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冠中,笔名“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作品成交额达17.8亿元。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语录
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落后。
艺术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产生。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
现在社会上美盲太多了,美盲要比文盲多。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
美术是我的配偶,文学是我的情人。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诗才是最高的艺术境界。”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的丹青事业作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2002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影响力已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
回顾吴老的一生,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弃工科学绘画
1919年,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一年级暑假,偶遇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俩人一拍即合,结为知己。一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观了艺专,吴冠中被前所未见的绘画和雕塑所震撼。从此,他放弃了当时出路很有保障的电机科,义无反顾地考入杭州艺专,踏上了寻求美的历程。
这年,他17岁,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父亲坚决阻拦,告诉他,投身艺术就等于投身贫穷。吴冠中不听,前面纵然是万丈悬崖,也要不顾一切地往下跳。母亲无奈,只好随他自主。
吴冠中曾说:“所有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1946年,吴冠中参加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专业留法方向,仅有两个名额,吴冠中自信地表示:“只要有一个名额,就是我的!” 结果,他真的以绘画专业第一名被录取。时任阅卷老师陈之佛抄录了他的试卷。60年后,陈之佛的抄件被发现,吴冠中的“状元试卷”得以重现人间。
他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苏弗尔皮教授是四五十年代前后威震巴黎的重要画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启发了吴冠中对西方艺术品位、造型结构、色彩力度等学艺途中最基本的认识。
吴冠中徘徊在西方艺术和祖国之间,最终决定回国。他非常喜欢荷兰画家凡·高:“没错,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人行道上枯萎掉。当时若不是看到凡·高的作品,我就不会走上艺术这条道路,凡·高是一个奔向太阳的人。”
吴冠中对绘画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每次作画的时候,都要把所有的人赶出画室,包括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吴冠中不乐意让家人、亲友看到自己最难看的样子。他完全靠光合作用在那儿作画,中间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一动不动,浑然忘我。
由此,吴冠中在美术界有个特别的绰号——植物人。有一次,吴冠中百般挑选作画的角度,最终选定的最佳地点位于猪圈旁边。一时间,很多苍蝇趴在他的白背心上面,黑压压一片。然而,吴冠中自己却毫无觉察。旁人看了,连连感慨道:这无疑就像当年的凡·高在牛圈里画画一样!
吴冠中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行走。一直到晚年,他几乎整天穿着一双运动鞋,这是一生行旅,一生行走的习惯,他把这种艺术历程称为“东寻西找”。他说“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捐出天价画作
吴冠中说他有两件必须完成的事,一件是讲真话,一件是安置自己的毕生画作。2009年,吴冠中捐赠给国内外美术馆的160件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涵盖了吴冠中各个重要创作阶段,对他的艺术人生作了一个总结。
艺术拍卖市场上,他的画作不断创出天价。2009年6月,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了5712万元的最高价。曾有人统计,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17.8亿元。如此巨大的一笔艺术财富和物质财富会归属何处?吴冠中用大手笔的捐赠,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2009年,耄耋之年的吴冠中来到上海,看见自己的作品陈列在上海美术馆,并且将永久地得到妥善的保存与展示,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什么都可以留作遗产,但画决不留作遗产。我的画是画给大家看的,绝不是画给家里几个人看的!它们就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女儿寻找好的归宿。”
签署捐赠文件那天,上海美术馆馆长来到吴冠中位于北京的家中。吴冠中说:“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女儿嫁到上海美术馆了,一件大事完成了,我今天要请大家吃顿饭。而且,我要把我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拿出来给大家喝,我平时不喝酒的,但是今天我也喝一口。”
晚年的吴冠中,作为中国健在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人,曾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他个人生活却非常俭朴,常年“蜗居”在5平方米书房里作画,平时理发就到楼下的摊子上花5块钱。据朋友回忆,有一次,人家请吃饭,吴先生在路上看见了老乡煮的玉米,他就说我不去,我就在这儿吃玉米吧。有人劝他说,吴先生,你画价那么高,你随便给一个房产老板一张画,他给你一栋楼,你到那儿住不就好了吗?他却连说不用不用。
笔墨等于零
1992年,吴冠中写下不足千字的《笔墨等于零》一文。在1998年的油画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展览的学术讨论会上,老画家张仃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对“笔墨等于零”论提出公开批评,于是形成张吴之争。出于两位老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即引起强烈反响,开始了广泛的论辩。吴冠中将笔墨理解成绘画的技巧,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张仃则认为,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争论持续好几年,美术界众多画家、理论家纷纷参与。笔墨价值之争不仅在香港、台湾引起反响,还波及海外华人文化圈,此次争论是关于笔墨历次争论中规模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一次。
一时间,对于吴冠中来说,不仅“笔墨等于零”这句话,他的许多见解和言论,都在美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和震动。
这跟吴冠中一生的艺术信念有关。有时候,他写生回来,抱着一张画,很难过地说,哎呀,这是一个毛病,那是一个毛病,我没有画好,我要回去继续画。
吴冠中经常跟自己的作品较劲,有一次,他亲手销毁了200多幅。朋友说:作为一个大艺术家,他如此果断地处理自己的画,可见追求之高。他能够及时地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他对待艺术的态度。
文学家吴冠中
美术之外,吴冠中最钟情的莫过于文学,并且还有着不俗的文学修养。
吴冠中说,当年自己也是对文学充满了兴趣,但是学不了,为什么?因为学文学没饭吃,这才改了工科。而转学美术,是学不成文学,又被“美”深深触动后的一种替代。“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一个少一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
对鲁迅的盛赞,并不是贬低齐白石,而是吴冠中向往中国能有更多的思想家出现。对这段话,他的朋友们如此解读:他这完全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源自一颗赤诚之心。
回头看自己的历程和作品,吴冠中说:“我是走在独木桥上的人,从独木桥出发,然后晚年又回到了独木桥。”
艺术家的风格,其实是艺术家的背影,自己是看不到的,只有后面的人才可以看到。
现在,谁也不是大师,大师是由后人来认识、来识别的。
吴冠中逝去了,笔者想起他在一次讲演中,提到死亡时这样说,鲁迅的散文诗《野草》,中间有一篇叫《过客》,过来的客人。这个过客永远在走,走向未知,走向未来,很辛苦,很艰难。有一天快到黄昏的时候,他碰到一个老翁,就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老翁说是坟墓。他问,坟之后呢?老翁说,不知道。但老翁旁边有个女孩,她说:“不,不是的。那边有许多野百合花、野蔷薇,我经常去玩的。”
吴冠中逝去了,但他说过,“艺术永远在走,没有归宿。”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语录
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落后。
艺术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产生。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
现在社会上美盲太多了,美盲要比文盲多。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
美术是我的配偶,文学是我的情人。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诗才是最高的艺术境界。”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的丹青事业作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2002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影响力已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
回顾吴老的一生,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弃工科学绘画
1919年,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一年级暑假,偶遇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俩人一拍即合,结为知己。一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观了艺专,吴冠中被前所未见的绘画和雕塑所震撼。从此,他放弃了当时出路很有保障的电机科,义无反顾地考入杭州艺专,踏上了寻求美的历程。
这年,他17岁,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父亲坚决阻拦,告诉他,投身艺术就等于投身贫穷。吴冠中不听,前面纵然是万丈悬崖,也要不顾一切地往下跳。母亲无奈,只好随他自主。
吴冠中曾说:“所有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1946年,吴冠中参加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专业留法方向,仅有两个名额,吴冠中自信地表示:“只要有一个名额,就是我的!” 结果,他真的以绘画专业第一名被录取。时任阅卷老师陈之佛抄录了他的试卷。60年后,陈之佛的抄件被发现,吴冠中的“状元试卷”得以重现人间。
他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苏弗尔皮教授是四五十年代前后威震巴黎的重要画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启发了吴冠中对西方艺术品位、造型结构、色彩力度等学艺途中最基本的认识。
吴冠中徘徊在西方艺术和祖国之间,最终决定回国。他非常喜欢荷兰画家凡·高:“没错,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人行道上枯萎掉。当时若不是看到凡·高的作品,我就不会走上艺术这条道路,凡·高是一个奔向太阳的人。”
吴冠中对绘画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每次作画的时候,都要把所有的人赶出画室,包括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吴冠中不乐意让家人、亲友看到自己最难看的样子。他完全靠光合作用在那儿作画,中间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一动不动,浑然忘我。
由此,吴冠中在美术界有个特别的绰号——植物人。有一次,吴冠中百般挑选作画的角度,最终选定的最佳地点位于猪圈旁边。一时间,很多苍蝇趴在他的白背心上面,黑压压一片。然而,吴冠中自己却毫无觉察。旁人看了,连连感慨道:这无疑就像当年的凡·高在牛圈里画画一样!
吴冠中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行走。一直到晚年,他几乎整天穿着一双运动鞋,这是一生行旅,一生行走的习惯,他把这种艺术历程称为“东寻西找”。他说“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捐出天价画作
吴冠中说他有两件必须完成的事,一件是讲真话,一件是安置自己的毕生画作。2009年,吴冠中捐赠给国内外美术馆的160件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涵盖了吴冠中各个重要创作阶段,对他的艺术人生作了一个总结。
艺术拍卖市场上,他的画作不断创出天价。2009年6月,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了5712万元的最高价。曾有人统计,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17.8亿元。如此巨大的一笔艺术财富和物质财富会归属何处?吴冠中用大手笔的捐赠,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2009年,耄耋之年的吴冠中来到上海,看见自己的作品陈列在上海美术馆,并且将永久地得到妥善的保存与展示,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什么都可以留作遗产,但画决不留作遗产。我的画是画给大家看的,绝不是画给家里几个人看的!它们就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女儿寻找好的归宿。”
签署捐赠文件那天,上海美术馆馆长来到吴冠中位于北京的家中。吴冠中说:“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女儿嫁到上海美术馆了,一件大事完成了,我今天要请大家吃顿饭。而且,我要把我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拿出来给大家喝,我平时不喝酒的,但是今天我也喝一口。”
晚年的吴冠中,作为中国健在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人,曾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他个人生活却非常俭朴,常年“蜗居”在5平方米书房里作画,平时理发就到楼下的摊子上花5块钱。据朋友回忆,有一次,人家请吃饭,吴先生在路上看见了老乡煮的玉米,他就说我不去,我就在这儿吃玉米吧。有人劝他说,吴先生,你画价那么高,你随便给一个房产老板一张画,他给你一栋楼,你到那儿住不就好了吗?他却连说不用不用。
笔墨等于零
1992年,吴冠中写下不足千字的《笔墨等于零》一文。在1998年的油画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展览的学术讨论会上,老画家张仃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对“笔墨等于零”论提出公开批评,于是形成张吴之争。出于两位老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即引起强烈反响,开始了广泛的论辩。吴冠中将笔墨理解成绘画的技巧,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张仃则认为,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争论持续好几年,美术界众多画家、理论家纷纷参与。笔墨价值之争不仅在香港、台湾引起反响,还波及海外华人文化圈,此次争论是关于笔墨历次争论中规模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一次。
一时间,对于吴冠中来说,不仅“笔墨等于零”这句话,他的许多见解和言论,都在美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和震动。
这跟吴冠中一生的艺术信念有关。有时候,他写生回来,抱着一张画,很难过地说,哎呀,这是一个毛病,那是一个毛病,我没有画好,我要回去继续画。
吴冠中经常跟自己的作品较劲,有一次,他亲手销毁了200多幅。朋友说:作为一个大艺术家,他如此果断地处理自己的画,可见追求之高。他能够及时地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他对待艺术的态度。
文学家吴冠中
美术之外,吴冠中最钟情的莫过于文学,并且还有着不俗的文学修养。
吴冠中说,当年自己也是对文学充满了兴趣,但是学不了,为什么?因为学文学没饭吃,这才改了工科。而转学美术,是学不成文学,又被“美”深深触动后的一种替代。“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一个少一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
对鲁迅的盛赞,并不是贬低齐白石,而是吴冠中向往中国能有更多的思想家出现。对这段话,他的朋友们如此解读:他这完全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源自一颗赤诚之心。
回头看自己的历程和作品,吴冠中说:“我是走在独木桥上的人,从独木桥出发,然后晚年又回到了独木桥。”
艺术家的风格,其实是艺术家的背影,自己是看不到的,只有后面的人才可以看到。
现在,谁也不是大师,大师是由后人来认识、来识别的。
吴冠中逝去了,笔者想起他在一次讲演中,提到死亡时这样说,鲁迅的散文诗《野草》,中间有一篇叫《过客》,过来的客人。这个过客永远在走,走向未知,走向未来,很辛苦,很艰难。有一天快到黄昏的时候,他碰到一个老翁,就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老翁说是坟墓。他问,坟之后呢?老翁说,不知道。但老翁旁边有个女孩,她说:“不,不是的。那边有许多野百合花、野蔷薇,我经常去玩的。”
吴冠中逝去了,但他说过,“艺术永远在走,没有归宿。”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