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习得,教师教学行为的智慧发展,需要构建“灵动”课堂。文章以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学为例,着重从“心有灵犀一点通”和“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层面,解读了如何引导学生灵活、灵通、灵智学习;主动、互动、能动学习的策略,有利于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灵动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新时代,“灵动”的课堂教学理念必须渗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文化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离不开“灵动”课堂的构建。因为学习呈现着不同的个体特征,不同的个体思维具有不同方式,能动建构的过程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狐假虎威和挂羊皮卖狗肉的现象比比皆是:集中共性而少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堂教学中花拳绣腿层出不穷,须知学生的学习是灵动的个性活动,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 灵活——方式多种、方法多样
基于信息技术教材的灵活性,需要灵活地运用教法。把教法的“共性”转化为自己的“个性”,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打铁需先自身硬”的重头戏。从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规律考虑,注重灵活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例如,教学闽教版(下同)《探索信息编码》一课,在探索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过程中,教师从二进制码解读、汉字编码等方面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加以介绍,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编码的意义。从学生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出发,过渡到信息编码技术的学习,借助图表化抽象为具体,整节课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法和讨论法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灵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每个知识点都有联系,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必须搭建有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灵通”舞台,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中学生学会使用很多种软件,用word做的小报内容可以和网站一脉相承;GoldWave可以将各种不同的声音混合;excel做出来的表格和图标可以和flash一衣带水;做PPT可以用到网站的内容;会声会影可以将截取的视频进行“串接”成镜头;Photoshop可以将抠来的图片相互组合……各种软件的功能应该密切联系前面的知识,让信息技术学习变得更加水到渠成。
(三) 灵智——发展能力、提升智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构建信息技术“灵智”课堂的前提。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智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例如,教学《制作电子表格》一课,为了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教师通过精讲和演示法,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以Word制表小组讨论后,设置表格边框引出Excel制作电子表格,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绘制斜线表头,通过练习解决学生在制作课程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抽象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内化了学生的信息道德规范,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二、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 主动——自我需求、自发状态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通新的途径,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個方面的自发状态下,能学、想学、会学、恒学,促进增知、发展、创新,扩大和丰富教学资源,顺利而有效地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教学《数据排序与筛选》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帮助在线”,在动画演示操作步骤中,掌握“升序”和“降序”的排序、选中数据区的筛选,理解主要关键字与次要关键字的意义。再设计“学生体格检查表”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哪位同学的身高最高?发散开来一系列问题“做中学”,展开分层学习,让学生上机摸索自主探究,最终设置出排序、筛选方法,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与积极性。
(二) 互动——趣味盎然、快乐求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化,需要建立在交互性的基础上。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快乐求知,选择,推理、判断信息知识,让学生在“思维实验室”的头脑风暴中,创建师生课堂对话、生生合作学习、生本有效互动的“理想空间”。例如,教学《制作网站主页》一课,考虑到学生搜索、下载、应用信息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接轨,在互动中汇报交流文字、图形图象和超链接,策划构思网站。导入中国孔子网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dreamweaver打开网址,让学生体验古色古香的网站风格,进而找出有关孔子网站的整体艺术特色。学生理解了组成网页的基本元素,掌握了一些java小应用程序。
(三) 能动——内容自选、方法自主
不同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层次的,要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合理学习,获得最佳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灵动的行为,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智慧的行为。例如,教学《信息安全》一课,教师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有趣的动画引入“熊猫烧香”病毒的肆虐情况,以教师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案例“黑客的概念和危害”,填写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分析表。在作品展示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层次思考问题:道德规范,激励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构建中学信息技术“灵动”课堂,需要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学相长离不开学习共同体的调控,“灵动”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值,铺“灵动”学习之路,搭“灵动”学习之桥,登“灵动”学习之台,谱“灵动”学习之章。
参考文献:
[1]王丰玲.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跳跃灵动的音符[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2(5).
[2]胡宏.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构建灵动信息技术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3]刘平琴.巧选素材,构建灵动课堂——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选取[J].求知导刊,2015(24).
作者简介:
林丽云,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漳浦县古雷港中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灵动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新时代,“灵动”的课堂教学理念必须渗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文化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离不开“灵动”课堂的构建。因为学习呈现着不同的个体特征,不同的个体思维具有不同方式,能动建构的过程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狐假虎威和挂羊皮卖狗肉的现象比比皆是:集中共性而少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堂教学中花拳绣腿层出不穷,须知学生的学习是灵动的个性活动,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 灵活——方式多种、方法多样
基于信息技术教材的灵活性,需要灵活地运用教法。把教法的“共性”转化为自己的“个性”,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打铁需先自身硬”的重头戏。从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规律考虑,注重灵活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例如,教学闽教版(下同)《探索信息编码》一课,在探索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过程中,教师从二进制码解读、汉字编码等方面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加以介绍,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编码的意义。从学生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出发,过渡到信息编码技术的学习,借助图表化抽象为具体,整节课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法和讨论法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灵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每个知识点都有联系,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必须搭建有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灵通”舞台,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中学生学会使用很多种软件,用word做的小报内容可以和网站一脉相承;GoldWave可以将各种不同的声音混合;excel做出来的表格和图标可以和flash一衣带水;做PPT可以用到网站的内容;会声会影可以将截取的视频进行“串接”成镜头;Photoshop可以将抠来的图片相互组合……各种软件的功能应该密切联系前面的知识,让信息技术学习变得更加水到渠成。
(三) 灵智——发展能力、提升智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构建信息技术“灵智”课堂的前提。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智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例如,教学《制作电子表格》一课,为了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教师通过精讲和演示法,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以Word制表小组讨论后,设置表格边框引出Excel制作电子表格,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绘制斜线表头,通过练习解决学生在制作课程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抽象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内化了学生的信息道德规范,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二、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 主动——自我需求、自发状态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通新的途径,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個方面的自发状态下,能学、想学、会学、恒学,促进增知、发展、创新,扩大和丰富教学资源,顺利而有效地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教学《数据排序与筛选》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帮助在线”,在动画演示操作步骤中,掌握“升序”和“降序”的排序、选中数据区的筛选,理解主要关键字与次要关键字的意义。再设计“学生体格检查表”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哪位同学的身高最高?发散开来一系列问题“做中学”,展开分层学习,让学生上机摸索自主探究,最终设置出排序、筛选方法,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与积极性。
(二) 互动——趣味盎然、快乐求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化,需要建立在交互性的基础上。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快乐求知,选择,推理、判断信息知识,让学生在“思维实验室”的头脑风暴中,创建师生课堂对话、生生合作学习、生本有效互动的“理想空间”。例如,教学《制作网站主页》一课,考虑到学生搜索、下载、应用信息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接轨,在互动中汇报交流文字、图形图象和超链接,策划构思网站。导入中国孔子网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dreamweaver打开网址,让学生体验古色古香的网站风格,进而找出有关孔子网站的整体艺术特色。学生理解了组成网页的基本元素,掌握了一些java小应用程序。
(三) 能动——内容自选、方法自主
不同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层次的,要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合理学习,获得最佳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灵动的行为,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智慧的行为。例如,教学《信息安全》一课,教师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有趣的动画引入“熊猫烧香”病毒的肆虐情况,以教师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案例“黑客的概念和危害”,填写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分析表。在作品展示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层次思考问题:道德规范,激励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构建中学信息技术“灵动”课堂,需要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学相长离不开学习共同体的调控,“灵动”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值,铺“灵动”学习之路,搭“灵动”学习之桥,登“灵动”学习之台,谱“灵动”学习之章。
参考文献:
[1]王丰玲.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跳跃灵动的音符[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2(5).
[2]胡宏.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构建灵动信息技术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3]刘平琴.巧选素材,构建灵动课堂——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选取[J].求知导刊,2015(24).
作者简介:
林丽云,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漳浦县古雷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