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性思维成为教师们重点讨论的问题。对初中物理而言,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教学方法 创新性思维 引导教学 初中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成功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欲望,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物理课堂才会变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完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智力、能力、思维等方面得到发展,是每个教师都要了解和掌握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如今的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导式教学的必要性
以前的初中物理课,我们往往先将一个规律性的概念提出,然后根据这个概念进行相关实验和文字说明,最后证明这个概念是正确的。这种先知道结果后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有其先天性的缺陷。初中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或是周围的一些奇妙的科学现象都很好奇,而他们知道原因以后,这种好奇心也就随之减退,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将这个教学过程逆向进行,也就是说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规律性的概念。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所以会记得很牢。例如,在上“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这堂物理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乒乓球放入水中,然后把手松开,从乒乓球上浮直至停止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浮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水中的体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引起学生一连串疑问后,引导学生提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猜想,进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求结论,教师则在一旁加以引导。通过学生亲自探究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得出了书本上的结论,还增加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科书中的物理知识都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经过科学家的整理,成为书本里的内容。既然物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那为什么不在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对应的物理现象,在学到相应知识点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或是自己动手将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去呢?固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要去探索什么人类还不知晓的东西,但显然,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更愿意去探索发现,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单纯灌输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收这晦涩难懂的科学道理。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什么方法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激起学生内心对物理知识的共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到知识,进而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种循环往复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愿意去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完全地调动出来。有些时候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运用所学知识的地方,但很多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实践使知识点在自己的内心扎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算现在没想到,以后只要有需要杠杆原理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对应的方法。当学生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学生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扩展物理实验的宽度和广度
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相关定义和规律背后都有大量的实验作为依托。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倾向于将知识点第一时间让学生掌握住,仅有的一些实验也往往是书本上的演示性质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地增加物理实验的课时,让学生利用更多的实验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探索。实验的内容也不要拘泥于演示实验,可以根据知识点增加多个实验科目,增加物理实验的“宽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学生探究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实验教学也不要拘泥于课上,课下同样可以,这样就扩展了实验的“广度”。很多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做,在生活中同样可以,如铅笔和小刀可以用来做关于压强的实验,玻璃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等等,这些东西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甚至就在學生的手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真的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而且,通过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来做实验,会让学生发现,原来实验器材就在身边,进而会联想到,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当做实验器材呢?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动脑去思考,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实践证明,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关键,而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乔凤军.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内蒙古教育.2005(10).
[2]钟朝光. 物理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创新性思维 引导教学 初中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成功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欲望,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物理课堂才会变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完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智力、能力、思维等方面得到发展,是每个教师都要了解和掌握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如今的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导式教学的必要性
以前的初中物理课,我们往往先将一个规律性的概念提出,然后根据这个概念进行相关实验和文字说明,最后证明这个概念是正确的。这种先知道结果后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有其先天性的缺陷。初中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或是周围的一些奇妙的科学现象都很好奇,而他们知道原因以后,这种好奇心也就随之减退,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将这个教学过程逆向进行,也就是说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规律性的概念。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所以会记得很牢。例如,在上“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这堂物理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乒乓球放入水中,然后把手松开,从乒乓球上浮直至停止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浮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水中的体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引起学生一连串疑问后,引导学生提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猜想,进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求结论,教师则在一旁加以引导。通过学生亲自探究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得出了书本上的结论,还增加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科书中的物理知识都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经过科学家的整理,成为书本里的内容。既然物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那为什么不在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对应的物理现象,在学到相应知识点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或是自己动手将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去呢?固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要去探索什么人类还不知晓的东西,但显然,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更愿意去探索发现,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单纯灌输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收这晦涩难懂的科学道理。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什么方法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激起学生内心对物理知识的共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到知识,进而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种循环往复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愿意去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完全地调动出来。有些时候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运用所学知识的地方,但很多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实践使知识点在自己的内心扎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算现在没想到,以后只要有需要杠杆原理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对应的方法。当学生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学生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扩展物理实验的宽度和广度
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相关定义和规律背后都有大量的实验作为依托。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倾向于将知识点第一时间让学生掌握住,仅有的一些实验也往往是书本上的演示性质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地增加物理实验的课时,让学生利用更多的实验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探索。实验的内容也不要拘泥于演示实验,可以根据知识点增加多个实验科目,增加物理实验的“宽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学生探究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实验教学也不要拘泥于课上,课下同样可以,这样就扩展了实验的“广度”。很多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做,在生活中同样可以,如铅笔和小刀可以用来做关于压强的实验,玻璃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等等,这些东西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甚至就在學生的手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真的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而且,通过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来做实验,会让学生发现,原来实验器材就在身边,进而会联想到,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当做实验器材呢?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动脑去思考,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实践证明,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关键,而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乔凤军.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内蒙古教育.2005(10).
[2]钟朝光. 物理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