简单介绍一下里森画廊吗?以及里森画廊在亚洲与中国地区未来几年的计划?  董:总部位于伦敦的里森画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及历史悠久的国际当代艺术画廊之一。1967年由Nicholas Logsdail创办的。如今在伦敦有两个展览空间、纽约两个展览空间和在2019年3月份在上海开了其在亚洲首个常设空间。上海空间宗旨在给中国国内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基于上海的平台扩大画廊在亚洲的影响力
期刊
在2018年香港巴塞尔期间,印尼籍华裔艺术收藏家余德耀宣布其名下基金会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在未来将进行合作。这是继“希克捐献M+”后最大规模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私人收藏的“公有化”。这一次的合作填补了LACMA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的空白,LACMA作为运营了多年的美术馆机构,也对这一批藏品的维护与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  余德耀于2004年开始收藏艺术,2007年在香港成立了“余德耀基金会
期刊
《悲喜交家》要拍成电影啦!  首先,近期有一个重劈消息!大家喜欢的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将自掏腰包,把百老汇大热音乐剧《悲喜交家》(FunHome,又译《开心窝》)以电影改编版的形式撮上大银幕!  “老吉”最为大家熟知的作品是2005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而去年他又因为在《蜘蛛供·英雄远征》中饰演赛博朋克反派而被粉丝和“荷兰弟”汤姆·赫兰德纽CP!这次他联合百老汇版《悲喜交
期刊
美国《纽约时报》撰稿人、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曾提出过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概念:“未来,属于高感性人群。”我们的社会正在从理性时代走向感性时代,那些具有创造力、同理心、能观察趋势,并为事物赋予意义的高感性人群,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在逛过刚刚火爆开幕的北京SKP-S后,我对丹尼尔·平克的预言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充裕的世界,大部分人已摆脱营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层的渴望。很多商场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艺术家Lucy Mcrae最近创造了一个机器,用来模仿人类拥抱的积极效果。这个“压缩地毯”需要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个人躺在设备里,另一个人在外面转动曲柄来慢慢增加压力。  Lucy Mcrae的工作横跨科学、技术、艺术和设计领域,使用身体来探索不同的领域如何融合与发展。她的第一份职业作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NGV展览,名为:“Lucy Mcrae/人体建筑师”,展示了她与
期刊
对腾讯副总裁兼易迅CEO卜广齐来说,刚刚在“8·15”价格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趁着“双11”网购狂欢节还尚未到来,是应当稍微休息一下了。不过,这几天他一直奔波于各大供应商之间,不停地和各级分管开会交流,部署下一步计划,甚至把主管售后的分团队专门从深圳拉到了上海,待上一段时间。  下午1点50分,《东方企业家》记者到易迅的时候,他刚刚和分管开完会,议题是在“金九银十”的电商旺季如何做足功课。两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