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目前人口基数在不断地上涨,同时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伴随着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时代任务。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有着较为先进的技术,不少的科学家已经根据人口温饱问题,对农作物进行杂交制种,从而生产出更为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产品。本文将简要分析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规程。
【关键词】人口激增;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规程
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进行农作物杂交制种是提升农作物产量最根本的方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把不同品种的优点结合一起,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杂交是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我国已经在水稻杂交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伴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解决了大多数人民的温饱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将简要分析玉米制种区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规程。
1.玉米制种区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有它的生活习性,要根据其种植环境,对其进行培养种植。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之一,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我国是世界的农业大国,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玉米是喜温喜光的农作物,对种植地域有要求。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对扩大玉米种植业与发展玉米杂交种子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光温资源适宜,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光与水,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地区,夏季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有利于玉米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提高,秋季天气晴朗干爽,有利于种子脱水晾晒,冬季寒冷干燥,适宜种子贮藏。生态区域多样,随着光热资源、降水量的差异,形成了涵盖早熟、中熟、晚熟各期的玉米杂交制种的生态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周边省份由于水稻的需求有压力,玉米地市场需求逐渐加大,农民劳动力价格低,制种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玉米是杂交种子生产历史悠久,在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较为发达,制种技术成熟,农民认知度高,地形地貌丰富,为玉米杂交制种设立了隔离区,为玉米杂交制种提供了独立的环境,提高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助于玉米地正常生长。目前,内蒙古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的重要种植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基地。
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到降水、气温、日照等多因素的影响,在玉米制种过程中,地域的自然生态与气候对其都会造成影响。无论作为粮食生产还是种子繁育,产量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杂交玉米种子制种,产量更是决定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在灌溉条件良好,同一组合在不同的生态因素作用下制种产量差异往往很大。在影响玉米产量的诸多环境因素中,各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的,但温度、光照,特别是花后温度和花后光照是决定性因素。温度是影响玉米子粒形成与灌浆的重要环境条件,温度对玉米地生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玉米是喜温的农作物,因此,应为其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就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发生减产或不产的现象。光照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玉米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株高、穗位高等性状与光周期敏感有密切关系。选择光源充足的地方,对玉米地各个生长期间都有重要的帮助。海拔高度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玉米所受到的光照就越充分,受到周围的影响也随之减少,随着海拔升高,生育期明显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2.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规程
在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有效的方案,使玉米杂交制种得到成效,实现高产,高质量的制种规划。进行玉米杂交制种,需要遵循以下的制种方案,第一、精选基地,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必须有合格的隔离条件和熟悉并具有玉米制种专业只是的村级领导班子。制种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检疫病虫害,集中连片,成方种植,符合种植玉米的地域要求,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并对种植地进行统一管理。第二、安全隔离。苗期管理玉米制种田的隔离条件必须符合相关制种规定的要求。在进行玉米杂交制种时,要对此地域进行安全隔壁,避免与其他的农作物发生花粉传播,导致玉米制种的种子不纯正,得到不到预期的效果。隔离区内的异品种玉米必须无条件铲除,否则基地作报废处理,种植基地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要求,不然则不符合杂交制种的生产方案和规则。第三、进行规格播种。对种子进行正确处理,播前要将种子置于土地或草席上晒2至3天,每天5到6个小时,并将其中的破、烂、霉、秕小、异品种杂粒选出,做到种子最优选择。要遵循有效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为667平方米播种6000株,行株距应依品种而定。进行点播、条播、机播都可以,重要是掌握好行株距,播深,播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喷洒防草剂。第四、查苗补栽补种,及时检查苗的种植情况,对缺失的进行补种。叶期定苗,进行去大去小留中间。进行合理施肥,轻施苗肥,施肥后如遇天旱应及时浇水。田间去杂工作要认真执行,母本行间的弱小植株要予以清除,以保证母本花期一致,结实性良好。田间杂株必须连根拔除或自地表砍掉。定期除草,防治病虫害。玉米制种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要求田间无杂草,注意防止苗期草荒。第五、花期预测。根据父本的叶片数,随时观察,预测花期,及时予以调控,防止出现花期不遇现象。第六、抽雄期管理。母本的去雄工作要求及时、彻底、干净。整个制种田母本行中出现第一株雄穗抽出顶叶l/3且尚未散粉,即进入全田抽雄期。对母本雄穗露出顶叶即开始散粉的亲本,时间应再提前两天,去雄工作要求每日一遍。母本要求带苞去雄。雄穗必须彻底拔除,不得留任何枝权、小花。抽出的雄穗要随时装包,并带出田间用土深埋,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降低种子整体质量。每天授粉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00~11:30。全田授粉结束后要割除田间父本,不留隐患。基地工作人员要随时做好花检工作。第七、种子的收获与入库,种子成熟后应尽量推迟收获期,以利于灌浆后熟,提高产量。收获的种子果穗要做到单收、单晒、单存放,避免混杂。同时注意防雨、防霉,防虫、防鼠,及时翻晒。种子脱粒前进行最后一次穗选去杂工作,把杂物挑出,好穗按田间定级标准脱粒后分装入库。完成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规程。
3.总论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温饱问题,国家已经在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科学研究上加大了扶持的力度,随着经济与科学的不断发展,农作物杂交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通过对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区域的农业发展,根据不同的地域种植条件,进行不同作物的培植和杂交研究,这项研究能加强对制种产业的行业指导,促进制种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杂交制种生产还处在研究阶段,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仍需对此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天广.玉米新品种滑丰6号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3.
[2]吴洪涛.宽膜条件下的玉米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1.
[3]郭然.提高玉米杂交种纯度的制种技术措施[J].种业导报,2006.5.
[4]刘俊恒.玉米杂交种新单23高产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5.
[5]张前进.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4.
【关键词】人口激增;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规程
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进行农作物杂交制种是提升农作物产量最根本的方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把不同品种的优点结合一起,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杂交是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我国已经在水稻杂交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伴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解决了大多数人民的温饱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将简要分析玉米制种区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规程。
1.玉米制种区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有它的生活习性,要根据其种植环境,对其进行培养种植。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之一,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我国是世界的农业大国,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玉米是喜温喜光的农作物,对种植地域有要求。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对扩大玉米种植业与发展玉米杂交种子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光温资源适宜,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光与水,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地区,夏季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有利于玉米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提高,秋季天气晴朗干爽,有利于种子脱水晾晒,冬季寒冷干燥,适宜种子贮藏。生态区域多样,随着光热资源、降水量的差异,形成了涵盖早熟、中熟、晚熟各期的玉米杂交制种的生态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周边省份由于水稻的需求有压力,玉米地市场需求逐渐加大,农民劳动力价格低,制种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玉米是杂交种子生产历史悠久,在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较为发达,制种技术成熟,农民认知度高,地形地貌丰富,为玉米杂交制种设立了隔离区,为玉米杂交制种提供了独立的环境,提高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助于玉米地正常生长。目前,内蒙古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的重要种植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基地。
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到降水、气温、日照等多因素的影响,在玉米制种过程中,地域的自然生态与气候对其都会造成影响。无论作为粮食生产还是种子繁育,产量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杂交玉米种子制种,产量更是决定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在灌溉条件良好,同一组合在不同的生态因素作用下制种产量差异往往很大。在影响玉米产量的诸多环境因素中,各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的,但温度、光照,特别是花后温度和花后光照是决定性因素。温度是影响玉米子粒形成与灌浆的重要环境条件,温度对玉米地生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玉米是喜温的农作物,因此,应为其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就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发生减产或不产的现象。光照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玉米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株高、穗位高等性状与光周期敏感有密切关系。选择光源充足的地方,对玉米地各个生长期间都有重要的帮助。海拔高度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玉米所受到的光照就越充分,受到周围的影响也随之减少,随着海拔升高,生育期明显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2.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规程
在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有效的方案,使玉米杂交制种得到成效,实现高产,高质量的制种规划。进行玉米杂交制种,需要遵循以下的制种方案,第一、精选基地,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必须有合格的隔离条件和熟悉并具有玉米制种专业只是的村级领导班子。制种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检疫病虫害,集中连片,成方种植,符合种植玉米的地域要求,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并对种植地进行统一管理。第二、安全隔离。苗期管理玉米制种田的隔离条件必须符合相关制种规定的要求。在进行玉米杂交制种时,要对此地域进行安全隔壁,避免与其他的农作物发生花粉传播,导致玉米制种的种子不纯正,得到不到预期的效果。隔离区内的异品种玉米必须无条件铲除,否则基地作报废处理,种植基地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要求,不然则不符合杂交制种的生产方案和规则。第三、进行规格播种。对种子进行正确处理,播前要将种子置于土地或草席上晒2至3天,每天5到6个小时,并将其中的破、烂、霉、秕小、异品种杂粒选出,做到种子最优选择。要遵循有效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为667平方米播种6000株,行株距应依品种而定。进行点播、条播、机播都可以,重要是掌握好行株距,播深,播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喷洒防草剂。第四、查苗补栽补种,及时检查苗的种植情况,对缺失的进行补种。叶期定苗,进行去大去小留中间。进行合理施肥,轻施苗肥,施肥后如遇天旱应及时浇水。田间去杂工作要认真执行,母本行间的弱小植株要予以清除,以保证母本花期一致,结实性良好。田间杂株必须连根拔除或自地表砍掉。定期除草,防治病虫害。玉米制种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要求田间无杂草,注意防止苗期草荒。第五、花期预测。根据父本的叶片数,随时观察,预测花期,及时予以调控,防止出现花期不遇现象。第六、抽雄期管理。母本的去雄工作要求及时、彻底、干净。整个制种田母本行中出现第一株雄穗抽出顶叶l/3且尚未散粉,即进入全田抽雄期。对母本雄穗露出顶叶即开始散粉的亲本,时间应再提前两天,去雄工作要求每日一遍。母本要求带苞去雄。雄穗必须彻底拔除,不得留任何枝权、小花。抽出的雄穗要随时装包,并带出田间用土深埋,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降低种子整体质量。每天授粉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00~11:30。全田授粉结束后要割除田间父本,不留隐患。基地工作人员要随时做好花检工作。第七、种子的收获与入库,种子成熟后应尽量推迟收获期,以利于灌浆后熟,提高产量。收获的种子果穗要做到单收、单晒、单存放,避免混杂。同时注意防雨、防霉,防虫、防鼠,及时翻晒。种子脱粒前进行最后一次穗选去杂工作,把杂物挑出,好穗按田间定级标准脱粒后分装入库。完成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规程。
3.总论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温饱问题,国家已经在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科学研究上加大了扶持的力度,随着经济与科学的不断发展,农作物杂交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通过对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区域的农业发展,根据不同的地域种植条件,进行不同作物的培植和杂交研究,这项研究能加强对制种产业的行业指导,促进制种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杂交制种生产还处在研究阶段,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仍需对此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天广.玉米新品种滑丰6号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3.
[2]吴洪涛.宽膜条件下的玉米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1.
[3]郭然.提高玉米杂交种纯度的制种技术措施[J].种业导报,2006.5.
[4]刘俊恒.玉米杂交种新单23高产制种技术[J].种业导报,2006.5.
[5]张前进.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