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胆是否无法替代?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轩然大波,“活熊取胆”成为社会公众讨论的焦点。一些动物保护人士坚决反对,并呼吁取缔“活熊取胆”。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称,采取无管引流的方法取胆,熊并不会感到不舒服,并提出目前“活熊取胆”还没有任何替代品。归真堂也做出回应,决定2月22日、24日为开放日,对外开放参观。
  相比于原始的杀熊取胆,“活熊取胆”减少了对野生熊的杀戮,但“无管引流”对熊来说是否真的不会感到痛,“活熊取胆”是否真的不可替代吗?活熊取胆有多大的药用价值?
  熊胆主要是指黑熊和棕熊的胆囊,入药史最早见于《唐本草》,明《本草纲目》也有详细论述。熊胆入药主要是使用其中的熊去氧胆酸,黑熊胆汁中的熊去氧胆酸含量可高达39%,对一些类型的胆结石和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有一定的效果。
  熊胆入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大多数时间里,只能依靠捕杀野生熊后取胆囊来得到熊胆,这种方法使熊类濒临灭绝。上世纪60年代,动物学家、药物学家研究出活熊取胆汁技术,1980年代由朝鲜传入我国,并迅速推广开来。到目前,养熊业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活熊取胆主要是对原始杀熊取胆的替代,希望通过驯养繁殖,减少对野生黑熊的大量杀戮,以有利于野生黑熊种群的生存发展。
  相比于原始的杀熊取胆,“活熊取胆”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是否真的减少了对野生熊的杀戮,“无管引流”对熊来说是否真的不会感到痛,“活熊取胆”是否真的不可替代?
  亚洲动物保护基金自1993年开始拯救黑熊的公益活动,截至2010年,共救助黑熊227只。张小海是亚洲动物基金中国区外事部总监,从事拯救黑熊工作已有8年,他介绍说,在解救的黑熊中,相当数量的熊很明显是从野外抓回来的。从动物学上说,小范围内的种群繁衍会导致基因退化,为了保证熊的品质,养熊场会选择从野外抓捕熊,改善熊群的基因状况。而且,成年熊很难捕获,一般是将其猎杀,捕获成年熊身边的小熊。在很多养熊场可以看到,许多小熊都是野生熊。养熊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止对野生熊的屠杀和捕获。
  “无管引流”的取胆方式是这次讨论中的焦点,相比以前的“有管引流”,“无管引流”不需要插金属管,不用给熊穿上铁马甲,确实是技术上的进步,但是否如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所言“无痛很舒服”?张小海介绍,无管引流不需要插金属管了,但熊的胆囊被5片肝叶包围着,要实现“无管”就必须将熊的胆囊移动到腹壁附近,在腹壁上开一个口子让胆汁流出来。
  胆囊被强行移动到腹壁附近,自然会产生一个往回去的引力,有时候会引起胆囊破裂,熊也就随之死亡。而且在胆囊上开一道口子,再通过腹壁向外引出胆汁,胆汁很容易流入熊的腹腔,胆汁很具有刺激性,会产生腹积水,严重时导致熊的死亡。再者,胆汁流出腹壁,很容易粘在伤口附近的毛发上,取胆熊伤口附近的毛发一般都没有剃掉,很容易引发感染和炎症,产生瘙痒和腐坏。
  “有过肝炎的人会有切身的体会,不只是胆囊的部位疼,是一种全身疼痛。对于熊来说,不只是取胆的时候疼,是一种长期疼痛。”张小海说。不管是“无管引流”,还是“有管引流”,熊被长期关在狭小的笼子里,基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只能伸出前爪吃东西和动一动舌头喝东西,在这种幽闭的空间里被关了10年、20年之久,它的关节和脊椎会产生问题。张小海介绍,他们救助的很多头熊因为关节和脊椎问题而瘫痪或死亡。
  “曾在山东救过一头熊,30岁,对熊来说年龄很大了,它们的平均寿命就是30年。当时觉得这头熊怎么长得和别的熊不一样,有点丑,后来有人解释说,它是因为没长开,可能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
  就算不在熊身上取胆,只把它们关在笼子里,10年,20年,它们也会产生各种病痛,甚至是发疯,因为熊本身是很智慧的动物。现在要在它身上开一个伤口,而且长期不能愈合,伴随着各种炎症和感染,熊会舒服吗?
  “取胆熊一般都患有胆囊炎、肝炎、结石,也有很多熊患有肝癌。我们救助的熊里面,救助回来的第二天就发现它患有肝癌,我很难想象,从病变的肝脏里流出来的胆汁,被有些人拿来治病。有些人的病可能确实是治好了,但很难保证以后不会出现一些问题。”
  取胆熊本身就不是健康的,尤其是肝脏,这种情况下取出来的胆汁,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方面还没有权威的科学研究,不过在动物学上有一项类似的实验。这项实验是将人在愤怒时分泌的体液稀释后注入小白鼠体内,实验结果是小白鼠抽搐几下后死了。熊是一种高智慧的动物,知道要抽取胆汁时,会做出很激烈的动作,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恐惧,在这种激烈情绪下抽取的胆汁,不知对人体有没有害处。
  熊胆只是普通中药
  熊胆入药历史悠久,难道就不可以替代吗?其实早在养熊业之前,我国已开始人工熊胆的研发工作,并于1992年通过临床试验。但那时正处于养熊业的高峰期,这项研究成果没有获得批准,由于资金短缺,研究停止。2007年,研究获得资金支持,人工熊胆完成了研制、试验、批产权等全部工作,并重新进行申报,但仍然没有获得批准,也没有给予任何理由。
  “活熊取胆已经不是能否替代的问题,而是要取消!”著名中医学家刘正才指出,在国际上,熊膽大多是人工合成,而且很多国家很早就有了动物保护法。从世界范围看,英国在1849年就通过了《防止虐待动物法》,美国在1866年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香港在1930年通过了《防止虐待动物法案》,日本在1973年通过了《动物保护管理法》,菲律宾和我国台湾地区在1998年通过了《动物保护法》,等等。据统计,迄今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动物福利保护法。
  刘正才说,熊胆只是一味很普通的中药,并不是必须用的药,在中医经典的600多个方子中,没有一个处方用到熊胆。熊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完全可以用其他中草药或人工合成药品替代。活熊取胆,于熊有害,于人无益,背后支撑着这项产业的只是被刺激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暴力追逐。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健全的人格。阅读是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是学生接受世界先进文化洗礼的最好方式,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所在。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引领、点拨、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教会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课外阅读去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小学生健康和谐、快