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第六届;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06-03
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于2015年5月22~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届展示活动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教科所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体育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的积极响应。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包括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展示,第一次将健康教育课的展示融入到该活动之中。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49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报送了中小学参评体育课例494份。自定教学内容体育课例光盘385节(小学167节、初中129节、高中89节),自定教学内容报送的体育课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既有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学校开发的校本体育教材,其中田径类159节、球类102节、体操类80节、武术类28节、校本类16节。指定教学内容报送体育课教案109份(小学40节,初中32节,高中37节),指定教学内容小学为体操和武术;初中为田径和体操;高中为田径和足球。14个省份报送103节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和光盘。
根据各省(区、市)报送优秀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和组织现场观摩的情况,组委会授予北京市等25个省(区、市)分别为体育课或健康教育课“优秀组织奖”单位。
一、展示课评审情况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在体育课评审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从评审专家的遴选到评审方式都与往届有较大不同。课的评审工作,湖北省参评的课由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其他省(区、市)参评的课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委托湖北省遴选9所高校20名体育专家、10名中小学特级教师、体育骨干教师组成专家评审团,集中进行严格评审。
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派出的专家指导下,按照评审标准对各省份报送的一、二等奖参评教学录像及文档资料进行认真审看、讨论,提出小组评审意见,后经评委集中讨论提交评审报告。健康教育课的评选工作,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共同组织。由健康教育、学校卫生、体育教育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等17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经过初评、小组评审、集体会议评审三个阶段,对报送的健康教育课进行评审。
评审和展示课推荐工作完成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又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体育自定教学内容展示课进行审核,分析每节课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对指定教学内容展示课请任课教师提交了视频光盘,进行详细审核,并作出审核意见和课的评析报告。经学会理事长、秘书长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38节大会展示的体育课和6节健康教育课。客观、严谨的评审程序,对确保展示课的质量,使展示的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能够起到观摩展示和学习交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展示课的总体评价
本届活动报送和展示的体育课,具有理念新、前瞻性、引领性强的特点,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永恒的、本质的、不可动摇的目标。下面,从本届展示课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综述如下。
1.体育课反映日常教学实际,基本体现真实性
课的真实性是反映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也是学习、交流的前提。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体育课中,表演成分有所减少,更加趋于反映体育课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老师在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也看到了学生们在看、听、思、练各环节中的学。课上有的学生接受得快,有的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甚至有个别同学未能及时找到自己的练习位置等现象都有出现。很多课的组织环节比较自然,都真实地反映了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些课老师注意到了区别对待,有不少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进行辅导。但是,也或多或少地看到有的课仍有表演迹象。例如,为了体现“关注学生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区别对待”,让已经较好掌握动作的学生在较低要求的条件下学习,显然是不恰当的。在今后举办的体育展示观摩课中,表演的迹象应当尽可能地避免。
2.执行教学常规较为规范,重视教学评价,具有完整性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的完整性的体现,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从展示的体育课看,多数体育课堂常规执行的较为规范,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放松活动,但在课堂常规的教育环节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课在开始部分不安排见习生、不检查学生着装,在结束部分不组织学生收还器材。“运动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活动”,老师不只是带着学生做放松活动,还要让学生懂得放松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对学生参与终身体育是很重要的。此外,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注重了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评价的基本要求。在评价环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向,学生评价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以便学生掌握评价的关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体育课教案撰写比较规范,具有准确性
本届展示课的教案撰写大都比较规范,格式多种多样,要素齐全,反映出任课教师教案设计能力比较好,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教案在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显得不足,如有的教学目标用“初步掌握……进一步提高……”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教学目标只有具体、准确,才能按照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才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教学的质量。教学重难点是多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等,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多数教案确定的教学重难点较为准确,但是,实际教学中,对目标的评价难以操作,难点的突破手段仍显不足。
4.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有创新,具有新颖性 体育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不仅注意常规运动项目的改造,而且注重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使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的内升动力。绝大部分的课都能够围绕主教材创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呈现出许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反映出老师们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组织教法新颖、多样,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联系更加紧密,不仅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到了乐趣,还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例如,河南省的一节初中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课,教学具有层次性,过渡自然,循序渐进明显,教学中有学、有练、有赛,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多种活动中调动起来,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用心。另外,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上有更清晰地呈现,例如,上海市的一节小学“支撑与悬垂”课,教师创设小小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奇幻情景,学习太空热身操。上课队形、图案有鲜明的航天特点,有吸引力。练习支撑力量、身体直体控制能力,通过音乐、口令、情景的交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还突出反映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材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河北省、贵州省的竹竿舞,山西省的踏板操,内蒙古的花样跳绳、安塞腰鼓、创编太极拳十二式,辽宁省的花球舞蹈啦啦操,安徽省的钱杆舞,福建省的高跷兔子舞等,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更体现体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5.强化讲解、示范、指导等教学因素,注重实效性
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等所能达到的效果,场地、器材的合理、有效利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促进体能素质提高方面的效率和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效果等。教学的实效性是教与学效果的综合体现。本届展示的大多数体育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在体能、意志、合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重视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对教的环节的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很多课都采取了展板文字、图像、自制示范教具(如活动木头人),充分运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等呈现形式,提高讲解的直观性、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要领与方法的理解。如湖北省初中二年级的“有人扶持手倒立”体育课,采用了展板和示范教具,比较直观地完成教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动作认知的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注重趣味性、直观性等学的环节的同时,不可忽视体育课上学生的练习密度,如在组织比赛时,分组不能太少,不要让学生等待的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少,练习密度小。
6.重视体育课安全隐患与防范,落实安全性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在安全隐患的防范上,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很少提出“安全运动”这个概念。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学生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行为比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这就是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信—行”培养模式。二是老师提出的“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缺乏针对性,难以起到防范作用。三是缺少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老师要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提示和具体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重要概念和具体行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运动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器械体操课占6.4%,为确保这些教材的顺利施教、有效开展,老师们在教学手段上想办法,在降低动作难度上做文章,还有的教师把固定单杠变成可移动单杠,并适当降低高度,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保证了教学安全。另外,有的体育课无论是在场地的布置,还是器材的摆放上都做了精心设计,考虑到新颖、整齐、安全和充分利用。例如,有的老师采用废旧物品做成固定球托,避免篮球随意滚动。有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摆放了不同高度的跳箱或摆放山羊,让那些完成动作吃力,或对跳箱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在山羊器械上练习。不仅体现了安全意识和区别对待,而且,也考虑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完成动作的成功体验。
本届展示活动首次展示的6节健康教育课,体现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要求,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原创性,选择教学案例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活动——从课程导入、主题教学,以及活动完成后的总结、归纳、升华等方面设计完整;教学过程——步骤清晰,逻辑性强,指令明确;教学准备——做的PPT课件生动、直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健康知识、技能学习的求知欲。健康教育展示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起到了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让更多的体育老师意识到开展健康教育的责任,提高以体育与健康课为载体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的能力。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邀请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研员等18位专家参加点评工作。专家与上课教师互敬、互动,每节课后专家都进行认真点评,专家的点评精准到位,重点突出,体现了专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者风采,彰显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谦和态度,给教师们很大启迪和榜样作用,赢得了阵阵掌声。教师对学情分析正确,对教材把握精准,重点、难点解决途径有效,教法运用灵活合理,突出了朴实与创新的统一。与会教师积极提问,深入研讨,现场录音、录像记录活动全过程,大家普遍反映本届展示活动互动形式很好、很成功。武汉体育学院提供了体育场馆,洪山区14所中小学提供借班上课,这些都为本届观摩展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幕式上,武汉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汇报展示反映了学校的常态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三、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渗透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体育教育教学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学科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内容、形式和方法,强化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注重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化和锻炼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真正实现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向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转变,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特征和育人价值。
2.提高质量,优化体育课堂技能传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优化、强化运动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较好的掌握和提高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既要有技能还要能有效传授技能,既要提高教学能力,更要提高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创新教学情境,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条件,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把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和提高,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完善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认真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新要求,构建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新形态,真正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喜爱、体验快乐、学有所用的高质量的课程。
3.强健体魄,注重体育课堂锻炼实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决定,要求我们从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实施、学习评价的采用等,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设计和落实。要注重体育课堂的锻炼实效,尤其要确保体育课的适宜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地加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可以促进大脑内啡肽物质分泌,使神经系统兴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提高,学习和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当前,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练习密度不足、运动负荷偏低等现象,许多体育课上学生“气不喘、脸不红、汗不出”。因此,除了在“课课练”环节提高锻炼实效,重点是要在主教材学习环节,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要给学生提供多一些边学、边练、边思考的时间,力争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
总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我们每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这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共同推进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地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受益,努力实现学校体育的“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06-03
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于2015年5月22~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届展示活动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教科所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体育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的积极响应。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包括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展示,第一次将健康教育课的展示融入到该活动之中。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49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报送了中小学参评体育课例494份。自定教学内容体育课例光盘385节(小学167节、初中129节、高中89节),自定教学内容报送的体育课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既有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学校开发的校本体育教材,其中田径类159节、球类102节、体操类80节、武术类28节、校本类16节。指定教学内容报送体育课教案109份(小学40节,初中32节,高中37节),指定教学内容小学为体操和武术;初中为田径和体操;高中为田径和足球。14个省份报送103节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和光盘。
根据各省(区、市)报送优秀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和组织现场观摩的情况,组委会授予北京市等25个省(区、市)分别为体育课或健康教育课“优秀组织奖”单位。
一、展示课评审情况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在体育课评审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从评审专家的遴选到评审方式都与往届有较大不同。课的评审工作,湖北省参评的课由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其他省(区、市)参评的课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委托湖北省遴选9所高校20名体育专家、10名中小学特级教师、体育骨干教师组成专家评审团,集中进行严格评审。
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派出的专家指导下,按照评审标准对各省份报送的一、二等奖参评教学录像及文档资料进行认真审看、讨论,提出小组评审意见,后经评委集中讨论提交评审报告。健康教育课的评选工作,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共同组织。由健康教育、学校卫生、体育教育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等17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经过初评、小组评审、集体会议评审三个阶段,对报送的健康教育课进行评审。
评审和展示课推荐工作完成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又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体育自定教学内容展示课进行审核,分析每节课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对指定教学内容展示课请任课教师提交了视频光盘,进行详细审核,并作出审核意见和课的评析报告。经学会理事长、秘书长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38节大会展示的体育课和6节健康教育课。客观、严谨的评审程序,对确保展示课的质量,使展示的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能够起到观摩展示和学习交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展示课的总体评价
本届活动报送和展示的体育课,具有理念新、前瞻性、引领性强的特点,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永恒的、本质的、不可动摇的目标。下面,从本届展示课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综述如下。
1.体育课反映日常教学实际,基本体现真实性
课的真实性是反映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也是学习、交流的前提。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体育课中,表演成分有所减少,更加趋于反映体育课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老师在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也看到了学生们在看、听、思、练各环节中的学。课上有的学生接受得快,有的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甚至有个别同学未能及时找到自己的练习位置等现象都有出现。很多课的组织环节比较自然,都真实地反映了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些课老师注意到了区别对待,有不少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进行辅导。但是,也或多或少地看到有的课仍有表演迹象。例如,为了体现“关注学生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区别对待”,让已经较好掌握动作的学生在较低要求的条件下学习,显然是不恰当的。在今后举办的体育展示观摩课中,表演的迹象应当尽可能地避免。
2.执行教学常规较为规范,重视教学评价,具有完整性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的完整性的体现,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从展示的体育课看,多数体育课堂常规执行的较为规范,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放松活动,但在课堂常规的教育环节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课在开始部分不安排见习生、不检查学生着装,在结束部分不组织学生收还器材。“运动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活动”,老师不只是带着学生做放松活动,还要让学生懂得放松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对学生参与终身体育是很重要的。此外,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注重了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评价的基本要求。在评价环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向,学生评价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以便学生掌握评价的关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体育课教案撰写比较规范,具有准确性
本届展示课的教案撰写大都比较规范,格式多种多样,要素齐全,反映出任课教师教案设计能力比较好,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教案在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显得不足,如有的教学目标用“初步掌握……进一步提高……”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教学目标只有具体、准确,才能按照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才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教学的质量。教学重难点是多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等,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多数教案确定的教学重难点较为准确,但是,实际教学中,对目标的评价难以操作,难点的突破手段仍显不足。
4.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有创新,具有新颖性 体育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不仅注意常规运动项目的改造,而且注重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使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的内升动力。绝大部分的课都能够围绕主教材创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呈现出许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反映出老师们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组织教法新颖、多样,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联系更加紧密,不仅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到了乐趣,还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例如,河南省的一节初中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课,教学具有层次性,过渡自然,循序渐进明显,教学中有学、有练、有赛,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多种活动中调动起来,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用心。另外,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上有更清晰地呈现,例如,上海市的一节小学“支撑与悬垂”课,教师创设小小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奇幻情景,学习太空热身操。上课队形、图案有鲜明的航天特点,有吸引力。练习支撑力量、身体直体控制能力,通过音乐、口令、情景的交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还突出反映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材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河北省、贵州省的竹竿舞,山西省的踏板操,内蒙古的花样跳绳、安塞腰鼓、创编太极拳十二式,辽宁省的花球舞蹈啦啦操,安徽省的钱杆舞,福建省的高跷兔子舞等,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更体现体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5.强化讲解、示范、指导等教学因素,注重实效性
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等所能达到的效果,场地、器材的合理、有效利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促进体能素质提高方面的效率和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效果等。教学的实效性是教与学效果的综合体现。本届展示的大多数体育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在体能、意志、合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重视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对教的环节的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很多课都采取了展板文字、图像、自制示范教具(如活动木头人),充分运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等呈现形式,提高讲解的直观性、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要领与方法的理解。如湖北省初中二年级的“有人扶持手倒立”体育课,采用了展板和示范教具,比较直观地完成教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动作认知的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注重趣味性、直观性等学的环节的同时,不可忽视体育课上学生的练习密度,如在组织比赛时,分组不能太少,不要让学生等待的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少,练习密度小。
6.重视体育课安全隐患与防范,落实安全性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在安全隐患的防范上,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很少提出“安全运动”这个概念。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学生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行为比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这就是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信—行”培养模式。二是老师提出的“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缺乏针对性,难以起到防范作用。三是缺少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老师要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提示和具体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重要概念和具体行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运动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器械体操课占6.4%,为确保这些教材的顺利施教、有效开展,老师们在教学手段上想办法,在降低动作难度上做文章,还有的教师把固定单杠变成可移动单杠,并适当降低高度,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保证了教学安全。另外,有的体育课无论是在场地的布置,还是器材的摆放上都做了精心设计,考虑到新颖、整齐、安全和充分利用。例如,有的老师采用废旧物品做成固定球托,避免篮球随意滚动。有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摆放了不同高度的跳箱或摆放山羊,让那些完成动作吃力,或对跳箱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在山羊器械上练习。不仅体现了安全意识和区别对待,而且,也考虑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完成动作的成功体验。
本届展示活动首次展示的6节健康教育课,体现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要求,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原创性,选择教学案例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活动——从课程导入、主题教学,以及活动完成后的总结、归纳、升华等方面设计完整;教学过程——步骤清晰,逻辑性强,指令明确;教学准备——做的PPT课件生动、直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健康知识、技能学习的求知欲。健康教育展示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起到了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让更多的体育老师意识到开展健康教育的责任,提高以体育与健康课为载体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的能力。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邀请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研员等18位专家参加点评工作。专家与上课教师互敬、互动,每节课后专家都进行认真点评,专家的点评精准到位,重点突出,体现了专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者风采,彰显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谦和态度,给教师们很大启迪和榜样作用,赢得了阵阵掌声。教师对学情分析正确,对教材把握精准,重点、难点解决途径有效,教法运用灵活合理,突出了朴实与创新的统一。与会教师积极提问,深入研讨,现场录音、录像记录活动全过程,大家普遍反映本届展示活动互动形式很好、很成功。武汉体育学院提供了体育场馆,洪山区14所中小学提供借班上课,这些都为本届观摩展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幕式上,武汉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汇报展示反映了学校的常态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三、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渗透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体育教育教学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学科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内容、形式和方法,强化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注重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化和锻炼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真正实现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向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转变,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特征和育人价值。
2.提高质量,优化体育课堂技能传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优化、强化运动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较好的掌握和提高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既要有技能还要能有效传授技能,既要提高教学能力,更要提高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创新教学情境,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条件,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把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和提高,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完善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认真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新要求,构建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新形态,真正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喜爱、体验快乐、学有所用的高质量的课程。
3.强健体魄,注重体育课堂锻炼实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决定,要求我们从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实施、学习评价的采用等,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设计和落实。要注重体育课堂的锻炼实效,尤其要确保体育课的适宜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地加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可以促进大脑内啡肽物质分泌,使神经系统兴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提高,学习和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当前,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练习密度不足、运动负荷偏低等现象,许多体育课上学生“气不喘、脸不红、汗不出”。因此,除了在“课课练”环节提高锻炼实效,重点是要在主教材学习环节,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要给学生提供多一些边学、边练、边思考的时间,力争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
总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我们每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这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共同推进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地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受益,努力实现学校体育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