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概况
相比于欧洲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伴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与市场对汽车行业的长期高度专注,截至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实现了连续20余年大幅正增长。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压力之下,叠加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行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汽协曾在2020年2月份预测,当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下滑幅度可超25%。
然而,根据中汽协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与上年相比,分别大幅收窄5.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顶住了疫情的压力,销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新经济背景下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潜力
在汽车产业逐渐回暖向好的情况之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刺激消费已成政策重要方向,近期监管对于汽车金融的政策支持也加速落地。汽车消费贷款作为质量仅次于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资产,目前正成为越来越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布局方向;在金融创新审慎监管趋势下,预计银行等持牌机构有望持续获得政策倾斜,迎来更为稳健且广阔的增长前景。
从供给端看,43%的汽车金融渗透率相较海外成熟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需求端看,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为 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扎实的基本盘,同时需求结构、客群结构的变化有望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均为未来新看点;从政策端看,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鼓励汽车消费。汽车产业回暖,叠加扩大内需政策支持,汽车金融正迎来红利期,监管政策逐步向持牌机构倾斜,商业银行有望夯实竞争优势。
三、国内汽车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市场庞大,但汽车金融还在成长期阶段,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本处将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1、市场初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2004年)
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汽车消费市场历经了从启蒙到暴增的起步阶段。该阶段金融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主要为汽车贷款。
由于起步尚早,缺乏经验,征信体系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追踪技术以及抵押机制,以及在当时的价格水平下车辆价格较高,与一般居民住宅总价相当,导致问题频出。分别于1996年、2003年,汽车金融业务分别被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两度叫停。
2、汽车金融公司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2015年)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相应配套政策出台,群众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快速上升,在汽车市场上汽车金融业务也出现极大的需求,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都需要金融业务的支持,以实现车辆的交易。
从2004年8月我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成立,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形成了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厂商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相互竞争的格局。截至到2015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总量已达到25家,全国汽车信贷跃增至7000亿元。
3、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稳定发展阶段
一方面伴随着汽车销量的稳步提升,各家汽车生产商加大汽车金融贴息力度,另一方面,消费者观念逐步发生变化,人们逐渐适应消费借贷的购车模式,近年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5年至2019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从0.7万亿元增长至1.4万亿元,其中汽车金融公司及主机厂财务公司占比约为50%,银行占比约为30%,汽车金融公司目前实现稳定主导。
四、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对比汽车金融公司)
1、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
第一,商业银行在融资渠道和资金成本上具有直接优势,融资渠道广泛,其中最主要渠道为客户存款,资金成本最低。
第二,非主机厂贴息的情况下,利率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该优势依然取决于较低的资金成本,通常国有银行将年化利率价格控制在4%-10%之间,处于所有市场参与者中最低水平。
第三,银行是最早一批参与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伴随着业务创新,业务模式日趋成熟;风控体系相较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更加完备严谨;银行营业网点设置多、分支機构健全,在面临市场冲击时有较大的抵抗能力。
第四,银行的金融综合能力更加强大,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更高,且银行可在汽车贷款之外可提供人身保险、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延伸业务链条。
2、商业银行的主要劣势
第一,银行日常营业与汽车销售场景距离较远,在消费场景和获客渠道方面不及拥有门店和大量对口客户的汽车金融公司;同时一般银行工作人员需要驻店或者上门签件,无形中提高了营运成本与操作风险。
第二,银行对于汽车行业的专业度及行业敏感度较低,在满足客户购车需求、汽车估值等方面专业能力有限,导致银行开展业务较为谨慎,对于业务范围与额度缺少动态控制能力。
第三,银行信贷审核门槛相对较高,收集资料较多,产品灵活性相对不足,且审批和放款流程通常耗时较长。目前银行信贷审核流程多为征信系统评分+人工审核的形式。而汽车金融公司目前现多依托于大数据,客户准入范围相对宽泛,审核更具标准化,无审核人人主观差异,信贷产品多为秒批秒贷。在客户准入范围与审批时效性上,银行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与主机厂、经销商关联程度较低,主机厂与厂家汽车金融公司多为关联企业,且常面向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利息补贴,其补贴后实际利率常低于银行端利率,客户往往倾向于实际利率更低、审批通过概率更大、审批效率更高的厂家金融。
五、对于商业银行优化汽车金融零售业务的建议 1、商业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用以优化贷款流程、提高风控能力、提升获客水平。
商业银行贷款流程应高度实现线上的无纸化流程,简化业务模式与审批流程。大数据是汽车金融领域的关键资源,解决了客户内外部海量核心数据采集,使得申请人与商业银行信息更加对称。银行须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构建专门用于评估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模型,通过模型进行信贷审批与风险控制,减少流程中人工的参与程度,尽量避免人工引起的错误、标准化程度低以及效率低下。
人工智能同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可以从海量行内外信息中筛选出汽车消费信贷潜力客户,并根据其生产生活、金融理财等行为信息推断其潜力等级,在其具有购车需求的前期,进行直客产品渗透,达到营销目的。
2、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汽车生态建设
银行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内部资源如ETC注册客户资源、车主信用卡客户资源以及与汽车生态相关的信息、产品與服务等;外部资源如已有长期合作的公司企业如汽车主机厂、石化企业、大型充电平台企业、产险公司、汽车经销商等。将上述内外部资源进行平台搭建,构建起涵盖买车、用车完整的汽车服务生态体系,并使得每个场景中商业银行能够无缝渗透于其中,增强获客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六、结语
在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在新时代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汽车产业逐步重新走向高增长发展。新背景下:车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新技术层出不穷,汽车材料、汽车安全等系统快速迭代,不断提升车机质量水准;新能源汽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续航里程由最初的100至200公里,已进化到最高1000公里,超级充电效率最高已实现“充电10分钟,开车400里”的能力;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以华为、百度、特斯拉为首的无人驾驶领域。新背景下的汽车产业发展,为汽车赋能,也大大刺激了人们购买、更换车辆的需求。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汽车金融行业依附于汽车工业和流通业,有望迎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在此时期,商业银行应把握住业务发展的机遇期,加强科技投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场景建设,提升获客能力,以变革拉动自身汽车金融零售业务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居民汽车消费意愿的满足贡献金融动力。
作者简介:
闫伟光,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世贸支行,曾从事对公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高级财富顾问等岗位,自2018年初从事网点营销管理工作。现攻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位。
相比于欧洲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伴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与市场对汽车行业的长期高度专注,截至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实现了连续20余年大幅正增长。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压力之下,叠加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行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汽协曾在2020年2月份预测,当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下滑幅度可超25%。
然而,根据中汽协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与上年相比,分别大幅收窄5.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顶住了疫情的压力,销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新经济背景下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潜力
在汽车产业逐渐回暖向好的情况之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刺激消费已成政策重要方向,近期监管对于汽车金融的政策支持也加速落地。汽车消费贷款作为质量仅次于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资产,目前正成为越来越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布局方向;在金融创新审慎监管趋势下,预计银行等持牌机构有望持续获得政策倾斜,迎来更为稳健且广阔的增长前景。
从供给端看,43%的汽车金融渗透率相较海外成熟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需求端看,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为 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扎实的基本盘,同时需求结构、客群结构的变化有望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均为未来新看点;从政策端看,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鼓励汽车消费。汽车产业回暖,叠加扩大内需政策支持,汽车金融正迎来红利期,监管政策逐步向持牌机构倾斜,商业银行有望夯实竞争优势。
三、国内汽车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市场庞大,但汽车金融还在成长期阶段,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本处将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1、市场初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2004年)
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汽车消费市场历经了从启蒙到暴增的起步阶段。该阶段金融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主要为汽车贷款。
由于起步尚早,缺乏经验,征信体系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追踪技术以及抵押机制,以及在当时的价格水平下车辆价格较高,与一般居民住宅总价相当,导致问题频出。分别于1996年、2003年,汽车金融业务分别被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两度叫停。
2、汽车金融公司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2015年)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相应配套政策出台,群众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快速上升,在汽车市场上汽车金融业务也出现极大的需求,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都需要金融业务的支持,以实现车辆的交易。
从2004年8月我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成立,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形成了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厂商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相互竞争的格局。截至到2015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总量已达到25家,全国汽车信贷跃增至7000亿元。
3、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稳定发展阶段
一方面伴随着汽车销量的稳步提升,各家汽车生产商加大汽车金融贴息力度,另一方面,消费者观念逐步发生变化,人们逐渐适应消费借贷的购车模式,近年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5年至2019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从0.7万亿元增长至1.4万亿元,其中汽车金融公司及主机厂财务公司占比约为50%,银行占比约为30%,汽车金融公司目前实现稳定主导。
四、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对比汽车金融公司)
1、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
第一,商业银行在融资渠道和资金成本上具有直接优势,融资渠道广泛,其中最主要渠道为客户存款,资金成本最低。
第二,非主机厂贴息的情况下,利率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该优势依然取决于较低的资金成本,通常国有银行将年化利率价格控制在4%-10%之间,处于所有市场参与者中最低水平。
第三,银行是最早一批参与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伴随着业务创新,业务模式日趋成熟;风控体系相较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更加完备严谨;银行营业网点设置多、分支機构健全,在面临市场冲击时有较大的抵抗能力。
第四,银行的金融综合能力更加强大,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更高,且银行可在汽车贷款之外可提供人身保险、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延伸业务链条。
2、商业银行的主要劣势
第一,银行日常营业与汽车销售场景距离较远,在消费场景和获客渠道方面不及拥有门店和大量对口客户的汽车金融公司;同时一般银行工作人员需要驻店或者上门签件,无形中提高了营运成本与操作风险。
第二,银行对于汽车行业的专业度及行业敏感度较低,在满足客户购车需求、汽车估值等方面专业能力有限,导致银行开展业务较为谨慎,对于业务范围与额度缺少动态控制能力。
第三,银行信贷审核门槛相对较高,收集资料较多,产品灵活性相对不足,且审批和放款流程通常耗时较长。目前银行信贷审核流程多为征信系统评分+人工审核的形式。而汽车金融公司目前现多依托于大数据,客户准入范围相对宽泛,审核更具标准化,无审核人人主观差异,信贷产品多为秒批秒贷。在客户准入范围与审批时效性上,银行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与主机厂、经销商关联程度较低,主机厂与厂家汽车金融公司多为关联企业,且常面向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利息补贴,其补贴后实际利率常低于银行端利率,客户往往倾向于实际利率更低、审批通过概率更大、审批效率更高的厂家金融。
五、对于商业银行优化汽车金融零售业务的建议 1、商业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用以优化贷款流程、提高风控能力、提升获客水平。
商业银行贷款流程应高度实现线上的无纸化流程,简化业务模式与审批流程。大数据是汽车金融领域的关键资源,解决了客户内外部海量核心数据采集,使得申请人与商业银行信息更加对称。银行须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构建专门用于评估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模型,通过模型进行信贷审批与风险控制,减少流程中人工的参与程度,尽量避免人工引起的错误、标准化程度低以及效率低下。
人工智能同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可以从海量行内外信息中筛选出汽车消费信贷潜力客户,并根据其生产生活、金融理财等行为信息推断其潜力等级,在其具有购车需求的前期,进行直客产品渗透,达到营销目的。
2、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汽车生态建设
银行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内部资源如ETC注册客户资源、车主信用卡客户资源以及与汽车生态相关的信息、产品與服务等;外部资源如已有长期合作的公司企业如汽车主机厂、石化企业、大型充电平台企业、产险公司、汽车经销商等。将上述内外部资源进行平台搭建,构建起涵盖买车、用车完整的汽车服务生态体系,并使得每个场景中商业银行能够无缝渗透于其中,增强获客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六、结语
在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在新时代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汽车产业逐步重新走向高增长发展。新背景下:车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新技术层出不穷,汽车材料、汽车安全等系统快速迭代,不断提升车机质量水准;新能源汽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续航里程由最初的100至200公里,已进化到最高1000公里,超级充电效率最高已实现“充电10分钟,开车400里”的能力;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以华为、百度、特斯拉为首的无人驾驶领域。新背景下的汽车产业发展,为汽车赋能,也大大刺激了人们购买、更换车辆的需求。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汽车金融行业依附于汽车工业和流通业,有望迎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在此时期,商业银行应把握住业务发展的机遇期,加强科技投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场景建设,提升获客能力,以变革拉动自身汽车金融零售业务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居民汽车消费意愿的满足贡献金融动力。
作者简介:
闫伟光,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世贸支行,曾从事对公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高级财富顾问等岗位,自2018年初从事网点营销管理工作。现攻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