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名士自风流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ckil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尔雅》似乎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路数,它应该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乡土的而非都市的,写真的而非抒情的。所以捧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温文尔雅》,看着文采风流的风子(沐斋)独坐在钢筋水泥的方阵中,作瓜棚柳巷语,不由得一阵阵恍惚。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入”,我也释然了。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解读。本就是勾连古今、晤对前贤事,属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逍遥游。
  风子是个有趣有味的人。如今有趣有味的人比大熊猫还珍稀。风子属于珍稀一族无疑。他自称写作过程不很轻松,然而因为对“所写的画的物事”是“真的喜欢”,所以“着实有趣”,加之沐斋学养深厚,精于艺事,旁征博引,涉笔成趣,读来文字竟有异常自在处。
  当年非主流的写真的《尔雅》,早像一根陈年老山参,被供奉为经典,嗅上一嗅也可治病。沐斋自有沐斋的“尔雅”。沐斋的“尔雅”是生活的,是童年的,是回忆的;沐斋的“尔雅”是端午节的艾蒿,是山野间的“火盆儿”,是河池里的“咕咚”,是起居饮食,是行走坐卧……沐斋的尔雅和典籍的《尔雅》亦揖亦让亦分亦合,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像是高明的造园师,一水一石,既成景。又得景。
  《温文尔雅》笔涉草木虫鱼花鸟,这位爱生活爱美人的新士人,下笔才气纵逸,有时不免不择地而出,但笔调中那出自本性的一腔热爱,倒也真像中国园林中的水,是景非景是空非空,使得篇篇文章生动空灵,生机勃勃。
  文中引经据典,亦庄亦谐。对于不熟《尔雅》如我者,读来情趣盎然,如《舂锄》、《花荣》、《翠微》、《活东》等篇——读到“崴物”、“欧蟆仔仔”时不免停下来一想,会心一笑;而当读到“同样是玩枪的,枪乌贼却没有环眼贼张翼德的风采”、“可惜了扈三娘,一坨好粪,养了朵狗尾花”这样的句子,则不免掷卷捧腹了。然而,更多细节处,需要读者屏息凝神才能体察出那份私下的愉悦。用沐斋所喜爱的诗人米沃什的话说,阅读该书的过程必须“用深心”。比如《栩》篇,文中貌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充满狡黠与机智:“在我的家乡,栩除了栎树之外,柞木还有一个名称,人们管橡树叫波罗树……”
  沐斋能书善画,字出入碑帖,及至钟鼎甲骨,而对“八大”始终情有独钟,不离左右;而画倒是最合“新士人”称谓——既有传统文人画之笔墨气韵,又多了极其鲜活的时代元素,最难得的是,这些时代元素并非刻意勉强的,而是自然熨帖的。《温文尔雅》每篇文章配画一幅,有些画作上有自题诗,诗文书画相得益彰,这份才情,倒也是羡慕不来的。
  风子画中多人物。人物几乎都以今人写真,衣服饰品行头神采,无一不是今人气象。为《螬子》配的一幅画,画面是现成的仕女格局,只是画中仕女着时装,手中甚至拿着一只翻盖手机(摩托罗拉?),令人忍俊不禁。一个有趣的现象——沐斋画中人物多着格子上衣,且多为红格子。翻到《钟馗休闲图》时,我真怕沐斋让这位老兄也穿上红格子上衣。还好还好,红则红矣,却无格子。充满现代意味的红格子上衣和灰蓝色牛仔裤,俨然成为沐斋笔下点睛人物的一记标志性符号,莫非是缘于某一份特殊的偏爱?
  不过,文章和年龄多少有些关系。年轻人气血充盈,锋芒和才气多是外露的,所谓逞才使气,文字被写作者驱策、堆叠得几乎变形,节奏快而易乱,意蕴沉而易实,趣和味难以通融,易于流散,缺乏“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的疏淡和从容。这是写才子文章之大忌,其中涉及到驾驭才华的经验问题。有一个政治词汇,叫“戒急用忍”,对于年轻气盛的作者来说,倒也很恰当。
  无形迹处方能得风流。而年轻博学者,专精不足,多喜引经据典,不时有显露形迹之处,文字架床叠屋,失之含蓄,不够耐读,缺少余味;亦庄亦谐,如若不慎,也难免流于轻浮,有饶舌之嫌。博而不精,犹“显处视月”;精而不博,如“牖中窥日”。在处理精和博、见和识、庄和谐的关系上,还是需要一份慎重和自持。
  文字需要安静。安静,是另外一种声音,所有声音的源头。心无旁骛,然后文字才能安安静静,发出自己的音韵。安静的文字,风味自在而浓酽,不易被时间所冲淡。在文字面前逊让,淡化作者个人的意气,不仅是对文字的尊重,也体现了作者的自知之明。
  做学问恐怕还需要一份清高。学问之书,不必去迎合、照顾普通读者,也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搜罗靡遗;更宜占据一个高度,轻轻略过诸如此类的细微节末和老生常谈。一个作者应该信赖一些读者,也应该有意忽略一些读者。
  没有一个年龄段是完美的。读者不过是一个旁观者,通常占有话语优势。生蛋远比吃蛋艰难。我的意思是说,不能用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任何一个作者。尤其是年轻的风子。学界前辈、文坛泰斗,对风子多有称赏。风子三十出头,风华正茂,学问文章已不可小觑,当年我在风子这个年龄,不过以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为最大的追求。对于风子,我只有佩服。
  亦画亦书亦文的风子,是以画、书、文相济而修行,通其一已令人刮目相看,难得是风子三管齐下,三者俱佳。假以时日,伺其才华沉潜、不露形迹之时,必当大有可观。
  淡泊大气,洒脱有趣,雅致从容——读其文怀想其人。举杯欲邀对饮,未知风子是否也身着格子衬衣?
其他文献
一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常有机会随侍先师席泽宗院士。先师讲学余暇,也不时回忆学界前辈种种轶闻趣事,每每令我听之入迷,或大开眼界,或心向往之。  一日先师闲谈时曰:某院士曾向我亲言:“自己一生学问,就从几册书中来。”初闻此语,颇觉夸张,因与我一向服膺的“博览群书”之旨明显不合。先师日:这样的书,当然是指那种能够为一门学问打下扎实基础的传世之作,非等闲之书可比
《人生五十半部书》,顾伯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46.00元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个理论思维来自何处?是实践和学习。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五十半部书》(以下简称《半部书》),恰恰就是实践和学习的产物,使人受益颇多。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机构在推荐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时,赫然就有这本《半部书》。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顾伯平同志。念及伯平同志工作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新高考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考察语文关键能力。在特定情境中,根据任务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情境”与“任务”。如何落实以上精神,大家一直在摸索。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在这一点上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在美国德堡大学历史系任教的江勇振教授经数年全面细致地爬梳整理撰写出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以下简称《胡适的情感世界》,引文仅注页码)一书,从情感的一面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的胡适。书中描述的情感生活丰富的“新胡适”无疑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胡适私生活的固有印象或想象。这应是这本书值得人们关注的价值所在。然而,揭示历史真相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取一种怎样的态度比较合适,换言之,历史叙事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钱锺书先生“坚持不肯选人”的原因,是认为“《正气歌》全取苏轼《韩文公庙碑》,整篇全本石介《击蛇笏铭》,明董斯张《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等皆早言之;中间逻辑亦有问题。”侯先生引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中,根据因体定教的教学原则,我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揣摩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自认为这么处理牵住了散文
李煜词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词作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李煜词的入选[1]。王国维在评价李煜词时提到“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2]在王氏眼中,“眼界始大”是词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的重要因素。这一句话也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中[3]。因此,欲对李煜词作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眼界始大”是一个重要的教材研究切
何葆国的长篇小说《同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二十年。这个跨度很有象征意义,大致和何葆国写小说的历史差不多。艺术上的成长真是太昂贵了,耗费的生命真是太多了。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出来,他就把生命奉献给了小说。为了小说,甚至放弃了安定的职业。二十多年,念几次大学,都毕业了,可是,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变数。我记得他长期写客家土楼,写土楼的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冲击,近在眼前的乡土社会因远方城市生活召唤而发生的变迁,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