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出路 先「抄襲」 再超越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走過山寨道路,台灣也走過山寨道路,大陸也在走,這一切表明,山寨超越成功就能健康發展,超越不了就失敗。手機進入智能化階段並得到規模化發展後,正品價格降下來了,缺乏技術優勢、失掉了成本先機的山寨們集體失語,山寨的大本營深圳華強北市場也日漸蕭條。所以,「抄襲」並不應當是簡單的照搬和模仿,而應是創新前的原始積累與超越前的物質準備;抄襲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超越。
  
  公交、地鐵遍地「LV」、「Gucci」,隨處可見外觀、功能都極像iPhone的山寨手機——模仿設計、照抄圖案、仿製材料、1比1五金件——超强的模仿能力和照抄技術讓品牌苦不堪言。儘管品牌商對「山寨現象」恨之入骨,但是人們却對「山寨産品」歡迎有之,是「山寨」讓奢侈品成爲了「平民時尚」,「山寨」的出現,亦使得囊中羞澀的人也可以共享相對高端的科技。
  
  攀上巨人的肩膀
  不妨看看,來自西班牙的ZARA讓人們認識了「買手模式」的强大力量。ZARA公司內部擁有近400名買手型設計師,通過散佈世界各地的買手「抄襲」街頭時尚,「抄襲」國際頂尖品牌讓ZARA永遠第一時間把握流行趨勢。通常,一些頂級大牌的最新設計剛擺上櫃台,ZARA就會迅速發佈和這些設計非常相似的時裝。這種高效的「抄襲」與快時尚的消費理念成就了ZARA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地位。使之成爲快速時尚模式的領導品牌,聲名顯赫,利潤豐厚,可謂是「名利雙收」。一流的設計、二流的品質、三流的價格更是讓ZARA成功的戰勝了諸多奢侈品牌。可以說,「抄襲」讓ZARA將一流的設計品位變成了人人消費得起的平民時尚。
  相較艱苦的自主創新,山寨來得容易許多。從小作坊做起,通過快速模仿成名品牌,進而占有一個較大的消費群體,許多企業都憑藉拿來主義創出了自己的品牌之路。大陸和台灣的大多數技術生産型企業的品牌的發展都是從OEM開始,而OEM發展品牌的最大優勢就是對核心技術的掌握。
  大陸知名品牌格蘭仕,最初的成功就是依靠OME後的技術優勢。通過給各大國際品牌的代工來掌握核心技術,並且通過OEM大舉占領市場份額,依靠强大的競爭優勢完成了貼牌與創牌共存的壯舉。
  格蘭仕微波爐瞄準了當時的全世界第一品牌LG,向LG學營銷,向 LG學技術,向LG學管理思想。LG做什麽産品,格蘭仕就做什麽産品,價格還比LG便宜;LG在哪賣,格蘭仕就進行渠道跟進,占據更好的終端櫃台;LG搞什麽促銷活動,格蘭仕就搞什麽促銷活動,而且做得更熱鬧。格蘭仕的工人以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時,來跟每周工作4天,每天6小時的LG進行成本PK;此外,在「核心銷售日」,格蘭仕全體高管全部下到市場中去執行促銷活動,讓格蘭仕在終端占據最好的位置、引爆最熱鬧的場面……就是這樣,格蘭仕用了1年時間在中國市場超過了LG的銷量。然而,格蘭仕不滿足于高强度、低利潤的運作模式,不斷在産品創新方面進行突破,開發了高端的産品「光波爐」,在明星産品的售價和利潤方面,全面超過了LG,隨後格蘭仕市場占有率能持續8年保持中國第一,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
  由此可見,技術上的「抄襲」規避了企業埋頭鑽研的時間成本,將先進的技術學習來爲自己所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成長。
  「抄襲」後要敢于突破
  作爲中小企業,如何活下來是關鍵,這就意味著企業每走一步都要將風險降到最低,而此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學習與模仿行業內的已經取得成功的標杆企業,將他人成功之處學來作爲自己發展的基礎,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爲有效的生存方法,也就是標杆研究的重要性。而一旦將精髓掌握,那麽就達到了「抄襲」的最高境界——超越。因此,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往往是先「抄襲」,再超越。一個借助「抄襲」起家的企業,如果不試圖轉型,走向主流化,單單依靠具有投機意味、模仿意味的山寨行爲,則很難走得更遠。「抄襲」絕對不是目的,超越才是關鍵。
  大陸的互聯網行業可以說是「抄襲」的典範。商業模式、産品、服務,各種「抄襲」構成了中國互聯網事業的繁榮。
  在互聯網領域,Google是全球最偉大的企業之一,但在大陸,「百度更懂中文」。我們看到,不論是百度「抄襲」谷歌,還是人人網的Facebook模式,幾乎每種互聯網商業模式在國外都有根可循。然而,每種商業模式的「抄襲」成功的背後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再創新。以長期被冠以抄襲YouTube的優酷網爲例:優酷網最開始的評價系統同YouTube一樣,用戶通過打分方式來進行視頻評價。但是實際運用中發現打分系統存在諸多弊病,于是經過創新,優酷網率先改成了頂踩方式。這樣一來,用戶就可以通過簡單的頂踩來表達對視頻的鮮明態度。事實證明,優酷的再創新獲得了成功,並且迅速爲優酷積累衆多用戶信息。而這一項小創新的優异性在2009年甚至影響到YouTube,最終YouTube選擇將評價方式也作出同樣的更改。這種「抄襲」不斷再創新後的逆向輸出,讓優酷成爲了大陸領先的視頻分享網站。
  日本走過山寨道路,台灣也走過山寨道路,大陸也在走,這一切表明,山寨超越成功就能健康發展,超越不了就失敗。手機進入智能化階段並得到規模化發展後,正品價格降下來了,缺乏技術優勢、失掉了成本先機的山寨們集體失語,山寨的大本營深圳華強北市場也日漸蕭條。所以,「抄襲」並不應當是簡單的照搬和模仿,而應是創新前的原始積累與超越前的物質準備;抄襲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超越。懂得「抄襲」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到超越標杆的並不多。這其中不但有著對企業自身的學習與再創新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基於學習、模仿與再創新之上高效執行力。
  
其他文献
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並非一次認定就終生受用,每次有效期限爲三年,三年期滿前三個月內,企業要自己提出復審申請。因此,企業可以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復審共取得六年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同時享受六年的稅收優惠。减免的稅收企業可以作爲當期利潤自由分配,企業可以利用該部分利潤繼續加大科技項目研發投入,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大再生産等。因此對于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做好復審準備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期滿復
期刊
台灣的政局詭異多變,台灣的政黨博弈此起彼伏,台灣的政治人物競爭白熱化。自8月以來,台灣政壇圍繞2012年大位之爭又起跑了,除了「雙英」對壘外,藍綠陣營內部不同形式的「異見」也讓百姓充分了解到政治的「熱鬧」。  初步分析可以看出,綠營內部的「你爭我奪」,主要集中在「立委選舉」的個人利益得失,僅有極個別民進黨中青年精英敢向「菜鳥」黨主席發出「路線挑戰」,但也有部分支持者轉投宋楚瑜。  反觀泛藍內部,因
期刊
老闆,繳稅啦!儘管賺錢繳稅天經地義,但看著辛苦賺來的大把銀子上繳了國庫,心中難免有幾分不舍。於是,在「稅收籌劃」的大旗下,企業避稅花招層出不窮;收繳單位亦見招拆招,紮牢籬笆。  然而,在「貓鼠較量」、「堵漏互博」的背後,台商老闆更要厘清:如何順利通過嚴打、徹查的道道關卡,在海外市場及陸、港、台多地間遊刃有餘,整合出完美、合理的投資架構和稅務規劃?  現象——貓鼠遊戲 避稅伎倆大起底  趨勢——多收
期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各家企業絞盡腦汁,試圖穿越政策的籬笆縫隙時,稅務單位也在不停的封堵徵收漏洞,紮牢籬笆。漏的越凶,堵得越嚴。    山雨欲來,國家稅務總局再次紮緊了稅收籬笆——近日發出《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徵管的通知》(國稅發[2011]50號),進一步明確了高收入者個稅徵管重點—— 財產轉讓等非勞動所得、高收入行業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獎金、補貼和股權激勵所得、高收入外籍個人所得
期刊
以洋自重,造假蒙人。香武仕音響、歐典地板等品牌的餘音猶在,達芬奇天價家具事件,再一次挑戰了消費者的底線。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家具高端品牌又在同一個地方跌倒。近幾年,從食品、服裝到家具,中國企業屢屢爆出造假抄襲醜聞,中國製造幾近淪為假貨的代名詞。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在世界品牌都爭相搶進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卻拿不出一個知名品牌與洋品牌抗衡,在「類達芬奇」等假洋品牌能通吃中國高端市場的背後,是大陸國
期刊
製造業重鎮東莞接連出現的幾起企業惡性倒閉事件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一時之間,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的說法涌出。然而工信部却否認南方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說法,但也指出融資難成爲中小、微型企業面臨的突出難題。  平靜表面下的漩渦往往比疾風驟雨式的灾害更具殺傷力。有人形容,眼下中國大陸的中小企業如同在溫水鍋中煎熬的青蛙,他們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如今又面臨更加艱難的困境——融資難、贏利低。雖然部分
期刊
人人都夢想當老大,第一比最好更重要。然而,夢的美好在於它的可憧憬,夢的殘酷也在於它的不真實,市場是殘酷和現實的,並不是每家企業都有時機、有實力當「老大」,差异化的窮盡、競爭的激烈、信息的過剩讓成功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這個市場過度細分的時代,在大陸現今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下,西方傳統營銷理論所能帶來的改變變得極其有限,STP策略、差异化策略、藍海戰略未必是靈丹妙藥。  老大只有一個,對於千千萬萬企業,
期刊
2011年初,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了2010年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為10%,並預估2011年的成長率為9.9%,中國堪稱現今最具成長動能的新興國家。  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已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從依賴出口和投資增長向促進國內消費增長模式改變。隨著大陸西部市場的不斷崛起,這種轉變使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邁向了「世界市場」。    中國大陸不再是世界的工廠  全球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認為,
期刊
【案例重現】  2011年6月16日,招商基金發佈公告稱,從籌備期就加入公司的總經理成保良于6月14日離任,其總經理職務由公司副總經理楊奕代任。同時,有消息稱,現任國聯安基金總經理的許小松將任滿離職。在此不久之前,國海富蘭克林公告宣佈總經理金哲非女士卸任,萬家基金董事長、總經理亦雙雙換人……研究報告顯示,從2003~2011年5月,公募基金行業的高管累計變更752人次,基金經理累計變更1269人次
期刊
2011年上半年,大陸微博用戶數量從6311萬暴漲到1.95億,手機線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從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在這個龐大的微博大軍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高管閃現其中,2011年初,大陸著名民企華為集團高管集體開微博的消息一出,更炒熱了微博不可小覷的圍觀力量。  在當下全民圍觀的新媒體時代,學會玩微博已經成了企業家的一門必修課。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企業高管在享受微博帶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